大跨径斜拉桥
大跨径斜拉桥的相关文献在1995年到2022年内共计123篇,主要集中在公路运输、建筑科学、经济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9篇、会议论文19篇、专利文献134796篇;相关期刊65种,包括结构工程师、山西建筑、振动与冲击等;
相关会议18种,包括2014钢结构桥梁论坛、全国金属制品信息网第23届年会暨2013金属制品行业技术信息交流会、第二届全国桥梁维护与安全学术会议等;大跨径斜拉桥的相关文献由294位作者贡献,包括张海良、张皎、武芳文等。
大跨径斜拉桥—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34796篇
占比:99.92%
总计:134904篇
大跨径斜拉桥
-研究学者
- 张海良
- 张皎
- 武芳文
- 陈艾荣
- 万志勇
- 刘志文
- 刘炜
- 刘阳
- 刘高
- 史双涛
- 吴寿昌
- 吴赵丰
- 周雄伟
- 唐启造
- 孙向东
- 孟园英
- 平树江
- 张喜刚
- 张敬弦
- 方振
- 朱斌
- 李欣然
- 杨源源
- 杨鑫
- 江祥林
- 沈伟
- 王利刚
- 王晨
- 王毅
- 王海伟
- 田芳
- 章超
- 纪全有
- 肖英
- 胡可
- 袁洪
- 裴岷山
- 郭斌
- 钟原
- 陈小龙
- 陈德伟
- 陈飚
- 项海帆
- 顾庆华
- 马水英
- Chen Airong
- Chong Wu
- Ji Quanyou
- Ma Rujin
- Meng Yuanying
-
-
李立峰;
尹会娜;
唐嘉豪;
胡睿
-
-
摘要:
为探究地震作用下斜拉桥横向合理抗震体系。以一座大跨径斜拉桥为例,提出了3种横向抗震体系布置,即横向全限位体系、横向滑动体系以及横向布置钢阻尼器的减隔震体系,建立非线性动力有限元模型,并采用非线性时程法对这3种抗震体系的横向地震响应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大跨径斜拉桥横向采用减隔震体系可以很好地控制结构的横向内力和变形,减隔震效果较好;在此基础上,继续研究了此体系钢阻尼器布置在主塔处、主塔和过渡墩处、主塔和过渡墩及辅助墩处3种布置方案下结构的横向地震响应规律,从中选择最优布置,并进一步对其布置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跨径斜拉桥横向在主塔和过渡墩处设置钢阻尼器,辅助墩处设滑动支座,且主塔和过渡墩处的钢阻尼器屈服强度之比为0.6~1.2时,结构横向抗震性能最优。该研究关于斜拉桥横向抗震设计的研究方法、体系布置方案,可为实际斜拉桥横向抗震体系的设计提供参考。
-
-
王明俊;
饶瑞;
陈婉其
-
-
摘要:
新型智慧城市的发展进程日渐加快,桥梁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健康状态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文章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斜拉桥进行状态评估。结合大跨径斜拉桥的特点对层次分析法中涉及的指标体系选取、评分和权重计算三个关键步骤进行探讨,给出相应的评估案例,为斜拉桥的状态评估提供参考。
-
-
周直;
熊家豪;
刘光凤
-
-
摘要:
为准确评估大跨径斜拉桥上部结构施工安全风险,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犹豫模糊语言集提出一种风险评估的方法。从大桥上部分结构的视角,基于支架施工、钢箱梁施工、斜拉索施工和桥面施工四个方面构建安全风险评估体系。针对专家在评估时的犹豫心理,运用HFLTS-AHP方法计算指标权重,并利用犹豫模糊加权平均算子计算综合评分。实验结果表明,应用所提出模型评估大桥的安全风险,有助于提高犹豫信息表达的准确性,具有可行性和实用性。
-
-
-
-
摘要:
近日,南(宁)玉(林)高铁百合郁江特大桥合龙,全面进入桥面系施工阶段。该桥位于横州市,为南玉高铁全线控制性工程,主桥正交跨越郁江300 m江面,为双塔双索面钢-混凝土混合梁斜拉桥,全长612m。主桥设东西两座主塔,塔高146m;主塔为钻石状结构,具有截面尺寸大、锚固构件重等特点;桥梁主跨330 m,为世界同期在建时速350 km无砟轨道高速铁路最大跨径斜拉桥。
-
-
周兵;
彭永超
-
-
摘要:
宁波舟山港主通道(鱼山石化疏港公路)公路工程主桥为三塔整幅钢箱梁斜拉桥,最大跨径550m,加之施工区域位于东海海域,海域环境复杂,工况特殊,线形控制难度大.通过对钢箱梁实测线形和应力进行对比分析和监控,确保钢箱梁线形、内力和斜拉索索力分布合理,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顺利实现预期控制目标.
-
-
沈伟;
王利刚;
方振
-
-
摘要:
文章根据某大跨径不对称混合梁斜拉桥荷载试验项目,运用迈达斯软件建立完整的有限元模型,进行线性计算和几何非线性计算,结合荷载试验实测数据,分析典型工况荷载作用下,几何非线性对桥梁关键截面应变、位移及索力校验系数的影响。
-
-
林超
-
-
摘要:
国内大跨径的斜拉桥的建设工程不断增多,有效的控制主梁悬臂的施工线形控制是确保斜拉桥合龙的关键,同时也是确保桥梁质量控制和建设安全的重点部分.而在施工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进而导致线型的控制存在一定的难点.在下文中以某特大桥为实际案例,进一步探讨斜拉桥悬臂施工线型的控制,进而为后续其它类似工程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
-
黄云
-
-
摘要:
某大跨径斜拉桥位于中心城区,采用塔墩固结、塔梁分离的半漂浮结构体系.桥址所在地具有复杂的施工条件,对二次转体施工方法进行采用,能最大化降低桥梁施工对城市道路造成的不良影响.本文结合该案例,浅析了大跨径斜拉桥二次转体施工及控制技术,以期为大跨径斜拉桥施工提供借鉴.
-
-
王思伟;
陈双庆;
雷顺成;
王祺顺
-
-
摘要:
为解决大跨径斜拉桥在随机地震作用下动力可靠度计算费时费力的问题,基于首次超越准则,构建了考虑地震随机性和结构本身参数随机性的双重随机功能函数,提出了使用神经网络算法获取结构内力响应均方根并使用线性规划优化方法求解最小可靠度的方法,并以某大跨径斜拉桥为算例进行了算法验证.计算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的响应面法,基于神经网络算法的动力可靠度求解方法在满足结构计算精度的同时,具有更快的拟合速度和更高的计算效率.
-
-
陈飚
-
-
摘要:
文章基于层次分析法,根据大跨径斜拉桥结构特点,提出适用于大跨径斜拉桥的安全评估方法.该方法包括层次划分、指标分类、构造判断矩阵、权重计算、评分评估五个主要步骤.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可以兼顾大桥各部件、构件之间的关系,融合桥梁各类检查检测数据,从而取得较好的评估结果.
-
-
Chong Wu;
吴冲;
Wen-Xi Zhao;
赵文熙
- 《2014钢结构桥梁论坛》
| 2014年
-
摘要:
钢锚梁式索塔锚固结构因其受力合理,使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过往的研究缺少对该结构的破坏形态和极限承载力的研究.本文以国内某大跨径斜拉桥为工程背景,建立了弹塑性有限元模型,考虑了几何非线性、材料非线性和接触非线性,并根据有限元计算结果,考察了结构各个构件的应力应变分布.结果表明,钢锚梁式索塔锚固结构的破坏形式为钢锚梁受拉弯作用屈服破坏,极限承载力为设计索力的5.8倍,为延性破坏,结构有较大的安全储备;同时基于有限元计算结果,探讨了结构的传力路径以及主要受力板件的受力状态、分配比例.
-
-
游胜意;
周生根;
彭宏;
张海良;
罗国强;
张德勤
- 《全国金属制品信息网第23届年会暨2013金属制品行业技术信息交流会》
| 2013年
-
摘要:
斜拉索锚具应具有的防腐、抗风雨振、疲劳性能、防索体扭转、新型拉索密封体系等技术性能,采用自主开发的镀锌钢丝光整和交叉矫直技术,提高了产品的精度、直线性、抗疲劳性;优化拉拔工艺、双张紧稳定化处理工艺,提高了镀锌钢丝的韧塑性及通条均匀性;将斜拉索索体与预埋钢管结合处的密封方式由接触式改为压力密封,提高了斜拉索的防腐寿命.制造出7-511国内外最大规格拉索,并在美国CTL进行疲劳试验,试验结果符合国内外标准要求,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20多项,研究成果应用到九江公路长江大桥等大跨径斜拉桥上,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
-
杨海平
- 《2018城市道桥与防洪第十一届全国技术论坛》
| 2018年
-
摘要:
通过某大桥的防撞设施设计、实施过程,介绍了浮动式柔性防船撞设施与固定式复合材料防撞设施相结合的防船撞设计方案.该方案具有能有效吸收撞击能量,减小撞击力的优点,在有效地保护桥梁安全的情况下,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对碰撞船只的损伤,对其他类似工程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
-
陈向阳;
赵长军
- 《中国钢协桥梁钢结构分会2016年第十次学术年会》
| 2016年
-
摘要:
本文介绍了一种适用于大跨径斜拉桥拉索塔端锚固的新型构造—钢锚梁和钢牛腿组合结构,并针对钢牛腿剪力钉同时受拉剪的缺点发展了一种先张预应力锚固技术,利用先张中空预应力钢管承受牛腿锚固拉力,保证预埋钢板不与混凝土脱空,剪力钉仅受剪力,从而提高钢牛腿锚固的可靠性,使钢锚梁和钢牛腿组合结构可推广应用于更大跨径斜拉桥.
-
-
-
韩友续;
武维宏
- 《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分会2013年全国桥梁学术会议》
| 2013年
-
摘要:
甘肃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设计的西固大桥和河口大桥是甘肃真正意义的大跨径斜拉桥.河口大桥采用主跨360m的结合梁斜拉桥,西固大桥原推荐采用主跨480m的结合梁斜拉桥,为甘肃省最大跨径的两座斜拉桥.本文重点介绍以上两座斜拉桥的技术创新之处.两座桥梁首次在甘肃省大跨径桥梁上采用桥梁健康监测系统,所设计的桥塔造型独一无二;在国内首次提出组合焊接式钢锚梁锚固系统,并首次将其应用在斜拉桥索塔锚固系统中;在国内首次将钢一混组合梁应用在高震区大跨径斜拉桥中,首次在大跨度斜拉桥上采用“中跨气动翼板”抗风气动措施。两座桥是位于珊度及以上地震区最大跨径的斜拉桥,在国内采用了最大吨位的液压私滞阻尼器,其中西固大桥采用了我国最大型号的液压赫滞阻尼器。
-
-
-
耿东升;
刘永健;
宋瑶
- 《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第12届(ASSF-2010)学术交流会暨教学研讨会》
| 2012年
-
摘要:
钢混结合梁段的出现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大跨径桥梁钢箱梁与混凝土梁段的连接问题,但两种弹性模量相差较大的材料组成的结构,本身就存在着受力复杂、刚度变化大等特点,容易出现应力集中现象而引发局部失效,以至于影响整个结构的正常工作.考虑结构的非线性特征,通过有限元软件ANSYS对结合段中具有结构代表性的单格构室,进行承载力极限状态下的应力分析.研究荷载变化过程中格构室的力学响应,得出各组件在该结构形式下的传力机理与应力分布,为关心部位的判断以及局部构造的优化提供依据.
-
-
陈干;
李哲
- 《2012年全国斜拉桥关键技术研讨会》
| 2012年
-
摘要:
本文针对大跨径斜拉桥桥塔上下同步施工的特点以及其施工的安全因素,结合九江新长江公路大桥工程实例,详细介绍了安全防护棚的设计、安装及注意事项,研究发现,针对斜拉桥塔、梁同步施工下部安全防护,安全防护棚可起到阻截坠物的作用,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为今后类似工程中的应用提供宝贵经验,具有积极的实践意义.
-
-
胡可;
石雪飞;
阮欣;
刘志权;
程磊科
- 《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分会2018年全国桥梁学术会议》
| 2018年
-
摘要:
同向回转拉索体系是一种全新的拉索锚固体系,这种拉索锚固体系成功地解决了混凝土索塔锚固区耐久性的问题,从机理上避免了索塔锚固出现拉应力,芜湖二桥是首次将同向回转拉索锚固技术应用在了大跨径桥梁中.为了建立合理的同向回转拉索体系鞍座加工工艺和安装方法,本文以芜湖长江公路二桥为依托,对同向回转拉索体系鞍座的标准化加工工艺与鞍座合理安装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调研与理论分析,并利用BIM技术对合理的安装工艺进行了模拟与优化.形成了同向回转拉索鞍座的标准工艺;建立了合理的同向回转鞍座散拼安装工艺和调整方法,提出了同向回转鞍座的整体安装方法,即将鞍座与劲性骨架在地面组拼后整体吊装,实现快速定位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