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超越概率

超越概率

超越概率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39篇,主要集中在地球物理学、建筑科学、公路运输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5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9225篇;相关期刊83种,包括防灾减灾学报、地震学报、地震研究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第七届全国随机振动理论与应用学术会议、第八届全国地震工程会议、第十届全国结构风工程学术会议等;超越概率的相关文献由307位作者贡献,包括马玉宏、孙小平、曾鹏等。

超越概率—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5 占比:1.34%

会议论文>

论文:7 占比:0.07%

专利文献>

论文:9225 占比:98.59%

总计:9357篇

超越概率—发文趋势图

超越概率

-研究学者

  • 马玉宏
  • 孙小平
  • 曾鹏
  • 谢礼立
  • 赵桂峰
  • 李天斌
  • 王升
  • 彭勇波
  • 李杰
  • 高孟潭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春华; 周小龙; 李元松; 邹灵玥
    • 摘要: 首先介绍了欧洲抗震设计标准Design of structures for earthquake resistance(简称欧标)和中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简称中规)的抗震设防目标与实现方法,并进行了简单对比,分析了抗震设防目标与地震超越概率的关系。然后基于设计基准期和地震事件发生概率模型,建立了不同超越概率条件下中规和欧标地震动峰值加速度间的相互转换关系式,系统地分析了反应谱主要影响因素及参数的取值方法和相互联系,此外通过工程算例对比分析了中规和欧标在相同外部地震环境下楼层水平地震作用计算结果的差异。结果表明:中规和欧标反应谱理论本质上相同,形式相似,但地震动参数取值方法和依据存在差异;在相同外部地震环境下,依据欧标获得的楼层水平地震作用大于基于中规获得的计算结果,但二者差值百分比分布稳定,具有较好的规律性和可比性。
    • 李红旭; 黄勇; 郭恩栋
    • 摘要: 为解决保险中建筑物施工阶段发生地震损失风险的出险概率、保险费率和赔付率难以准确厘定的问题,本文提出了施工阶段地震易损性的分析方法,并将其应用在保险精算中。采用增量动力分析法,以悬臂浇筑施工桥梁为例,针对墩底截面抗震能力及地震需求开展研究,对比分析了不同施工阶段地震易损性的差异,并给出了相应的保险防灾防损策略。研究表明:保险费率应随施工阶段浮动调整,为便于保险产品销售及风险管控,也可以采用各个施工阶段的工期权重算得的加权地震损失率作为保险费率估算依据;不同施工阶段的平均地震损失率差别较大,从大到小排序为:中跨合龙及整桥竣工的施工阶段、主梁悬臂施工阶段、下部结构施工阶段;二期恒载的施加,对桥梁地震易损性影响很小。
    • 吴志浩; 崔春义; 冷淇程; 许民泽; 苏健
    • 摘要: 为研究全直桩高桩码头的地震易损性问题,以某全直桩高桩码头为工程背景,考虑场地和地震动特性的不确定性影响,借助岩土有限元软件Midas GTSNX,建立全直桩高桩码头-地基土相互作用非线性数值模型.将地基土内最大桩基应变作为破坏损伤指标,基于增量动力分析法对所选地震动进行调幅,并逐一进行数值计算,得到全直桩高桩码头的地震易损性曲线,分析了全直桩高桩码头在不同强度地震动作用下不同破坏状态的超越概率.研究结果表明,当地面峰值加速度<0.80g时,全直桩高桩码头结构的破坏状态主要为轻度损伤以及中度损伤;当地面峰值加速度≥0.80g时,发生严重损伤的概率基本超过了50%,码头结构丧失运营能力.以地基土内桩基损伤为指标的易损性分析,描述了地震对全直桩高桩码头结构造成的影响,可为高桩码头的抗震设计和防灾预测提供参考.
    • 肖剑; 罗开海
    • 摘要: 具有“一致风险”的地震动参数是研究建筑物一致倒塌风险抗震设计方法的基础。我国现行抗震规范给出的三水准地震动参数并未充分考虑地区性差异,用于结构抗倒塌验算的罕遇地震也不具有相同的超越概率。本文从地震危险性数据出发,采用概率统计的手段给出了各烈度地区具有相同超越概率的三水准地震动参数的概率分位取值,指出规范给出的小震地震动参数不具备分位值意义上的安全储备、大震地震动参数分位概率的地区差异显著。按照90%分位值结果对规范中的地震峰值加速度进行调整,需要显著提高小震和7度地区大震的加速度取值,可以满足各烈度地区地震动参数“一致风险”的要求。
    • 郭迅; 何福; 周洋
    • 摘要: 以"小震"名义对设防烈度的折减与老规范用"结构系数"如何确定地震作用是抗震设计的重要环节.自1989版抗震设计规范引入分级超越概率后,同一设防烈度对应多值描述,给正确理解和应用带来困难.梳理了地震作用取值的发展沿革,展示了规范更新并未打破地震作用取值的连贯性,折减效果相当.作为案例应用,指出地震模拟实验中振动台对容纳其厂房的地震作用幅值上限是明确的,不存在超越概率问题.结合对实际震害的思考,指出抗震概念设计远比计算分析重要.
    • 高文军; 兰海燕; 张奔牛; 唐光武
    • 摘要: 针对桥梁结构建设期间的抗震性能存在较大风险、国内公路桥梁在建设期一般没有考虑地震作用影响的问题,基于现行桥梁抗震设计规范重要性系数的概念,根据设计基准期、烈度、超越概率及地震重现期关系,研究了公路大跨度桥梁建设期的设防标准和抗震重要性系数,通过数值模拟,采用所推荐标准与抗震重要性系数评估了西部高烈度区一座T形刚构桥在建设期的抗震性能,并与成桥状态桥梁抗震性能比较.结果表明:大跨度桥梁建设过程中地震响应规律与成桥状态不同,对于桥梁建设期抗震,建议建设期在5年内的桥梁采用5年设计基准期超越概率10%的地震动,建设期超过5年的桥梁采用桥梁抗震设防类别E1地震作用;要求建设期桥梁在地震作用下处于弹性状态.
    • 方登甲; 刘成清; 杨鲸津
    • 摘要: 为了准确判定斜交网格筒中筒结构在各性能水平下的超越概率,本文基于静力弹塑性分析确定各性能水平的极限状态量化指标限值,并基于增量动力分析的结构易损性分析,建立了相等耗钢量的框架筒中筒结构作为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框架筒结构在结构倒塌之前主要由内筒的连系梁屈服耗散地震能量,斜交网格筒结构的地震耗能过程主要靠外筒斜柱和内筒连系梁.通过静力弹塑性分析确定的结构性能水平极限状态的量化指标,在分析结构的易损性时,更能体现结构的真实破坏状态与失效概率.斜交网格筒结构相较于框架筒结构的抗震性能更优,特别是当结构遭遇超大地震作用时有更大的抗倒塌性能.
    • 沈炼; 唐春朝; 韩艳; 汪阔; 李春光; 蔡春声
    • 摘要: 风环境是评价人居生活质量好坏的重要指标,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高耸楼宇应运而生,这些楼宇会较大程度地改变已有小区的风环境,给小区居民正常生活带来困扰,而当前对该问题的针对性研究还十分匮乏。以长沙通用时代国际社区为研究背景,利用大尺度风洞(10 m×3 m×21 m)对新增高耸建筑后的小区风环境进行了全方位、多工况试验研究,并基于超越概率法对有无新增高耸建筑小区风环境舒适度与危险度进行定量评估。结果表明:城市小区平均风剖面与湍流度剖面指数值要远高于规范值,表明城市小区具有较大的地表粗糙度。新增高耸建筑会显著改变其邻近区域风环境,如高耸建筑对通用时代小区100、200、300 m范围内平均风速分别造成了25%、6%和2%的加速作用,在增加高耸建筑后小区风环境舒适度与危险度超越概率最大值分别增加了2倍和6倍。
    • 沈炼; 唐春朝; 韩艳; 汪阔; 李春光; 蔡春声
    • 摘要: 风环境是评价人居生活质量好坏的重要指标,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高耸楼宇应运而生,这些楼宇会较大程度地改变已有小区的风环境,给小区居民正常生活带来困扰,而当前对该问题的针对性研究还十分匮乏.以长沙通用时代国际社区为研究背景,利用大尺度风洞(10 m×3 m×21 m)对新增高耸建筑后的小区风环境进行了全方位、多工况试验研究,并基于超越概率法对有无新增高耸建筑小区风环境舒适度与危险度进行定量评估.结果表明:城市小区平均风剖面与湍流度剖面指数值要远高于规范值,表明城市小区具有较大的地表粗糙度.新增高耸建筑会显著改变其邻近区域风环境,如高耸建筑对通用时代小区100、200、300 m范围内平均风速分别造成了 25%、6%和2%的加速作用,在增加高耸建筑后小区风环境舒适度与危险度超越概率最大值分别增加了 2倍和6倍.
    • 孙小平; 曾鹏; 张天龙; 王升
    • 摘要: 针对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不确定性强、动态数值模拟方法对滑坡运动距离预测精度有限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拉丁超立方采样法(LHS)的滑坡运动距离超越概率定量评价方法,以提高滑坡滑程预测结果的可靠性.该方法将滑坡计算参数考虑为服从某种概率分布的随机变量,使用LHS对随机变量进行分层抽样,并基于动态数值模型计算每组随机样本对应的滑坡运动距离,最后,通过构建不同运动距离阈值下的极限状态函数计算运动距离超越某一给定位置的概率.应用该方法对大堡子滑坡运动距离进行评价,得到该滑坡运动距离在95%置信水平下的置信区间为[196 m,302 m];并根据运动距离-超越概率图,提出以50%、10%、1%和0.1%作为分界概率值将该滑坡潜在威胁范围分为极高、高、中、低、极低5个危险性等级.计算结果显示,滑坡实际运动距离在95%置信区间内,实际的威胁范围也在划分的高-极高危险区内,说明评价结果合理,证明了基于运动距离超越概率的滑坡运动危险性评价的有效性.研究成果为滑坡运动距离评价及危险性区划提供了新的思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实用价值.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