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基因筛查

基因筛查

基因筛查的相关文献在1998年到2022年内共计275篇,主要集中在耳鼻咽喉科学、内科学、儿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8篇、会议论文27篇、专利文献148766篇;相关期刊123种,包括大家健康(中旬版)、人人健康(医学导刊)、中国妇幼健康研究等; 相关会议21种,包括2015中国心电学论坛、2014中国心电学论坛、中国医师协会输血分会2013年第七届输血学术年会等;基因筛查的相关文献由833位作者贡献,包括陈瑛、王秋菊、李红等。

基因筛查—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68 占比:0.11%

会议论文>

论文:27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148766 占比:99.87%

总计:148961篇

基因筛查—发文趋势图

基因筛查

-研究学者

  • 陈瑛
  • 王秋菊
  • 李红
  • 李欣
  • 任飞
  • 伍建
  • 吴少鸿
  • 周文根
  • 姜萍萍
  • 李政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刘静; 张娇; 单春光; 赵建宏; 尹琳微; 陶得锋; 唐龙妹; 赵立见; 王秋菊
    • 摘要: 目的评估河北省孕妇耳聋基因免费筛查项目的满意度,分析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应用R软件3.6.2版本分析2019年-2020年河北省11个地级市开展的孕妇耳聋基因免费筛查项目满意度调查数据,并在不同地区分布、不同医院类别、不同报告等待时间等层面进行孕妇满意度的差异分析。结果研究共收集问卷1445份,有效问卷1445份,问卷有效率100.0%。项目总体满意度为99.52%,其中,筛查前宣教满意度和筛查过程满意度分别为99.86%和99.45%。孕妇总体满意度在报告等待时间类别上(≤15工作日,>15工作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妇总体满意度在地区分布、医院类别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河北省孕妇耳聋基因免费筛查项目的总体满意度较高,研究提出项目的良性发展策略建议,为持续推动项目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 王欣; 孙云; 王彦云; 洪冬洋; 管贤伟; 蒋涛; 许争峰
    • 摘要: 目的探讨芯片捕获二代测序技术在新生儿疾病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干血滤纸片样本,采用芯片捕获二代测序技术对169种常见疾病致病基因的已报道致病位点进行检测,检出位点采用Sanger测序验证。结果150例样本中有4例为可疑阳性患者(阳性率为2.67%),88例为致病基因携带者(携带率为58.67%),58例未检测到致病基因变异。其中,携带1个致病基因变异的样本高达40.7%,最多可见携带4个不同的致病基因变异。携带频率最高的致病基因为GJB2和SLC26A4,其次为PAH、SLC22A5、DUOX2、SLC12A3、USH2A及ACADS。结论基于芯片捕获二代测序技术的新生儿疾病筛查扩大了筛查病种,与传统生化筛查结果进行结合和分析,可有效降低筛查假阳性率,提高阳性预测值,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刘居理; 陈胜辉; 饶研文; 邹义兰
    • 摘要: 目的了解拟行辅助生殖技术助孕患者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的基因携带率和突变类型,为辅助生殖技术方案的合理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4月我院收治的2877例拟行辅助生殖技术助孕患者进行地贫基因检测。采用跨越断裂点PCR(Gap-PCR)技术对3种缺失型α-地贫进行检测,采用反向点杂交(RDB)技术对3种突变型α-地贫及17种突变型β-地贫进行检测。结果在所检测的2877例拟行辅助生殖技术助孕患者中,共检出168例地贫基因携带者,总携带率为5.84%:其中α-地贫基因携带者124例,携带率为4.31%,占地贫基因携带者总数的73.81%;β-地贫基因携带者38例,携带率为1.32%,占地贫基因携带者总数的22.62%;α、β地贫基因双重携带者6例,携带率为0.21%,占地贫基因携带者总数的3.57%。在所检出的携带者中共发现9种α-地贫基因型、9种β-地贫基因突变类型及4种αβ复合型地贫,其中α-地贫最常见的基因类型为-α3.7/αα,β-地贫最常见的基因突变类型为IVS-II-654。结论由于拟行辅助生殖技术助孕患者中地贫基因携带率较高,为了避免地贫后代的出生,在辅助生殖技术过程中有必要对夫妻其中一方进行地贫基因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决定是否对夫妻另一方进行地贫基因的检测。如存在生育地贫患儿的可能,则可通过胚胎植入前产前诊断技术加以避免,以利于优生。
    • 孕期耳聋基因筛查专家共识专家组; 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耳内科学分会; 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学部; 国家耳鼻咽喉疾病临床医学中心; 王秋菊
    • 摘要: 耳聋是最常见的出生缺陷之一,新生儿期的发病率约为1‰-3‰,学龄期儿童耳聋的发病率增加至3‰-4‰。耳聋的病因主要包括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约60%以上与遗传因素有关,我国最常见的耳聋基因包括GJB2、SLC26A4、MT-RNR1和GJB3等,人群常见耳聋基因变异携带率为5%-6%。根据经典的孟德尔遗传规律,新生儿携带的耳聋基因是由父母的遗传所致。因此,将耳聋预防关口前移,在孕期进行常见耳聋基因筛查,是减少耳聋出生缺陷,保障出生人口质量和人民福祉的重要举措。为规范和推广孕期耳聋基因筛查的临床实践,《孕期耳聋基因筛查专家共识》专家组与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耳内科学分会以及我国遗传学、检验医学、产科、产前诊断、耳科、生殖医学、儿科及医学伦理等相关领域专家,经过多次认真讨论,跨学科共同制定了《孕期耳聋基因筛查专家共识》。共识包括孕期耳聋基因筛查实践的筛查总则、筛查人群、筛查内容、筛查流程(检测前咨询及知情同意、检测信息采集、标本采集及运转、实验室检测、检测报告的出具发放、结果解读及遗传咨询、妊娠结局随访、标本与资料信息的保存)以及筛查的局限性等关键问题。这一共识将使更多相关的临床工作者和研究人员受益,供临床及实验室应用参考。
    • 温丽; 王丽; 梁玉丽; 翟小颖; 贾丽媛; 王嘉敏; 李华利; 李文梓
    • 摘要: 目的探究噬血细胞综合征(HLH)以基因筛查、病原学检查为主的病因诊断方法及针对性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8年8月收治的65例HLH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结局分为存活组(50例)和死亡组(15例)。分析患儿的病因,评价针对性治疗效果;统计不同病因HLH患儿的存活率;分析死亡相关危险因素,构建森林图预测模型并评价其预测效能。结果65例HLH患儿的病因包括LYST突变(1.5%)、BIRC4突变(1.5%)、UNC13D突变(3.1%)、细菌感染(12.3%)、支原体感染(3.1%)、EB病毒感染(56.9%)、利什曼原虫感染(4.6%)、结缔组织病(3.1%)、肿瘤相关疾病(3.1%)、病因不明(10.8%);根据病因采取针对性治疗后,基因突变、感染相关、其它病因的HLH患儿生存率分别为50%、82%和63.6%;肝大>5.5 cm、PLT30μmol/L、AST>300 U/L、ChE52 pg/mL、IL-10>350 pg/mL以及病因均是导致HLH患儿死亡的危险因素;森林图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效能。结论共筛查到4例基因突变、50例感染和11例其它原因所致的HLH,构建了风险预测模型,为临床上HLH的治疗和护理提供参考。
    • 贾万优; 唐晓; 吴华杰; 蒋薇薇; 刘红莉; 费继敏
    • 摘要: 1病例患者,女,55岁。患者因"彩超发现双侧甲状腺肿物两年余"入院,行甲状腺细胞学穿刺结果示:(右侧甲状腺)少许细胞有异型,恶性待排。超声结果示:甲状腺左侧可见3×3×3 mm和右侧2×2×3 mm的包块。降钙素40.9 pg/m L(0~18 pg/m L),血清促甲状腺素5.14 u IU/m L(0.27~4.20 uIU/)。既往无个人辐射暴露史和甲状腺癌家族史。
    • 薛秀丽; 翼楠; 张娇; 李春美; 程云; 赵艳红; 王大勇; 薛涵
    • 摘要: 目的首次针对承德市新生儿聋病易感基因携带情况进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分析,为承德地区耳聋出生缺陷防控干预提出建议和数据参考。方法对全市11个区(市)县的25,205例新生儿采用耳声发射法或自动听性脑干诱发电位法进行听力筛查,同时采集足跟血,应用联合探针锚定聚合测序法进行24个基因208个位点常见耳聋基因筛查,对耳聋基因变异频谱进行综合分析。结果2019年4月-2021年10月间,承德市共25,205例新生儿进行了听力与基因联合筛查,其中38例未通过联合筛查,133例基因筛查通过而听力筛查未通过,2,649例听力筛查通过而基因筛查未通过。聋病易感基因异常携带率10.66%,其中GJB2、SLC26A4、线粒体MT-RNR1和GJB3基因变异携带率较高,分别为7.19%、2.23%、0.98%和0.38%;其次为TMPRSS3、USH2A、OTOF、MARVELD2、MYO15A、MYO7A、DFNA5、LRTOMT,检出率为0.21%,占阳性个体的1.97%。结论本研究首次在承德地区开展新生儿听力与基因联合筛查,发现承德市新生儿聋病易感基因携带率为10.66%,其中GJB2基因的c.109G>A位点检出率最高,约4.47%,对于携带c.109G>A位点变异的新生儿临床表型迟发的情况,应提供持续的遗传咨询和定期随访,进行提早预防和干预至关重要。
    • 曹国梅; 张陆岩; 黄春红; 朱子成
    • 摘要: 目的:观察微阵列芯片法与荧光PCR熔解曲线法应用于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的效果,分析两种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方法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例干血斑样本(结果已知),分别使用微阵列芯片法、荧光PCR熔解曲线法进行筛查,验证两种筛查方法的准确性、重复性以及检出限。结果:微阵列芯片法的准确率为100%,重复检测结果与临床已知结果相吻合,核酸浓度稀释到检测下限后的检测结果与已知结果的符合率为100%,满足临床基因筛查的需要。荧光PCR熔解曲线法的准确性验证结果为100%,重复性验证显示各通道Tm值的变异系数(CV)均≤5%,检出限样本的检测结果与已知结果吻合,符合临床筛查要求。结论:在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中,微阵列芯片法与荧光PCR熔解曲线法均能够满足临床筛查的需要,临床应用时可根据实际条件合理选取检测方法。
    • 鲍汉中; 兰瑞; 王保奇; 邹旭欢; 史倩; 齐桃桃; 刘露露
    • 摘要: 肥大性下橄榄核变性(hypertrophic olivary degeneration,HOD)是一种较为少见的下橄榄核神经元变性,是由于小脑齿状核、中脑红核和延髓橄榄核神经通路受损后的迟发性病理学改变。双侧HOD较单侧HOD少见,而据我们所知ATXN8异常扩增引起的双侧肥大性下橄榄核变性目前中英文文献中尚未见报道。
    • 摘要: 据《中国出生缺陷防治报告》统计,我国出生缺陷的总发生率已达5.6%。在三孩生育政策背景下,高龄、高危孕产妇增多,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的风险也随之增大。因此,出生缺陷的产前筛查尤其重要。从技术层面来看,当前的产前检测技术主要有三种:血清学产前筛查、羊水穿刺诊断、无创产前基因筛查。其中,血清学产前筛查成本低、假阳性高;羊水穿刺诊断准确率高,但可能引发出血、流产;产前基因筛查检出率高、安全无创,但并未普及。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