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2015中国心电学论坛
2015中国心电学论坛

2015中国心电学论坛

  • 召开年:2015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15-06

主办单位:中国心电学会;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

会议文集:2015中国心电学论坛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心脏性猝死的预测心血管总死亡率中近50%归因于心脏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即使是在应用了优化药物治疗的结构性心脏病的患者中,植入ICD仍然是降低SCD发生率的最有效治疗方法.尽管在临床指南中,LVEF是确定ICD植入指征的最重要的指标,但专家共识认为LVEF用于预测SCD时,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欠佳.此外,在MUSTT,MADIT-Ⅱ,SCD-HeFT研究中,多因素分析显示,LVEF水平并不能确认患者存在SCD高危风险.在MADIT-Ⅱ研究中存在高死亡风险的患者,植入ICD并未改善生存率,这可能是由于在导致死亡的总体危险增加的情况下,室性心律失常(VA)导致的死亡(如SCD)在其中只占相对较小的比例.因而,能够预测SCD危险增高的指标,将有助于确定哪些患者能够从植入ICD中真正获益.
  • 摘要:2005年,全球有5800万人死亡,其中非传染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及肿瘤等)3500万(60%),随着当前经济水平的发展和医疗技术的进步,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在全球人口死亡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心源性猝死是导致心血管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增加对心源性猝死的认识,发现心源性猝死的预防措施,对于降低心源性猝死的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
  • 摘要:熟知的心肌病分类方法,是1995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心脏病学会和联盟制定的心肌病分类(WHO/ISFC).根据此分类标准将心肌病分为5类:扩张性、肥厚性、限制性、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和未分类性.扩张性心肌病又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基因诊断学等研究的发展,一些原发性心肌病找到了原因,因此美国心脏病学会(AHA)和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分别于2006年和2008年更新了心肌病的分类.
  • 摘要:心房颤动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也是患者致残和致死的重要原因.目前关于房颤的发生及维持机制主要有两个主流学说,即"局灶驱动学说"和"多子波折返学说".早在19世纪初,Lewis及Mines即提出了房颤的维持机制是折返.此后,Jalife、Cox等的研究证实了房颤是由局灶电激动及转子所诱发.19世纪40年代,Wiener等认为房颤的维持需要有障碍物的存在,房颤波围绕障碍物折返;20世纪60年代,Moe等提出了多子波折返学说,认为大量随机传导的子波是房颤的维持基础.
  • 摘要: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人群患病率约为1%,且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8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高达7.5%.房颤可导致缺血性脑卒中、心力衰竭,显著增加致残率和死亡率.同时,房颤发作时的临床症状又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一孤立性房颤发生机制自Ha(i)ssaguerre等发现肺静脉内局灶驱动能够触发阵发性房颤的机制以来,逐渐形成了以肺静脉作为干预靶点的阵发性房颤导管消融策略.这种策略通过实现肺静脉的电隔离以消除房颤赖以存在的触发机制,进而能够有效控制房颤的发作(图8-5-1).
  • 摘要: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是指可直接导致患者死亡的室性心律失常,主要表现形式为单形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多形性或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torsade de pointes,TdP)和心室颤动(室颤).其中TdP的发生主要与心脏复极异常有关,可见于先天性离子通道病或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也可见于患有器质性心脏病如心肌缺血、心肌纤维化、心肌肥厚或心力衰竭等的患者.
  • 摘要:特发性室性早搏(简称室早)主要起源于右室流出道(right ventricular outflow,RVOT)或左室流出道(left ventricular outflow,LVOT),而少数室早起源于左室最高位,即左室出口部外侧部位,距离冠状动脉较近且部分区域表面覆盖厚脂肪组织,称为心脏summit区.该区域位于左室出口部外侧,距冠状动脉较近,且部分位置表面覆盖厚脂肪层,此处室早的消融不仅风险大而且消融导管难以到达,其消融治疗仍是电生理界的挑战.
  • 摘要: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VA)最常来源于右室流出道和左室流出道,其次,可来源于二尖瓣环、三尖瓣环、浦肯野系统、左室乳头肌和右室调节束.来源于心脏十字交叉的VA临床非常少见.目前仅有3个临床病例研究,报道了25例来源于十字交叉的VA.以下就来源于十字交叉的VA的解剖、临床和心电图特征,以及消融的特点进行详细的阐述.
  • 摘要:心脏性猝死是指急性症状发作后1小时内发生的以意识丧失为特征,由心脏原因引起的自然死亡.无论是否有心脏病,死亡时间和形式未能预料.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资料显示,中国心脏性猝死发生率为41.84/10万.若以13亿人口推算,中国每年心脏性猝死的总数约为54.4万人.绝大多数心脏性猝死发生在有器质性心脏病患者,西方国家心脏性猝死中约80%由冠心病及其并发症引起,约5%~15%由各种心肌病引起.心肌病是冠心病易患年龄前(<35岁)心脏性猝死的主要原因,如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致心律失常型右室心肌病.
  • 摘要: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结构或功能性疾病导致心室充盈和(或)射血能力受损而引起的一组综合征.心衰为各种心脏疾病的严重和终末阶段,可并发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各种心律失常又可诱发心衰,加重病情并影响预后,因此对心衰合并心律失常的患儿应加以重视并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儿童心力衰竭的病因与成人相比有很大不同,胎儿、婴儿及早产儿的临床表现也各有特点.相对成人心力衰竭的研究,目前儿童心力衰竭的研究尚较少,处理也多根据成人方面的经验,应用这些经验时必须与儿科病例特点相结合.
  • 摘要:婴儿及儿童心脏性猝死严重影响患儿的家庭及生活.国内外关于其发病率及疾病构成谱的研究报道存在差异.在婴儿心脏性猝死中,最常见的病因为离子通道病.对于儿童心脏性猝死,常见病因包括肥厚型心肌病,冠状动脉畸形,马方综合征,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炎,扩张型心肌病,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发育不良,缺血性心脏病及心脏震荡等.目前,遗传性心脏病,尤其是离子通道病在婴儿及儿童心脏性猝死中所占比例逐渐增加.分子学尸检技术对明确婴儿及儿童心脏性猝死病因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因此对于不同的人群,应采取不同的处理和预防措施.
  • 摘要: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一般人群患病率大约为0.4%~1.0%,随着对心脏生理心理机制研究的深入,人们认识到心血管疾病患者容易并发心理问题.本文主要对房颤伴发抑郁症的临床研究进行综述.房颤伴发抑郁的发病机制可能与血小板功能改变、内皮功能、炎症、自主神经平衡相关.临床上仍没有确定的治疗房颤伴发抑郁症的方案,药物治疗仍是一线治疗方式.近年来,射频消融、起搏治疗、外科治疗、运动疗法及心理治疗等非药物治疗越来越突显其价值.
  • 摘要:房颤发生与维持的电生理机制一直受到广泛关注,近期科学家们又提出了转子的理论.即在某种合适的异质体房颤基质存在的情况下,一个局灶触发最终可成为持续性高频折返性房颤的驱动源.来自于转子的波经历空间分布的碎裂,引起颤动性传导.这种房颤转子理论受到广大学者的追捧,相关文献激增.尽管这种转子理论并没有被完全证实,也不具有普遍性,但它确实为房颤机制提供了新的解释.目前更重要的是了解房颤基质如何控制转子传导,并在心电图上描记它们,它们的空间分布以及如何把这些杂乱无序的微折返统一起来,对未来房颤机制以及治疗的探索都存有重要的意义.
  • 摘要:心律失常是妊娠期常见的心血管并发症,有些妊娠妇女首次出现心律失常,另一些人心律失常早已存在,在妊娠期恶化.一般心律失常并不严重,需要紧急处理或介入治疗者少见.但针对妊娠期心律失常药物的效果与安全性报告很少,妊娠妇女心律失常的治疗指南更少,因此本文对此做一概述.
  • 摘要: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idiopathic ventricular arrhythmia,IVA)是指不伴有明显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性心动过速(室速)或者室性早搏(室早).国内报道,儿童IVA占经导管消融治疗的全部快速型心律失常患儿的15.9%.IVA根据其发生部位不同可以分为两大类,特发性右心室室速(IRVT)/室早和特发性左心室室速(ILVT)/室早.
  • 摘要:心血管病学家Braunwald曾预言:征服与控制心力衰竭(心衰)是21世纪心血管领域的最大战场,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以及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持续升高,导致心力衰竭患者越来越多,HF逐渐成为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第一的疾病,目前,尽管心衰的诊治已取得长足的进步,但仍有1/5的心衰患者在诊断后1年内死亡,自主神经功能失衡是心衰的重要特征之一,表现为交感神经活性增高和副交感神经活性降低,纠正这种紊乱可以改善心衰患者的预后,这在临床上已被β受体阻滞剂、ACEI等药物疗效证实.新近研究报道脊髓刺激(SCS),通过调节心脏自主神经的平衡,可改善心衰症状及防止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SCS为治疗心衰另辟蹊径,给心衰患者带来希望.
  • 摘要: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是一种常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心脏病,基因型和临床表型异质性突出.绝大多数HCM患者心室壁的异常肥厚发生在室间隔,少数患者累及心尖或左室中部,累及右心室者甚少,单纯右心室肥厚者罕见.右心室肥厚型心肌病(right ventricular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RVHCM)主要累及右心室前壁或游离壁,可伴发右心室流出道梗阻甚至发生右心室心尖部闭塞.目前对RVHCM诊断缺乏明确的定义,临床诊断中常易忽略右心室肥厚和功能异常,但右心室作为心脏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形态和功能异常会影响正常的循环系统,并产生各种心律失常,给患者的健康带来危害.
  • 摘要:意外低温导致极具致命性及挑战性临床状态之一是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一直以来,实际治疗的方法是复温,药物抑制低温性室速/室颤的有效性至今没有确定.一异丙肾上腺素成功治疗低温性电风暴1例介绍日本Tanabe Takahiro等报道了1例静脉输注异丙肾上腺素,有效抑制严重低温患者电风暴的病例,介绍如下.患者男性,69岁,1个半小时前因自杀投河致严重低温及循环衰竭而送急诊.患者意外发生约40分钟时获救,当时体温、血压太低已不能测出.心律为房颤律,心率约40次/分.到达急诊室时,意识状态为Glasgow昏迷评分3分,中心体温27.5℃,室颤发作.立即予200J(双相)直流电转复后,室性异位搏动频发,反复发生室颤.经气管插管、热毛毯包裹及静脉输注温热液体复温,肾上腺素应用不能抑制室性早搏及室颤风暴.50分钟内共施以7次直流电复律治疗.
  • 摘要:2006年,欧美三个权威的心血管病学会(ACC/AHA/ESC)制定颁发了"室性心律失常和猝死防治指南".随后,这一领域进展迅速,理念更新不断.时隔8年,翘首以待的"室性心律失常的专家共识"于2014年9月正式发表,该共识由欧、美、亚太地区的三个顶级心律学会(EHRA/HRS/APHRS)共同制定.就整体而言,本共识不是前指南的更新,但两者聚焦于同一专题,一定存在学术内容上的承袭.此外,新共识的内容丰富但不追求全面,贴近临床而更显实用.
  • 摘要:近几年,室早性心肌病已成为心血管病和心律失常领域关注的热点,这与频发室早的患者临床多见有关,不少患者又是青少年,其还与导管消融术的技术迅速发展有关,新的标测技术,新消融导管的不断涌现,使导管消融根治室早的成功率已达70%~100%.相比之下,对室早性心肌病发病机制的探讨与研究尚显不足,进展较慢.
  • 摘要:自1929年Forssmann将导尿管插入自身浅静脉并透视证实抵达右心房以来,心脏介入走过了85年辉煌历程,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高效、安全、微创、速效、经济,逐步成为药物/外科最重要的替代和补充.心内EP、心内消融、心脏起搏、ICD/CRT等心律失常介入技术突破不断、进展迅速.迄今确保心时透视,医患双方暴露于有害的医源性X线辐射环境不可避免.面对全球心律失常介入技术日益普及内导管操控和精准定位的经典方法仍然是X线实,从事介入操作的医务人员和接受介入手术的患者群均不断壮大,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一贯强调"尽可能降低辐射剂量"(as low as reasonably achievable,ALARA)原则.力求疗效最大化与尽可能减低X线危害的矛盾成为医学界关注的新焦点.减少医源性X线辐射损害,使接受介入诊疗的患者获益最大化,是关系心律失常介入技术发展方向和医学伦理文明的重大课题.本文复习文献,讨论改进X线影像系统使之"低辐射"和开发新影像技术替代X线引导实现"零辐射"介入操作,以及改进医患辐射防护措施等领域近年来出现的新进展.
  • 摘要:自主神经系统在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维持机制中的重要作用已广被认知,并且临床实践同样证实了无论应用药物,或是椎管内麻醉的方式阻滞交感神经,均可降低室速发生的负荷以及心源性猝死的风险.但由于药物自身的副作用以及椎管内麻醉的局限性(仅限于电风暴的急性期,不可能成为一种日常治疗手段),使得心脏去交感神经术(cardiac sympathetic denervation,CSD)再次成为心律失常学界研究的热点.
  • 摘要:早在1936年,Shipley和Hallaran就描述了心电图的早复极波,认为这是一种正常的心电图变异.80年来,学术界对早复极波的认识与评价一直争论不休,这使早复极波就像未被打开的黑匣子.2013年国际三大心律学会制定的专家共识首次将早复极综合征归入原发性遗传性心律失常的范畴,并对早复极波进行了正式的阐述与定义.该专家共识给了学术界这样一个信息,早复极波这一黑匣子即将要被打开.
  • 摘要:导管射频消融在治疗特发性流出道室性早搏(简称室早)方面具有良好效果.特发性流出道室早中,以右室流出道(righ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RVOT)和主动脉窦(aortic sinus cusp,ASC)起源为主.虽然同位于心脏偏上部的流出道,但ASC室早的消融成功率较RVOT偏低,并且左室导管操作易导致血栓形成和消融中损伤冠状动脉或瓣膜.因此消融前若能精确定位室早起源部位,区分ASC室早和RVOT室早,对于手术策略的选择和疗效的评估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摘要: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通常以不对称的左和(或)右心室肥厚为特征,可累及心室的不同部位,尤以心室间隔为著,左室容积可正常或减少.主要病理表现为心肌肥厚、心肌纤维化和肌纤维排列紊乱,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心绞痛及晕厥,心律失常、猝死亦常见,甚至部分患者以猝死为首发症状.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是其最常用的检查手段.
  • 摘要:长QT综合征(long QT syndrome,LQTS)指具有心电图上QT间期延长,T波异常,易产生室性心律失常,尤其是尖端扭转型室速(TdP)、晕厥和猝死的一组综合征.迄今为止已发现的致病基因有20个(表9-1-1).已知LQTS的原因是患者从出生就携带了某些基因水平的变异,导致心脏心肌细胞里一些微细的改变,虽然超声心动图显示心脏结构正常,但心脏的功能异常可在心电图上表现出来.目前已发现的20个LQTS致病基因中,KCNQ1(LQT1)、KCNH2(LQT2)及SCNSA(LQT3)为最常见的致病基因,约占遗传性LQTS患者的80%.对患者进行基因检测时,发现已知20个基因突变的阳性检出率为80%~85%.也就是说,目前的技术水平还不能保证检测出所有的LQTS患者的致病基因,只有其中的80%~85%可以通过专门的检测机构获得确切的致病基因信息.
  • 摘要: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中最常见的心律失常.近年来,随着房颤导管消融术有效性和安全性的不断进步和提高,在房颤治疗中的地位稳步提升.然而,手术相关并发症和术后复发并不少见,据报道1次或多次阵发性房颤导管消融术的成功率为60%~70%.临床实践中,房颤导管消融手术成功与否的判断,大多基于患者的症状.然而,大部分房颤导管消融术后复发患者可能表现为相关症状和体征的缺如.此外,药物节律控制和心率控制可能改变患者对心律失常的感知,将症状性房颤转为无症状性房颤,这些都给房颤导管消融术后有效记录所有房颤发作和评价房颤复发带来困难.
  • 摘要:自20世纪90年代随着导管消融技术的发展,经心内膜途径标测和消融房室旁路已成为根治房室旁路参与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有效方法,但少数旁路经心内膜途径消融难以成功,而经心外膜途径可成功阻断,推测这些旁路可能在心外膜下穿过房室瓣环,故在心内膜实施的消融能量难以到达该处,故称这类特殊旁路为心外膜旁路.近年来国内外多个学者的研究不仅在解剖学上为心外膜旁路的存在提供了直接证据,也对其电生理特点及治疗方法进行了探索和总结.
  • 摘要: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aroxysmal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PSVT)简称室上速(SVT),是指具有突然发作、突然终止特点的快速整齐的心动过速,心电图大多显示窄QRS波,折返激动是PSVT的主要发生机制.折返心律的诱发和维持需要以下3个条件:①至少有两个不同的功能性或解剖性传导路径,其近端和远端互相连接形成一个闭合的传导环路;②这些传导路径中有一条存在前传单向阻滞;③无前传阻滞的传导路径中有传导延缓.只有两条路径各自的传导延缓和不应期匹配时,才会产生持续的、循环的电活动,引起心动过速.折返性心律失常确认的必要条件是能够被适时的期前刺激反复诱发或终止.心内电生理检查,心房和心室的递增性起搏和程序性期前刺激可以诱发SVT.异丙肾上腺素,作为一种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有增加心率的特性,可改善两条径路间的传导速度,使两条径路间的传导时间与不应期更加协调,在心内电生理检查中是常用的诱发SVT的药物.异丙肾上腺素诱发SVT、诱发阵发性房颤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已有报道.其他拟交感药物如肾上腺素是否有助于SVT诱发,其在电生理检查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报道甚少.本文就肾上腺素在电生理检查中诱发SVT的价值做一简介.
  • 摘要: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idiopathic ventricular arrhythmia,IVA)是指不伴有结构性心脏病的室性心律失常,临床上最常见的起源部位为右室,尤以流出道最为多见,心电图多呈左束支阻滞型,电轴右偏,下壁导联主波向上.起源于非流出道部位的特发性右室室性心律失常的文献报道相对较少,起源部位包括三尖瓣环周边(三尖瓣环、希氏束旁和靠近三尖瓣环部位)、右室心尖部、间隔区域以及右室乳头肌等,但起源于壁内流出道的室性心律失常却鲜见报道.本文详述壁内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的电生理机制、发病比例、心电图特征、射频消融策略等.
  • 摘要:先天性长QT综合征(congenital Long QT syndrome,cLQTS)是最常见的遗传性离子通道疾病之一,主要表现为QT间期延长,易出现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尤其是尖端扭转型室速(TdP),导致晕厥及心源性猝死.大量临床经验是数据证实β受体阻滞剂可以有效阻止LQTS恶性心脏事件的发生,是LQTS治疗的基石.2013年HRS/EHRA/APHRS联合发布的遗传性心律失常诊治专家共识,同样推荐β受体阻滞剂作为LQTS的一线治疗选择,包括没有临床症状或QTc间期正常的患者.然而,β受体阻滞剂防止恶性心脏事件发生的机制尚未明确,而经心率矫正后的QT间期(即QTc间期)是LQTS患者发生恶性心脏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本文将综述β受体阻滞剂对LQTS患者的QT间期的影响,以期进一步探讨β受体阻滞剂的作用机制.
  • 摘要:房颤作为住院患者中最常见的一种连续性心律失常,在人群中发病率高达1%~2%,全世界每年房颤新发病例约5000000例,对人类的健康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在房颤的诸多并发症当中,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高且后果严重,超过20%的脑卒中与房颤相关.经典口服抗凝药——华法林的应用曾使卒中事件的风险降低了近60%,现在Ⅱa因子抑制剂、Xa因子抑制剂等多种口服抗凝药物相继进入临床.然而,药物抗凝存在出血风险、需监测凝血功能、肝肾功能损害、需长期用药等局限性,大大降低了患者的依从性.于是,越来越多的心血管医师把目光投向其他预防血栓的治疗方法.
  • 摘要:无论是否合并心力衰竭,地高辛都是房颤患者常用的心室率控制药物.目前的指南支持将地高辛应用于运动耐量较差的房颤患者进行心室率控制.但是并没有双盲、随机对照研究评估地高辛对于房颤患者心室率的控制效果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至今仅有1项随机对照研究(DIG研究)显示在心力衰竭患者中应用地高辛并不能降低患者的死亡率.2004年,房颤节律控制的随访(AFFIRM)研究指出地高辛是增加房颤患者死亡率的独立危险因素.晚近针对AFFIRM研究附加的2项post hoc分析显示地高辛对于患者预后的作用存在争论.相较于持续性房颤心率控制Ⅱ(RACE-Ⅱ)研究,AFFIRM研究中对入组的房颤患者应用了较大剂量的地高辛以达到较高血药浓度,直到使患者心率控制达标.由于地高辛的治疗窗极为狭窄,所以在RACE-Ⅱ研究中地高辛被规定应用低剂量控制心率,从而导致了两项研究对于地高辛的分析评估得到不同的结果.因此,本文评估了RACE-Ⅱ研究中患者应用地高辛的心血管患病率及死亡率,并分析地高辛是否能使更多的患者达到目标心率.
  • 摘要: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表明,晚钠电流的增强可明显影响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持续时间,并在早后除极(early after depolarization,EAD)和迟后除极(delayed after depolarization,DAD)的产生中起到关键作用,进而触发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因此,近年来对诱发室速和室颤的触发活动进行有效抑制已成为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新策略,并使防治晚钠电流病理性增强成为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和心脏性猝死防治领域的新热点.
  • 摘要:尼非卡兰(nifekalant)作为一个Ⅲ类抗心律失常新药,2014年10月获得中国药监局正式批准在中国有条件上市,该药上市的商品名为刻苏.无疑,这为中国心血管医生治疗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又增加了一种新选择.尽管对尼非卡兰这一新药曾做过专题介绍,但上市后应用该药医生的队伍将明显扩大,应用中需要考虑的实际问题将更多,而且近几年对尼非卡兰的研究与认识也有新进展,故本文侧重阐述临床应用中的相关问题与进展.
  • 摘要:长QT综合征(long QT syndrome,LQTS)指心电图上QT间期延长、T波异常,易产生室性心律失常,尤其是尖端扭转室速、晕厥和猝死的一组综合征.已有研究发现,无论遗传性还是获得性LQTS,女性患者的QT间期长于男性,并且女性患者较男性更易发生多形性室速(poly-morphic ventricular tachycardia,pVT)及心脏性猝死(SCD)事件.此外,女性LQTS患者发生致命性心律失常的风险在产后9个月内明显高于孕期,而孕期致心律失常风险显著降低,这些均说明性激素在LQTS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的调节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认识心脏复极和心律失常性别异质性的机制,并进一步探究性激素对LQTS致心律失常基质及触发活动的影响,对于改进LQTS患者的治疗策略以及预防猝死至关重要.
  • 摘要:长期以来心电图上的J波,即早复极现象,被认为是一种正常变异,预后良好.然而2000年起,一些病例报道发现特发性室颤患者中出现早复极改变几率较高.2008年,法国Haxssaguerre等报道了一组特发性室颤致心脏性猝死的患者,其心电图上早复极的发生频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从而提出早复极可能是恶性心律失常危险标志的观点.鉴于早复极现象在正常人群中的发生率达5%~13%,因此迫切需要区分"良性的早期复极"和"恶性早期复极",这成为了业界研究的热点和前沿.
  • 摘要:1992年,Brugada兄弟首次提出Brugada综合征(Brugada Syndrome)的概念,至今已有20余年.目前为止,在Brugada综合征的临床表现、病理生理、处理策略和基因学等方面均取得了不少进展,先后也出版了数个共识和指南.但对无症状Brugada综合征患者的处理策略仍存在争议.
  • 摘要:1989年美国犹他州大学Timothy等首次报道了一例QT间期延长合并并指/趾畸形的患儿.2004年10月Splawski和Timothy等在Cell报道了临床症状相似的一组患者,主要临床表现:①心脏表现:心电图上Qtc间期延长,功能性2∶1房室传导阻滞,T波电交替,恶性心律失常,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等;②心外表现:并指/趾,神经精神障碍,免疫缺陷,间歇性低血糖,低置耳、薄上唇、圆脸、塌鼻背、秃头、龋齿等面部特征,发育迟缓等.
  • 摘要: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是针对药物治疗无效的宽QRS波慢性心衰患者的有效的非药物治疗措施.经冠状窦植入心室导线起搏左心室外膜是常规左室起搏技术,也是CRT的关键.冠状窦植入左室心外膜电极导线目前存在一些难以克服的问题:①冠状静脉系统解剖变异较多,分支走行不理想,有时很难将电极导线植入到具有明显延迟收缩的左室部位;②植入冠状静脉的左室电极导线是经心外膜起搏,起搏阈值较高;③电极导线移位甚至脱位;④电极导线植入位置位于膈神经走行区域,发生膈神经刺激,难以实施预期的左心室起搏.
  • 摘要:原因不明的卒中患者,其长程心电监护的房颤比例较高.人们同时注意到起搏器术后,房颤发生率增高.起搏器可以记录并存储发作的快速房性心律失常(心房高频事件,如房颤等),这为连续监测房颤,尤其是一些无症状性房颤提供了条件.起搏术后出现心房高频事件越来越受到重视.
  • 摘要:自1958年第一台人工心脏起搏器在瑞典卡洛琳斯卡医院成功植入人体的同时,第一份永久起搏器心电图也问世了(图5-9-1),故起搏心电图的历史已近60年.60年来,起搏技术一直处于高速发展中,各种新型起搏器不断涌现,大量起搏新功能层出不穷,此外,还衍生出ICD和CRT技术等.而起搏心电图也毫不逊色,疾速发展.至今,众多的起搏新技术让人目不暇接,与此同步,起搏心电图的各种专著与图谱也是琳琅满目.
  • 摘要:磁共振(MRI)在临床广泛应用于大脑、脊柱、肌肉骨骼系统疾病检查和成像.然而,强烈的磁场可引起不恰当的电磁干扰,植入式心脏电子装置(CIED)可能启动重新设置(PoR),发生率为0~6.7%.PoR可使CIED恢复为出厂设置.PoR可使普通起搏器重置为起搏抑制模式(VVI),抑制心室起搏,表现为症状性心动过缓或心跳停止;PoR还可诱发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发生抗心动过速起搏,甚至引起ICD放电.此外,出现PoR后,也表现为CIED电池耗竭加速,提前更换起搏器,少数情况下可能出现阈下刺激.而临床上多数CIED不兼容MRI检查.指南明确指出MRI是非兼容MRI的CIED相对禁忌证.需要指出的是,随着人口老龄化及CIED患者增加,越来越多CIED患者因为疾患需要进行MRI检查,已成为临床医生面临的重要挑战.
  • 摘要:右室心尖部起搏(right ventricular apical pacing,RVAP)经临床研究证实会影响心脏功能,增加二尖瓣反流和心律失常发生,最终导致心脏血流动力学改变而使患者发生心衰和死亡.希氏束起搏(His-bundle pacing,HBP)作为生理性起搏的位点之一,其电激动沿心脏正常传导系统下传,保持了相对正常的心室电激动顺序和心室收缩同步性,能获得较好的血流动力学效果,是目前起搏治疗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
  • 摘要:广义而言,动静脉瘘是介入心脏病学领域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不难想见,在几乎所有的心血管介入治疗中,入路血管穿刺是所有操作的基础,无论选择静脉或动脉,两者毗邻的解剖走行决定了动静脉瘘的发生率.本文所介绍的动静脉瘘与通常的理解明显不同.电极拔除并发的动静脉瘘是特指"电极植入静脉的胸廓内部分"与"解剖部位毗邻的动脉血管"之间形成的动静脉瘘.单从这一描述中即可发现,这一概念较为抽象、局限,如果没有从事过电极拔除工作,尤其是对于"如何选择拔除工具"缺乏经验的电生理医生而言,的确颇为生僻.本文将对这一并发症的机制、表现、处理等问题进行简要介绍.
  • 摘要:随着近年来ICD植入例数的不断增加,由于装置相关的感染或ICD电极故障需要拔除ICD除颤电极的病例也逐年增加.由于除颤线圈的存在,ICD除颤电极和静脉、心肌之间的纤维化粘连比普通起搏电极更广泛、严重,这就给拔除操作带来了更大困难,且与更高的并发症发生率相关.在ICD除颤电极拔除相关的并发症中,右心房穿孔、无名静脉或上腔静脉撕裂是致命性的,即使进行外科修补,死亡率也非常高.因此,必须对ICD除颤电极的纤维化粘连加以重视.
  • 摘要:心房颤动(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在55~59岁人群的患病率为0.7%,而大于85岁人群则上升至17.8%.随着人口老龄化,在今后十年,房颤的发病率将会增加.有关房颤筛查的研究表明:房颤患病率为4.4%,其中有1.4%的房颤未被诊断.最近一项针对门诊患者的研究表明,在≥65岁人群中,房颤患病率为6.7%,其中10%为阵发性房颤,大多数为无症状性房颤.这些未被诊断的房颤患者没有接受任何治疗.心室率过快或可导致心力衰竭,而未给予抗凝治疗则增加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未接受抗凝治疗的房颤患者年卒中发病率为5%,是无房颤患者的2~7倍.一项有关心脏起搏器的登记研究显示,起搏器检测到的无症状性房颤与患者脑卒中风险增加呈正相关.一项脑卒中登记研究也已证实,所有与房颤相关的卒中,45%为无症状或未诊断的房颤所致,诊断房颤后的抗凝治疗可降低卒中风险.越来越多的资料表明采用多种心电图检测手段和密集的检测频率可提高阵发性房颤的检出率.目前常用于诊断房颤的仪器包括心电图、动态心电图等,对阵发性房颤的检出率低,亟需简单、易行、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高的房颤筛选新诊断器.最近有两种新的设备用于房颤诊断、筛查,且新一代植入式Holter增加了诊断房颤的功能,本文将分别加以简述.
  • 摘要:1992年西班牙Brugada兄弟首先报道了Brugada综合征,近年来对其认识不断加深,Brugada综合征(BrS)患者易发生恶性心律失常,是年轻人常见的猝死原因,现已引起医学界的广泛关注.目前植入埋藏式自动心脏复律除颤器(ICD)是唯一可有效预防Brugada综合征患者心源性猝死(SCD)的手段,因此明确适应证并选择性植入ICD,对这类患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摘要:心脏再同步治疗(CRT)用于心力衰竭治疗主要通过改善心脏同步,包括房室同步,左心室同步和左、右心室间的同步.改善左心室收缩功能,增加左室充盈时间,减少二尖瓣反流,降低间隔矛盾运动,以提高心力衰竭患者的心排出量.心肌病多部位起搏治疗临床研究(MUSTIC),心脏再同步-心力衰竭研究(CARE-HF)等试验均表明CRT能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心功能(NYHA分级)、6分钟步行距离,且延长患者生存时间,逆转心肌重构、降低住院率和死亡率.但也有部分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无效甚至恶化,在治疗有效的心力衰竭患者中,改善的程度也不尽相同.因此,评价CRT的应答及预后情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 摘要:正常心脏的激动起源于窦房结,冲动以辐射状的方式先后激动右心房、房间隔及左心房,随之依次向下通过房室结、希氏束、束支及普肯耶纤维系统扩布到心室.如果起源于心室的激动逆行向上传导激动心房,则发生了室房逆传(retrograde ventriculoatrial conduction,retrograde VA conduction)现象.随着心电学及心电生理技术的发展,房室前传早已被广泛研究.1913年,Mines首次描述了室房逆传,此后心电学和心电生理学工作者对室房逆传的探索及研究已有一个世纪.室房逆传是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起搏器相关心律失常、起搏器综合征的心电生理基础,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摘要:据报道,美国目前每年死于心脏性猝死的患者已近40万人.其中,室性心律失常是最常见的原因,它常伴随着电学及血流动力学的异常,并且通常难以挽回.室性心律失常往往发生于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中,而心肌梗死和瘢痕组织介导的激动折返是器质性心脏病相关性室速最主要的发生机制.导管射频消融术已经成为针对此类心动过速的一种重要治疗手段,它可以有效控制电风暴的发生,减少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的放电次数,正越来越被心内科医生所青睐.
  • 摘要:冷冻治疗的历史可追溯到3500年前,超低温冷冻消融术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医疗技术.19世纪后期,低温学领域的几项重要发现,包括将纯氧、空气和氮气液化绝热膨胀系统,能储存和处理液化气的真空瓶,以及应用Joule-Thomson效应产生持续液化气体流,促进了冷冻疗法的发展.此后,随着氢、氦和氮液化获得成功和探针技术的应用,冷冻技术在多脏器治疗中得以开展,随着影像技术和冷冻设备的更新,冷冻治疗更趋于微创化和靶向化.液氮冷冻系统和氩氦冷冻系统代表了冷冻治疗的先后两个发展阶段.冷冻消融现今已成为心律失常根治性治疗的另一项新技术,原理是通过液态制冷剂的吸热蒸发,带走组织热量,使目标消融部位温度降低,异常电生理的细胞组织遭到破坏,减除了心律失常的风险.大量临床数据显示,与传统射频消融相比,冷冻消融更易于医生操作,缩短了手术时间,治疗有效性高,并减少血栓等严重并发症,降低患者疼痛度.
  • 摘要: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作为21世纪慢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治疗的革命性进展之一,其疗效已为大量研究所证实,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仍有近1/3的患者表现为无反应.业已证实,无论在一般正常人群,还是房颤、缺血/非缺血性心肌病、瓣膜性心脏病患者,心房结构和功能对预后均具有重要影响.鉴于心房在心脏泵血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其对CRT疗效的影响亦不容忽视.本文就心房在心脏再同步治疗中的作用综述如下.
  • 摘要: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即心脏双心室起搏,是治疗左室功能不全伴有宽QRS波心力衰竭的重要手段,可以降低该类患者死亡风险和再入院率.目前还未完全清楚具体何种类型心力衰竭患者真正从CRT治疗中获得更多的益处,且CRT治疗费用较高,有些患者确实难以接受因置入CRT可能导致的潜在不良反应,如感染、电极移位和起搏夺获失败等.心脏失同步机制在不同研究人群中是有差异的.因此,有必要探讨评估和识别何种特征或类型的心力衰竭患者更能从CRT治疗中获益.
  • 摘要: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对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有明确的疗效,众多循证医学证据表明:CRT可改善心功能、缩短住院时间,同时还可缩短左室收缩与舒张末径(LVEDD)、提高左室射血分数(LVEF)、降低肺动脉压力,通常称之为对CRT有反应性.仍有约30%左右的患者在接受CRT治疗后病情无改善,扩大的心脏未缩小,LVEF无提高,称之为无反应性.然而诸如MIRACLE、MADIT-CRT等多项大型临床研究显示,在上述疗效差别的众多影响因素中,性别差异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独立影响因素,上述研究均表明女性患者对CRT的应答优于男性.
  • 摘要: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是心力衰竭非药物治疗的一种重要方式,有提高心衰患者心功能、改善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改善心脏结构重构和电重构等优点,尽管如此,CRT致心律失常作用的报道揭示CRT与电风暴(electrical storm,ES)具有相关性,CRT促发的心律失常为严重的,罕见的和不可预知的心电活动,患者通常会出现反复发作的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persistent ventricular tachycardia,PVT),抗心律失常药物难以治疗,常伴有心衰恶化和心源性休克,因此,充分认识CRT的电风暴,及早识别CRT植入患者恶性心律失常的起因,可以及时、正确地制定防治策略.
  • 摘要:磁共振成像(MRI)作为一种重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广泛应用于神经系统、骨骼肌肉系统、头颈部、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等全身各部位组织,另一方面,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在不断增高,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心脏植入电子装置(cardiac implanted electronic device,CIED)治疗,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作为心力衰竭治疗领域的重要手段广泛开展,应用左室心外膜电极导线起搏左心室日渐增多.然而有文献报道,置入上述装置的患者在装置使用期间约50%~70%的人需要接受MRI检查.2007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ESC)和美国心脏病协会(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指南建议:对于接受心脏植入装置患者在1.5T条件下全程有效的监护及专科医生全程监管下完成是相对安全的,相较之前作为MRI检查的绝对禁忌证,有证据表明2000年之后生产的器械具有更好的耐电磁干扰性,但起搏器依赖患者、植入左室心外膜电极导线、近期(<6周)植入CIED或体内存在废弃导线,仍然不推荐患者行MRI检查.然而,2013年ESC公布的指南建议:无论是否为MRI兼容的心脏植入器械(包括起搏器、CRT、ICD),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可以安全的进行MRI检查.美国至今尚未批准MRI兼容的左室心外膜导线使用,全球有关专家和学者对于上述患者接受MRI检查的安全性仍然存在争议.现将CRT、心外膜导线行MRI检查的相关研究综述如下.
  • 摘要: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各种器质性心脏病的终末阶段.尽管药物治疗能够减轻心脏前、后负荷,增强心肌收缩力,减少心室重构,但仍有一部分病人的临床症状得不到改善,甚至出现心功能进一步恶化.研究结果显示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可以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住院率,提高其生存率.近年来发现,尽管严格按着CRT植入装置指南选择患者,但入选的人群中仍有30%~40%患者无明显疗效.为了避免CRT治疗无反应,提高CRT治疗效率,寻找术前预测CRT疗效的最佳指标意义重大.
  • 摘要:心肌纤维化是许多心血管疾病进展到一定阶段后的共同病理表现,它可引起室壁顺应性降低,心室舒缩功能减弱以及心脏传导异常等,临床上表现为心脏舒张和(或)收缩功能不全、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甚至猝死等.目前临床上缺乏特异性治疗心肌纤维化的满意方法,因此阐明心肌纤维化的发生及发展机制,对预防和逆转心肌纤维化,改善预后,提高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摘要:心房颤动(简称房颤,AF)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65岁人群中AF的发病率在4%左右,而75岁时AF的发病率为5%.血栓栓塞性并发症是AF最大的危害之一,非瓣膜性AF使患者的脑卒中率升高5.6倍,而瓣膜性AF患者的栓塞率高达非AF患者的17倍.随着年龄的增长,心力衰竭、冠心病、高血压等危险因素对脑卒中发生率的影响越来越弱,而AF的影响则持续增加.近年来,在相继发表的几项大规模临床试验充分证实药物治疗局限性的同时,AF经导管消融治疗方面的研究正在迅速发展.
  • 摘要:2014年8月欧洲心脏病学会出台了肥厚型心肌病诊断与治疗指南,虽然肥厚型心肌病(HCM)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但几乎没有相应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所以,该指南中的大部分推荐都基于观察性队列研究和专家共识,尽管如此,该指南为医生提供各年龄段患者临床诊断和治疗框架,此外,由于大部分患者都有遗传病因参与,该指南同时还纳入了对家庭成员进行诊断的内容,并对生殖和避孕做出了特别建议.
  • 摘要:2014年8月30日,欧洲心律协会(EHRA)、美国心律学会(HRS)和亚太心脏节律学会(APHRS)联合发布了"室性心律失常专家共识".这是在对2006年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学会/欧洲心脏病学会(ACC/AHA/ESC)"室性心律失常治疗和心脏性猝死预防指南"发表8年来室性心律失常诊治领域进展、理念更新及相关文献全面系统地回顾与总结基础上所达成的专家共识和建议.该共识内容丰富,注重临床与实用,提供了较好的室性心律失常评估和治疗策略,对临床室性心律失常诊断和管理有重要价值.也要清醒看到,虽然有了长足进展,但纵览文献仍缺乏大规模随机临床试验研究的数据,尚不足以形成新的指南,而临床工作需要更新的指导意见,本共识应运而生.对共识进行解读,供同行参考.
  • 摘要:自1958年瑞典senning医师植入世界上第一只埋藏式心脏起搏器到今天植入的四腔心脏起搏器、心脏起搏器从简单功能发展到全自动功能、治疗适应证从单一房室传导阻滞发展到心力衰竭及肥厚型心肌病等,心脏起搏技术经过了近60年的发展和完善,改善或挽救了许多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生命健康,成为当今最成功的生物医学工程技术之一.心脏起搏技术从最初临时及永久起搏器的植入扩展至电复律除颤器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领域,在成人心血管疾病预防及治疗方面,心脏起搏技术已日臻成熟,但在儿童心血管领域,心脏起搏技术尚落后于成人.
  • 摘要:Brugada综合征(Brugada syndrome,Brs)是一种离子通道功能障碍的遗传性疾病.其临床表现主要为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发作,导致反复发作的晕厥或猝死.心电图表现为:右胸导联ST段持续性抬高伴有或不伴有右束支阻滞,而患者并无器质性心脏病的证据.Brs占所有猝死原因中的4%~12%,占无器质性心脏病猝死原因的20%~50%.
  • 摘要:进行性心脏传导疾病(progressive cardiac conduction disease,PCCD)是心房、心室传导系统异常的一种疾病,其特点为希氏束-浦肯野系统的心脏传导进行性恶化,甚至导致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可以表现为PR间期及QRS间期的延长.在体表心电图上早期常可观察到左或右束支传导阻滞,以及QRS波增宽.PCCD属于病因不明的异质性疾病,病情严重有潜在的致命性,可导致晕厥或猝死.PCCD又称为Lenègre-Lev疾病(人类孟德尔遗传学登记号为no.113900),是一种退行性病变,其基本机制可以是功能性或结构性的,也可以有这两种机制的共同参与.
  • 摘要:众所周知,心房容积的增大与房颤的发生息息相关,当心房前后径>40mm时,为房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急性心房扩大,导致心房受牵张后容积瞬时增加,并产生一系列心房电生理及结构的变化,诱发房颤.本文将对急性心房扩大与房颤的发生的研究进展作一回顾.一急性心房扩大引起肺静脉-左房交界区传导缓慢和复杂电信号以往离体猪和在体的标测研究已表明肺静脉-心房(PV-LA)交界区存在折返基质.在一系列临床和基础实验中,急性心房扩大是房颤重要的触发因素.几项急性扩大对心房电生理特性作用的动物研究表明,急性扩大后心房有效不应期增加,不应期离散性增加,心房内传导速度减慢,且房颤易发性增加.Kuijpers等报道了急性扩大对电脑模拟的心房模型的影响.
  • 摘要: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总体人群的患病率达1%~2%,而且在未来的50年内房颤的发病率还将进一步升高.房颤不仅发病率高,而且可带来严重的临床后果,如引起脑栓塞及其他血栓栓塞性事件、诱发和加重心力衰竭、增加死亡率等.除此之外,目前还有较多研究表明房颤还可以因心律失常相关的症状,如心悸、胸闷、头晕及心衰样症状,显著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生命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迫切需求医生在解决身体疾病造成的直接痛苦的同时,也要帮助他们减轻精神上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新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要求心血管科医生除了关注房颤疾病本身,还要关注因房颤给患者带来的精神痛苦,如焦虑、抑郁和社会适应不良等.因此,在房颤的治疗过程中,除了减少各种与房颤相关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改善患者预后外,进一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达到"身心"健康也越来越引起学者们的重视.本文就房颤患者生活质量的评估及改善方法展开综述.
  • 摘要:心房颤动(房颤)为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其与血栓栓塞事件的危险性增加相关.其中,心源性血栓栓塞是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原因.已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房颤是导致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房颤患者的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是无房颤人群的5倍.房颤的射频消融术,无论在降低脑卒中发生率和维持窦性心律,还是在降低房颤负担和改善症状方面,均优于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阵发性房颤患者单次手术成功率可达80%,复发者行二次手术成功率提高到90%以上.而持续性和永久性房颤患者的射频消融成功率约50%.随着房颤消融技术的发展与进展,近年来通过对房颤患者的射频消融,在预防和治疗脑卒中方面进行了很多探索.本文拟对射频消融术后房颤患者的远期脑卒中发生率、危险因素及防治策略做一综述.
  • 摘要:遗传性长QT综合征(long QT syndrome,LQTS)是由于编码离子通道或通道相关蛋白的基因突变导致的心肌细胞复极过程异常延长,从而引起尖端扭转型室速和室颤等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综合征.LQTS根据不同的致病基因分成不同的基因型,目前共发现13种基因型.其中1型长QT综合征(Type1long QT syndrome,LQT1)约占所有基因型阳性患者的40%,其突变基因是编码Kv7.1α亚单位的KCNQ1基因.近年来,多个研究发现LQT1的外显率较低,存在隐匿性1型长QT综合征(concealed LQT1).
  • 摘要:早期复极(early repolarization,ER)是一种特发性心电图改变,QRS波群的终端部的粗钝、挫折或切迹(称为"J波"),相邻两个导联J点抬高≥0.1mV,伴或不伴ST段弓背向下抬高为特征.临床无其他心脏疾病证据,传统认为属于良性的先天性心脏传导异常或生理性变异,无需特别关注与处理.以往文献多称为早期复极(early repolarization pattern,ERP),近年则多用早期复极综合征(early repolarization syndrome,ERS).据报道,ERS在总人口中的发生率约1%~13%,年轻男性患者较多见.据估算中国约有2000万左右ERS患者.近年的临床证据显示ERS并不总是良性,有多项研究报告提示ERS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和心源性猝死相关,引起临床广泛兴趣与重视.故而需谨慎再认识和重新思考.
  • 摘要: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居高不下的趋势已全球化,在美国最新的死因分析中已占首位.心电图是心血管疾病诊断中最常用,最简便的无创检查,Hervey在心脏病诊断的5指法则中形象的称之为"5指中的中指".本文结合心电图的进展与临床的期盼,报道心电图临床应用研究新亮点——首次在体表心电图逐波扫描并记录到的新小波.
  • 摘要:钾通道的种类很多,最大的一类是电压门控性钾通道(Kv),主要包括瞬间外向钾电流(Ito)通道,快速激活延迟整流钾电流(IKr)通道、缓慢激活延迟整流钾电流(IKs)通道和超快速延迟整流钾电流(IKur).另外一组是配体门控性钾通道,主要有内向整流钾通道(Kir)家族,包括内向整流钾通道(IK1)、乙酰胆碱敏感钾通道(KACh)、ATP敏感钾通道(KATP)等.其中,延迟整流钾通道电流(Ix)对调节APD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包括IKs、IKr和IKur.IKs在动作电位平台期缓慢激活,需数秒钟才能达到稳态,且在膜电位去极化状态下该通道不失活,是平台期复极化的主要电流之一.若通道功能丧失将引起LQT综合征.
  • 摘要: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简称病窦综合征,是由窦房结病变导致功能减退,产生多种心律失常的综合表现.患者可在不同时间出现一种以上的缓慢性心律失常(严重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窦房阻滞),也可以表现为慢快综合征.患者常同时合并心房自律性异常,部分患者伴有房室传导功能障碍,为双结病变型.病窦综合征可发生于在各个不同年龄段,但在老年人群中的发病率最高.目前治疗病窦最常用方法是永久起搏器植入术.
  • 摘要:血管疾病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心血管受体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防和治疗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β-肾上腺素受体作为G蛋白偶联受体家族的成员,是心血管药物最重要的靶点之一.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被认为是继洋地黄后药物防治心脏疾病的最伟大突破,其在心血管领域的研究和应用一直是被关注的热点.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再次授予了β-肾上腺素受体的研究.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β-肾上腺素受体接受着细胞内调控蛋白的精密调控,不同调控蛋白介导着受体不同的生理信号通路和病理性信号通路.基于这些发现,近年来提出了受体功能选择性的配体药物,这也将成为未来药物的研究方向.本文综述了β-肾上腺素受体调节蛋白及相关信号通路及功能.
  • 摘要:心肌细胞早期后除极(EAD)是继发于动作电位除极后早期的膜电位震荡活动,是一种非线性动力学现象,具有霍普夫分歧(Hopf bifurcation)和吸引域(basin of attraction)特点.定量电生理研究发现,如果平台期准平衡电位不稳定,则经霍普夫分歧点之后可产生螺旋波和EAD.复极化电流与膜电位状态相匹配,进入膜电位震荡吸引域范围是EAD发生的重要条件.L型钙电流(ICa.L)的三种动态特性:电压依赖性激活和失活成分、钙通道窗电流及较高膜电位状态未完全失活成分,是EAD形成的重要电流.
  • 摘要:K+通道是细胞动作电位复极的主要离子流.不同种类的钾通道,产生不同的离子流.近年发现,这些钾离子流不是孤立地行使各自的功能,也非若干个离子流简单加合或内外向离子流之间简单的平衡,而是存在复杂的、动态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其中某种离子流的变化,将会影响到其他离子流.这些钾通道由不同的亚单位组成,例如电压门控类的α亚基和β亚基,亚基间相互作用形成完整的电流,另外不同种类的钾通道间也存在相互作用.下面将就钾离子流相互作用的特点及与心律失常的关系在此做一阐述.
  • 摘要:心脏离子通道病往往以猝死或心脏骤停为首发临床表现.过去的20年,心脏离子通道病的基础-临床转化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尤其是基因检测在危险分层中的作用,已极大改变了临床医生对这类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困惑.但是,基因检测判别突变是否为患者疾病的病因依旧是一个极大挑战.作为临床医生,需要掌握大量的遗传信息,以便最好地服务于患者.本文就最近的相关研究进展,对几种重要离子通道病的机制及其临床治疗间的相关性进行介绍.
  • 摘要:室性心律失常(ventricular arrhythmias,VA)包括室性早搏(VPC)、室性心动过速(VT)和心室颤动(VF),其病谱变异范围很广,轻则为良性经过,无需干预,重则为灾难性,危及生命构成猝死.心脏猝死(SCD)基本来自VF和无脉性电活性(pulseless electrical activity),近年VF的发生率在下降,而心脏停搏(asystole)和无脉电活动的发生率在增加.可见临床医生面临VAs,无论识别其严重性或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都是难题,必须临战应对.为了战之能胜,既要熟识各种VAs的特征和自身发展规律,也要掌握精准的治疗技术,保障患者安全.为此仅对治疗方案略作讨论以供参考.
  • 摘要: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可显著改善心脏性猝死(SCD)一级与二级预防人群的生存率.传统的经静脉ICD(transvenous ICD,T-ICD)的导线在静脉及心腔内,脉冲发生器埋藏于皮下.近年一种导线及脉冲发生器均位于皮下的全皮下ICD(subcutaneous ICD,S-ICD)系统问世,可以避免传统ICD的血管及电极等并发症.2012年9月,S-ICD获FDA批准上市,目前其已成为ICD家族的新成员并逐渐在临床上得到了推广应用(图4-1-1).
  • 摘要:2014年,英国五个医学学会在JACC杂志联合发表了《心律植入装置感染的诊断、预防和处理指南》,该指南出台的背景与特征如下.1.这是继美国心律学会(HRS)于2009年和美国心脏学会(AHA)于2010年修订发表"心律植入装置感染指南"后,时隔5年发表的同一专题的指南.2.与以往指南不同,本次指南由英国抗感染治疗学会、英国心律学会、英国心血管病学会、英国心脏瓣膜病学会、英国心脏超声学会等5个学术组织联手制订并发表.其充分说明,心律植入装置(implantable cardiac electronic devices,ICED)的感染是涉及多学科的一个临床问题,而有效的地预防与治疗也需要多学科的关注与参与,多学科的相互配合与协作,英国医学学术界真可谓捷足先登,这使本指南具有更高的权威性,以及解决诸多具体问题的实用性.
  • 摘要: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是获得性心脏疾病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可引起全心炎性改变及冠状动脉病变.冠状动脉病变包括冠状动脉炎及冠状动脉瘤相关的血栓形成、狭窄和心肌梗死等.川崎病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改变无特征性,ECG异常呈多样和易变性.KD按病程中的心血管病理学变化,急性期(病程1~10天)表现为中、小动脉非特异性血管炎和全心炎,包括心包炎、心肌炎、心内膜炎及传导系统急性炎症改变.心血管的并发症主要发生于第二周,有奔马律、心音轻柔、心电图改变及心影增大;至第三周更趋明显,第四周逐渐恢复,除动脉炎的病变外,尚有间质性心肌炎、心包炎心包积液、心律失常及瓣膜病.
  • 摘要:婴儿猝死(sudden infant death,SID)一直是困扰临床医生的一个难题,由于其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事情的发生往往给患儿家庭及医生都带来很大影响,寻找可预知其发生的征象一直是临床医生追求的目标.通过流行病学研究发现,SID发生的高危因素包括男性、婴儿期(2~4个月),前期感染、遗传性疾病尤其是遗传性心血管疾病等,其中遗传性离子通道性心脏病如长QT间期综合征(long QT syndrome,LQTS)约占到SID总发病率的10%.由于LQTS患儿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有其特征性表现,因此,有专家建议对所有新生儿进行ECG筛查,以便早期发现并予以干预,从而减少猝死的发生.
  • 摘要:心肺运动试验(cardiopulmonary exercise testing,CPET)是目前临床上较为全面地了解从静息到运动状态下心肺及代谢等多系统功能变化,对整体功能状态进行无创评估的唯一临床检查方法.基于严格质控、规范操作、标准数据计算和正确解读,CPET在临床上可以实现对呼吸、循环、代谢、血液、神经、消化、泌尿、内分泌等主要系统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病情状态和功能状态、治疗效果的评估、危险评估及预后预测提供科学的客观定量依据.此外,还可以指导制订个体化合理运动康复处方,使心肺、代谢、肥胖等患者配合药物手术器械等治疗得到最优化的治疗方案,从而达到最佳治疗效果.本文对心肺运动试验临床实践要点加以简述.
  • 摘要:众所周知,胺碘酮作为一个广谱抗心律失常药物临床应用已30年.在30年的应用中胺碘酮不仅久盛不衰,而且还在不断推出应用的新特点、作用的新机制.在欧美国家,胺碘酮占抗心律失常药物处方量的1/3,而拉美国家竞高达70%.相比之下,中国胺碘酮的应用尚不够广泛,约占抗心律失常药物总处方量的10%~20%.尽管应用比例高低不同,但相同的是,胺碘酮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基石与中流砥柱.因此,用好胺碘酮似乎成为心血管内科医生的一项基本功.
  • 摘要:长QT综合征(long QT syndrome,LQTS)是近年来逐渐被认识的一种离子通道病,心电图上表现为QT间期延长,T波异常,易产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尤其是尖端扭转型室速(TdP),可导致晕厥、心脏骤停甚至心脏性猝死等心脏事件.LQTS根据病因可分成先天性LQTS和获得性LQTS两种类型.先天性LQTS是一组单基因遗传性疾病,由编码心肌细胞膜上离子通道蛋白或调控蛋白的基因发生突变所致.先天性LQTS根据临床表现又可分为罗马诺-沃德综合征(Romano-Ward syndrome,RWS)和耶韦尔和朗格-尼尔森综合征(Jervell and Lange-Nielsen syndrome,JLNS).
  • 摘要:房颤是临床中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其人群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流行病学资料显示中国人房颤的患病率为0.77%.无论是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还是永久性房颤,亦或是症状性房颤及无症状性房颤患者均显著增加血栓栓塞风险.此外血栓栓塞并发症(尤其是缺血性脑卒中)还是房颤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尽管近年来房颤的导管消融治疗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其远期效果不尽理想,抗心律失常药物仍是治疗房颤的基础.由于房颤的病因多样、发病机制复杂,使其总体疗效尚未达到满意效果,所以探索房颤新的治疗策略势在必行.
  • 摘要: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主要表现为心悸、胸闷、运动耐量下降、血栓栓塞、诱发和加重心力衰竭等,是心源性死亡和全因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世界范围内每年约有1500万人罹患卒中,其中20%~25%归因于房颤所致的血栓栓塞.随着外科干预左心耳(LAA)和经皮LAA封堵术应用于临床,使左心耳的解剖结构成为研究的热点.
  • 摘要: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根据2004年统计的数据,中国30~85岁居民中房颤患病率为0.77%,其中80岁以上人群中患病率达30%以上,而最新的欧洲房颤流行病学的研究显示,一般人群房颤的患病率为1%~2%,欧洲房颤患者超过600万.随着人口的老龄化,估计在未来的50年至少增长2.5倍.其中血栓栓塞导致的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最高,房颤患者卒中发生率明显高于非房颤患者的5倍,而且脑卒中患者中有三分之一合并房颤.因此,房颤相关脑卒中临床危害大,疾病负担重,越来越引起广大医生的重视.
  • 摘要:早复极图形(early reporlorization pattern,ERP)在社区一般人群中的发生率约1%~9%,绝大多数都属于良性的心电图改变.早复极综合征(early reporlorization syndrome,ERS)是指患者基础心电图有ERP,且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甚至猝死的临床综合征.因而对于心电图有ERP而无任何相关临床症状者,如何判断其是否发生ERS为临床医生带来一定的困惑.目前,社区一般人群的研究表明,尽管有ERP者心血管死亡率高于无ERP者,但对于个体而言,ERP并不意味着发生心律失常和心脏事件的风险增加.本文对社区一般人群中ERP的发生率、心血管死亡风险及生理性影响因素加以简要回顾.
  • 摘要: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是最常见的心室内传导阻滞,亦是最常见的缓慢型心律失常之一.以往认为RBBB不会对人体产生严重危害,属于良性心律失常.而近年来的研究报道显示,RBBB可影响一般人群和较多患者的预后.因此,重新认识RBBB的临床地位势在必行.一RBBB的常见病因和诱因心血管病冠心病:是RBBB最常见的病因;右心室受累为主的器质性心脏病:如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急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慢性心力衰竭、心肌炎、心肌病(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等)和部分先天性心脏病(Ebstein畸形、法洛四联症、室间隔缺损等)等;其他心血管病:高血压病、原发性和继发性传导束退化症等.
  • 摘要: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一种进展性心律失常,房颤患者中阵发性房颤所占比例小于40%,随着病程的延长,阵发性房颤可进展为持续性房颤.对于初次诊断为阵发性房颤的患者,1年进展为持续性房颤的概率为10%,5年为25%~30%,10年后则大于50%.若阵发性房颤进展为持续性房颤,表明心房细胞亚结构和胞外基质的病理改变更加严重,心肌纤维化程度更大,电重构、收缩重构和结构重构程度变得更加严重和复杂,不易逆转.因此,预测阵发性房颤转归的方法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摘要:缺血性卒中(简称卒中)是重要的致残、致死性原因,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而心脑关联密切,引起栓塞性卒中的栓子多数来源于心脏.目前关于卒中的心源性危险因素包括心房颤动、瓣膜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等.而近期研究发现,室性早搏(简称室早)可能是卒中的又一危险因素.室早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40%的室早不伴有器质性心脏病,此类室早称为特发性室早,最初特发性室早被认为是单纯的"良性"表现,而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其可以引起心率、血压、每搏输出量、心室充盈量及心室收缩力的改变,且随着室早负荷的增加会引起心肌重构.并且目前发现,这种"良性病变"的危害可能已经波及心脏以外.
  • 摘要:心力衰竭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期阶段,是心功能严重恶化的表现,其发病率高、预后不良,是人类目前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目前失代偿心力衰竭的治疗需要应用利尿剂、硝酸酯类药物和强心剂等药物.其中正性肌力药物是治疗心力衰竭的重要环节,常用的药物包括洋地黄类、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儿茶酚胺类药物等.这些传统强心药物的药理作用是通过提高细胞内钙离子浓度来促进更多钙离子与肌钙蛋白C的结合,从而达到增加细胞收缩力的目的.然而,提高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已经被明确证实具有心脏毒性以及增加心律失常发生率的风险.以左西孟旦为代表的钙离子增敏剂,作为新一代正性肌力药物,通过其不同于传统强心药物的机制,在增强心肌细胞收缩力的同时不显著增加细胞内钙离子浓度,不增加心率以及心肌耗氧,为临床治疗心力衰竭提供了新的用药思路.
  • 摘要:妊娠期心律失常并不少见,但多数是良性表现,严重的心律失常并不多见.出现严重并发症或因此而住院的患者相对较少,故引起的关注度较小.心律失常可以是首发,也可以是既往心律失常加重,对于有器质心脏病患者,妊娠可以加重发生心律失常的风险.日妊娠期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在妊娠期间,孕妇会出现一系列生理性适应性变化,在心血管系统表现为血容量增加,心排量增加,血红蛋白降低,总的外周血管阻力降低及心率加快,所以在妊娠期间的妇女,心悸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随着妊娠周期的增大,至28~36周,窦性心率会升高约25%左右.
  • 摘要:心肌细胞膜上有钠、钾、钙等多种离子通道,这些通道的协同活动是心肌细胞完成正常电活动的基础.钠通道是心肌细胞兴奋时第一个开放的通道,是心肌细胞产生电兴奋的基础.钠通道开放时钠离子从细胞外迅速流向细胞内,使细胞膜电位迅速抬高,产生峰钠电流和动作电位的0相.绝大部分钠通道开放时间极短,经2~3毫秒的开放后很快就进入失活状态.一小部分钠通道在除极后没有及时关闭或关闭后再次开放过快,造成在复极时仍有少部分钠离子进入细胞,形成一个很小的内向电流,称为内源性晚钠电流.各种先天性或获得性病理因素可能造成晚钠电流增大.近年来,随着对晚钠电流研究的深入,其在心律失常发生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对近年来晚钠电流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摘要:小电导钙激活的钾通道(SK通道)是一种重要的选择性钾离子通道,其激活并非电压依赖性,而是依赖于钙离子结合.SK通道可与钙调素持续性连接,并通过钙调素与钙离子结合来调控通道开放,因此SK通道在细胞内钙波动调控细胞膜钾通道电导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在心房中的表达分布显著多于心室.与SK通道在心脏中的表达分布相一致,多数研究表明心房SK通道是致心律失常性电重构的重要介质,但对心室复极作用并不显著.最近研究表明,在特定情况下SK通道与心室复极化作用,甚至与传导系统功能也都存在关联.但同时也有研究持不同意见,表示SK通道对心房或者心室都没有作用.由于SK通道的表达特性,其可能具有潜在房颤治疗作用引发了多方关注.但SK通道的药理学调控研究结果却相互矛盾.总之,在SK通道调控因子发展为临床所用之前,仍需要对SK通道生理学特性进行更深入的了解.
  • 摘要:心房肌可因冠心病、心肌炎、心肌病、高血压病、心脏瓣膜病、心脏外科手术、心脏射频消融等原因导致纤维化、坏死等.心房肌纤维化、坏死可使其自律性、传导速度、不应期等发生改变,病变的心房肌容易并发缓慢性心律失常和(或)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除上述病因外,有些心房肌纤维化找不到明确的病因,心房肌不明原因的纤维化以及因纤维化并发的缓慢性心律失常和(或)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称为心房纤维化性心肌病(fibrotic atrial cardiomyopathy,FACM).
  • 摘要:植入型心脏复律除颤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defibrillator,ICD)自1970年第一次植入人体以来拯救了无数恶性心律失常患者的生命.近年来,关于ICD的研究也不断增多,ICD已被证明可有效治疗室性心律失常导致的心源性猝死,并且已被多个国际组织推荐为Ⅰa类适应证.
  • 摘要:心脏性猝死的预防始终是心电学的重点领域,室性早搏可能诱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其在猝死预警中作用始终是关注的焦点.对于非结构性心脏病患者,起源于流出道(outflow tract,OT)的室性心动过速(ventricular tachycardia,VT)及室性期前收缩(premature ventricularcontraction,PVC)往往被视为良性病变.然而,其中也有部分患者由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致死性VT或心室颤动(ventricular fibrillation,VF)而发生晕厥、心脏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有研究发现,对恶性VT、自发性VF,针对触发性PVC施行导管消融术可能是预防临床事件发生的有效手段.因此,对起源于流出道的VT进行良恶性鉴别十分重要.
  • 摘要:心源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是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死亡的主要原因.为了预防心源性猝死的发生,很多体育管理机构采用心电图对运动员心脏进行前期筛查,但是,检查结果过高的假阳性率令人无法接受.最新提出的简化(Refined)标准与洛桑(Lausanne)标准、欧洲心脏病协会(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ESC)标准和西雅图(Seattle)标准相比,明显降低了假阳性率,是较为精确的运动员心电图诊断标准,能有效的预防运动员猝死.但是,假阳性率仍然存在,希望能进一步细化筛查标准.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