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功能障碍
呼吸功能障碍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282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临床医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67篇、会议论文10篇、专利文献1086876篇;相关期刊185种,包括临床肺科杂志、福建医药杂志、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第9届北京国际康复论坛、第四届粤港澳台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会议暨2013年广东省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会议、2010年全国手足口病临床经验学术交流会等;呼吸功能障碍的相关文献由706位作者贡献,包括杨雪、鲜继淑、刘文丽等。
呼吸功能障碍—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086876篇
占比:99.97%
总计:1087153篇
呼吸功能障碍
-研究学者
- 杨雪
- 鲜继淑
- 刘文丽
- 华玉平
- 古菁
- 叶水林
- 孙丽
- 宋晓东
- 岑晚霞
- 张中和
- 张伟
- 张倩
- 张成
- 张秀云
- 张萍
- 徐万忠
- 徐培坤
- 李建军
- 李志强
- 李红
- 杨明亮
- 杨晓红
- 段宇红
- 段志勇
- 沈丹彤
- 王少渠
- 王志威
- 王艳丽
- 王萍
- 王颖
- 白艳丽
- 窦志国
- 范新苗
- 袁军
- 赵景平
- 郑丰任
- 郑超敏
- 郑雪梅
- 阙呈立
- 高宏伟
- 魏克伦
- 黄奕杰
- 黄怀
- 龚玥
- G. Sobue
- Hirayama M.
- Hong
- Ito
- Jianjun Li
- K.
-
-
孙丽;
万昌丽;
顾海燕;
高红
-
-
摘要:
延髓位于脑干的最下部分,是呼吸、循环中枢所在。延髓肿瘤术后并发症多,最严重的并发症是呼吸肌无力导致呼吸功能障碍[1]。椎管内肿瘤可发生在椎管内的任何位置,而颈段脊髓肿瘤占脊髓肿瘤的21.4%[2]。髓内肿瘤占椎管内肿瘤的20%~25%,室管膜瘤最多见,其次为星形细胞瘤。星形细胞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发生于30岁,大约60%的髓内星形细胞瘤发生在颈髓[3],早期无典型表现,一旦发现,已造成不可逆的脊髓损伤,手术风险大,术后并发症多。2021年5月笔者进修期间,上海长征医院骨肿瘤科收治1例延髓至颈6椎管内肿瘤合并脊髓损伤的患者,经过精心的疗护,患者病情恢复良好,预后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
周媚媚;
郑洁皎;
徐友康;
章丽莉;
杨玉珊
-
-
摘要:
呼吸康复是一项个体化、多学科、全球性的干预措施,涵盖评估、计划和处方制定、健康教育、自我管理等多项内容,为呼吸功能障碍患者提供诊断和治疗,以减轻呼吸困难症状、提高运动能力、增加参与度、稳定或逆转疾病的全身表现^([1])。尽管呼吸康复对慢性阻塞性肺病、间质性肺病、肺动脉高压和肺癌等呼吸系统疾病的好处已得到公认,然而我国呼吸康复起步较晚,相比神经及骨科康复发展滞后,临床对呼吸康复的认识不足,理想的康复处方尚未达成共识,导致患者参与率低、依从性差。
-
-
付萌
-
-
摘要:
呼吸衰竭是由于肺部或呼吸道疾病而出现呼吸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胸闷、呼吸急促、呼吸困难、甚至无法自主呼吸等[1]。由于呼吸受到影响,加重了心脏的负荷,增加了心脏疾病的发生,对患者的身体及生活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2]。呼吸衰竭常规的治疗方法是氧疗、抗感染、呼吸兴奋剂、气管插管等,但治疗效果一般,且伴随一定的不良反应[3]。随着医学的发展,无创呼吸机逐渐被应用于治疗呼吸衰竭[4]。但患者对此治疗方法缺乏了解,因此产生抗拒、紧张、焦虑等情绪,影响生活质量和呼吸训练依从率,选择合适的护理方式能够改善此问题。
-
-
高伟;
金星;
孟兆祥;
王鑫;
尹正录;
陈波;
王秀蓉;
陈述;
许婷婷
-
-
摘要:
心血管疾病目前已成为危害人民健康的“第一大杀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以下简称心梗)的重要手段并有着显著的效果;。大量研究表明,人体的呼吸功能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有着密切的联系,呼吸功能愈差,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可能性就愈大,卧床、胸部活动障碍等都可能表现为呼吸功能障碍。
-
-
徐婧;
陈芳芳;
叶赛萍
-
-
摘要:
帕金森在神经退行性病变系统中属常见病症类型[1],临床以多样化运动功能障碍、复杂性情感障碍、睡眠及认知等非运动障碍为主症,手术治疗效果不甚理想,药物治疗并发症高发,皆非良策。帕金森患者病情恶化进展后最终可因呼吸功能障碍而危及生命安全。视觉追踪训练可以改善脑卒中患者运动及平衡能力[2],呼吸训练配合导引术即六字诀呼吸训练法,具备对人体脏腑潜能的充分触发与利用效应,可于疾病侵袭时形成强有力抵御屏障[3]。
-
-
郑旺敏;
姜金花;
黄绍晶
-
-
摘要:
机械辅助通气治疗是目前抢救危急重症患者的主要措施之一,已成为各类疾病引起的呼吸功能障碍及呼吸心跳骤停的主要治疗手段[1],故呼吸机在重症医学科中的使用非常广泛.然而,在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的过程中,使用寸带固定呼吸机管道时,常出现因管道牵拉、操作不当等致管道滑脱,且因寸带无支撑点,固定不稳不规范易致呼吸机积水杯及管道内冷凝水逆流,当管道内有定植细菌的冷凝水进入患者气道时,易引起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严重时影响患者的呼吸,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
-
-
孙若
-
-
摘要:
目的 观察康复护理在颈脊髓损伤伴有呼吸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5月到2021年6月期间在本院进行治疗的180例颈脊髓损伤伴有呼吸功能障碍的患者,以计算机随机表数字法将其分为参照组(n=90)和研究组(n=90).参照组开展常规护理,研究组开展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 组间护理前的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后的各项肺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后的SCIM-III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在颈脊髓损伤伴有呼吸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康复护理干预不仅对其肺功能和脊髓功能的恢复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还可以显著改善其生活质量.
-
-
肖凤华
-
-
摘要:
1、呼吸衰竭的概念呼吸衰竭是指,由于各种原因而出现的严重呼吸功能障碍,由于呼吸受阻,就引起了动脉血液的血氧分压(PaO2)明显降低,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动脉血管内的二氧化碳分压(PaCO2)出现增高现象,最终引起一系列的病理、生理发生紊乱的临床综合征。呼吸衰竭是一种功能性障碍的状态,在医学的角度严格来讲,而不能称之为一种疾病,造成呼吸衰竭或者呼吸困难的主要原因,主要是由肺部疾病引起也或者是其他各种疾病的并发症。
-
-
江健;
沈鹏;
游煌俊;
刘冲冲;
李墨逸;
周从阳;
王子雯;
冯珍
-
-
摘要:
目的 利用单中心研究队列建立和验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患者出院1个月后的呼吸功能障碍预测列线图.方法 前瞻性分析96例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缺失的数据进行多重插补.数据降维、预测变量筛选采用LASSO(the 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回归模型,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预测模型,并制作列线图.从区分度、校准度与内部验证方面对列线图的性能进行评估.结果 在LASSO回归模型中从8个潜在预测变量中选择了6个非零系数的预测变量,包括年龄、性别、就医延迟天数(DMT)、临床分型、吸烟史和基础疾病,该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性,一致性指数(C-index)为0.78(95%CI:0.69~0.87).结论 研究建立的新冠肺炎患者出院1个月后呼吸功能障碍预测列线图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和校准度.该列线图的建立有助于医务人员提高对新冠肺炎患者出院1个月后呼吸功能障碍程度的预测,从而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疗效,降低呼吸功能障碍的风险.
-
-
黄叙森;
黄鹏
-
-
摘要:
慢性下背痛(Chronic Low Back Pain;CLBP)是一种很常见的病症,并且患者存在错误或异常的呼吸模式.呼吸训练是一种可以有效改善CLBP的疼痛及功能障碍的训练方法.本文的主要目的是指出造成CLBP异常呼吸模式的特点,以及呼吸训练在CLBP的研究进展,为临床工作者提供新思路.
-
-
-
古菁;
王志威;
黄怀;
沈丹彤;
叶水林;
张成;
华玉平;
郑超敏
- 《2016粤湘赣康复医学论坛》
| 2016年
-
摘要:
目的:体外膈肌起搏治疗对颈髓损伤后呼吸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方法:颈髓损伤住院患者24例,随机分为膈肌起搏治疗组14人和对照组10人,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体外膈肌起搏治疗.分别对治疗前后各组呼吸困难评分(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scale,MRC),生活质量评分及肺功能进行评估. 结果:治疗后,膈肌起搏治疗组呼吸困难MRC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改善(P<0.01);两组肺功能均较训练前有改善(P<0.05),膈肌起搏治疗组在基础日常活动能力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有明显增强(P<0.01). 结论:体外膈肌起搏治疗能有效改善颈髓损伤后呼吸功能障碍.
-
-
-
-
沈丹彤;
王志威;
华玉平;
古菁;
叶水林;
张成;
郑超敏;
黄怀
- 《2016粤湘赣康复医学论坛》
| 2016年
-
摘要:
目的:对颈脊髓损伤后呼吸功能障碍的处理是脊髓损伤康复的一个重要的部分.针对已经实现自主呼吸的颈脊髓损伤患者,系统开展肺功能康复训练,初步明确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65名颈脊髓损伤后气管插管的患者,其中,28名接受系统肺康复训练的患者入选为试验组,37名未进行系统肺康复训练的患者划为对照组.治疗30天后,观察患者在治疗期间因肺部感染应用抗菌素的比率、因病情加重转入监护室的几率;比较患者在治疗前后康复训练时最低血氧饱和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6分钟步行距离. 结果:两组对象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异;对照组21名患者(56.8%)因为肺部感染应用抗菌素治疗,明显多于试验组的8名(28.5%);因为治疗期间病情加重转入监护室的患者,试验组1名(3.5%),对照组4名(10.8%),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训练时最低血氧饱和度看,试验组改善明显高于对照组;试验组ADL的提高也显著高于对照组;6分钟步行距离,试验组增加幅度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颈脊髓损伤后气管插管患者接受系统的肺功能康复训练十分必要,有利于降低抗菌素的使用率,提高患者运动能力及运动储能,并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能力.
-
-
Tang Li;
唐丽;
Li Jian-jun;
李建军;
Yang Ming-liang;
杨明亮
- 《第9届北京国际康复论坛》
| 2014年
-
摘要:
脊髓损伤患者(特别是颈脊髓损伤患者)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呼吸功能障碍.进行肺功能康复之前应仔细进行评估,并根据患者损伤时间及损伤水平等制定康复计划.目前临床上的肺功能康复内容主要有:气管插管、呼吸机、胸廓被动活动、呼吸训练(膈式呼吸、节段呼吸等)、呼吸肌训练,辅助排痰技术、腹带、肩胛悬吊术、电磁刺激等.了解脊髓损伤后呼吸功能障碍机制,采取最佳评估方式,进行康复训练预防和治疗呼吸系统并发症有利于降低脊髓损伤死亡率,致残率,改善脊髓损伤患者生活质量.
-
-
-
杨媛华
- 《第二届首都急诊医学高峰论坛》
| 2009年
-
摘要:
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 PTE)为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所致疾病,以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为其主要临床和病理生理特征。PTE为PE的最常见类型。引起PTE的血栓主要来源于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 )。PTE与DVT共属于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 VTE )。和单纯的DVT相比,PTE的潜在危险性更大,并且在不同的严重情况下有其特异的诊断方法(如核素、CT等),因此,进行PTE的规范化诊断和防治研究尤为重要而且切实可行。本文就危险因素、病理生理与临床表现、诊断方案和策略、治疗方法等进行了介绍。
-
-
-
-
-
-
- H4奥芬制药
- 加埃唐·泰拉斯
- 公开公告日期:2022-12-23
-
摘要:
本发明涉及异喹啉多功能配体——1‑(7‑氨基‑4,5,6‑三乙氧基‑1‑氧代‑1,3‑二氢‑3‑异苯并呋喃)基‑8‑甲氧基‑2‑甲基‑6,7‑亚甲二氧基‑2,3,4‑四氢异喹啉或曲托喹啉用于治疗干眼症、睑板腺功能障碍及泪腺功能障碍的用途。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