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呼吸心跳骤停

呼吸心跳骤停

呼吸心跳骤停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468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内科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53篇、会议论文15篇、专利文献59208篇;相关期刊284种,包括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齐鲁护理杂志、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15种,包括2014中国中毒救治首都论坛——暨第六届全国中毒及危重症救治学术会议、中国·国际第11届现代救援医学论坛、2012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等;呼吸心跳骤停的相关文献由904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建中、张敬国、张立华等。

呼吸心跳骤停—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53 占比:0.76%

会议论文>

论文:15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59208 占比:99.22%

总计:59676篇

呼吸心跳骤停—发文趋势图

呼吸心跳骤停

-研究学者

  • 张建中
  • 张敬国
  • 张立华
  • 曾翠
  • 边剑飞
  • 陶玉慧
  • 黄波
  • 丁宁
  • 付四毛
  • 任文生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沈钦海; 秦召敏; 孔瑞雪; 张淑娴
    • 摘要: 目的 分析呼吸心跳骤停患者急诊心肺复苏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7年3月-2020年11月山东省立第三医院急诊科收治的230例呼吸心跳骤停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急诊心肺复苏抢救情况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分析呼吸心跳骤停患者急诊心肺复苏抢救成功率,并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呼吸心跳骤停患者急诊心肺复苏失败的影响因素。结果 230例呼吸心脏骤停患者急诊肺复苏抢救成功率为19.57%;单因素分析显示,死亡组患有心源性疾病、复苏地点在院外、心肺复苏开始时间>6 min、肾上腺素用量>5 mg、未进行电击除颤的患者比例高于存活组(P6 min、肾上腺素用量>5 mg、未进行电击除颤是导致呼吸心脏骤停患者急诊复苏失败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导致呼吸心脏骤停患者急诊心肺复苏抢救失败的危险因素包括患有心源性疾病、复苏地点在院外、心肺复苏开始时间>6 min、肾上腺素用量>5 mg、未进行电击除颤,据此临床可对有以上特征的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或干预,提高呼吸心脏骤停患者急诊心肺复苏抢救成功率,改善患者预后。
    • 摘要: 此前,湖北武昌工学院一位大一新生入学3天在篮球场打篮球突然晕倒,送医后死亡。9月25日,湖北武昌工学院就此发布“情况说明”:该生19岁,系2022级学生,9月15日18时左右,该名学生打篮球时突然倒地,经医院紧急救治无效,于20时15分宣布死亡并诊断为呼吸心跳骤停
    • 郑旺敏; 姜金花; 黄绍晶
    • 摘要: 机械辅助通气治疗是目前抢救危急重症患者的主要措施之一,已成为各类疾病引起的呼吸功能障碍及呼吸心跳骤停的主要治疗手段[1],故呼吸机在重症医学科中的使用非常广泛.然而,在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的过程中,使用寸带固定呼吸机管道时,常出现因管道牵拉、操作不当等致管道滑脱,且因寸带无支撑点,固定不稳不规范易致呼吸机积水杯及管道内冷凝水逆流,当管道内有定植细菌的冷凝水进入患者气道时,易引起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严重时影响患者的呼吸,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
    • 摘要: 心肺复苏(CPR)可以在第一时间恢复伤病员呼吸、心跳,挽救伤病员生命,主要用于抢救心肌梗死等危重急症以及触电、急性中毒、严重创伤等意外事件造成的呼吸心跳骤停伤病员。心肺复苏有三个步骤,依次是胸外心脏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即救护者将一只手掌根放在伤病员胸骨正中两乳头连线水平,双手掌根重叠,十指相扣,掌心翘起,两臂伸直,以髋关节为支点,用上半身的力量垂直按压。
    • 王盛; 吴艺; 穆学伟; 杨鹏飞; 裴寒
    • 摘要: 目的探讨徒手心肺复苏(CPR)和机械辅助CPR对呼吸心跳骤停患者心脑缺血性损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6月我院抢救的108例呼吸心跳骤停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18年1月~2019年10月采用徒手CPR的52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19年11月~2021年6月采用机械辅助CPR的56例患者设为研究组,使用心肺复苏机替代徒手心脏按压。两组均建立高级气道进行机械通气。比较两组的CPR成功率及CPR持续时间。比较两组CPR成功患者在CPR 15 min和30 min的脑血流灌注、动脉血氧分压(PaO_(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_(ET)CO_(2))、血氧饱和度(SaO_(2))、血压、血乳酸水平。结果研究组CPR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CPR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在CPR 15 min和30 min,研究组的平均脑血流速度、平均脑血流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PaO_(2)和P_(ET)CO_(2)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SaO_(2)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血乳酸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徒手CPR相比,机械辅助CPR的抢救成功率更高,可更快恢复脑血流灌注、改善低氧血症,减少心脑缺血性损伤。
    • 张春艳; 孟宇; 池菲; 梁建琴; 安慧茹; 李香兰
    • 摘要: 目的 探讨急诊科呼吸心跳骤停(CA)患者自主循环恢复的多因素分析.方法 回顾分析急诊科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CA患者病例,收集相关病例中患者资料包括患者性别、年龄、既往病史、CA发生地点、CA发生时间、CPR距CA时间、首次监测心律、CPR持续时间、肾上腺素累积剂量、是否使用胺碘酮/利多卡因;一线复苏医生工作年限及复苏结果,对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从而确定影响自主循环恢复的影响因素.结果 152例患者中自主循环恢复38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是否合并有心脏疾病、CA发生的时间、CPR持续时间、是否使用胺碘酮/利多卡因;一线复苏医生工作年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A地点、CA可能病因、CPR开始时间、首次监测心律、肾上腺素累积剂量五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影响其成功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PR发生地点、CPR开始时间、首次监测心律、肾上腺素累积剂量四项指标是自主循环恢复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结论 CPR发生地点、CPR开始时间、首次监测心律、肾上腺素累计剂量是影响自主循环恢复的因素.
    • 唐晓君; 吴德根; 陆峰
    • 摘要: 目的:分析心肺复苏机在院前对呼吸心跳骤停患者救治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我中心救治的280例呼吸心跳骤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为152例,对照组为128例.对照组采用人工按压心肺复苏,观察组则采用心肺复苏机进行救治.对两组患者的相关身体指标如SPO2、血压、自主循环恢复时间进行对比,对两组患者的救治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经过两种不同方式的院前救治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的相关指标数据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指标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心肺复苏机进行院前救治的观察组的救治有效率为61.18%,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救治有效率37.50%,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院前对呼吸心跳骤停患者采用心肺复苏机进行救治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肺器官功能,减少受损程度,提高救治效率,在院前医疗救治中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廖振臣
    • 摘要: 目的 探讨胺碘酮联合心肺复苏在呼吸心跳骤停抢救中的应用及对患者临床指标与心肌损伤指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平果市人民医院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72例接受抢救的呼吸心跳骤停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A组(36例)和B组(36例).A组患者开展心肺复苏治疗,B组患者在A组的基础上联合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抢救效果,治疗前、治疗2 h后临床指标,治疗前、治疗24 h后心肌损伤指标.结果 与A组比,B组患者自主心律缓解时长、自主呼吸恢复时长、意识改善时长均明显缩短,出院存活率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治疗2 h后两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均升高,且B组高于A组;与治疗前比,治疗24 h后两组患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LA)、心肌肌钙蛋白I(cTnI)均降低,且B组低于A组(均P<0.05).结论 胺碘酮联合心肺复苏在呼吸心跳骤停患者抢救中可提高冠状动脉的供血、供氧效果,取得较好的抢救效果,减少心肌损伤情况,对心肌功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张红霞
    • 摘要: 目的 针对呼吸心跳骤停的抢救方法,对比分析利用球囊与气管插管辅助呼吸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9年7月至2020年1月期间,北京急救中心接诊的患者共80例,按抢救过程中采用的不同的人工通气方式分成两组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为实施气管插管通气抢救组和实施球囊通气抢救组,每组各40名患者,对两组患者接受抢救期间所设立的人工通气时长、心脏复苏成功概率、患者平均动脉血压、血氧饱和度、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实施球囊通气抢救组患者抢救期间设立人工通气时长,较实施气管插管通气抢救组更短(P0.05).但两组患者平均动脉血压、血氧饱和度均优于抢救前(P0.05).结论 球囊通气辅助呼吸实施更为便捷、快速,但是其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为此,为了提升抢救工作效率,可优先选择球囊辅助呼吸,为患者抢救赢得时间,保障患者生命.
    • 摘要: 近日,中科大附属第一医院急诊医学科对一例心肺复苏患者开展了ECMO+CPR心肺复苏全流程急救模式管理,在与“死神的争夺战”中,再次取得了成功。自2021年以来,急诊医学科已在抢救室完成了多例CQI+ECMO+CRP,成功抢救了多例呼吸心跳骤停的患者。呼吸心跳骤停的患看开展CQI+ECMO+CPR心肺复苏全流程急救模式去国内属率先,标志着该院急诊医学科在急救能力方面再上新台阶。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