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启蒙思想

启蒙思想

启蒙思想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2年内共计533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中国哲学、中国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23篇、会议论文10篇、专利文献3493篇;相关期刊405种,包括船山学刊、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江汉论坛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第十二届诠释学与中国经典诠释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教育学会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分会第23届学术年会、2013北京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等;启蒙思想的相关文献由515位作者贡献,包括魏义霞、刘建明、刘明坤等。

启蒙思想—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23 占比:12.99%

会议论文>

论文:10 占比:0.25%

专利文献>

论文:3493 占比:86.76%

总计:4026篇

启蒙思想—发文趋势图

启蒙思想

-研究学者

  • 魏义霞
  • 刘建明
  • 刘明坤
  • 姚大志
  • 莫伟民
  • 陈宇静
  • 黄雨薇
  • 于少华
  • 刘瑞璞
  • 刘薇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朱元航
    • 摘要: 三浦梅园是日本18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启蒙思想家之一,其在医学、天文历算上有着很高的造诣,其代表性哲学思想“条理学”是基于天文学所形成的实证性学问体系。因此,从表象上看,三浦梅园之学往往被视为基于西方实学的自然科学。实际上,三浦梅园的启蒙思想也受到了以伊藤仁斋为代表的日本古学派儒学的深刻影响。伊藤仁斋批判宋明理学为形而上学,解构了宋学中具有连续性的“理”,将其限定为物之条理,并进一步用形而下的实践伦理来置换宋学中的形而上之虚理。伊藤仁斋的实学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日本近代科学的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形成。其“一元气”的本体论在根本上促进了三浦梅园注重实证实测之学、解放人性等启蒙思想的形成。
    • 罗莹
    • 摘要: 17—18世纪儒学西传欧洲实为中欧之间首度就彼此的文化信仰差异,展开深入对话并进行批判性思考的一次尝试。明清来华天主教传教士作为当时儒学西传的译介主体,亦成为当时欧洲中国知识和信仰的代言人。践行文化适应政策的来华耶稣会士与其反对者在中国“礼仪之争”中为证明自身立场的正确性而撰就的一系列各执一词的辩护文书、宣誓证词及报告,既彰显了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和实用倾向,又质疑了其中有别于西方启示宗教的特殊宗教性,从而激发欧洲启蒙思想家深入了解中国并以儒家思想作为他们审视欧洲文化、建构自身思想学说的重要“他者”。本文试图对此段历史的践行主体、重要文献、社会影响及其对当下的启示意义予以概述和反思。
    • 李芳
    • 摘要: 【专题解释】本专题精读《阿Q正传(节选)》,参读《阿Q正传》和丰子恺漫画《阿Q正传》,赏析阿Q这一典型人物形象,梳理建构“精神胜利法”的丰富内涵,理解旧中国国民的“劣根性”,从而理解鲁迅的启蒙思想。【预习任务】1.阅读《阿Q正传》序言(即第一章),了解作者对“文章的名目”以及阿Q姓氐名字、籍贯的说明,思考作者为什么用如此庄重严肃的文学样式来给无名无姓、籍贯渺茫的阿Q作传。
    • 李金燕
    • 摘要: 对于鲁迅后期启蒙思想的发展,学界已经有不少讨论,亦有不少突破。但是总的来说,还存在某种前后期研究的“断裂”现象,往往简单地认为鲁迅后期转向了革命,其启蒙思想也随之发生了转变甚至中断。而从鲁迅后期的一系列文学活动可以看出,他不但仍然坚持启蒙精神,且其启蒙对象从民众延伸到了知识者自身,并通过自我质疑和自我启蒙深化了启蒙的意味。与早期相比,鲁迅后期对启蒙者与被启蒙者之间的距离问题有了新的认识,且从“任个人而排众数”变为“重众数且任个人”,试图建立一套以“被启蒙者为本位”的新的启蒙知识系统。鲁迅不断对过去被神化的启蒙知识系统进行质疑与批判,使其后期的启蒙思想变得更加丰富。对鲁迅后期启蒙思想的探讨,使我们能够感受到一个复杂、整体性的鲁迅形象。
    • 石云里
    • 摘要: 1632年,伽利略因出版《对话》而被宗教裁判所传唤到罗马接受审判,并于次年6月被判终生监禁,开始了长达8年多的囚徒生涯,直到去世。从这时开始直到19世纪,欧洲出现了不少与伽利略囚禁有关的美术作品,对于我们了解伽利略的这段经历及其对此后欧洲启蒙思想的影响提供了重要参考。
    • 宋清华; 杨晨
    • 摘要: 学术界总是对法国的启蒙思想多有微词,但法国启蒙思想对人类思想的贡献毋庸置疑,其所取得的成就与法国启蒙思想的三种特征相关,一是法国启蒙理性更关注现实世界,不喜欢超验世界之物;二是这种关注是建立在批判和反叛现实的基础之上,这使它更能发挥影响力;三是在批判现实的基础上,它寻求构建自己的普遍意识或普遍性理论。这种理论包括自由、平等、博爱等启蒙价值观、进步历史观和社会政治等一系列思想理论。
    • 邵朋飞
    • 摘要: 学习理学、心学,需要关注同时发展中的启蒙思想,因为一种思想的发展并不是单独形成的一种体系,而是与其他思想体系交相呼应的发展,辩证的发展。如果仅从一方面,而忽略其他方面,会造成“知识孤岛”的现象。本文通过对理学、心学和启蒙思想的初探,考究学术理论和社会观念发展过程中的情况,探讨不同的思想在其所产生的社会大背景和时代大需求下的发展,以及在某一思想发展的过程中所伴随的其他思想的发展,并展开综合分析和综合探索。这对于充分了解一种学问有帮助,对于了解社会发展的整体脉络也有帮助,对研究学术发展过程中知识综合辩证发展的过程也是有助益的。
    • 郭友琪; 李少兵
    • 摘要: 1927—1949年北平报刊中登载了大量的离婚评论,体现了离婚自由观念从一种新文化运动的启蒙思想逐渐扩展到中国的大众文化之中。其具体表现为写作和阅读群体的扩大、内容上个人解放与消费主义交织、价值观上现代与复古并存,说明大众文化以一种更多人参与的、更加消费主义的方式接受了离婚自由观念,但在其中的一些具体问题上仍表现出对其排斥的态度。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启蒙思想从抽象理论向大众文化的发展既是一种深化与进步,也日益混杂进世俗和传统的因素。
    • 郭友琪; 李少兵
    • 摘要: 1927-1949年北平报刊中登载了大量的离婚评论,体现了离婚自由观念从一种新文化运动的启蒙思想逐渐扩展到中国的大众文化之中.其具体表现为写作和阅读群体的扩大、内容上个人解放与消费主义交织、价值观上现代与复古并存,说明大众文化以一种更多人参与的、更加消费主义的方式接受了离婚自由观念,但在其中的一些具体问题上仍表现出对其排斥的态度.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启蒙思想从抽象理论向大众文化的发展既是一种深化与进步,也日益混杂进世俗和传统的因素.
    • 于少华
    • 摘要: 启蒙运动是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篇章,在高中历史教学知识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中法国的启蒙思想在启蒙运动中最具代表性,对整个世界具有非常深刻的影响,但由于其知识的复杂性和思辨性,如何引导学生一步一步认识启蒙思想,把启蒙思想放在时代的大背景中去看待,是我必须要考虑的问题。为此,我通过材料解读的方式让学生站在18世纪法国的视角上审视启蒙思想,并通过材料设计思辨性问题,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素养。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