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仁学

仁学

仁学的相关文献在1957年到2022年内共计649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哲学、中国文学、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36篇、会议论文13篇、相关期刊448种,包括管子学刊、现代哲学、中国哲学史等; 相关会议12种,包括2015第七届世界儒学大会、第11届世界符号学大会暨首届中国符号学论坛、第10届全国语言与符号学研讨会、2012国际儒学论坛等;仁学的相关文献由629位作者贡献,包括李幼蒸、魏义霞、蒙培元等。

仁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36 占比:98.00%

会议论文>

论文:13 占比:2.00%

总计:649篇

仁学—发文趋势图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颖晓
    • 摘要: 古代中医医德思想是以先秦儒家仁学思想为核心的价值系统。在先秦儒家仁学“仁者爱人”“以生为德”“克己复礼”等思想的涵养和规约下,古代中医学逐步形成了“济世活人”的医德理想、“生命至重”的医德目标、“推己及人”的待患情感。以古鉴今,通过榜样教育培养医务人员“救人济世”的职业情感;利用隐性教育引导医患双方敬佑生命,进而营造医患互相尊重的社会氛围和借助载体教育以倡导推己及人的医患交流等路径,将古代中医医德思想的精髓融摄于当代医德建设,以冀克服当今医学发展中的生命被技术化、医疗服务被物化的医德失范问题,让当代医德思想符合当今医学发展需求,让医学发展回归仁学,促进医学健康发展。
    • 陈雯雯
    • 摘要: 文章着重研究谭嗣同的思想,从其著作《 仁学》 出发,研究“仁学”的创新思想,以及通过研究其变法思想深究谭嗣同的殉难精神,同时通过吸收各教教义的哲学思想,通过研究谭嗣同的成长环境、家庭背景、游学经历探究其思想的构成。
    • 龙涌霖
    • 摘要: 《论语》“杀身成仁”说常被后世用来表明气节,然而在孔子那里,它还具有道德评价的逻辑,是推进理解孔子如何许人以仁的重要线索。“杀身成仁”说中的评价逻辑并非是无条件的杀身即可称仁,而是当君子终身推行礼义之道,且在义命不可得兼的情况下能舍身守道,方可称仁。这是因为孔子仁学的核心是一项通过正己以正人的行动方式复兴周礼以博施济众的远大志向,故仁道至难,需“守死善道”“死而后已”。因此,能否博施济众(以事功或名声)、能否终身行道(乃至舍身守道),是孔子许仁的两条相对独立的依据。但两者的性质并非普适性法则,而是面向历史人物、门人弟子的富含深意的灵活解释。而说到底,许仁是一种活化历史、关照当下、激励未来的孔门施教活动。
    • 杨嘉蕾
    • 摘要: 儒家思想是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蕴含着孔子众多的德育思想。其中,以“仁”为本是孔子道德教育的出发点和核心,其价值理念引领着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同时,“仁学”思想对新时代的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当今学生价值观的培育,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 杨柱才; 徐泉海
    • 摘要: 朱子在二程仁论的基础上,对于先秦仁学主题作出了全面的思考和诠释,建构起系统的仁学思想。其中,“仁道全体不息”与“心之德,爱之理”两大观念成为理学家论仁的主导思想。陈宓《道南堂仁说》对朱子这两大观念作了进一步的论析,把“生物之心”说与“全体不息”说相贯通,赋予仁道以生生不息之义。把“心之德,爱之理”视作“仁道之蕴”,从体用方面分别作出阐释,心之德未发为性体,已发为情用。陈宓还把以公言仁纳入仁道之蕴,并强调通过反躬切己的为仁工夫来践行和彰显仁道之蕴及全体不息。陈宓对于朱子的仁学思想有较准确的理解和细密的论析,其仁说对于朱子仁学思想有进一步的发展。
    • 吴先伍
    • 摘要: 在"宰我问丧"中,宰我在面对亲人之丧时食稻衣锦而安,而君子则表现出不安,孔子因此而批评宰我不仁。宰我不仁的重要原因在于宰我之安是与身体的物质享受联系在一起的,身体是自我封闭的,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所以,宰我不顾亲人的死活而独自享乐。君子则与宰我不同,打破了自我中心,打开了封闭的自我,打开了心门,保持一种好客状态,欢迎他者闯进自己的内心,打扰自己的宁静和乐。正是因为他者的打扰,君子无法固守于自我,始终为他者的生死存亡感到不安,总感觉自己对他者的生死存亡负有责任,总认为他者的悲惨处境是自我的无所作为造成的,因此产生一种羞耻感、愧疚感,从而主动地承担起为他者的责任。仁学的这种不安对于当今时代重振伦理道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牛磊
    • 摘要: "仁者以万物为一体"是儒家仁学史的一项重要理论创新。继承这一思想,湖湘学派的代表学者张栻从多方面对该命题进行了理论深化。人之心即"天道之在我者",即是天理的呈现。既然人与万物都源自天地生生之意,便应通过一套"反身而诚"的功夫将仁爱精神"推"至万物,以实现"民胞物与"的目标。这种仁爱并非普遍无差别的兼爱、泛爱,它必须通过一套亲亲—仁民—爱物的实践予以实现。这种看似有所隔、有所分的爱有差等的实践方式,因其贯穿着儒学"一本"的精神,因而是真正的"廓然大公"。
    • 雷震
    • 摘要: 以人为本是中华文化不同于西方文化的最根本精神,孔子继承三代思想,以“仁”为核心,构建起了自己的仁学思想,系统论述了人的价值、人的完善、人的道德、人际关系以及人与自然、人的理想等问题,其中包含着丰富的共同体思想。而他对于人的思考,对于社群的思考,不仅指导着古代中国社会的构建和价值理念的形成,维系了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发展,更将从坚定理想信念、传播中华文化、构建和谐美丽新世界等方面为新时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积极的借鉴价值。
    • 宋志明
    • 摘要: 关于儒家的群体共识,在中国建立大一统社会之前,孔子表述为仁学。孟子和荀子从不同角度证明设置仁学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大一统社会建立之后,董仲舒概括为三纲五常,相当长时间内为大多数中国人所认同。宋明理学家分别建构气本论、理本论和心本论,从形而上学高度给予证明,最终实现“以儒治国、以儒治身、以儒治心”的大目标。儒家群体共识理论同爱国观念息息相通,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宝贵资源。
    • 李红丽
    • 摘要: 孔子的仁学以情感为底色。正因为仁学重情,才使得“仁”并未沦落为一个空洞的概念,而是与人的存在发生了密切的关联;才使得“仁”始终处于一个“成人”的整体性过程之中。这样的“仁”处处落实在“行仁”之中,使人身心合一、言行合一、情理合一。性情培育的圆满完成,也就是仁学目标的完满实现。孔子的仁学从情感的角度来看,又是一种成人之学。情感在成人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是成人的三大步骤,既是培育性情的最佳手段也是最终目的。诗兴发情感和志意,礼引导人走向性情之正,乐是人之性情完满状态的最好体现。总之,孔子的仁学与成人之道,都是为了调养人之性情、导化人之心性,使之朝着和谐的方向发展。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