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礼仪之争

礼仪之争

礼仪之争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62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史、宗教、文化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1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295篇;相关期刊111种,包括中国天主教、北京社会科学、东岳论丛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中国社会科学论坛2010史学——第三届近代中国与世界暨纪念近代史所成立6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等;礼仪之争的相关文献由155位作者贡献,包括王开玺、张西平、李向平等。

礼仪之争—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61 占比:35.23%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22%

专利文献>

论文:295 占比:64.55%

总计:457篇

礼仪之争—发文趋势图

礼仪之争

-研究学者

  • 王开玺
  • 张西平
  • 李向平
  • 罗莹
  • 刘玉婷
  • 刘雅芳
  • 安双成
  • 幸念
  • 梁京涛
  • 梅谦立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罗莹
    • 摘要: 17—18世纪儒学西传欧洲实为中欧之间首度就彼此的文化信仰差异,展开深入对话并进行批判性思考的一次尝试。明清来华天主教传教士作为当时儒学西传的译介主体,亦成为当时欧洲中国知识和信仰的代言人。践行文化适应政策的来华耶稣会士与其反对者在中国“礼仪之争”中为证明自身立场的正确性而撰就的一系列各执一词的辩护文书、宣誓证词及报告,既彰显了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和实用倾向,又质疑了其中有别于西方启示宗教的特殊宗教性,从而激发欧洲启蒙思想家深入了解中国并以儒家思想作为他们审视欧洲文化、建构自身思想学说的重要“他者”。本文试图对此段历史的践行主体、重要文献、社会影响及其对当下的启示意义予以概述和反思。
    • 谢辉
    • 摘要: 比利时钟鸣旦(Nicolas Standaert)教授著,陈妍蓉译《礼仪之争中的中国声音》(Chinese Voices in the Rites Controversy),2021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17世纪至18世纪,来华传教士围绕是否应遵循利玛窦(Matteo Ricci,1552-1610)的适应政策实施中国礼仪问题展开激烈争论,进而导致罗马教廷与清廷介入,这就是明清中西文化交流史中的著名事件--“礼仪之争”。本书聚焦前人研究中较少涉及的一个方面,即中国教徒维护中国礼仪的立场是如何通过一部分传教士传到罗马教廷的。作者综合利用罗马耶稣会档案馆、捷克布拉格图书馆等地收藏的中西文文献,还原了安多(Antoine Thomas,1644-1709)派遣卫方济(François Noël,1651-1729)、庞嘉宾(Kaspar Castner,1665-1709)前往罗马为中国礼仪辩护的过程。这一过程是围绕着一批中文典籍与教徒请愿书是如何运到罗马并编译为拉丁文文献问题展开的。全书以“书籍的旅行”为主线,串连起一系列历史人物与事件。此书不仅推进了对“礼仪之争”这一经典问题的研究,且在书籍史方面也具有启发意义。另外书中影印了耶稣会档案馆收藏的大量中西文文献,弥足珍贵。
    • 毛耀辉
    • 摘要: 从明末清初至清代中叶,伴随中西文化交流日益繁盛,西方人(主要是来华教士)透过经典文献理解中国文化的主观意愿日渐加深。其间,“礼仪之争”与“译名之争”对中西文化交流影响深刻,反映了中西文化相遇、碰撞、相适、融合的大致过程。学界较多侧重对其作独立考察,而较少关注它们与中国文化西传的关系,尤其是“译名之争”对中国典籍西传的影响,以及不同立场传教士在争论中的态度与倾向。作为流传至今最早的一部政史文献汇编,《尚书》尤为来华教士重点关注。他们努力找寻其中能被借鉴与利用的理据,从而为各自传教的主张与策略提供文献支撑。在“礼仪之争”的背景下,19世纪西方“译名之争”呈现出对立、反复、冲突的争论样态,既为后世考察《尚书》如何进入西方世界提供了一条主要途径,也提供了一个反思中西文化间“争”与“合”的重要视角。
    • 意大利麦克雷
    • 摘要: 本文分析了耶稣会士罗明坚在其《论语》拉丁文手稿(1588)中对“礼”的翻译,比较了他与柏应理的拉丁语翻译(1687)。罗明坚使用的词在拉丁语传统中主要表达“良好的礼貌”“礼貌行为”,特别是“urbanitas”一词,将城市(“urbs”)的文明礼仪与乡村的粗糙礼仪区分开来。柏应理加了更多的解释,以澄清“礼”不仅仅是外部礼貌。两位译者都没有将儒家的“礼”与任何宗教或精神活动联系起来。最后,本文讨论了西方对中国“礼”的不同理解及其与“礼仪之争”的关系。
    • 李晓书; 谭渊
    • 摘要: 1735年,欧洲最早的《诗经》节译本收录在《中华帝国全志》中出版。本文结合“礼仪之争”事件解读该译本,指出作为“索隐派”代表人物,译者马若瑟试图在《诗经》与《圣经》的信仰世界间架起桥梁,证明中国古代文化与基督教神学之间的联系。同时,为捍卫耶稣会传教士在“礼仪之争”中的立场,他还不惜改变译文内容,并通过副文本塑造出中国文化与基督教的相容性,从而向欧洲传播了一个符合耶稣会利益的中国形象。
    • 张西平
    • 摘要: 明清之际的西学东渐是中国历史上首次与西方文化的接触,这次西学东渐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发展,但最终以失败而告终.本文从西学传入、西学中源说、罗马梵蒂冈教廷与清政府的礼仪之争等方面,对这次西学东渐做了一个历史性的总结与反思.
    • 郭满
    • 摘要: 荷兰在台湾殖民统治结束后,西方对台湾的关注并未因此中断,相反始终存在一种“福尔摩沙情结”。1704年萨玛纳札所著《福尔摩沙的历史与地理》出版,在满足读者猎奇心理的同时,亦与严肃的宗教、政治议题连结,引发了持续的争论,作者真假参半的台湾人身份始终扑朔迷离。厘析各方分歧,不仅可察知18世纪初期欧洲的台湾知识流布概貌与渠道,也能管窥不同国家在相异宗教信仰下对知识采取的迥异态度。
    • 王华
    • 摘要: 考察了明清时期太湖小船渔民宗教信仰的历史.结果显示:小船渔民信仰天主教既有世俗化的社会因素,也有长期处于社会边缘孤独心灵需要慰藉的精神因素.当天主教在华势力逐渐坐大时,为了维持皇权统治的格局,帝国的政策经历了从包容利用到紧缩限制、再到全面禁止的过程.然而,渔民教徒的信仰立场和认同倾向却出现了悖反帝国伦理—宗教的情形,进而与传教士一道形成了信仰共同体.这种张力真实反映了处于社会"底边"的渔民群体在精神层面上的潜藏意图和无声力量.太湖小船渔民信仰天主教的案例,既呈现出明清时期天主教在华传教的历史图景,也展示了帝国、天主教与渔民三者之间日常互动关系及"底边"群体的生存逻辑与生命意义.
    • 牛林溪; 李向平
    • 摘要: 祭祀作为社会象征和文化符号,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在中西神圣文化比较及其翻译中,最核心的词汇之一就是祭祀,对于祭祀文化的比较与探讨始于300余年前中国的“礼仪之争”。在不同的神圣文化体系中,一神祭祀体系对天主、上帝、神的祭祀,表面上与中国人对天祖、圣人的祭祀传统一致,实际上存在深刻的文化差异:一神体系的祭祀文化虽然建构了神圣与现实的区隔,但也拥有源自希腊的祭祀文化;中国人关于天祖、圣人的祭祀文化则构成了等级化的社会伦理及其心态秩序。
    • 牛林溪; 李向平
    • 摘要: 祭祀作为社会象征和文化符号,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在中西神圣文化比较及其翻译中,最核心的词汇之一就是祭祀,对于祭祀文化的比较与探讨始于300余年前中国的"礼仪之争".在不同的神圣文化体系中,一神祭祀体系对天主、上帝、神的祭祀,表面上与中国人对天祖、圣人的祭祀传统一致,实际上存在深刻的文化差异:一神体系的祭祀文化虽然建构了神圣与现实的区隔,但也拥有源自希腊的祭祀文化;中国人关于天祖、圣人的祭祀文化则构成了等级化的社会伦理及其心态秩序.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