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书籍史

书籍史

书籍史的相关文献在1984年到2022年内共计116篇,主要集中在信息与知识传播、中国史、世界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4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3348篇;相关期刊76种,包括学术研究、出版广角、出版科学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当代外国文论及其跨文化旅行”学术研讨会暨第七届全国“外国文论与比较诗学研究会”年会、第九届海峡两岸华文出版论坛等;书籍史的相关文献由97位作者贡献,包括郭平兴、何朝晖、刘明等。

书籍史—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4 占比:3.29%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6%

专利文献>

论文:3348 占比:96.65%

总计:3464篇

书籍史—发文趋势图

书籍史

-研究学者

  • 郭平兴
  • 何朝晖
  • 刘明
  • 张志强
  • 李世琦
  • 温海波
  • 于翠玲
  • 何明星
  • 尧育飞
  • 张文彦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黄威
    • 摘要: 古籍书名研究在推动与完善中国书籍史研究、辅助古籍整理与出土文献定名以及拓展与深化目录学研究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在书名题写研究中,研究者当遵循以古籍实物所题书名为考察对象;在书名命名研究中,则当以目录学著作所录书名为主要材料来源。研究中需把书名放置于简帛、卷轴、册页这一书籍发展历程中,用共时的眼光考察各个历史时期书名题写与命名的特征,用历时的眼光考察古籍书名的发展演变规律。
    • 胡群英
    • 摘要: 随着人们阅读方式的改变,纸质书籍面临着来自计算机和电子书的威胁。有人开始担忧纸质书籍的地位和未来,有人开始盘点书籍是如何诞生和延续至今的。《书的大历史》即以电子书问世之前人类长期与之相伴并仰赖的实体书籍为探讨对象,关注这些书籍的历史、制作和书感。本文以《书的大历史》为例,试从研究范式、谋篇布局、书写模式、写作视角四个方面审视书籍史类图书写作上的新探索。
    • 周中梁
    • 摘要: 明代藩府初建时,朝廷会赐予典章制度、儒家经典和佛道二藏等书籍,以后也经常普赐书籍。藩府可向朝廷奏讨书籍,朝廷有选择地予以满足。藩府郑重收藏御赐书籍,会加以翻刻,未直接获赐的宗室有时单独向皇帝奏讨。赐书活动与皇室社会网络间存在互动关系。赐书活动可促进皇室成员思想观念与价值的统一,传达皇帝的情感关怀,起到维系皇室内部关系的作用。皇帝为向藩府宗室传递政治信号,会采取颁赐书籍的方式;宗室有时通过请求赐书与皇帝互动,满足个人精神需求。
    • 李仁渊
    • 摘要: 福建省屏南县龙潭里陈氏家族留下了从18世纪到20世纪初的刻本书籍与手抄写本。文章利用这批实际被使用过的书籍,从四个方面讨论乡村的文本流通与文本知识的传播:一是,占刻本书籍比率最高的科举用书,显现出此山区社群在地方权力结构改变下,为培养参与科举考试能力而引进外部文本知识所做的努力。二是,陈氏能成为龙潭里唯一有功名的家族,从其家族仪式专家传统及其科仪本的传抄和收集来看,可能是因为之前已具备操作复杂文字的能力,这亦可见仪式文字传统较科举更早进入此家族。三是,从板刻与手抄的蒙书可以看出,作为吸收与使用文本知识的基础,培养识字能力在地方社群中非常重要。四是,龙潭里留下的众多文书的范本与参考书,表现出这些书籍正是他们生产地方文献的知识基础,以及文书使用在地方上日渐普及所制造出来的需求,但是,地方社群也不是对外来的刻本内容照单全收,龙潭里的读者不仅主动拣选刻本内容,且也留下了将普及性文本知识地方化并将地方性知识文本化的写本手册。
    • 谢辉
    • 摘要: 比利时钟鸣旦(Nicolas Standaert)教授著,陈妍蓉译《礼仪之争中的中国声音》(Chinese Voices in the Rites Controversy),2021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17世纪至18世纪,来华传教士围绕是否应遵循利玛窦(Matteo Ricci,1552-1610)的适应政策实施中国礼仪问题展开激烈争论,进而导致罗马教廷与清廷介入,这就是明清中西文化交流史中的著名事件--“礼仪之争”。本书聚焦前人研究中较少涉及的一个方面,即中国教徒维护中国礼仪的立场是如何通过一部分传教士传到罗马教廷的。作者综合利用罗马耶稣会档案馆、捷克布拉格图书馆等地收藏的中西文文献,还原了安多(Antoine Thomas,1644-1709)派遣卫方济(François Noël,1651-1729)、庞嘉宾(Kaspar Castner,1665-1709)前往罗马为中国礼仪辩护的过程。这一过程是围绕着一批中文典籍与教徒请愿书是如何运到罗马并编译为拉丁文文献问题展开的。全书以“书籍的旅行”为主线,串连起一系列历史人物与事件。此书不仅推进了对“礼仪之争”这一经典问题的研究,且在书籍史方面也具有启发意义。另外书中影印了耶稣会档案馆收藏的大量中西文文献,弥足珍贵。
    • 摘要: 以西方新文化史为基调的书籍史研究,是近年来出版史研究领域较为关注的热点问题。它以书籍为中心,研究书籍创作、生产、流通、接受和流传等书籍生命周期中的各个环节及其参与者,探讨书籍生产和传播形式的演变历史和规律,及其与所处社会文化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西方书籍史的相关著述被引入中国后,得到了国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或借助书籍史的理论方法对传统文献学的研究范式进行反思,或将之运用到具体研究中,充分关注到书籍的社会文化史意义,拓宽了中国出版史研究的视域。在吸收借鉴并取得相当成绩的同时,也有一些学人进行了自省——书籍史视角基于图书作为商品的全流通环节的考察,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中国本土文化环境下图书的别样意义。
    • 张炜
    • 摘要: 罗伯特·菲尔默作为17世纪主张绝对君主制的英国政治思想家,是约翰·洛克《政府论上篇》中的主要论敌。菲尔默绝对君主制思想的核心为父权论,即国王从亚当那里获得了权威性,在其土地上拥有绝对的统治权。因此,国王的权力具有神圣的起源,其性质如同父亲之于孩子。国王不受法律约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国王便是唯一的法律;议会在制定新法律时仅需发挥咨询作用。在17世纪英国政治制度不断变革的背景下,菲尔默的两部重要政论书籍分别在内战期间创作完成或初次出版,之后因君主制被推翻而长期隐没,直至1680年政治危机期间又再次出现。其著述兼具论证的严肃性与观点的极端性特点,为保王派提供了思想武器。新版书籍在内容体例、关键用词、作者署名等方面皆做了一定调整,以在新的政治与文化语境中提升书籍的学术性与可信度。正是由于菲尔默绝对君主制思想本身的特性以及在多种策略下的传播,使其思想成为能够代表保王派并被广泛关注的严肃政治话语,这也成为促使洛克将矛头对准菲尔默的直接诱因。
    • 张志强; 任同
    • 摘要: 中华书局出版类期刊为编者、作者与读者营造了公共领域内专门讨论出版和读书的言论空间。在《图书月刊》《中华书局图书月刊》《出版月刊》的实践中,编者通过左右刊物的副文本、栏目设计、版式形态以及时空联结,实现由单向广告输出到编者、作者、读者交流互动空间的构建。作者群体的变化,显示了中华书局出版类期刊学术专业性的提升和读者对文化再生产的参与。读者的介入,使编者、作者、读者交流互动的闭环得以生成,读者既可从这些出版类期刊中获得书目信息、读书方法,又能以主动探究的姿态评论或提问,创造出新的文化价值。通过出版类期刊,中华书局不仅达成了广告宣传的本来意图,展示以文化教育为底色的企业形象,更通过生成与开放新的社会空间将知识进一步传播给普罗大众。
    • 李浩
    • 摘要: 班氏家族的丰厚藏书拓展了王充的学术视域,是王充能够建立其独特思想体系的重要契机。洛阳书肆对王充同样影响深远:一方面,它急剧扩充了《论衡》的篇幅,使后者成为辑佚、校勘周秦两汉文献的渊薮;另一方面,由于王充在创作过程中汲取了海量未经国家意识形态整合、体现民间文化形态趣味的材料,遂令《论衡》呈现出“文重”“形露易观”“不能纯美”的文学风格。返回会稽后的吏员生涯令王充得以寓目诸多乡邦文献及与职务相关的各类图书,这些书籍拓展了王充的实务知识,丰富了《论衡》的写作素材。
    • 李娅杰
    • 摘要: 何予明的《家园与天下:明代书文化与寻常阅读》是一部以非经典文本为主要材料,试图重构晚明阅读世界的作品。此书关注的是被四库馆臣称为“稗贩之学”的书籍,作者认为这些不入流的平庸之作,在明代拥有远非边缘性的社会作用和地位;并将此类书籍纳入版本研究与书籍史研究的框架内,目的在于从被忽视、被贬低的明代非经典文本中体察明代真正流行的阅读文化。该书是近年来书籍史领域中不可多得的佳作,围绕稗贩书籍所激发的多样化阅读、书籍消费在家园与天下两种层面展开论述。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