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大历史

大历史

大历史的相关文献在1962年到2022年内共计160篇,主要集中在史学理论、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中国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9篇、专利文献4362篇;相关期刊127种,包括黑龙江社会科学、人文杂志、华章等; 大历史的相关文献由174位作者贡献,包括孙岳、张洪涛、刘耀辉等。

大历史—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59 占比:3.52%

专利文献>

论文:4362 占比:96.48%

总计:4521篇

大历史—发文趋势图

大历史

-研究学者

  • 孙岳
  • 张洪涛
  • 刘耀辉
  • 周银银
  • 张大海
  • 李伟荣
  • 李文海
  • 程美东
  • 胡邦宁
  • 贺萧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苏永前
    • 摘要: 历史人类学与文学人类学近年来分别倡导的"大历史"与"大传统"理念,均将目光投向人类文明的早期,纵深考察人类文明的发生学与动力学因素,其中所呈现的综合性与跨学科趋势超越了传统史学与文学研究相对狭小的疆域。由于学科发展与学术旨趣的不同,二者的具体诉求与相关实践也体现出一定的差异。前者姿态更为激进,其理论谱系除历史学、人类学还涉及宇宙学、生命科学、生态学等众多领域;后者因崛起较晚相关理论仍在探索中,因而对"大传统"的讨论尚限于考古学范围。尽管如此,后者对于大、小传统概念的革新与改造,显示出理论接受过程中的本土反思与知识创新。
    • 胡群英
    • 摘要: 随着人们阅读方式的改变,纸质书籍面临着来自计算机和电子书的威胁。有人开始担忧纸质书籍的地位和未来,有人开始盘点书籍是如何诞生和延续至今的。《书的大历史》即以电子书问世之前人类长期与之相伴并仰赖的实体书籍为探讨对象,关注这些书籍的历史、制作和书感。本文以《书的大历史》为例,试从研究范式、谋篇布局、书写模式、写作视角四个方面审视书籍史类图书写作上的新探索。
    • 郝天聪
    • 摘要: 在大历史视角下,发展职业本科教育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从世界职业教育长时段变迁趋势来看,职业教育在战后逐渐从中等教育阶段发展到中等后教育阶段,发展职业本科教育是提升中国职业教育类型地位的关键环节。从我国政治经济社会整体化转型状况来看,政治方面从满足物质文化需要转变为满足美好生活需要,经济方面从工业经济转变为“工业+数字”经济,社会方面从文凭社会转变为“文凭+技能”社会,为发展职业本科教育提供了政治、经济和社会基础。从东西方民族文化传统来看,分别表现出天职观与唯有读书高、阶级对立与职业分途、团体格局与差序格局的差异,发展职业本科教育在中华民族传统下具有极为重要的文化价值。
    • 李伟荣; 贺萧
    • 摘要: 贺萧教授毕生从事20世纪中国女性研究。为了深入了解有关她研究的更多细节,本人征得贺萧教授的同意并进行了此次采访。采访主要围绕六个部分展开,涉及贺萧教授初识汉语和中国,到中国求学并进行中国女性研究,以档案文件和口述史为研究基础的学术实践,研究的客观性、大历史和记忆的性别等研究范式的运用,个人之声、性别分工和男女平等方面的研究,以及中国研究课程大纲的设置等问题。
    • 李伟荣; 贺萧
    • 摘要: 贺萧教授毕生从事20世纪中国女性研究.为了深入了解有关她研究的更多细节,本人征得贺萧教授的同意并进行了此次采访.采访主要围绕六个部分展开,涉及贺萧教授初识汉语和中国,到中国求学并进行中国女性研究,以档案文件和口述史为研究基础的学术实践,研究的客观性、大历史和记忆的性别等研究范式的运用,个人之声、性别分工和男女平等方面的研究,以及中国研究课程大纲的设置等问题.
    • 杨伟忠
    • 摘要: 历史上的郑成功研究经历了三个重要的历史时期。晚清民国是郑成功研究的滥觞,浓烈的政治色彩和介入属性是该时期的主要特征。上世纪六十年代到本世纪初是郑成功研究的第二阶段,表现出极高的规划性和组织性,并最终将郑成功研究推向高峰。目前则处于郑成功研究的第三阶段,学界出现一种新的趋势,逐渐从历史研究转向叙事研究。
    • 余进东; 张子清; 苏雷
    • 摘要: 地域红色文化资源能就近就便为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提供地域性、本源性的优质教学资源和正确政治导向.郴州地区红色文化资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意蕴深厚、地域特色鲜明,主要通过"人""事""物""制度""灵魂"等体现出来.湘南学院可根据郴州红色文化资源的现状和特点,结合自身实际,多渠道、多形式、多方法、多切点将其有效融入本校思政教育,这有利于青年学子深植爱国情怀、坚定正确政治立场、树立远大抱负,有利于奠定湘南学院传播郴州红色文化的主渠道主阵地地位,更有利于培育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任何地域红色文化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红色底色的一部分,在考察、挖掘和运用地域红色文化资源时,有意识地运用大历史的方法,帮助学生树立大历史观,从历史长河、时代大势、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历史自觉,把握历史主动,从而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整体实效.
    • 俞孔坚; 冉玲于(翻译); 田乐(翻译); 嵇扬(翻译)
    • 摘要: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留给笔者诸多不快与悲痛记忆,期间,笔者借助宽带网络参与了线上全球性"前沿论坛",论坛演讲激发了笔者的思考。若从大历史的视野出发,无论人类自诩其历史何其宏大,相较于浩瀚的宇宙长河而言,依然是微不足道的。笔者以江西省婺源县的巡检司村庄周而复始的耕种变化与延续千年的家族历史为例,阐述了人类社会、乡土景观所具备的独特韧性;也借助化学农药施用、河流枯竭、生物消失等现象证明了近几十年来人类的无度开采与肆意的碳排放行为,而这可能会演变为本就只是短暂存在的人类的灭顶之灾,笔者对这场大历史视野中的巨变深表担忧。
    • 马维林
    • 摘要: 长时段的历史叙事和大历史的敞现格局是高中历史统编教材的编写逻辑和时空视野,从整体性、时代性和价值性等维度全面呈现人类历史发展的全貌.历史教学需要反映历史本体的审美特性,让学生以主体身份进行理性认知和情感体验,洞察历史规律,发现历史价值,让历史的真善美滋养青少年精神成长.
    • 张艳秋; 刘江东
    • 摘要: 社会分层作为社会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国内外学界对社会分层的研究一直长盛不衰,至今仍然占据重要地位.改革开放后,随着国内学界的研究逐渐从"阶级"分析转向"阶层"分析,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碎片化倾向.因此,从大历史角度梳理我国社会阶层演变的历史脉络就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不同时期我国阶层体系的差异及其前后迭代更替,可以更好地理解当前阶层结构的"源"、"流"、"变",为进一步开展社会分层研究提供历史依据.当前我国社会阶层体系实际上是近代以来开始萌发并形成于民国时期的阶层结构的延续与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是影响我国阶层结构变迁的决定性因素,而且将会在未来发挥关键作用.这启示我们,阶层研究要将各阶层产生与发展的历史纳入到大历史的分析视野中,进而更好地理解当前的阶层结构乃至预测未来的阶层结构.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