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来华传教士

来华传教士

来华传教士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2年内共计124篇,主要集中在信息与知识传播、中国史、汉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3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128篇;相关期刊90种,包括文史知识、对外传播、国际汉学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上海师范大学2017年上海市研究生学术论坛等;来华传教士的相关文献由113位作者贡献,包括卞浩宇、孙雁冰、李真等。

来华传教士—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3 占比:48.81%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40%

专利文献>

论文:128 占比:50.79%

总计:252篇

来华传教士—发文趋势图

来华传教士

-研究学者

  • 卞浩宇
  • 孙雁冰
  • 李真
  • 谢辉
  • 张西平
  • 邓云
  • 丁西省
  • 丁锐中
  • 上官万平
  • 严佳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谢辉
    • 摘要: 吴建明、黄显功、王仁芳主编的《罗氏藏书》于2021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罗氏藏书”为瑞典藏书家、汉学家兼书商罗闻达(Björn Löwendahl,1941-2013)历时20余年,在世界各地陆续收集的以西文为主的汉学文献,共1551种,其中手稿4种,另有舆图、版画等8种。书系所涉时间上起1477年,下至1877年,包括拉丁文、法文、英文、德文等十余个语种,涉及历史、宗教、地理、经济、政治等多个领域,基本涵盖了欧洲学者400年间研究中国的重要著作,特别是对明清之际来华传教士著作的搜集尤为齐备,多有国内无藏的品种和版本,对研究中西文化交流史具有极高价值。2010年,“罗氏藏书”入藏上海图书馆。本书选择“罗氏藏书”中最为珍贵的手稿1种、印本60种,又从罗氏去世后遗赠给上海图书馆的5000余册图书中选择10种,以图录的形式展示此批典籍的面貌。其中价值最高的当属两部摇篮本,即1477年出版的《论世界概况》(De situ orbis)与1480年出版的《曼德维尔游记》(Tractato de le piumaravegliosecosse)。
    • 谢辉
    • 摘要: 比利时钟鸣旦(Nicolas Standaert)教授著,陈妍蓉译《礼仪之争中的中国声音》(Chinese Voices in the Rites Controversy),2021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17世纪至18世纪,来华传教士围绕是否应遵循利玛窦(Matteo Ricci,1552-1610)的适应政策实施中国礼仪问题展开激烈争论,进而导致罗马教廷与清廷介入,这就是明清中西文化交流史中的著名事件--“礼仪之争”。本书聚焦前人研究中较少涉及的一个方面,即中国教徒维护中国礼仪的立场是如何通过一部分传教士传到罗马教廷的。作者综合利用罗马耶稣会档案馆、捷克布拉格图书馆等地收藏的中西文文献,还原了安多(Antoine Thomas,1644-1709)派遣卫方济(François Noël,1651-1729)、庞嘉宾(Kaspar Castner,1665-1709)前往罗马为中国礼仪辩护的过程。这一过程是围绕着一批中文典籍与教徒请愿书是如何运到罗马并编译为拉丁文文献问题展开的。全书以“书籍的旅行”为主线,串连起一系列历史人物与事件。此书不仅推进了对“礼仪之争”这一经典问题的研究,且在书籍史方面也具有启发意义。另外书中影印了耶稣会档案馆收藏的大量中西文文献,弥足珍贵。
    • 赵娟
    • 摘要: 早期欧洲所见宝塔图像来源于中国乃至东方器物上的图案。16世纪来华传教士开始向西方介绍中国宝塔,而南京大报恩寺琉璃塔作为当时的标识性景观,在西方"中国宝塔"的图像生成和制造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基歇尔《中国图说》中的"九层中国宝塔"吸收当时普遍流行的东方元素作为画面背景,运用文艺复兴时期尼德兰画派的绘画表现法来建构异域对象,之后它被更具真实性的纽霍夫"南京瓷塔"取代。通过比对分析多个图像版本,可以发现"南京瓷塔"的"图像修正"是"中国风"时期图像的真实性追求和装饰性功能之间调适的结果。在多种媒介间不断转换的"南京宝塔"最终成为最具标识性的中国元素。19世纪中叶,南京瓷塔虽已坍毁,但它仍然是来华西人文化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后,"中国宝塔"成为现代学术的研究对象,继续推动着中西文化间的相互观看和理解。
    • 谢兆国
    • 摘要: 16~18世纪,来华传教士为学习官话编撰了多部汉语教材、语法研究著作及词典,在他们寄回欧洲的书信和报告中,也有诸多关于官话的记录,这些材料成为欧洲本土学者认识官话的重要来源,也是今日我们研究明清时期官话的宝贵文献.通过分析这些材料,厘清16~18世纪西人对我国官话的认识,有助于我们准确掌握明清时期"官话"的内涵和外延.
    • 摘要: 伊莎白·柯鲁克(Isabel Crook),北京外国语大学终身荣誉教授,教育家,新中国英语教育的拓荒人,国际共产主义战士,在中国生活了近百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友谊勋章”。1915年12月,她出生在中国成都的一个加拿大来华传教士家庭。成年后,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和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深造,获人类学博士学位。从1948年开始在中央外事学校(北京外国语大学前身)担负培训新中国翻译人才和外事人才的任务,之后一直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工作生活至今。
    • 丁锐中
    • 摘要: 南怀义神父在中国传教仅有27个月,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他不仅为圣母圣心会的传教事业牢牢地打下了根基,而且还深刻总结了在蒙古地区传教的艰难和修会所面对的实际困难。一提到比利时来华传教士,我们很快就会谈及金尼阁(Nicolas Trigault,1577-1628)、南怀仁(Ferdinand Verbiest,1623-1688)、柏应理(Philippe Couplet,1623-1693)等著名耶稣会士。在中国近代天主教史上,比利时圣母圣心会在古长城以北地区的传教事业引人注目,这与其会祖南怀义(Theofiel Verbist,1823-1868)的开创和信德分不开。
    • 裴艾琳
    • 摘要: 明末以降来华西方传教士对古希腊、罗马史的塑造,除内容不断丰富外,还体现有诸多变化与特点.最初古典时代的历史作为中世纪和教会史的铺垫,笼罩在浓厚的神学色彩之下.著作者通过对历史的剪裁和改造,一方面迎合中国本土的知识架构,另一方面借助历史中的“神迹”,达到论证基督教正当性和吸引信徒的目的.在此意义上,古希腊、罗马史沦为神学思想与传教活动的附庸.直到艾约瑟《希腊志略》《罗马志略》的翻译和创作中,这种神学史学的观念才被取代.艾氏在将学术传教作为推动西方近代科学成就在华传播的策略的同时,亦将真正以希腊、罗马自身为中心的历史作品呈现在了中文读者面前.
    • 许静吟
    • 摘要: 早期美国来华传教士的书报著作所构建的中国异教徒形象深刻影响着美国人对中国人的认知.十九世纪美国边疆作家布勒特·哈特的异教徒书写则与排华运动息息相关.通过分析二者的异教徒书写,可以看到他们的异教徒书写存在互文关系,且哈特在其书写中挪用了早期美国来华传教士的异教徒概念.哈特的《异教徒中国佬》一诗对早期美国来华传教士的"拯救异教徒"话语进行了戏仿,这种戏仿因被误读而成为煽动美国民众排华情绪的工具.在小说《异教徒李顽》中,哈特则对早期美国来华传教士的"拯救异教徒"话语进行了改写与解构,并以此挑战了排华运动中的"驱逐异教徒"话语.
    • 林娜娜
    • 摘要: 先秦典籍《道德经》在中俄文化交流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目前,《道德经》有近四十种俄文全译本。最早的俄译本由东正教来华传教士完成,首部出版的俄译本出自赴俄学习的日本东正教徒之手,21世纪初一位越南语专业的学生完成了宗教意味浓厚的译本。三位译者,三段不同的故事,均和东正教有所关联,他们的翻译动机、翻译方式和解读视角却各有不同。我们从这些故事中能够读到颇有趣味的历史,这些译本也可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提供启示。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