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康熙

康熙

康熙的相关文献在1933年到2022年内共计2463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史、中国文学、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453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5篇;相关期刊1043种,包括文史知识、故宫博物院院刊、紫禁城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宫廷典籍与东亚文化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第三届世界儒学大会、明清皇家陵寝保护与发展研讨会等;康熙的相关文献由2068位作者贡献,包括黄建军、李国文、冯伯群等。

康熙—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453 占比:99.59%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20%

专利文献>

论文:5 占比:0.20%

总计:2463篇

康熙—发文趋势图

康熙

-研究学者

  • 黄建军
  • 李国文
  • 冯伯群
  • 陈事美
  • 佚名
  • 宋德宣
  • 成积春
  • 李月辉
  • 梁衡
  • 田朝晖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丁少帅
    • 摘要: 探讨清朝前期帝王借助“御书”之力,加强皇权管理,笼络人心,细理书法所带来的良好的社会功效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从而打破传统对书法视作“小艺”的错误认知,而且解释了能够恰当地使用“书法”的社会功效,不但不会像宋徽宗那样导致“亡国”的下场,还会起到巩固政权、收买人心的作用。并让书法能够摆脱“非议”,成为真正可以上得了“台面”的谈资。
    • 侯亚荣
    • 摘要: 古钢琴艺术活动的本质属性是基于人际关系的传播,中外文化在传播中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多维度的信息产生交流与沟通,使社会关系在历史洪流中产生生生不息的变化,单一维度的艺术活动溯源是文化传播的"活化石"。古钢琴艺术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是多面而开放的,与宗教文化的传播密不可分,尤其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学者和专家都曾关注与研究清朝康熙皇帝对古钢琴的发展与推动,研究方向聚焦古钢琴在皇室的宗教文化交流上,尤其倾向于康熙本身的音乐造诣,很少有人去审视康熙与古钢琴艺术活动的传播学意义。文章通过深挖康熙与古钢琴艺术内在联系,剖析原因,从中提取了康熙与古钢琴艺术活动的传播学意义。
    • 李春保
    • 摘要: 王锺翰从事清史与民族史研究,既继承了中国史学重视考据的传统,又较多地在唯物史观思想指导下运用发展的、全面的眼光考察历史人物。王锺翰深入分析了一些学者对康熙的研究,提出了许多更深刻的看法,对于理解和认知中国近现代史学思想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 李世超
    • 摘要: 作为康熙时期的代表性瓷器,康熙青花瓷举世闻名,在国内外收藏界素有“独步天下”的美誉。不仅在当时受到皇亲国戚、达官贵人、文人雅士、富商巨贾、一般民众等诸多人士的喜爱和追捧,更是成为外销的主力产品,风靡世界各地。直至今日,青花瓷的魅力依旧,成为收藏家竞相追逐的对象。一旦有康熙青花瓷流入市场,往往都会引起不小的轰动,拍卖价格更是水涨船高,动辄成百上千万元。正因为如此,造成了一大批康熙青花瓷的仿制赝品,给收藏人士造成疑惑和困扰。本文以康熙青花瓷为例,尝试以专业的视角对其进行品鉴和解读。
    • 廖铭德
    • 摘要: 从广东仁化县志纂修历史考察,康熙十二年还纂修成一部县志,它由知县鹿应瑞修、澹归和尚纂。该志因鹿应瑞应召赴京而未付梓刊刻,翌年,毁于杨摆江“贼乱”之中。澹归《徧行堂集》卷二十八《答鹿君符明府》记载了修志的经过、《徧行堂集》卷二十《仁化县志凡例》收录了志目志论及条目;将之与康熙二十五年李梦鸾《仁化县志》互勘,可窥鹿应瑞《仁化县志》概貌及补《司马志》志目之阙。
    • 高冉
    • 摘要: 清代初期官窑和民窑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瓷器造型多样,品种不断创新,景德镇制瓷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特别是颜色釉瓷器更为发达,集历代色釉烧造之大成。以高温铜红釉为研究对象,在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借助最新科技检测成果,可辨析清代初期高温铜红釉的品种、差异及特点,从而为研究高温铜红釉的历史发展和演变、烧造工艺和瓷业影响等方面提供相应的依据。
    • 王京州
    • 摘要: 对杜公瞻《编珠》残卷的校理和辑补,集中体现出“南书房行走”高士奇致力于编刻类书的匠心。至于该书的发现权,则存在高士奇和朱彝尊之争。康熙敕命清吟堂刻《渊鉴类函》,由高士奇、高舆父子两代接力完成,不仅显示出康熙敕编类书有来自高氏的佐助,同时也透露出类书思想在二人间的影响和承继。高士奇不仅在诗文创作方面予康熙以指导,同时还在知识视野和治学旨趣等方面对康熙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中类书编撰可视为高士奇与康熙在学术层面的深层联结点。
    • 张书才
    • 摘要: 本集收录曹寅自己署名的档案一一八件、曹寅与他人联合署名的档案六件,是编者迄今所见曹寅署名的奏折、题本、奏本之全部,记录了曹寅在康熙二十五年(1686)十一月至康熙五十一年七月去世前的公务活动。此外,并附录了“有关曹寅的档案史料选辑”七五件、“平郡王讷尔苏世系暨生平档案史料”三件,均为曹寅研究的第一手史料。鉴于《关于江宁织造曹家档案史料》自1975年出版以来,学界已对曹家,特别是曹寅档案多有介绍与研究,故仅就新收录的曹寅相关档案资料对曹家的盛衰缘由稍事介绍。
    • 罗娟
    • 摘要: 《红楼梦》中出现了许多外国物品,对照清代历史资料,其中有包括外国进贡的、广州十三行购买的以及江宁织造采购的,其种类之多、样式之杂,让读者叹为观止。作为一个以内务府包衣出身和皇家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世家,因其特殊的官职和身份,曹家享有的西洋器物也可谓是琳琅满目、包罗万象。曹雪芹将这种西洋气派反映到《红楼梦》的创作中,借此来刻画贾府极致的富贵、至高的权力和精致的品位。但曹家何以能够享有如许多的洋货,本文主要围绕曹家可能获得洋货的渠道展开论证,这不仅使人们了解到清初西洋器物的历史状况,还可以加深人们对曹雪芹家族的认识。
    • 吴跃华
    • 摘要: 在近代中西音乐文化交流史上,外国来华传教士徐日昇教康熙皇帝弹奏《普庵咒》一事,不仅国人传为佳话,西方学者也不断有著作论及。但对这究竟是怎么教弹的至今无人解释过。深入研究徐日昇为康熙编写的教材《律吕纂要》后认为,《普庵咒》就是《律吕纂要》中“配合作乐”法的教学案例,属于启蒙性教材。其“配合作乐”法是西方“新艺术”时期的“音程协和理论”。选择这过时的音乐理论的目的就是为了教弹《普庵咒》,因为《普庵咒》曲谱原本就带有音程这一音乐形式存在。而西方“新艺术”时期的“音程协和理论”正好基本能解释我国《普庵咒》曲谱中的音程现象。徐日昇没有选择当时西方前沿的音乐理论,目的就是为实施利玛窦的“文化适应”策略,而不是传播更具时代特征的音乐理论。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