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西学中源

西学中源

西学中源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2年内共计96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史、自然科学理论与方法论、中国哲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6篇、专利文献69篇;相关期刊83种,包括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北方论丛、船山学刊等; 西学中源的相关文献由96位作者贡献,包括任晓兰、刘仲华、刘钝等。

西学中源—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6 占比:58.18%

专利文献>

论文:69 占比:41.82%

总计:165篇

西学中源—发文趋势图

西学中源

-研究学者

  • 任晓兰
  • 刘仲华
  • 刘钝
  • 孙燕宁
  • 张兆鑫
  • 张庆伟
  • 张明悟
  • 张西平
  • 徐道彬
  • 王韬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期刊

    • 何刚刚
    • 摘要: 章太炎是晚清“以西释子”风潮中的代表人物。他在《膏兰室札记》中用西方科学知识,从不同维度对诸子学进行了重新诠释。但因为他所利用的西方科学知识主要集中在天文学与生物学领域,对于其他科学知识的了解并不充分,导致他的解读存在很大局限性。此外,由于他价值先行的立场使得诠释充满了主观性,流露出明显的“西学中源”倾向,由此造成了对诸子学和西方科学的双重误解。章太炎“以西释子”所出现的问题启发当代中西哲学比较研究应该始终遵循诠释的基本准则,恪守诠释的边界,避免对文本进行过度诠释与混乱诠释。
    • 吴雨
    • 摘要: 薛福成是近代著名外交家,早期维新派代表人物。“西学中源说”是其在洋务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极具特色的思想,在晚清知识分子中产生了重要影响。
    • 李栋
    • 摘要: 洋务运动时期,面对西学在中国的传播,朝野知识分子首先利用“强制同化”的认知心理,将来自于西方的一切知识,用中国传统固有的概念和框架进行归类。接着,他们再用演绎的方式,将其放置在儒学精义下“圣学投影”,进行评价。这一“认知—评价心理”在洋务运动时期具体表现为“西学中源”说和“中本西末”说。然而,随着对西学知识认知的加深,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开始突破既有的“认知—评价心理”,提出了“中西各有本末”“中本亦可变”“中本中的大本”等别样的“中本西末”观,但最终仍未摆脱既有“中本西末”的整体框架。按照麦金泰尔的相关理论,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在于,中国朝野知识分子没能从根本上意识到西学之于中国在本质上属于“认识论危机”,而他们仍在采用传统处理知识危机的方法进行应对,因此意义有限。
    • 刘永强
    • 摘要: 近代中国逻辑思想研究的形成得益于清代诸子学复兴,而诸子学复兴则受两个因素影响:一是考据学的发展,二是“西学中源”说的论证需要。因而可以说考据学和“西学中源”推动了近代中国逻辑思想研究的形成。前者提供坚实的文本基础,后者利用比附的方法视西学为比较参验对象。在二者综合作用下,近代的中国古代逻辑思想研究开始形成。回顾这一过程,反思其中不足,可以得到以下启示:应重视诸子学研究;注重训诂方法的使用和研究;在文化平等交往的基础上进行逻辑的比较研究。
    • 张西平
    • 摘要: 明清之际的西学东渐是中国历史上首次与西方文化的接触,这次西学东渐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发展,但最终以失败而告终.本文从西学传入、西学中源说、罗马梵蒂冈教廷与清政府的礼仪之争等方面,对这次西学东渐做了一个历史性的总结与反思.
    • 李宝山
    • 摘要: 明清时期的"二西"语境,涵盖"西洋"和"西天"两个层面,在这种语境下,明清时人将西洋画的立体感与"凹凸花"联系起来,将西洋画的阴影法溯源到"天竺遗法",产生了以"西天"法释西洋画的现象.这种现象是明清之际"西学中源"思潮的一个表征,其根源在于"夷夏之防"的民族文化心理以及"执古语今"的阐释传统.以"西天"法释西洋画作为一个学术史案例,对当下的学术研究具有一定的警示作用,即应尽量避免在西方绘画体系的"阴影"之下阐述中国绘画美学问题.
    • 章晓强
    • 摘要: “西学中源”说是中国本位文化观念的集中体现,从明末思想雏形形成到晚清观念破产,该学说在中国思想史上断续出现,也曾一度成为官方学说。而自民国起便有对该说的研究,1980年代后该说再度走进研究者的视野。“西学中源”说的研究中不乏关于整体历史把握和学派、个人思想观念掌握的优秀成果,但也存在研究重复、史料挖掘和辨析有限、研究视角狭窄等问题。而通过对汉语世界目前已有的“西学中源”说相关理论研究成果进行学术史的分析和梳理之后可以看到,截止廿一世纪以来,尽管汉语世界关于“西学中源”说的研究纷繁复杂,但除研究学说宏观发展过程以外,对于学说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关键节点的研究也得到诸多学者的重视。
    • 李欣然
    • 摘要: “西学中源”说是甲午戊戌时期流行的一种讨论中西学关系的观点,王仁俊的《格致古微》即为其代表.该书以“表古籍之微,发西学之覆,将以严华洋之辨,大中外之防”为宗旨,既要沟通“古籍”和“西学”,却又同时区分中西,本身即潜藏着悖论.从中西学异同的视角看,“西学中源”说不仅关涉促进或阻碍西学引进的问题,更是一种介于中西相通和中西相异之间的独特认知,既暗含着中西学本质上的贯通,又强调二者现象上的区别.在近代思想光谱中,“西学中源”说有其独特的位置,既不同于严复所主张的中西各有体用,也不同于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证成“不中不西,即中即西”之学的尝试,还异于张之洞以中西之别为基础的“中体西用”之说.它反映了一种以中学为主的融通中西的努力,这种努力在中西竞争的一面日益彰显时逐渐退隐.
    • 王皓
    • 摘要: 明清之际,耶稣会士将亚里士多德学说体系中的气象学传入中国.作为学术传教的一部分,耶稣会士此举是为了取代中国传统的气象观,从而达到传播信仰的目的 .当时,有少数中国士人以"格义"的方式将这些西洋气象知识援引到传统的中国学说之中,实现了西学中化.康雍乾时期,随着反教形势的发展,与西教密不可分的西学也受到牵连,士人对西学知识的吸收基本受制于"西学中源"的框架.这种类型的言说一直持续到清末民初甚至更晚.深入分析有清一代士人阶层对西洋气象知识的容纳、接受、改造乃至批驳,可以反映中西文化在长时段和结构性方面的一些深层次差异,以及在西学冲击下中国知识转型的艰巨和复杂.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