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储集空间

储集空间

储集空间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555篇,主要集中在石油、天然气工业、地质学、地球物理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44篇、会议论文94篇、专利文献243204篇;相关期刊131种,包括石油天然气学报、西部探矿工程、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等; 相关会议53种,包括第二届全国青年地质大会、第一届全国纳米地球科学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地质学会纳米地质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第三届非常规油气成藏与勘探评价学术讨论会等;储集空间的相关文献由1847位作者贡献,包括卢双舫、姚素平、姜在兴等。

储集空间—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44 占比:0.18%

会议论文>

论文:94 占比:0.04%

专利文献>

论文:243204 占比:99.78%

总计:243742篇

储集空间—发文趋势图

储集空间

-研究学者

  • 卢双舫
  • 姚素平
  • 姜在兴
  • 何治亮
  • 刘伟新
  • 孙超
  • 朱炎铭
  • 王伟明
  • 舒萍
  • 钟建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何文渊
    • 摘要: 古龙页岩油是大庆油田近两年勘探的热点,但页岩油储层的基本储集空间和运移通道尚未搞清楚。通过电子背散射发现了页岩油储层中发育了大量的纳米孔和纳米缝,为页岩油的勘探开发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和思路。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古龙页岩油储层中纳米孔的直径以10~50 nm为主,中值为20~30 nm,主要为不规则形态,多呈多角形与纳米缝连接;纳米缝宽度多为10~50 nm,中值也为20~30 nm;它们主要是由黏土片的F-F(face-face)凝聚形成的。这些纳米孔和纳米缝多被有机质充填,形成了一个在纳米尺度空间储存的连续原位油藏。通过观察还发现,纳米孔与纳米缝连接关系密切,纳米孔、纳米缝和更高一级的微缝、页理缝也互相连通,构成了一个很好的空间连通网络系统,为古龙页岩油的有效和高效开发奠定了很好的基础。研究成果可以为古龙页岩油的进一步勘探开发提供理论支撑。
    • 逄海明; 张辉; 郭军参; 陈峰; 卢靖; 马宁远
    • 摘要: 石炭系是春光探区的增储潜力层系,火山岩有效储层展布特征不清是制约石炭系油气勘探的关键因素。利用岩心薄片、物性分析、测井响应等资料,对石炭系火山岩储层进行了识别,通过开展有效性评价,明确了孔隙型、裂缝-孔隙型和裂缝型三种储集空间类型,储层的形成和分布与火山机构、风化壳、断裂密切相关。其中,孔隙型储层分布相对局限,在火山机构附近的近火山口亚相和溢流相形成物性相对较好的储层;裂缝-孔隙型储层分布范围广,在风化壳区受风化淋滤作用,形成裂缝和溶蚀孔隙发育的储层;裂缝型储层分布在石炭系“内幕”的断层附近,多呈“蜂窝状”分布。结合岩性、电性建立有效储层测井响应特征,针对性地开展有效储层识别,在明确储集空间基础上,将有效储层分为三类:Ⅰ类储层条件有利,但分布局限;Ⅱ类储层条件较有利,分布较广;Ⅲ类储层物性条件较差。其中,Ⅰ类、Ⅱ类储层发育区是下一步石炭系的增储潜力区。
    • 李海; 陈孝红; 彭中勤; 陈林; 刘安; 罗胜元
    • 摘要: 湘鄂西地区下寒武统发育一套有利的页岩气储层。选择不同沉积-构造单元内的典型页岩气井,通过有机地化测试、矿物X衍射、场发射扫描电镜及核磁共振等技术方法,对牛蹄塘组页岩气储层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页岩矿物组成受沉积相控制明显,浅水陆棚区页岩矿物组成表现出“低硅高钙”特征,盆地相区页岩矿物组成表现出“高硅低钙”特征;随着沉积水体的加深,页岩岩相类型由灰质页岩和混合质页岩向硅质页岩转变,储层的脆性指数也相应增大,岩石可压性更好。有机碳含量与孔隙度之间存在较好的正相关性,尤其是在有机碳含量大于2.0%的富有机质页岩段,两者相关性明显增强,表明页岩中有机质的富集对孔隙发育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区页岩主要发育纳米级孔隙,具有相对较低成熟度和埋深的宜昌地区页岩有机质孔隙的孔径较大、面孔率较高。宜页1井页岩纳米级孔隙以微孔(0~10 nm)和小孔(10~100 nm)为主,张地1井页岩纳米级孔隙以小孔为主,页岩孔隙体积主要来源于直径大于10 nm的孔隙;纵向上靠近有机质富集层段,页岩孔隙度增大的同时也会导致孔隙结构发生一定程度改善。
    • 何文渊; 崔宝文; 王凤兰; 王永卓; 蒙启安; 张金友; 邵红梅; 王瑞; 白云风; 林旭东; 赵莹; 孙宝刚; 付秀丽; 徐庆霞; 崔坤宁; 钟建华; 高剑波; 孙宁亮; 毛毳; 邵珠福; 倪良田; 宋全友; 薛纯琦; 郝兵; 圣朋朋; 张继震; 王宇航; 张文鑫
    • 摘要: 松辽盆地古龙凹陷有丰富的页岩油气资源。但是目前对古龙凹陷页岩油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和页岩油的状态,尤其是储集空间的类型及其组合关联性认识不清。通过对古龙凹陷白垩系青山口组岩芯的精细描述及其薄片分析和电子显微镜观察及三维CT深入研究,发现古龙青山口组页岩油的储集空间具有多样性和多尺度性。除了纳米孔缝外,还有页理缝。根据页理缝的规模和与油气的关系,可分为5类:①纳米缝,缝宽在10~50 nm,缝长50~100 nm,或更长;两端尖中间宽,微弯曲呈蠕虫状;本身也是重要的储集空间,是纳米级油元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纳米级孔油元和微米级油基关系密切;②微米缝,宽0.1μm到数微米,长数十微米到数百微米,与纳米级油元和微米级油基关系密切;③中微缝,宽数微米到数十余微米,缝长数百微米,与微米级油基关系密切;④大微缝,宽数十微米到100μm,长数百微米到数毫米,与微米级油基和微微缝及中微缝关系密切和⑤大页理缝(宽数百微米,肉眼明显可见),与各级微裂缝关系密切。此外,可见高角度倾斜或直立的裂缝,由于这些页理缝顺层发育,所以往往当做页理对待。通过研究,认为页理缝主要是嫩江组沉积末期(嫩末)和明水组沉积末期(明末)的构造反转褶皱过程中形成的。另外,还发育了大量的顺层方解石脉,根据方解石脉的宽度分为3类:①小型介于0.1~1.0 mm;②中型介于1.0~5.0 mm;③大者介于0.5~1.0 cm,最大宽度2.5 cm。较大的顺层方解石脉由垂直页理的纤柱状方解石组成。大方解石普遍发育共轭裂缝和挤出构造,是古龙凹陷嫩末和明末古应力反转的结果,也是古应力恢复的重要依据。经应力恢复认为嫩末和明末,可能一直延续到依安组的最大应力来自于水平方向(东西方向),在1500 m和2500 m深度水平最大挤压应力分别可达139.16 MPa和204.27 MPa,而垂向最小应力则分别为35.44 MPa和59.07 MPa。所以,在这种应力状态下导致顺层发育了大量页理缝和顺层纤柱状方解石脉。此外,在页理面上还发育了一系列摩擦镜面、擦痕、阶步、光面、剪裂面、鳞片构造、碎片构造等,揭示了沿页理发育了强烈的顺层剪切。四级纳微缝与大页理缝密集发育,在顺层面方向构成了裂缝空间联通网络,使页岩在顺层面方向渗透率较好或很好;裂缝空间联通网络与纳米和微米孔一起构成了一个三维的特殊缝孔体,与碳酸盐岩的缝洞体相当。纳米孔缝和微米孔缝及页理缝对于松辽盆地青一段页岩油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 贾甄甄
    • 摘要: 火山岩油气藏因其特殊性一直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酸性火山岩是其重要的油气储层。但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对火山岩储集层储集空间的研究并不彻底。以海拉尔盆地为例,并采用荧光显微镜图像分析、有效面孔率定量测量等实验方法对原生和次生两种成岩作用下形成的储集空间及其对储集空间储集能力的影响进行简要分析,从而对酸性火山岩储层的储集空间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 李进; 王学军; 周凯; 王运所; 李宁朝; 吴颖; 王美格
    • 摘要: 为探索超深层条件下海陆过渡相页岩储层特征,针对川东北地区普光气田Y4井上二叠统龙潭组泥页岩开展了有机地球化学、矿物组成、孔隙结构、物性等分析测试。龙潭组泥页岩具有高有机碳含量(主峰区间3.77%~10.72%),Ⅱ_(2)—Ⅲ型干酪根及过成熟特征(R;介于3.82%~3.97%);总孔体积均值为0.047 mL/g,比表面积均值为31.8 m^(2)/g,孔隙度均值为6.64%;储集空间类型以有机孔、黏土矿物层片间孔、脆性矿物溶蚀孔及微裂缝为主,形态多为平行板状与两端开放管状。深水潟湖环境下泥页岩孔隙度与有机碳、黄铁矿、石英含量呈正相关,说明缺氧还原、水体稳定的沉积环境控制着原始矿物组成与结构,同时刚性矿物颗粒与有机质、黏土矿物有效络合,为有机孔保存提供了必要条件。受碾平式改造作用影响的扁平状有机质大孔与密集发育的有机质微—介孔、黏土矿物晶间孔缝、脆性矿物孔缝组成储集网络,最终形成深水潟湖微相超深层泥页岩储层。
    • 向芳; 肖倩; 喻显涛; 黄恒旭; 朱祥
    • 摘要: 通过对钻井岩屑和岩心样品的薄片鉴定、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及压汞测试,对四川盆地元坝地区上二叠统海相凝灰沉积的岩石学特征、储集空间特征和成岩作用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凝灰质呈0.1~10.0 mm厚的纹层,与有机质泥岩、炭质泥岩形成纹层状互层夹于生物灰岩、泥灰岩之中,构成凝灰岩、沉凝灰岩和凝灰质沉积岩3种岩石类型。在海水和热液共同作用下,凝灰沉积受到重结晶作用、胶结作用、交代作用、溶蚀作用和充填作用等一系列成岩作用的改造,形成了多种次生岩石类型。酸性热液的加入对凝灰成分产生溶蚀,水-岩反应后再次产生的碱性环境造成(铁)白云石、石膏和少量钠长石、重晶石的充填和交代,同时有利于伊利石或伊/蒙混层粘土的形成和保存,从而形成以微米级凝灰溶蚀孔和纳米级自生粘土矿物晶间孔为特征的孔隙类型。混积泥质和粘土化产物的定向性,以及凝灰沉积中发育的纹层对顺层缝的发育有重要贡献,从而有效改善了岩石的储集性能。
    • 戚明辉; 曹茜; 杨帅
    • 摘要: 研究川东南地区X1井下侏罗统自流井组富有机质页岩储集空间结构特征及影响因素。综合应用有机地球化学、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液氮吸附、高压压汞等手段,对自流井组页岩层系的基本地质特征、储集空间结构特征进行分析。自流井组富有机质页岩的干酪根以Ⅱ_(2)型为主,热演化程度处于成熟阶段;矿物成分以黏土矿物和石英为主,黏土矿物的平均质量分数为41%,石英的平均质量分数为33.41%;储集空间类型主要为有机质孔隙、无机质孔隙和微裂缝,其中粒/晶内孔、粒/晶间孔、微裂缝较为发育;孔隙直径的范围较大,有20~50 nm和1μm左右两个峰值,微孔和介孔分别提供了页岩储层的主要比表面积和孔体积。自流井组富有机质页岩的有机质孔隙不发育,石英含量对储集空间的发育有一定的积极作用,黏土矿物层状晶体结构的发育以及黏土矿物转化过程促进有机质生烃作用,产生的烃类和CO_(2)有利于溶蚀孔的形成,说明黏土矿物含量对页岩的比表面积、孔隙体积起主要控制作用。
    • 康家豪; 王兴志; 谢圣阳; 曾德铭; 杜垚; 张芮; 张少敏; 李阳
    • 摘要: 通过岩心薄片鉴定、扫描电镜观察、X射线衍射分析与TOC含量检测等技术,精细划分了川中地区侏罗系大安寨段页岩岩相类型,并对各岩相的储集空间类型、物性和含气性等特征进行了分析,确认了优势岩相,并结合岩相与沉积相的纵向发育特征,指出了优势开发层段。研究结果表明:(1)川中地区大安寨段页岩储集空间以与黏土矿物相关孔隙和颗粒边缘孔为主,孔隙度为0.31%~8.55%,平均为3.97%;渗透率为0.001~12.185 mD,平均为0.659 mD;气的质量体积一般高于1.0 m^(3)/t,其分布特征与孔隙度具有高度一致性。(2)研究区大安寨段页岩岩相可划分为6个大类13个小类,其中中高有机碳含量的介壳灰质黏土质页岩岩相有机质丰度、脆性矿物含量、孔隙度和含气量均最高,为最具优势的岩相,中高有机碳含量的粉砂质黏土质页岩岩相其次,中高有机碳含量的黏土质页岩岩相虽然其有机质丰度较高,但裂缝欠发育,具有一定的地质勘探潜力。(3)研究区大安寨段优势岩相主要分布在大二亚段的半深湖亚相,这也是有利的勘探方向。
    • 单祥; 何文军; 郭华军; 邹志文; 陈希光; 窦洋; 彭博
    • 摘要: 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二叠系风城组碱湖型页岩油资源丰富,是准噶尔盆地非常规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利用岩心、岩石薄片、X射线衍射、电子探针和扫描电镜等资料,研究了玛湖凹陷二叠系风城组页岩油储层的成岩作用、储集空间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风城组页岩油储层包括粉砂岩类、泥页岩类、白云岩类等3类岩石;储集空间类型有残余粒间孔、溶蚀孔、晶间孔、泄水缝、层理缝和构造缝;不同类型岩石经受的成岩作用有变化,导致了差异化的储集空间发育特征。认为以微米级残余粒间孔及长石溶孔为主要储集空间的粉砂岩类物性最好,孔隙结构最优,是玛湖凹陷风城组页岩油最重要的“甜点”储层类型。风城组储层中普遍含凝灰质火山物质,火山玻璃的脱玻化与重结晶形成的晶间孔以及构造活动造成的破裂缝在3类岩石中均不同程度地发育,造成研究区页岩油储层常具有孔-缝双重介质特征。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