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白云岩

白云岩

白云岩的相关文献在1976年到2023年内共计1460篇,主要集中在地质学、石油、天然气工业、矿业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97篇、会议论文100篇、专利文献923篇;相关期刊425种,包括沉积学报、沉积与特提斯地质、古地理学报等; 相关会议68种,包括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第五届全国沉积学大会、第五届中国石油地质年会等;白云岩的相关文献由3378位作者贡献,包括沈安江、乔占峰、王兴志等。

白云岩—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97 占比:53.92%

会议论文>

论文:100 占比:4.50%

专利文献>

论文:923 占比:41.58%

总计:2220篇

白云岩—发文趋势图

白云岩

-研究学者

  • 沈安江
  • 乔占峰
  • 王兴志
  • 郑剑锋
  • 佘敏
  • 朱井泉
  • 胡文瑄
  • 苏中堂
  • 陈永权
  • 陈洪德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徐鸿彪; 刘汉香; 别鹏飞
    • 摘要: 岩石在动荷载作用下将表现出与在静荷载作用下显著不同的力学特性。采用MTS-815 Flex Test GT岩石力学试验机对从某一地震滑坡区采集的两种岩石(白云岩和千枚岩)开展了三轴多级循环加卸载试验,旨在获得这两种岩石在循环荷载下的力学特性。试验采用的围压为10 MPa,正弦波加载频率为2 Hz,每级应力水平下的循环周次为60。基于试验获得的轴向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着重分析了两种岩石的应力—应变曲线特征、累积残余应变特征和回滞环特征,并分析了循环周次和应力幅值对这些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两种岩石在一次循环加卸载过程中产生的应力应变回滞环具有相似的窄尖叶形状。在加载过程中,岩样以线弹性变形为主,应力—应变曲线为近似直线;在加载与卸载的过渡阶段,曲线迅速逆转,表明弹性应变迅速恢复;卸载过程中出现了相对于应力的小应变滞后现象,应力—应变曲线为上凹形;2)两种岩石的累积残余应变和回滞环特征参数随着循环周次和应力幅值增加呈现出三阶段变化规律,但此规律受岩石初始缺陷的影响很大。对于非均质化程度高的千枚岩样而言,上述规律性明显弱得多;3)在多级循环加载作用下,两种岩石均为剪切破坏,峰值强度都较静态峰值强度有所降低,表现出了疲劳破坏特性。本研究成果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岩石在动态循环荷载下的力学响应行为,也可为后续从岩石力学角度分析地震作用下大型岩质滑坡的形成机理提供理论支撑。
    • 江锦棕
    • 摘要: 偶有碱碳酸类岩石运用于铁路建设中,碱碳酸去白云石化反应存在导致混凝土结构膨胀、开裂,甚至破坏的风险。介绍了常见的石灰岩和白云岩工程性质和矿物组成,分析了碱碳酸反应机理,结合试验数据得出,石灰岩与白云岩具备良好的工程力学性能,如无碱-碳酸活性反应,是比较优质的工程骨料;通过岩石柱法、快速砂浆棒法,确定细小菱形白云石晶体(粒径≤0.05 mm)在高碱环境中能引起岩石柱和砂浆膨胀;通过抑制有效性试验得出了掺合料及外加剂在一定程度对砂浆棒抑制有效。希望通过此文对石灰岩和白云岩的剖析及其碱活性试验为之后的工程提供参考资料。
    • 饶诗怡
    • 摘要: 四川盆地栖霞组是目前盆地油气勘探的重要层位,前人已对其开展过大量研究,但在诸多方面仍存在争议,不利于栖霞组进一步勘探开发工作。本文在调研盆地栖霞组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川中地区栖霞组勘探实践中相关地球化学实验结果,对前人的研究进行归纳和总结,包括层序地层格架、沉积相带、储层类型、储层成因、白云石化作用类型等。前人认为盆地栖霞组储层类型主要为晶粒白云岩储层和溶洞型灰岩储层,但在层序地层格架、沉积相带和储层成因方面有不同观点。其中,前人大多将栖霞组划分为1个或2个三级层序,在沉积相带的划分上有碳酸盐岩台地、碳酸盐岩缓坡和二者兼具等观点,认为栖霞组白云岩可能为埋藏、热液、渗透回流或多种白云石化作用叠加形成,白云岩储层成因则有热液溶蚀作用改造、有利相带叠加溶蚀作用等多种观点。
    • 熊晨皓; 李响
    • 摘要: 孔隙度的准确性是优质储层识别和建模的重要基础。白云岩储层孔隙结构复杂,发育类型多,其孔隙度难以精确预测。通过采集川西地区L组白云岩储层182个取心样本、常规测井和成像测井资料,将6种机器学习模型应用于不同测井参数的训练与测试,并评价不同模型的预测性能。结果表明,引入不敏感损失函数度量的遗传算法支持向量回归机模型的预测效果最好,决定系数高达0.87。采用常规测井与成像测井相结合的机器学习综合算法,能有效降低白云岩储层非均质性的影响,提高孔隙度的解释精度,为优质白云岩储层的识别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廖维能; 庞运权; 聂舒静
    • 摘要: 北山铅锌、硫铁矿床是典型的密西西比河谷(MVT)型铅锌矿,近几年的深边部勘探取得了较大的突破,新增资源储量达大型。文章在以往找矿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其矿床成因及控矿因素的分析,发现张性断层带、层间破碎带和岩性组合为北山铅锌矿床主要的控矿因素,对矿床找矿远景进行分析后,探讨找矿方向。
    • 鲜强; 安海亭; 苑恒超; 赫英福; 刘运宏; 张泉
    • 摘要: 塔北地区中、下奥陶统以及寒武系深层白云岩勘探程度低。为了寻找该区碳酸盐岩新的勘探领域,开展以岩性、地震资料为基础的地震相识别及沉积相带划分,在塔北地区下奥陶统蓬莱坝组识别出蒸发台地、局限到开阔台地等沉积相带,以及对应的岩溶区带。通过储、盖综合分析评价,认为局限到开阔台地相的储层,在混合水、断控岩溶的共同作用下产生溶蚀孔洞,具有良好的储盖组合,具备规模勘探的基础,是下步勘探的接替领域。
    • 王琼仙; 宋晓波; 邓美洲; 张岩; 高恒逸; 陈丽花; 李勇
    • 摘要: 四川盆地西部川西气田的中三叠统雷口坡组四段潮坪相白云岩储层以发育大量组构选择性溶蚀孔隙为特征,储层在平面上大面积分布,但优质储层具有纵向薄、横向非连续分布的特征,空间分布规律不清,直接影响了川西气田大斜度水平井的部署。通过岩心和薄片观察岩石结构构造、储层孔隙特征,同时利用岩石碳氧同位素和阴极发光测试资料,结合潮坪相高频沉积旋回垂向序列特征分析,对川西气田雷四段潮坪相白云岩储层的准同生溶蚀特征、溶蚀强度的控制因素以及准同生溶蚀对优质储层分布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以渗流豆粒、钙结壳层及层状分布的窗格孔发育为主要特征的准同生溶蚀作用,是雷口坡组优质储层分布的关键控制因素。②受潮坪环境频繁的海平面变化形成的高频沉积旋回控制,准同生溶蚀作用具有单期暴露溶蚀时间短、面积大及多期叠加暴露溶蚀的特征。准同生溶蚀强度受沉积旋回垂向序列特征和单个沉积旋回厚度共同控制。③川西气田主要发育4种类型的沉积旋回,其中潮间上部—潮上带形成的高频沉积旋回最有利于准同生溶蚀作用发生。单个沉积旋回自下而上距离暴露面越近,孔隙越发育,碳氧同位素组成值略变低,测井GR值变高、深浅电阻率变低。单个旋回的中上部准同生溶蚀作用最强,容易形成优质储层;单个旋回厚度小于5 m时,优质储层在纵向上发育比较集中,横向上分布比较连续。
    • 林伟青; 周方圆; 罗文君; 周乐木; 游凌云
    • 摘要: 以采石场废弃白云岩粉为前驱体,成功制备了具有优异机械性能的白云岩碱激发净浆,研究了不同养护温度对其抗压强度、断裂韧性和断裂能的影响,探究了养护温度的微观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废弃白云岩粉可在碱激发剂的作用下发生去白云石化反应和离子交联反应,形成具有优异力学性能的白云岩碱激发净浆;白云岩碱激发净浆的抗压强度和断裂韧性在养护温度为150°C时达到最大,而其断裂能随养护温度变化较小;在不同养护温度下,白云岩碱激发净浆内部不同发育形态的碳酸钙晶须是其抗压强度和断裂韧性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
    • 何仁清; 徐代才; 依力哈木江·塔依尔; 王坛; 吴佳杭
    • 摘要: 塔里木油田寒武系油气藏埋藏深,可钻性差,部分层段含燧石或硅质,常规钻头磨损严重,机械钻速低,严重影响寒武系盐下油气藏的勘探进程。基于白云岩岩石力学实验及钻头磨损、钻井参数分析,得出白云岩高抗压强度、地层不均质以及井底振动是白云岩地层钻头磨损严重的主因,提出了以非平面齿解决钻头冲击破坏、以“预破碎”解决破岩效率低、以螺杆和扭冲等提速工具解决稳定切削等难题。基于优选原则的复合钻头、尖圆混合齿钻头和扭冲、螺杆等提速工具较常规钻头提速30%以上,进尺提高80%以上。
    • 韩雪; 徐维海; 罗云; 黎刚; 刘建国; 朱小畏; 程俊; 苗莉; 向荣; 颜文
    • 摘要: 南海自新生代以来发育了大量的碳酸盐岩台地和生物礁,并普遍发生白云岩化作用,具有广阔的油气勘探前景。文章通过开展岩相学观察、矿物学分析、常微量元素和碳氧同位素分析,同时结合Fe组分及Fe同位素地球化学分析,对南沙群岛南科1井白云岩的发育特征和成岩环境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南科1井上中新统—下更新统白云岩主要形成于近地表环境中,溶蚀孔隙发育,残余结构明显。白云岩层中发育有多个与暴露成因有关的界面,未发现石膏层的存在。同时,白云岩普遍具有低Fe、Mn和Sr的特征以及与现代海水相似的REE分布模式,δ^(13)C和δ^(18)O多为正值,但不存在相关性。整体来看,白云岩可能形成于轻微蒸发海水的渗透回流作用,还受到了与古气候变冷有关的海平面下降的控制。此外,南科1井岩芯中多个层位发育铁白云石,并且集中分布在暴露面附近。Fe组分和Fe同位素组成结果显示,白云岩中Fe主要来源于海水中碳酸盐的沉淀,成岩过程中基本不存在额外的陆源或热液来源的Fe混入。铁白云石主要形成于低温和浅埋藏环境中,大气淡水对生物骨架、生物碎屑以及自生碳酸盐矿物的淋滤-溶解作用为其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来源。作为生物礁体暴露地表期间的产物,铁白云石的发育层位可能指示着低海平面时期。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