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机器学习

机器学习

机器学习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3年内共计20994篇,主要集中在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电工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205篇、会议论文716篇、专利文献346088篇;相关期刊3029种,包括电脑知识与技术、计算机工程、计算机工程与设计等; 相关会议456种,包括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第二届中国分类技术及应用学术会议、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第12届全国学术年会等;机器学习的相关文献由46879位作者贡献,包括周志华、陈雨强、涂威威等。

机器学习—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205 占比:3.40%

会议论文>

论文:716 占比:0.20%

专利文献>

论文:346088 占比:96.40%

总计:359009篇

机器学习—发文趋势图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张倩; 卞敏洁; 何琴; 黄东锋
    • 摘要: 背景: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进展,轻度认知障碍患者逐步增多。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血管性高危因素与血管性认知障碍有显著的相关性。因此,血管性高危因素也可作为识别和预测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方法之一。目的:探索以血管性高危因素构建的支持向量机模型在识别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中的临床价值,以期作为一种简易的筛查工具应用于基层机构、社区以及居家康复中。方法:纳入研究的受试者行认知功能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分为正常组、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组和痴呆组;同时采用方差分析筛选出3组间有统计学差异的血管性高危因素,从而构建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筛查的支持向量机模型,使用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曲线下面积评估模型的预测性能。结果与结论:①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受试者中,根据认知功能评估结果分为正常组(39例)、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组(24例)和痴呆组(17例);②组间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发现收缩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血尿酸5个血管性高危因素组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③故用上述5个因素构建模型,结果显示筛查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的灵敏度为0.8453,特异度为0.9194,阳性预测值为0.8180,阴性预测值为0.9327,受试者工作曲线结果显示曲线下面积为0.8923;④提示基于常规体检项目中血管性高危因素构建支持向量机模型在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筛查中具有较高的辨别效能,且其简单易行,可作为一种筛查的方法应用于基层机构、社区以及居家康复中。
    • 李振雷; 李娜; 杨菲; SOBOLEV Aleksei; 宋大钊; 王洪磊; 纳然; 曹亚利
    • 摘要: 同步采集了煤样单轴压缩破坏过程的声发射全波形数据和应力数据,提取了声发射梅尔倒谱系数作为样本特征,定义煤样当前受力与其峰值载荷的比值为煤样的应力状态并将其作为样本标签,利用机器学习方法构建了煤样破坏状态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梅尔倒谱系数可以很好地表征煤样的破坏状态,该参量在煤样达到受力峰值80%后表现出明显突增或突降或先增加然后突降的规律,机器学习能够利用该样本特征建立煤样破坏状态预测模型进而预测煤样的危险状态,利用五折交叉验证方法评价模型的预测准确度达到88.61%,模型预测效果和稳定性良好;进一步讨论了不同重要度的梅尔倒谱系数组合作为样本特征对于模型预测效果的影响,发现样本特征中含有重要度高的特征和关键特征是模型预测准确度高的关键.这可为进一步完善煤岩动力灾害预测预警提供借鉴.
    • 于文强; 任富超; 石国宏; 许苑晶; 刘同有; 谢幼专; 王金武
    • 摘要: 背景:脑卒中是危害中国国民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及高复发率的特点。步态功能障碍或损害被认为是脑卒中最常见和最具破坏性的生理后果之一,积极的下肢康复训练可以促进步态功能的恢复,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目的:文章旨在回顾和总结适用于脑卒中后步态量化和分析的研究成果,重点是分析最新的步态分析系统、脑卒中后步态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以及在临床环境中的可行性和潜在价值。方法:以“卒中、步态分析、评估、下肢、时空、运动学、动力学、足底压力、肌电图、机器学习、统计学”为中文检索词,以“stroke,gaitanalysis,assessment,lowerlimb,spatiotemporal,kinematics,kinetics,plantarpressure,Electromyography(EMG),machine learning,statistical”为英文检索词,分别检索中国知网及PubMed数据库。检索时间范围为2000年1月至2021年12月。通过阅读文题和摘要进行初步筛选,排除中英文文献重复性研究、低质量期刊及内容不相关的文献,最终纳入60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①传统的定性步态分析主要基于观察步态,具有主观性,在很大程度上受观察者经验的影响,而仪器化步态分析提供了测量的参数,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重复性,可用于整个康复过程中的诊断和评估。②快速崛起的智能可穿戴技术和人工智能,正日益引起步态研究者的更多关注:虽然它们在临床环境中的使用还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但这些工具有望改变卒中步态量化的现状,因为它们提供了获取、存储和分析多因素复杂步态数据的手段,同时捕获了其非线性动态可变性,并提供了预测分析的宝贵好处。③在步态分析中,常通过一些特殊参数来描述步态正常与否,包括时空、运动学、动力学及肌电图参数等。了解与步行功能相关的因素可以帮助临床医生和研究人员确定在评估步行功能时应重点关注的步态相关参数。④由于常规统计方法已不能逐渐满足处理仪器化步态分析产生的具有高异质性高复杂性的大数据量,并且步态分析涉及大量相互依赖的参数,由于大量的数据及其相互关系,这些参数很难解释,为了简化评估,将机器学习应用在脑卒中后下肢步态分析中是一个很有前途的解决方案。
    • 刘洋; 王丽娜
    • 摘要: 在低轨卫星网络中,卫星运行速度快、运行周期较短,星间链路动态变化.为了及时感知星间链路状态并选择正确的路由,提出一种基于树突神经网络的低轨卫星智能感知路由算法,通过卫星之间的可视性约束分析星间建链情况,实现星间链路态势感知;通过实时构造训练集,利用树突神经网络自动调整全局卫星网络链路的权值,进而优化传统迪杰斯特拉(Dijkstra)算法,实现星间链路质量感知,给出智能路由决策;通过周期性监测卫星网络拓扑,实时修正初始路由路径.仿真结果表明,基于树突神经网络的路由算法复杂度低,路径时延、时延抖动及丢包率均低于传统启发式路由算法和Dijkstra路由算法.
    • 李林伟; 彭崯; 童思友; 王忠成; 尚新民; 赵胜天
    • 摘要: 本文引入RNN的升级算法LSTM神经网络技术,建立了一套海量数据、高精度的自动拾取地震资料初至流程.相比于其他神经网络方法,LSTM神经网络能够提取数据的时序特征,加强学习初至前噪音时序特征,从而提高初至拾取的精度,为地震资料的初至拾取提供一套新的思路.首先设计样本制作过程并建立、训练模型,通过模拟资料验证方法的有效性,应用于胜利油田浅海与西部山地地震勘探资料的初至拾取,取得理想效果,证明LSTM神经网络初至拾取具有较高的精度与适用性.
    • 胡尊国; 顾金鑫; 陈颖
    • 摘要: "倾斜性"政策对各区域形成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发挥了重要作用.借助于这些区域政策,地方政府会更积极地介入经济活动,其对生产部门结构变迁的冲击具有时空异质性,这为讨论南北发展分化提供了一种新的线索.因此,文章构建了"倾斜性"政策、两部门结构与区域发展的均衡模型,采用机器学习方法对2003?2018年277座城市高维特征分阶段开展实证分析,并使用因果森林估计了"倾斜性"政策的异质性处理效果,经由省份聚类解决算法的"过拟合"问题以及用岭回归和社会网络分析等进行了稳健性检验.结果发现:(1)旨在协调区域平衡发展的政策在南方地区的效果优于北方,尤其在2012年以后,效果更明显.(2)"倾斜性"政策会提高欠发达地区不可贸易部门的份额,引致长期生产率提升速度比可贸易部门更缓慢,尽管这种现象在我国普遍存在,但北方城市相对更严重,这是南北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因此,考虑到传统区域政策的异质性和不可持续特征,未来区域政策的重心应侧重于如何提升欠发达地区人力资本积累以及企业的贸易参与度.
    • 李辉; 化金金; 邹波蓉
    • 摘要: 股票数据具有非线性和复杂性等特点,单一模型预测效果不佳,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RF-LSTM组合模型,用于预测股票的收盘价.首先,利用Tushare财经数据包获取股票数据,构建特征集,并对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其次,考虑到多特征之间存在高度的非线性和信息冗余问题,利用随机森林(RF)选择最优特征集,降低数据维度和训练复杂度;最后,利用深度学习中适合处理时间序列的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对股票价格进行预测,并对预测模型进行参数调优.结果表明,与单一结构的LSTM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相比,本文提出的RF-LSTM组合模型预测的平均绝对误差(MAE)、均方误差(MSE)和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减小了13.11%,6.70%和12.54%.该组合模型可提高股票价格预测的准确性.
    • 常宝宝
    • 摘要: 文章简要介绍了自动术语提取任务的定义、主要方法和评价指标.针对传统的自动术语提取方法,以互信息、t值、tf-idf、C/NC-value为例介绍了单元度和术语度的概念;针对自动术语标注方法,主要介绍了基于序列标注的建模思想.从提取效果来看,现有自动术语提取技术距离期望仍有差距,文章也尝试给出了一些值得探索的方向.
    • 马建斌; 薛超然; 白丁
    • 摘要: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迅速,已逐渐应用于临床影像资料处理、辅助诊断及预后评估等领域,研究表明,其能简化医生临床任务,快速提供分析处理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在口腔正畸诊疗方面,人工智能可辅助用于二维及三维头影测量快速定点,此外,也广泛应用于三维牙模信息的高效处理与分析,并在决策正畸治疗是否需要拔牙、辅助判断生长发育阶段及正畸预后和美学评估中具有优势.尽管目前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受限于训练数据资料的数量与质量,但将其与正畸临床诊疗相结合,可提供更快更有效的分析诊断,为更准确的诊疗决策提供支持.本文就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在口腔正畸诊疗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期正畸医生在临床中理性看待和合理使用人工智能技术,让人工智能更好服务于正畸临床诊疗,以促进口腔正畸智慧化诊疗流程进一步发展.
    • 杜文; 彭歆
    • 摘要: 随着计算机运算能力的提升,以及医疗数据的积累,人工智能技术(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在口腔颌面部肿瘤诊断工作中逐步得到应用,可以辅助医生的诊断工作,提升诊疗效率和诊断准确性.近年来的研究更多集中在医疗图像的识别上,常用的方法是由专家对大量图像进行标注,供机器学习图像特征,从而实现智能化的诊断.现有研究已经能通过AI技术对影像学图像、病理切片和肿瘤外观照片等进行智能化分析,实现对肿瘤的诊断.现阶段的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标注数据质量参差不齐、样本量过小、研究问题局限和数据模态单一等.这些问题需要通过算法的不断完善以及大量优质数据的积累逐步解决.未来AI技术发展的方向应该是综合多种来源医疗数据,辅助医生进行诊断,探索利用各种无创、易行的新方法早期发现肿瘤,彻底改变现有诊疗模式.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