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吉木萨尔凹陷

吉木萨尔凹陷

吉木萨尔凹陷的相关文献在2003年到2022年内共计189篇,主要集中在石油、天然气工业、地质学、地球物理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5篇、会议论文24篇、专利文献1963篇;相关期刊56种,包括沉积学报、新疆地质、科学技术与工程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2015中国非常规油气论坛、第十四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等;吉木萨尔凹陷的相关文献由629位作者贡献,包括高阳、郭旭光、李映艳等。

吉木萨尔凹陷—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65 占比:7.67%

会议论文>

论文:24 占比:1.12%

专利文献>

论文:1963 占比:91.22%

总计:2152篇

吉木萨尔凹陷—发文趋势图

吉木萨尔凹陷

-研究学者

  • 高阳
  • 郭旭光
  • 李映艳
  • 常秋生
  • 王剑
  • 丁修建
  • 万敏
  • 刘金
  • 向宝力
  • 闫林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马永生
    • 摘要: 2012年,中国石化在涪陵焦石坝部署实施了焦页1井,完钻测试获得日产20.3万立方米的高产天然气流,由此拉开了中国页岩气规模化开发的序幕。到目前为止,中国在四川盆地及其周缘地区,已建成涪陵、川南、威荣、长宁等多个页岩气产区,2020年产量超过200亿立方米。随后,中国的页岩油亦得到蓬勃发展,在松辽盆地古龙凹陷、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渤海湾盆地济阳和黄骅坳陷、苏北盆地湊潼凹陷等地均获得重大突破。从下古生界、上古生界、中生界到新生界,展现了中国广阔的页岩油气资源及勘探开发前景,形成了油气工业发展的新格局。
    • 石善志; 邹雨时; 王俊超; 张士诚; 李建民; 张啸寰
    • 摘要: 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储集层岩性复杂,岩石脆性对产能影响显著。在矿物学、力学参数及能量演化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应用层次分析法,提出适合芦草沟组储集层的脆性评价新方法,对比不同岩性的脆性特征。结果表明: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储集层黏土矿物含量较少,脆性矿物各成分含量接近,矿物成分脆性指数难以准确评价其脆性;储集层非均质性强,不同岩性脆性差异较大,泥质粉砂岩、砂屑白云岩和泥页岩的综合脆性指数较大,均大于0.60;白云质粉砂岩和泥晶白云岩的综合脆性指数中等,为0.50~0.60;白云质泥岩的综合脆性指数较小,为0.49;取自同一块岩心的岩样,平行层理方向脆性大于垂直层理方向;层理发育易导致岩石破裂形态复杂,影响脆性评价结果。
    • 王贤; 毛海波; 钦黎明; 徐亚楠; 党志敏; 苏艳丽
    • 摘要: 新疆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页岩油是中国规模化开发的陆源碎屑沉积页岩油藏之一,该区储层具有埋深大、物性差、非均质性强等特点,有效储层与围岩之间的波阻抗差异较小,利用常规反演方法追踪储层较困难。本文从岩石物理分析的角度出发,分析储集层的测井响应特征,优选出几种敏感参数。传统岩石物理建模以简单的砂岩和泥岩等岩性组合为基础,难以有效满足岩性复杂情况下的岩石物理建模需要。本文从徐怀特模型出发,在多种矿物组合的条件下,扩展了徐怀特模型的应用范围,从而计算出更加精确的岩石物理参数,为储层追踪提供了更多的敏感参数。此外,还采取了波形指示反演方法,不再局限于波阻抗等单一的参数来识别储层,纵向上的分辨率也突破了传统反演方法的理论极限,为薄储层的反演提供了新思路。
    • 王剑; 袁波; 刘金; 李勇; 李二庭; 马聪; 张宝真
    • 摘要: 以岩性特征差异对混积岩储层孔隙成因的影响作用为主线,从岩石组构与颗粒堆积学的关系角度分析孔隙的成因和特征。研究认为:(1)基于水动力条件、矿物组合和岩石结构特征,并以碎屑颗粒、黏土矿物和碳酸盐类矿物三端元作为划分依据,芦草沟组“甜点”岩性主要有凝灰质砂屑云岩、凝灰质长石岩屑粉细砂岩、凝灰质云屑砂岩及凝灰质云质粉砂岩。混积岩主要为母源混合成因,并且垂向上各类型混积岩层可互层叠置而形成相缘混合。(2)基于颗粒的球形堆积模型,当碎屑颗粒含量低于52.4%时,孔隙度随颗粒含量的增加而减小;当碎屑颗粒含量达到52.4%时,如果碎屑颗粒含量继续增加,粒间孔隙将大量出现,孔隙度将快速增大,逐渐演变为常规的砂岩储层。(3)根据碎屑颗粒、黏土矿物和碳酸盐类矿物三种端元组分与孔隙类型的关系,芦草沟组混积岩的孔隙类型可以划分为粒间孔、粒内溶孔和晶间孔,凝灰质砂屑云岩、凝灰质长石岩屑粉细砂岩的孔隙类型以颗粒支撑的粒间孔和粒内溶孔为主,而凝灰质云屑砂岩及凝灰质云质粉砂岩以晶间孔较发育为特征。混积岩优质储层的发育主要受碎屑颗粒组分含量控制,易溶碎屑组分含量及溶蚀作用对储层物性具有改善作用。
    • 李红斌; 王贵文; 王松; 庞小娇; 刘士琛; 包萌; 彭寿昌; 赖锦
    • 摘要: 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岩性复杂,岩相多样,亟需建立配套的岩相测井识别方法。综合利用岩心薄片、常规测井与成像测井等资料对芦草沟组的岩性、沉积构造等特征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行岩相类型划分,并分析不同岩相的测井响应特征,建立岩相测井评价模型。结果表明,研究区主要由云质泥岩、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等岩性组成;根据岩心的矿物组成,考虑在岩心尺度上的可区分性、测井中的可识别性,划分出块状白云质泥岩相、平行/波状层理泥质粉砂岩相、块状泥岩相、块状泥晶白云岩相、平行层理粉砂岩相和波状/水平层理粉砂质泥岩相6种主要岩相类型。在此基础上通过岩心刻度测井资料建立岩相判别准则,并利用Kohonen神经网络方法实现单井岩相测井自动判别,划分结果与薄片匹配较好。研究成果可提高未取心井的岩相识别效率与精度,为该地区页岩油勘探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与方法支撑。
    • 王俊超; 李嘉成; 陈希; 马明伟; 田志华; 程垒明; 陈璐
    • 摘要: 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页岩油成藏条件复杂,储层非均质性强,持续稳产能力差,油田开发经济效益较差。为探索吉木萨尔凹陷页岩油规模开发可行性,新疆油田逐步加大勘探开发力度,历经10年研究与实践,以实现“缝控储量”为改造目标,立足高效低成本设计理念,形成了“高密度布缝+高强度改造+低成本材料”为特色的体积压裂技术体系。在开发向平台化、多层系模式转变下,需攻关研究立体井网整体压裂技术,提高油藏采出程度。通过地质工程一体化研究,形成大平台整体改造设计方法;结合对压裂时间、段间应力场动态变化的精细描述,确立大平台施工顺序优化方案;基于精细地震解释,建立压裂时套管变形风险分级预测技术和控制措施。2021年,完成吉木萨尔页岩油首个立体开发平台整体改造现场试验,实现压裂零丢段和钻塞无遇阻的安全压裂指标,整体生产效果大幅提升,为吉木萨尔页岩油高质量建产树立了优质范本,有力支撑了国家级陆相页岩油示范区的高效建设。
    • 梁成钢; 欧成华; 张金风; 闫博; 陈依伟; 王红印; 赵军
    • 摘要: 以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芦草沟组为例,针对其湖相页岩油建产区小层构造进行可视化精细建模研究。在直井对比的基础上,根据水平井可视化对比结果建立了湖相页岩油建产区小层精细构造模型。通过对研究区水平井轨迹穿越湖相页岩的小层特征表征,验证了该精细构造模型的精确性和可靠性。
    • 刘金; 王剑; 张宝真; 曹剑; 尚玲; 张晓刚; 王桂君
    • 摘要: 页岩油储层因微—纳米孔喉体系发育,使得油的赋存分散复杂,状态多样,研究困难。通过场发射扫描电镜、核磁共振、激光共聚焦和纳米CT等技术手段,对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中二叠统芦草沟组页岩油进行了研究。芦草沟组页岩油“甜点”粉—细砂岩和云质粉砂岩孔隙面孔率分布在11.0%~23.5%之间,大于2μm的粒间溶孔、粒内溶孔占比在49.0%以上。受烃源岩生烃超压运移、孔隙表面吸附和页岩油连续成藏不同阶段油质差异等复杂因素控制,油和孔隙水的分布在微—纳米尺度上具有较强的分异性:“甜点”储层中2~5μm以上孔隙内中质组分油和游离水赋存于孔隙中心,重质组分油以薄膜状赋存于孔隙表面;2μm以下孔隙中主要为充填状重质组分油。中质组分油动用性较好,而重质组分油则是未来提高采收率比较现实可行的目标。
    • 柳忠泉; 曾治平; 田继军; 李艳丽; 李万安; 张文文; 张治恒
    • 摘要: 通过岩石类型、矿物组分、物性特征、沉积环境及成岩作用等资料,对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页岩油“甜点”成因与空间分布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上“甜点”主要为砂质白云岩、泥质白云岩及白云质粉砂岩,下“甜点”主要为泥质白云岩、白云质粉砂岩、粉砂岩及白云质泥岩;上“甜点”平均孔隙度为9.4%,平均渗透率为0.0637 mD,下“甜点”平均孔隙度为9.3%,平均渗透率为0.0231 mD,均属于中低孔、特低渗储层。(2)研究区“甜点”储层主要孔隙类型为粒内溶孔和粒间溶孔,上、下“甜点”的差异受沉积环境变化和成岩作用影响,近岸滩和远岸滩物性较好,其次为远岸坝和云坪,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是降低储集能力的两大因素,溶蚀作用可一定程度上改善其物性。(3)研究区上“甜点”具有“高自然伽马-高电阻率”特征,测井曲线呈尖峰状;下“甜点”具有“中自然伽马-高电阻率”特征;核磁孔隙度大于5.5%可作为识别“甜点”的敏感参数,地震反演剖面上“甜点”具有中高阻抗特征。(4)下“甜点”段相较于上“甜点”段在凹陷内分布更广,储层物性更优。
    • 姚振华; 覃建华; 高阳; 陈超; 刘振平; 张效恭
    • 摘要: 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页岩储集层非均质性强,水平井体积压裂开采产量递减快,衰竭式开采预测采收率低,产出原油物性变化复杂。通过原油物性测试、原油赋存状态与产出液物性变化规律研究,结合储量动用模式与剩余油分布特征,从孔隙、储集层和井筒3个尺度表征了页岩油物性与分布规律。在大孔隙内油质较轻,吸附态原油占比较低;小孔隙中油质较重,重质组分易于吸附在小孔隙壁面。不同物性储集层的交替动用,导致井口产出原油黏度变化复杂,具无明显变化、微幅降低、明显降低和微幅上升4种类型。下甜点油质较重,原油普遍发生乳化,含水率大于30%时乳状液黏度激增,含水率可能是导致原油乳化的主要原因。因此,通过CO_(2)吞吐,可动用衰竭式开发不能动用的吸附态原油;在高含水期加入表面活性剂,降低乳化原油黏度和弹性,提高原油采收率。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