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页岩气储层

页岩气储层

页岩气储层的相关文献在2011年到2022年内共计413篇,主要集中在石油、天然气工业、地质学、地球物理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7篇、会议论文69篇、专利文献469073篇;相关期刊80种,包括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地质学报、地球物理学报等; 相关会议42种,包括第三届非常规油气成藏与勘探评价学术讨论会、2014年油气钻井基础理论研究与前沿技术开发新进展学术研讨会、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等;页岩气储层的相关文献由1237位作者贡献,包括石元会、石文睿、冯爱国等。

页岩气储层—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47 占比:0.03%

会议论文>

论文:69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469073 占比:99.95%

总计:469289篇

页岩气储层—发文趋势图

页岩气储层

-研究学者

  • 石元会
  • 石文睿
  • 冯爱国
  • 李军
  • 廖勇
  • 赵红燕
  • 路菁
  • 武清钊
  • 魏炜
  • 张建平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孙小琴
    • 摘要: 页岩气储层天然裂缝发育,页岩裂缝对储层改造和后期压裂效果影响很大。基于井震结合的蚂蚁追踪技术进行裂缝预测,首先通过测井解释的天然裂缝,计算出井的裂缝发育密度曲线,然后通过多种模拟方法比较,选取高斯随机方法,该算法能体现页岩储层裂缝发育的非均质性特征,建立井间天然裂缝模型,最后通过协克里金算法体现井间裂缝发育属性,输入蚂蚁体属性进行质控,从而建立南川地区天然裂缝的预测模型。从预测结果来看,南川地区裂缝发育方向为北东向,平桥背斜东翼裂缝较核部发育,易形成网状缝,与实钻井吻合度高,裂缝预测技术能够指导该区的勘探开发。
    • 李海; 陈孝红; 彭中勤; 陈林; 刘安; 罗胜元
    • 摘要: 湘鄂西地区下寒武统发育一套有利的页岩气储层。选择不同沉积-构造单元内的典型页岩气井,通过有机地化测试、矿物X衍射、场发射扫描电镜及核磁共振等技术方法,对牛蹄塘组页岩气储层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页岩矿物组成受沉积相控制明显,浅水陆棚区页岩矿物组成表现出“低硅高钙”特征,盆地相区页岩矿物组成表现出“高硅低钙”特征;随着沉积水体的加深,页岩岩相类型由灰质页岩和混合质页岩向硅质页岩转变,储层的脆性指数也相应增大,岩石可压性更好。有机碳含量与孔隙度之间存在较好的正相关性,尤其是在有机碳含量大于2.0%的富有机质页岩段,两者相关性明显增强,表明页岩中有机质的富集对孔隙发育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区页岩主要发育纳米级孔隙,具有相对较低成熟度和埋深的宜昌地区页岩有机质孔隙的孔径较大、面孔率较高。宜页1井页岩纳米级孔隙以微孔(0~10 nm)和小孔(10~100 nm)为主,张地1井页岩纳米级孔隙以小孔为主,页岩孔隙体积主要来源于直径大于10 nm的孔隙;纵向上靠近有机质富集层段,页岩孔隙度增大的同时也会导致孔隙结构发生一定程度改善。
    • 石文睿; 张占松; 黄梓桑; 石元会; 廖勇
    • 摘要: 为克服涪陵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储层低阻导致Archie类电法测井饱和度模型计算的含气饱和度不准确的问题,根据页岩气储层含气饱和度与偶极阵列声波测井和常规测井参数之间的关系,以及含气饱和度与总有机碳质量分数(TOC)之间的关系,建立了2种非电法测井含气饱和度计算方法,并通过实例井验证了2种方法的可行性及精确度。研究表明:涪陵地区焦石坝区块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储层低阻现象的主要成因是页岩石墨化,并且黄铁矿发育及黏土矿物附加导电也会对储层低阻现象产生一定的影响;利用横纵波时差比和岩性密度(DEN)拟合含气饱和度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地区经验性,基于TOC计算含气饱和度的方法具有较好的普适性。这2种新方法适用于低阻页岩气储层的含气饱和度评价,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 武绍江; 王一博; 梁兴; 姚艺; 梁恩茂; 梅珏; 刘臣; 史树有
    • 摘要: 水力压裂是进行非常规油气储层改造,提高单井产量的必备技术.为了实现安全、高效压裂,通常使用地震检波器进行微地震监测和压裂效果评估.一般情况下,井中检波器数量较少且采集方位角较窄,难以获得准确的微地震震源位置,导致无法准确评估储层改造情况.通过将光纤永置式布设于页岩气储层水平井的套管外,我们实现了基于水平井光纤分布式声波传感(Distributed Acoustic Sensing,DAS)的全井段、宽方位、高密度水力压裂过程微振动实时监测,并进一步使用震源扫描算法对监测到的微地震有效事件进行震源位置成像.合成数据算例表明,与常规检波器技术相比,DAS技术具有以下两点优势:(1)DAS技术实现了水平井全井段监测,显著增加了监测数据的采集方位角,可以有效提升震源位置成像的空间分辨率;(2)DAS技术显著增加了监测数据的空间采样密度,可以有效提高低信噪比监测数据的震源位置成像精度.昭通页岩气储层水力压裂监测数据算例进一步验证了DAS技术的有效性,表明了宽方位、高密度的DAS数据可以获得高分辨率的震源位置成像结果,有助于提高储层改造效果评估的准确性.
    • 陈勇
    • 摘要: 为了更好地辅助页岩气储层探测工作,研究各向异性表征技术在页岩气储层探测中的应用,以某省西部主体构造为侏罗山式隔档式褶皱地形区域为研究对象,利用各向异性表征技术预测页岩裂缝,通过分析地震波在页岩介质内的传播变化特征,得到页岩内气储层裂缝位置,获得页岩气储层区。实验结果表明,当裂纹密度增加时,裂缝随着法向方向形状逐渐变平,此时页岩气储层的纵波速度各向异性较为明显,表明当前页岩气储层区域的含气量较多;页岩的裂纹密度增加时,其饱含水裂缝的水平面速度分量分布显著,在其水平面速度分量区域中部形成横波波纹,说明页岩饱含水层的气储层内气含量较低;P波振幅与其入射角成反比例关系,表明页岩气储层介质的各向异性特征明显。
    • 田伟志
    • 摘要: 为深入探究川西南威远构造W 202井区龙马溪组页岩气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利用页岩储层岩心样品,开展岩石物性、低温氮气吸附、高压压汞、场发射扫描电镜等实验,通过分类描述页岩孔隙空间类型,对微孔隙、介孔隙、宏孔隙与比表面积、孔体积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龙马溪组页岩气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对含气性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吸附气储集能力主要受微孔隙控制,游离气储集能力主要受介孔隙和宏孔隙控制,富有机质硅质页岩和富有机质黏土质页岩的岩相组合有利于页岩气的生成与保存。结合孔隙结构特征、储集条件和物性、有机质含量、吸附能力特征参数,建立分类评价方法,确认龙马溪组底部页岩以有机质孔为主,孔隙连通性好,吸附能力强,为最优质储层,不仅为预测页岩气藏地质和工程甜点打下基础,也为页岩气开发设计方案调整提供了依据。
    • 王闯; 邓馨卉; 杨舵; 迟唤昭; 司渊龙; 张程俊; 陈双益; 王俊淇
    • 摘要: 为对页岩气储层进行含气性分析,本文通过岩石物理建模及正演模拟方法,研究了储层物性参数与弹性参数之间的非线性定量关系,应用储层物性参数的空间分布对储层含气性进行表征,并通过对岩石物理正演模拟结果解释和分析,总结页岩气储层含气性规律,针对页岩气储层进行地质评价,为页岩气储层识别与勘探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随着页岩气储层含气性增加,纵波速度和横波速度逐渐减小,可见页岩气储层含气性与弹性参数具有反比关系,可为页岩气储层识别提供依据。
    • 武瑾; 肖玉峰; 刘丹; 刘鑫; 郭为; 李树新; 高金亮; 吝文
    • 摘要: 海陆过渡相页岩沉积受海相与陆相环境的双重控制,页岩气储层具有较强的非均质性。在岩心观察的基础上,采用X线衍射全岩矿物分析、干酪根显微组分鉴定、TOC质量分数测试、场发射扫描电镜、低温气体吸附及高压压汞等方法,分析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大宁—吉县区块山西组山z^(3)亚段(Ps^(3))页岩气储层非均质性特征。结果表明:山西组页岩气储层非均质性包括矿物组分、有机质质量分数及类型、微观孔隙类型、微观孔隙结构。Ps^(3)上段为潮控三角洲相页岩,脆性矿物质量分数低(平均为39.2%),TOC质量分数较低(平均为2.3%),有机质类型为Ⅲ型,有机质孔发育不佳,孔隙结构参数较差,为中等页岩气储层。Ps^(3)下段为河口海湾相页岩,其中封闭潟湖、海湾微相页岩脆性矿物质量分数高(平均分别为74.1%、67.2%),TOC质量分数高(平均分别为7.3%、11.2%),有机质类型为Ⅱ型,储集空间类型多样,且发育大量复杂有机质孔,孔隙结构参数优,为优质页岩气储层页岩气储层非均质性受沉积环境和成岩作用的共同控制。封闭潟湖—海湾微相有利于Ⅱ型干酪根形成,易产生大量有机质气泡孔,富生物成因硅也有利于有机质孔的形成与保持。三角洲相页岩发育Ⅲ型干酪根,有机质孔发育不佳,且陆源硅质对储集空间贡献不大。该结果为海陆过渡相页岩气“甜点”段优选提供指导。
    • 陈勇; 孙振涛; 许凯
    • 摘要: 页岩气储层具有明显的层理结构,其弹性性质呈现典型的VTI介质各向异性特征。为了实现面向页岩气储层的叠前多参数稳定、可靠反演,提出了一种稳健的基于VTI等效介质AVA反演的储层弹性模量与裂缝弱度参数评价方法。该方法以新构建的四项模型参数表征的VTI等效介质反射系数方程为基础,基于贝叶斯反演理论以及属性之间的数学关系,获得储层的纵波模量、剪切模量、密度和裂缝弱度等4个参数,以表征页岩气储层的弹性特征和裂缝发育特征。测井和实际资料的测试与应用表明,反演结果与测井解释结果一致,且反演结果稳定性好。该方法能够合理可靠地从叠前地震数据中反演得到储层弹性模量和裂缝弱度参数,以实现页岩气储层特征的精细描述与刻画。
    • 梁兴; 王一博; 武绍江; 梁恩茂; 史树有; 张朝
    • 摘要: 水力压裂是进行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的核心技术.微地震监测技术可以对水力压裂储层改造过程进行监测和评估,为安全高效压裂施工提供技术保障.近年来,分布式光纤声波传感(Fiber-optic Distributed Acoustic Sensing,DAS)技术开始应用于水力压裂人造裂缝监测,并展示出巨大的潜力.我们将光纤永置式布设于页岩气储层水平井套管外,同时在该监测井实施水力压裂,实现了基于水平井DAS的水力压裂过程同井微振动实时监测.同井监测时,监测井与压裂改造区距离较近,垂直于监测井方向的采集方位角较窄,导致基于扫描叠加原理的常规震源位置成像结果分辨率较差;此外,原始数据波形通常存在极性反转现象,对波形叠加成像的准确性有一定影响.本文提出了基于波形包络和混合成像条件的震源位置成像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微地震震源位置成像的精度.合成数据算例表明本文提出的新方法具有以下两点优势:①使用波形包络可以避免原始数据波形极性反转对成像准确性的影响;②使用混合成像条件可以压制成像假象,并提升震源位置成像分辨率.本文对昭通页岩气储层水力压裂人造裂缝监测的实际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新方法能够提高同井DAS监测微地震震源位置成像的空间分辨率和准确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