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天然裂缝

天然裂缝

天然裂缝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610篇,主要集中在石油、天然气工业、建筑科学、地质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65篇、会议论文28篇、专利文献75080篇;相关期刊149种,包括科学技术与工程、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断块油气田等; 相关会议20种,包括2015年度钻井技术研讨会暨第十五届石油钻井院(所)长会议、中国石化油气开采技术论坛第八次会议、第四届全国特种油气藏技术研讨会等;天然裂缝的相关文献由1852位作者贡献,包括郭建春、赵金洲、曾联波等。

天然裂缝—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65 占比:0.62%

会议论文>

论文:28 占比:0.04%

专利文献>

论文:75080 占比:99.35%

总计:75573篇

天然裂缝—发文趋势图

天然裂缝

-研究学者

  • 郭建春
  • 赵金洲
  • 曾联波
  • 李勇明
  • 卢聪
  • 张士诚
  • 赵向原
  • 吕文雅
  • 罗扬
  • 陈勉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石朝龙; 陈军斌; 王晓明; 孙晨
    • 摘要: 为研究页岩储层天然裂缝剪切滑移特性,基于GCTS TRR-1000三轴力学系统,设计了注入流体和水力裂缝共同作用下的天然裂缝剪切滑移实验。实验结果表明:(1)天然裂缝在与水力裂缝相交前就发生了微小的剪切滑移(<0.02 mm),但此过程的剪切滑移是天然裂缝压实所致;裂缝相交后由于注入流体的作用天然裂缝发生破坏,进而产生剪切滑移,此过程剪切滑移量约为相交前的2~10倍。(2)天然裂缝的最大剪切滑移距离和峰值滑移速率随偏应力的增大而增大,较大的偏应力有利于天然裂缝产生剪切滑移。(3)天然裂缝起裂形式随围压的增大由张性向剪切过渡,张性起裂下裂缝峰值滑移速率高、最大滑移距离较小,剪切起裂方式下裂缝峰值滑移速率低、最大滑移距离较大,高围压下裂缝的剪切起裂更有利于裂缝的剪切滑移。(4)天然裂缝破坏前后裂缝面正应力和剪应力差随偏应力和围压的增大而增大,同时天然裂缝最大滑移距离又与裂缝面正应力和剪应力差正相关。
    • 寇园园; 孙晨; 魏奔驰
    • 摘要: 针对储层压裂后水力裂缝与天然裂缝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的复杂性,且目前尚不能清楚地对单条水力裂缝和单条天然裂缝相交的作用机制进行定量分析。因此,对其相互作用机制的研究是极其必要的。本文通过ABAQUS数值模拟软件对不同应力差、不同HF与NF裂缝倾角、不同岩石抗拉强度等条件下裂缝扩展形态的求解。结果表明:在较低应力差、较低裂缝倾角、较高岩石抗拉强度的情况下,水力裂缝会被捕获,沿着天然裂缝方向延伸,有助于形成缝网;在较高应力差、较高裂缝倾角、较低岩石抗拉强度的情况下,HF直接穿过NF,对缝网形成不利。通过模拟裂缝相互作用规律,对现场压裂和缝网形态预测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 朱兴娇; 赵军龙
    • 摘要: 致密砂岩是一种低孔隙度、低渗透率型的储层,天然裂缝在储层油藏开发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常规测井资料是储层进行识别划分的重要途径,但仅靠单一的曲线很难准确识别出天然裂缝。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对天然裂缝的常规测井响应特征和成像测井响应特征的总结分析,深入分析了每种测井方法的基本原理,总结归纳了六种基于测井曲线的裂缝识别方法,并将这六种方法识别后的效果与成像测井结果相结合,通过两者的结合可以有效对裂缝进行识别。
    • 董少群; 孙福文; 何娟; 孙福亭; 曾联波; 杜相仪
    • 摘要: 为明确伊拉克A油田渐新统—下中新统Asmari组碳酸盐岩储层天然裂缝发育特征,综合岩心、铸体薄片、常规测井、成像测井、三维地震等资料,剖析研究区裂缝成因类型、分布特征、形成期次及主控因素。结果表明,Asmari组天然裂缝按地质成因可以分为构造裂缝和非构造裂缝。其中,构造裂缝是该地区天然裂缝的主要类型。构造裂缝以高角度剪切裂缝为主,为三期构造应力作用形成,走向多为NNE-SSW和NNW-SSE向,也可见部分NWW-SEE、NEE-SWW走向的裂缝;非构造裂缝主要有缝合线、层理缝、溶蚀裂缝、收缩裂缝等。研究区天然裂缝的发育程度主要受沉积、成岩、构造作用的影响。裂缝发育的基础是岩性,白云岩中裂缝最为发育,灰岩次之,碎屑岩、膏岩发育最弱。裂缝发育的饱和程度由层厚控制,地层厚度越小,裂缝密度越大。在成岩过程中,压实和压溶作用、胶结作用、溶蚀作用都会影响裂缝的发育。断层和地层变形程度控制相关裂缝分布。
    • 周鑫; 刘向君; 丁乙; 梁利喜; 刘叶轩
    • 摘要: 目前,水力压裂是开采页岩油气的关键性技术。压裂缝扩展过程中会遇天然裂缝,遇天然裂缝后的压裂缝扩展特征对压裂缝网形成有明显影响,从而影响最终压裂改造效果,因此,需要针对压裂缝遇天然裂缝开展研究。基于ABAQUS软件,考虑裂缝扩展形式及张性破坏,模拟在隔层效应下的二维水力裂缝与天然裂缝相交过程,并考虑不同应力差、相交角度、储隔层应力差以及储隔层弹性模量差对水力裂缝行为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在隔层效应下,裂缝的破裂程度和开启效果会更好,且随着应力差的增加,天然裂缝的开启效果越差,直至水力裂缝穿过天然裂缝。当相交角度较小时,隔层效应对裂缝扩展路径没有影响,天然裂缝仅开启上部分,裂缝的张开程度更好,随着相交角度的增加,天然裂缝的开启效果更好,当相交角度为90°时,水力裂缝直接穿过天然裂缝。随着储隔层间应力差的增加,相交点处孔隙压力增大,天然裂缝开启的效果越好,当层间应力差超过某一值时,水力裂缝将穿过天然裂缝。储隔层间弹性模量差越大,地层抗扰动性越强,相交点处孔隙压力越大,两者相互作用下决定了裂缝的扩展行为,当层间弹性模量差较小或较大时,天然裂缝的开启效果更好。
    • 孙小琴
    • 摘要: 页岩气储层天然裂缝发育,页岩裂缝对储层改造和后期压裂效果影响很大。基于井震结合的蚂蚁追踪技术进行裂缝预测,首先通过测井解释的天然裂缝,计算出井的裂缝发育密度曲线,然后通过多种模拟方法比较,选取高斯随机方法,该算法能体现页岩储层裂缝发育的非均质性特征,建立井间天然裂缝模型,最后通过协克里金算法体现井间裂缝发育属性,输入蚂蚁体属性进行质控,从而建立南川地区天然裂缝的预测模型。从预测结果来看,南川地区裂缝发育方向为北东向,平桥背斜东翼裂缝较核部发育,易形成网状缝,与实钻井吻合度高,裂缝预测技术能够指导该区的勘探开发。
    • 李东贤; 张万春; 竺彪
    • 摘要: 煤岩二次压裂能一定程度提高油气井产能。为研究煤岩二次压裂的裂缝扩展规律,采用真三轴模拟试验系统进行了煤岩二次压裂试验,考虑了地应力、天然割理、施工排量等因素对柿庄南煤岩二次水力裂缝的影响。试验表明:煤岩二次压裂裂缝扩展受到地应力差、天然裂隙和割理的综合影响;当水平主应力差较小时,天然裂隙对裂缝扩展起主导作用,二次压裂中难以形成新的裂缝;当水平应力差较大时,最大水平主应力对裂缝扩展起主导作用,并且裂缝会发生转向;在煤层气生产中适当提高排量能有效提高储层改造体积,增加水力裂缝的复杂性。
    • 谢紫霄; 黄中伟; 熊建华; 武晓光; 李根生; 邹文超; 龙腾达
    • 摘要: 地热能是一种清洁、环保的可再生能源,具有低碳环保、稳定高效等特点,水力压裂技术是有效开发干热岩地热资源的重要技术手段。目前高温花岗岩水力压裂时天然裂缝对水力裂缝扩展的影响未进行广泛地研究,对其水力裂缝扩展规律的认识尚不清楚。为此,以常见的干热岩类型(花岗岩)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实时高温下真三轴水力压裂实验,探究两种类型花岗岩在不同温度下的裂缝扩展特征及导流能力,揭示了干热岩水力裂缝在天然裂缝影响下的扩展规律,评价了压后裂缝的导流能力。研究结果表明:①随着花岗岩温度的上升,其起裂压力降低,裂缝面迂曲度提高,水力裂缝扩展路径更加随机;②不同温度下花岗岩压裂后裂缝的导流能力不同,随着花岗岩温度的上升,水力裂缝的导流能力也随之提高;③相同条件下,裂缝型花岗岩起裂压力低于致密型花岗岩的起裂压力,且压裂后裂缝型花岗岩的裂缝导流能力显著高于致密型花岗岩的裂缝导流能力。结论认为,寻找天然裂缝发育的干热岩储层是高效开发利用地热能的关键地质因素,实验结果对指导干热岩储层水力压裂提供了理论支撑,有助于我国地热资源的有效开发。
    • 何小东; 张景臣; 王俊超; 李恒; 陈希; 郭晓东
    • 摘要: 吉木萨尔国家级陆相页岩油示范区位于中国准噶尔盆地东部,该示范区页岩油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大段多簇压裂试验中,为在密切割布缝设计工艺上优化簇间距,提高压裂改造体积,根据目标区块的地质资料和工程资料,采用水力压裂模拟和数值模拟的分析手段,建立一套考虑天然裂缝的簇间距优化方法,模拟密切割工艺下,不同簇间距和不同基质渗透率对改造效果和区域动用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缩小簇间距,可减缓井底压力下降幅度,在页岩油渗透率为1×10^(-6)~1×10^(-5)μm^(2)时,簇间距设计不超过20 m,才能延缓压力下降.研究结果可为该区块页岩油的簇间距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 王峰; 熊廷松; 何金鹏; 张勇; 赵恩东; 李崇喜; 刘洪霞
    • 摘要: 昆北油田切12区块E_(3)^(1)层为典型的砂砾岩储层,压裂提产程度较低,严重影响了油田的开发效果。通过岩心实验和理论计算分析了切12区块E_(3)^(1)层砂砾岩储层脆性特征和天然裂缝开启压力,应用数值模拟优化了排量和液量等关键施工参数。结果表明:切12区块E_(3)^(1)层厚度大,基质孔发育,储层脆性强,地层破裂压力大于天然裂缝开启压力;对于25~40 m厚度储层压裂施工时裂缝转向临界排量为9~16 m^(3)/min、单段液量下限为7 000 m^(3)、砂量为100~120 m^(3),现场微地震监测显示E_(3)^(1)储层压裂形成较大范围较多条的复杂人工裂缝网络,储层渗流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研究结果为昆北油田砂砾岩储层高效改造提供了依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