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办学
依法办学的相关文献在1993年到2022年内共计232篇,主要集中在教育、法律、中国政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30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85篇;相关期刊156种,包括天津教育、山西教育:高中文科版、上海教育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全国教育评估机构第六次协作会议暨高等教育质量评价论坛、全国教育管理学科专业委员会第13届学术年会等;依法办学的相关文献由214位作者贡献,包括凌解良、刘永平、化雨等。
依法办学
-研究学者
- 凌解良
- 刘永平
- 化雨
- 岳毅
- 曹骄炜
- 石秀光
- 蔡兴臣
- 万新
- 万芝荣
- 仝丙昌
- 何小雄
- 余朝健
- 余瑾
- 俞华
- 俞根龙
- 傅军
- 况晨光
- 刘喜全
- 刘德深
- 刘志毅
- 刘振洪
- 刘朝晖
- 刘根东
- 刘燕林
- 刘金田
- 刘长兴
- 刘齐晋
- 单国君
- 博白县白州中学
- 卢兴镛
- 卢国田
- 卿志云
- 史华楠
- 史明欧
- 叶丽娜
- 吉明明
- 吕德锋
- 吴会会1
- 吴军
- 吴刚
- 吴华
- 吴平敦
- 吴泓漪
- 吴海飞
- 吴鹏
- 周丽
- 周元亮
- 周曦
- 唐亚林
- 唐学荣
-
-
姜汉荣
-
-
摘要: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以下简称“新法”)突出“职业学校应当依法办学”(第三十六条)这一价值底线,在“第四章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中专门对职业学校设立的基本条件、管理框架和运行机制等进行了明确,为职业学校高质量发展擘画了权威性的制度框架,从而为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奠定了基础。
-
-
郑蓉;
陆赵华;
李云
-
-
摘要:
上海市南洋中学自1896年创立以来,一直恪守第一任校长王培孙提出的“俭朴、好学、自主、求实”的校训。作为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新式中学,学校走过百年风雨,见证时代变迁,红色基因在一代又一代的南洋人身上流淌,红色信仰也在一代又一代的南洋人身上传承。建校百年来,学校始终坚持“知行并进,为己积福、为家增光、为国桢干、为天下肇和平”的办学理念,植根中华民族历史与文化的沃土,传承“爱国荣校、科教救国、依法办学、人文和谐”的文化传统,厚植家国情怀,强调“知行并进”,促进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践能力螺旋式上升。
-
-
郑复铭
-
-
摘要:
2022年5月1日起,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开始实施,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新法从法律层面对加强职业教育提供了行动指南,对持续推进职业教育依法治教、依法办学、依法施教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为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
-
-
-
-
摘要:
德州学院成人教育始于1977年,在40多年的办学实践中,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依托普通教育,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严格管理,依法办学,逐渐形成了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的继续教育办学体系。近年来,我们按照学校确定的“地方性、应用型、高水平”发展定位,明确了“稳规模、强内涵、促转型”的继续教育发展思路。稳步发展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努力拓展非学历教育培训,加快网络化教学平台建设步伐,增加函授站点数量,优化函授站点布局,坚持创新驱动,推动转型发展。
-
-
-
吴泓漪
-
-
摘要:
校长是学校全面工作的谋划者、组织者、推进者。文化和教育互为表里,教育是文化的实践和延伸。校长应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师生的主体地位。教育工作者应胸怀仰望星空的理想,怀揣坚定不变的热情,既要俯下身子从点滴做起,踏实做好每一件小事,又要直起身子放眼未来,不断探索前行,将教育管理行为升华为艺术行为。
-
-
-
-
摘要:
大理大学始终坚持将依法治校摆在学校工作全局的重要位置,扎实推进依法办学,努力把依法治校工作向基层延伸,把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各项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
-
-
张倩如
-
-
摘要:
当前,我国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发展迅速,整体质量水平不断提升,教育教学与科技研发屡出佳绩,管理职能部门之间的经济事项协作质量也须要同步提高,匹配学校整体的高水平、高质量发展。经济合同管理是高校内控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学校经济合同业务管理,优化管控流程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必然要求。国家教育部长期以来一直强调依法治教、依法治校、依法办学,规范学校治理各项规章制度。
-
-
王晓明
-
-
摘要:
在"田园教育——创造新时代最佳发展"理念的引领下,学校构建了"112343"办学体系,第一个"1"指一条主线,即坚持实施"素质教育"不动摇;第二个"1"指一个核心,就是紧紧围绕"不断稳步提高教育质量"这个核心不动摇;"2"指两个重点,即"德育优先""安全、健康第一";第一个"3"指三个建设,包括制度建设、队伍建设、学校文化建设;"4"指四个抓手,第一个抓手是进一步规范学校的办学行为,坚持依法办学.
-
-
周曦
-
-
摘要:
制度是国家之基、社会之规、学校之约、治理之据。制度自信已成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深刻认识和坚定信念,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力量源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党和国家各项制度建设。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5000余字的全会公报中,"制度"一词出现的频率高达77次。学校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场所,其制度建设对于依法治校、依法治教、依法办学以及实现学校治理能力现代化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
-
张生太
- 《全国教育管理学科专业委员会第13届学术年会》
| 2014年
-
摘要: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适应这一总要求,2014年1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长袁贵仁做了《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讲话,把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高到落实三中全会精神的战略高度.学校有了充分的自主权,就要真正落实好校长负责制,就要以学校为主体,调动教师、学生、家长、社区等方面的主动性,全体参与到学校教育活动之中,依法办学,从而建立起与时代相适应、与国际逐步接轨的现代化学校制度,培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高素质学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