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黑热病

黑热病

黑热病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480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预防医学、卫生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56篇、会议论文19篇、专利文献793篇;相关期刊221种,包括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中华传染病杂志、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等; 相关会议19种,包括第十七届全国小儿血液病学术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化疗药理学术研讨会、中华护理学会全国内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等;黑热病的相关文献由1073位作者贡献,包括李国茹、吴远祥、张松等。

黑热病—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56 占比:35.96%

会议论文>

论文:19 占比:1.50%

专利文献>

论文:793 占比:62.54%

总计:1268篇

黑热病—发文趋势图

黑热病

-研究学者

  • 李国茹
  • 吴远祥
  • 张松
  • 肖兴东
  • 鲍勇
  • 左新平
  • 高斌
  • 伍卫平
  • 李彦
  • 李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杨立红; 朱正业
    • 摘要: 民国时期,淮河流域政局动荡,地瘠民贫,天灾人祸交相侵袭,到处都是衣食不周、身体羸弱、缺乏免疫力的疾病易感人群。适宜的自然生态条件,低湿阴霾的人居环境,不良的卫生习惯,使淮河流域广袤的农村成为传播媒介中华白蛉生活的天堂。众多无钱医治的患者不仅随时有死亡的危险,而且在白蛉吸食血液时,微小病原体轻松完成在宿主与易感人群中的不间断转移。在上述多种因素的耦合作用下,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相互支持、不断强化,黑热病如同星火燎原般在淮河流域恣意流行。
    • 吕婧玉
    • 摘要: 黑热病又称为内脏利什曼病,是由利什曼原虫引起的由白蛉传播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在我国属于法定报告传染病,农业农村部暂对其按三类动物疫病管理并采取相应防控措施。该病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作为我国危害,人民健康最严重的五大寄生虫病之一,曾流行于长江以北的广大农村,后经党和国家积极防治,于1958年基本消灭,但近年来又有死灰复燃之势,上海市、洛阳市在2021年均报出60多年来首例黑热病病例。
    • 高海兵; 赵志宏; 霍小琴; 王志刚
    • 摘要: 黑热病,又称内脏利什曼病,是由黑热病原虫(杜氏利什曼原虫)通过白蛉(媒介)叮咬,在人和其他脊椎动物之间传播,而寄生于人体巨噬细胞内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上世纪60年代黑热病在我国已基本消灭,但近几年来个别地区,如四川、新疆、内蒙古、甘肃、陕西、山西等地区有零散病例发生[1]。
    • 宋琦; 盛晟; 王宜庆; 邵洁; 李婷竹
    • 摘要: 目的对1例黑热病病例调查分析,旨在为不明原因发热病例诊断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病例进行病原学检查以及血常规、生化、骨髓穿刺、PET-CT等检查,依据《黑热病诊断标准》(WS 258—2006)进行诊断;对病例进行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该病例曾2次以不明原因发热入院治疗;后转至无锡市新瑞医院经PET-CT检查发现脾脏肿大伴氟脱氧葡萄糖(FDG)代谢弥漫性增高,骨细胞学检查发现骨髓和红巨二系均增生低下,骨髓穿刺涂片查见利什曼原虫,高通量基因检测检出利什曼原虫序列数174029。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该患者曾在黑热病疫源地打工;诊断该病例为“内脏利什曼病(黑热病)”,对症治疗后好转出院。结论黑热病在我国仍有散发,因人口流动性增强,应加强非疫区医务人员的黑热病流行和诊断知识培训。
    • 张红卫; 刘颖; 杨成运; 鲁德岭; 钱丹; 贺志权; 王丹
    • 摘要: 内脏利什曼病(又称黑热病)是以白蛉为传播媒介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世界卫生组织倡议至2030年将内脏利什曼病“作为一个公共卫生问题”实现消除目标的国家数增加到64个(占全球流行国家数的85%)。由于内脏利什曼病传播链较为复杂,在阻断从动物宿主向人群传播,以及建立“人-动物-媒介”同防机制方面还面临诸多挑战,需要跨部门、跨区域、跨学科的协作。全健康理念旨在共同促进人和动物健康、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在人兽共患病防控方面具有优势。本文基于全健康理念提出了我国内脏利什曼病消除目标和策略,探讨了“人-动物-媒介”多维度的监测体系和干预措施,以及跨部门、跨区域、跨学科协作的内容,以期为我国内脏利什曼病从控制走向消除提供有益参考。
    • 张思航; 刘海; 钱舒然; 王叶红; 韦嘉; 周太成
    • 摘要: 黑热病(Kala-azar)又称内脏利什曼病(visceral leishmaniasis),是由杜氏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 donovani)感染引起的慢性地方性传染病。该病在我国的发病率较低,在孕妇中更为罕见,本研究报道了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孕妇合并黑热病1例,为临床鉴别此病提供参考。
    • 李瑞娟; 康文; 连建奇; 谢玉梅; 张文静; 周云
    • 摘要: 目的分析唐都医院2010年6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46例黑热病患者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提高黑热病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黑热病患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转归。结果46例黑热病患者中,男女比例1.71∶1,平均年龄(41.3±15.4)岁,全年均有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6~7月份。陕西省商洛市和渭南市病例数最多,其次是甘肃陇南地区,多数与种植及采摘花椒有关。发热为常见临床症状,其次为乏力、纳差、盗汗,伴有肝脾肿大,以脾肿大为主,脾肿大程度与病程呈正相关(P<0.05);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明显降低,球蛋白、C反应蛋白、铁蛋白升高,可伴有肝功能异常和心肌损伤,部分患者可出现自身抗体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和肺部感染是黑热病常见并发症;rK39试纸条血清抗体检测阳性和骨髓穿刺涂片查找病原虫均可明确诊断,前者更方便快捷。治疗上首选葡萄糖酸锑钠,若效果不佳或产生耐药,可更换或联用两性霉素B治疗。结论黑热病易被误诊,了解其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和常见并发症,尽早行rK39试纸条血清抗体检测,结合病原学检查可有效避免误诊,提高临床诊疗水平。
    • 魏荣荣; 李艳; 王永胜; 张缭云
    • 摘要: 目的探讨山西省阳泉市黑热病患者流行特征、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提高对黑热病的认知。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18、2019年山西省阳泉市17例黑热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整理分析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诊断和首诊情况、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结果、治疗及转归等。结果17例患者均来自山西省阳泉市,其中男性15例、女性2例。临床主要表现为长期不规则发热(17例)、贫血(13例)、脾肿大(16例)。血常规主要表现为白细胞计数下降(14例)、贫血(13例)、血小板计数降低(10例)。14例患者进行rk39免疫层析试纸条检测,检测阳性率为100.00%(14/14)。9例患者进行骨髓穿刺涂片检查,利杜小体阳性7例。17例患者均采用葡萄糖酸锑钠(简称锑剂)10 d疗法,治愈率为88.24%(15/17),复发率为11.76%(2/17)。结论黑热病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误诊。对疑诊患者应早期进行血清学联合骨髓穿刺涂片检查。锑剂仍是治疗黑热病有效、较安全的药物。
    • 魏荣荣; 李艳; 王永胜; 张缭云
    • 摘要: 目的 探讨山西省阳泉市黑热病患者流行特征、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提高对黑热病的认知.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18、2019年山西省阳泉市17例黑热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整理分析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诊断和首诊情况、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结果、治疗及转归等.结果 17例患者均来自山西省阳泉市,其中男性15例、女性2例.临床主要表现为长期不规则发热(17例)、贫血(13例)、脾肿大(16例).血常规主要表现为白细胞计数下降(14例)、贫血(13例)、血小板计数降低(10例).14例患者进行rk39免疫层析试纸条检测,检测阳性率为100.00%(14/14).9例患者进行骨髓穿刺涂片检查,利杜小体阳性7例.17例患者均采用葡萄糖酸锑钠(简称锑剂)10 d疗法,治愈率为88.24%(15/17),复发率为11.76%(2/17).结论 黑热病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误诊.对疑诊患者应早期进行血清学联合骨髓穿刺涂片检查.锑剂仍是治疗黑热病有效、较安全的药物.
    • 张颖; 任英; 权会琴; 张岩
    • 摘要: 黑热病也称为内脏利什曼病,主要是由杜氏利什曼原虫感染引起,经白蛉叮咬传播的慢性地方性传染病.由于黑热病临床表现多样,鉴别比较困难,需要特殊的诊断方法才能确定病原.除了典型临床表现,黑热病患者可能有自身免疫性指标异常或类似血液系统疾病症状等,很容易误诊.本文报道1例以未分化结缔组织病为首发临床表现的特殊黑热病病例,分析其临床特点和诊治过程,总结临床经验,旨在增强临床医师对黑热病的认识,提高诊治水平.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