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内脏利什曼病

内脏利什曼病

内脏利什曼病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50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预防医学、卫生学、基础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7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965篇;相关期刊62种,包括四川动物、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传染病信息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全国免疫标记技术讨论会等;内脏利什曼病的相关文献由356位作者贡献,包括吴远祥、左新平、管立人等。

内脏利什曼病—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47 占比:13.21%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9%

专利文献>

论文:965 占比:86.70%

总计:1113篇

内脏利什曼病—发文趋势图

内脏利什曼病

-研究学者

  • 吴远祥
  • 左新平
  • 管立人
  • 伊斯拉音·乌斯曼
  • 伍卫平
  • 张松
  • 李国茹
  • 柴君杰
  • 汪俊云
  • 童苏祥

内脏利什曼病

-相关会议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吴文婷; 王小梅; 黎新宇; 李旭; 任海林; 何战英
    • 摘要: 分析2011—2021年北京市利什曼病流行情况,为制定北京市利什曼病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对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北京市报告的利什曼病例进行整理,采用Excel 2010和SPSS 20.0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2011—2021年,北京市共报告124例利什曼病例,包括1例本地病例,123例输入性病例,其中,输入性病例中83例为内脏利什曼病,40例为皮肤利什曼病。输入性内脏利什曼病例中男女比例为2.32∶1,主要集中在5岁以下儿童及40~49岁2个年龄段,病例职业以散居儿童、农民和家务及待业为主;均为境内外省输入病例,主要来源地为山西和甘肃;内脏利什曼病例的发病时间无明显季节性,从发病到确诊的时间中位数为62 d,出现发热的占比最大(74/83,89.2%),其次是肝脾肿大(28/83,33.7%)、乏力(17/83,20.5%)和贫血(16/83,19.3%)。输入性皮肤利什曼病例中男女比例为19∶1,主要集中在30~49岁,病例职业以干部职员、工人和商业服务为主,均为境外输入病例,主要来源国家为伊拉克;皮肤利什曼病例的发病时间亦无明显季节性,从发病到确诊的时间中位数为91.5 d,主要症状为皮肤溃疡和皮疹。结果表明,北京市利什曼病主要以境内外省输入和境外输入为主,2021年首次出现本地病例,应加强对利什曼病例的监测工作。
    • 郭庆峰; 吕婧玉; 刘礼杰; 陈航; 孟伟
    • 摘要: 2020年8月,河南省新安县发生一例人感染内脏利什曼病疫情。为掌握疫病发生原因,追溯疫病来源,评估可能造成的传播风险,当地政府组织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动物卫生监督所、公安派出所等部门组成工作组,到患者所在自然村进行紧急流行病学调查。调查认为,导致本次疫情发生的原因极有可能是该村养犬户购进感染犬并通过白蛉进一步传播给动物和人。
    • 高海兵; 赵志宏; 霍小琴; 王志刚
    • 摘要: 黑热病,又称内脏利什曼病,是由黑热病原虫(杜氏利什曼原虫)通过白蛉(媒介)叮咬,在人和其他脊椎动物之间传播,而寄生于人体巨噬细胞内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上世纪60年代黑热病在我国已基本消灭,但近几年来个别地区,如四川、新疆、内蒙古、甘肃、陕西、山西等地区有零散病例发生[1]。
    • 张红卫; 刘颖; 杨成运; 鲁德岭; 钱丹; 贺志权; 王丹
    • 摘要: 内脏利什曼病(又称黑热病)是以白蛉为传播媒介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世界卫生组织倡议至2030年将内脏利什曼病“作为一个公共卫生问题”实现消除目标的国家数增加到64个(占全球流行国家数的85%)。由于内脏利什曼病传播链较为复杂,在阻断从动物宿主向人群传播,以及建立“人-动物-媒介”同防机制方面还面临诸多挑战,需要跨部门、跨区域、跨学科的协作。全健康理念旨在共同促进人和动物健康、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在人兽共患病防控方面具有优势。本文基于全健康理念提出了我国内脏利什曼病消除目标和策略,探讨了“人-动物-媒介”多维度的监测体系和干预措施,以及跨部门、跨区域、跨学科协作的内容,以期为我国内脏利什曼病从控制走向消除提供有益参考。
    • 吴云; 安亦军; 齐志群; 李威; 田小军; 吴赵勇; 栗绍刚
    • 摘要: 为了解山西及周边地区内脏利什曼病的病原体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 spp.)的虫种类型及其基因多态性,使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13例来自山西及周边地区的内脏利什曼病患者的骨髓样本提取DNA,分别扩增其核糖体小亚基rRNA(small subunit ribosomal RNA,SSU rRNA)和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Ⅰ(ITS-1)并应用其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确定患者感染原虫的虫种类型及其遗传关系。结果显示,13个临床样本SSU rRNA和ITS-1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9.59%和99.93%。基于SSU rRNA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显示13个患者感染的虫种与杜氏利什曼原虫L.donovani、婴儿利什曼原虫L.infantum和恰氏利什曼原虫L.chagasi聚为一支。基于ITS-1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显示13例患者感染的利什曼原虫均属于婴儿利什曼原虫。SSU rRNA与ITS-1序列分类的结果一致,ITS-1在利什曼原虫虫种鉴定上较SSU rRNA分辨率高,可鉴定到亚种水平。13例山西及周边地区利什曼病患者感染原虫均为婴儿利什曼原虫L.infantum,感染虫株间同源性较高。
    • 吴云; 安亦军; 齐志群; 李威; 田小军; 吴赵勇; 栗绍刚
    • 摘要: 为了解山西及周边地区内脏利什曼病的病原体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 spp.)的虫种类型及其基因多态性,使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13例来自山西及周边地区的内脏利什曼病患者的骨髓样本提取DNA,分别扩增其核糖体小亚基rRNA(small subunit ribosomal RNA,SSU rRNA)和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Ⅰ(ITS-1)并应用其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确定患者感染原虫的虫种类型及其遗传关系.结果显示,13个临床样本SSU rRNA和ITS-1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9.59%和99.93%.基于SSU rRNA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显示13个患者感染的虫种与杜氏利什曼原虫L.donovani、婴儿利什曼原虫L.infantum和恰氏利什曼原虫L.chagasi聚为一支.基于ITS-1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显示13例患者感染的利什曼原虫均属于婴儿利什曼原虫.SSU rRNA与ITS-1序列分类的结果一致,ITS-1在利什曼原虫虫种鉴定上较SSU rRNA分辨率高,可鉴定到亚种水平.13例山西及周边地区利什曼病患者感染原虫均为婴儿利什曼原虫L.infantum,感染虫株间同源性较高.
    • 郎博娟; 胡余昌; 周小鸽; 刘宇飞
    • 摘要: 目的 探讨内脏利什曼病(visceral Leishmaniasis,V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3例V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骨髓涂片及分子生物学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3例均为男性,年龄44~55岁,平均48岁.送检标本分别为骨髓、脾脏、肝脏及淋巴结.镜下见弥漫的组织细胞增生,组织细胞的胞质内可见蓝染的细小颗粒状病原微生物,免疫组化标记组织细胞CD68阳性.骨髓涂片均找到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特殊染色PAS、六胺银染色细胞壁不着色.EBER检测阴性,2例行PCR测序证实为利什曼原虫.结论 VL患者多有该病流行地区接触史.活检组织中找到利什曼原虫是该病的诊断依据.VL需与疟原虫、马尔尼菲蓝状菌及组织胞浆菌病等鉴别.
    • 罗芸; 廖力夫; 姚刚
    • 摘要: 本研究从新疆内脏利什曼病的流行状况、病原学特点及检测方法记述了新疆内脏利什曼病的研究现状;从流行区域和易感人群描述了新疆内脏利什曼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虫株种类;从免疫学检测和病学学检测阐述了新疆内脏利什曼病的实验室检查技术.
    • 岳伟; 张建萍; 李金洲; 王晓锋
    • 摘要: 目的 探讨两性霉素B或其脂质体联合葡萄糖酸锑钠(锑剂)治疗难治性黑热病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确诊收治的4例锑剂治疗后复发或耐锑剂(又称抗锑性)的黑热病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情况,院外诊疗过程,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疗效等.结果 4例患者采用两性霉素B或其脂质体联合锑剂治疗后临床症状均缓解,复查骨髓涂片均未检出利杜体,随访6个月均无复发.结论 两性霉素B或其脂质体联合锑剂可成功治疗难治性黑热病.
    • 岳伟; 张建萍; 李金洲; 王晓锋
    • 摘要: 目的:探讨两性霉素B或其脂质体联合葡萄糖酸锑钠(锑剂)治疗难治性黑热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确诊收治的4例锑剂治疗后复发或耐锑剂(又称抗锑性)的黑热病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情况,院外诊疗过程,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疗效等。结果:4例患者采用两性霉素B或其脂质体联合锑剂治疗后临床症状均缓解,复查骨髓涂片均未检出利杜体,随访6个月均无复发。结论:两性霉素B或其脂质体联合锑剂可成功治疗难治性黑热病。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