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检查
骨髓检查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614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肿瘤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99篇、会议论文12篇、专利文献65921篇;相关期刊250种,包括国际检验医学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等;
相关会议11种,包括第四届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论坛、第三届全国实验室管理科学研讨会、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2007年血液学年会等;骨髓检查的相关文献由1604位作者贡献,包括卢兴国、何春玲、周建中等。
骨髓检查—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65921篇
占比:99.08%
总计:66532篇
骨髓检查
-研究学者
- 卢兴国
- 何春玲
- 周建中
- 董昌虎
- 刘红
- 方立环
- 曾小菁
- 杨晴英
- 陈辉树
- 黄燕
- 乐美萍
- 任新明
- 刘丽
- 刘师平
- 刘恩彬
- 刘永春
- 单志明
- 夏晓华
- 姚松夏
- 孔佩艳
- 孙峰
- 孙福军
- 宋斌
- 张云志
- 张伟民
- 张培红
- 张曦
- 朱芸
- 李彦会
- 杨波
- 杨颉
- 浦权
- 熊树民
- 王国华
- 王炜琴
- 白永泽
- 陈万新
- 陈幸华
- 陈秀芳
- 陈雁
- 鹿群先
- 丁飞
- 任咏薇
- 俞发荣
- 冯琳
- 冯莹
- 刘光华
- 刘凌
- 刘咏梅
- 刘文励
-
-
张琼;
黄国强;
赵浩宇
-
-
摘要:
目的探究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与血清铁蛋白(SF)、乳酸脱氢酶(LDH)联合用于多发性骨髓瘤(MM)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以126例确诊的MM患者(观察组)和21例同期因其他原因接受骨髓穿刺的受试者(对照组)为对象。测定分析2组骨髓浆细胞占比和血清SF、LDH水平。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各指标在不同分期MM诊断中的价值。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不同分期患者骨髓浆细胞占比,血清SF和LDH水平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
-
-
袁丽萍;
周其莲;
桂明
-
-
摘要:
目的 分析以大量腹水为首发临床表现的儿童嗜酸细胞性胃肠炎(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EG)诊治特点.方法 对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1月至2020年4月的3例EG病儿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胃镜、病理以及诊治经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例病儿均为年长儿,为EG浆膜型病变,临床表现主要为腹胀、腹水;外周血及骨髓细胞学检查显示嗜酸性粒细胞(EoS)显著增多,治疗前3例病儿外周血EoS计数分别是(9.84,9.84,8.48)×109/L;胃镜检查显示胃窦及十二指肠黏膜充血水肿明显、可见充血出血斑;病理检查在胃窦黏膜固有层可见大量EoS浸润.予以饮食回避、抗过敏、激素治疗,1周内病儿症状明显缓解.结论 浆膜型EG病儿主要以大量腹水为首发临床表现,外周血EoS显著升高,确诊依靠内镜下病理检查,饮食疗法结合激素治疗有显著疗效.
-
-
常娟;
楚玉兰;
韩伟宁;
王超;
杨小雨;
张娜;
陈辉树;
李焱;
贾振薇;
王立荣;
郑娟娟;
周剑峰
-
-
摘要:
目的 探讨骨髓涂片、骨髓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流式细胞术、荧光原位杂交(FISH)以及细胞遗传学检测在初诊多发性骨髓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8年9月至2019年8月于天津金域医学检验实验室初诊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280例,均按照常规方法进行骨髓穿刺,并进行骨髓涂片、骨髓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流式细胞术免疫分型、FISH、细胞遗传学检测,比较各检测方法的结果.结果 280例患者中,骨髓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的中位浆细胞比例高于骨髓涂片(20例,0.675比0.300)及流式细胞术(47例,0.650比0.14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883,P<0.01;Z=-5.947,P<0.01).流式细胞术检测 CD38、CD138、κ、λ、CD56、CD19的阳性率分别为 100.0%(280/280)、100.0%(280/280)、57.5%(161/280)、42.5%(119/280)、62.1%(174/280)、19.3%(54/280);骨髓免疫组织化学检查中 CD38、CD138、κ、λ、CD56的阳性率分别为98.9%(277/280)、98.2%(275/280)、57.5%(161/280)、42.5%(119/280)、62.1%(174/280);两种检测方法对相同检测指标的检测符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行FISH检测的患者基因异常检出率为69.9%(93/133),其中直接荧光原位杂交(D-FISH)异常检出率为42.9%(57/133),CD138磁珠分选系统(MACS)-FISH异常检出率为82.7%(110/133).行G显带检测的患者异常染色体核型检出率为38.5%(85/221).FSIH,尤其是MACS-FISH,细胞遗传学异常检出率高于G显带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5.697,P<0.05).结论 骨髓涂片、骨髓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流式细胞术、FISH(尤其是MACS-FISH)、细胞遗传学等多种检查方法综合应用更有助于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并可能对预后判定有一定的意义.
-
-
陈谦;
李清
-
-
摘要:
cqvip:黑热病又称内脏利什曼病,是由利什曼原虫引起,经白蛉叮咬传播的慢性地方性人畜共患传染病,是利什曼病中的一种,利什曼病按临床表现可分为内脏利什曼病(黑热病)、皮肤利什曼病和皮肤黏膜利什曼病3种,主要分布于中国、印度、中东、非洲、拉美等地区[1-2]。
-
-
-
程荣先;
解兴欣;
宋洪平;
王靖霖;
张建明
-
-
摘要:
目的 探讨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诊断多发性骨髓瘤的要点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重庆金域医学研究所有限公司实验诊断室2019年1-6月确诊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14例(男性6例,女性8例)的临床资料,分析骨髓细胞形态学诊断要点,随访14例确诊患者治疗后疾病转归.结果 14例患者中,血红蛋白最低为47 g/L,最高105 g/L,平均73 g/L;患者年龄范围54~ 85岁,平均67岁.根据欧洲血液学会议分型标准确诊为小浆细胞型(Ⅰ型)4例,幼浆细胞型(Ⅱ型)6例,原浆细胞型(Ⅲ型)2例,网状细胞型(Ⅳ型)2例.确诊对症治疗后,14例患者症状、体征、血常规相关检验等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和好转,骨髓瘤细胞百分比均下降或明显下降,符合部分或完全缓解的标准.结论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常伴有贫血,临床表现多种多样,部分患者起病慢、首发症状不明显、无典型体征,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可检出异常浆细胞,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对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多发性骨髓瘤有重要的意义.
-
-
-
-
-
-
卢兴国;
朱雷;
王炜琴;
龚旭波
- 《第三届全国实验室管理科学研讨会》
| 2007年
-
摘要:
骨髓检查实验室是检验医学临床实验室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在临床医学检验诊断中的特殊性,实验室的管理制度明显滞后,明显影响骨髓检查实验室管理的规范和发展.近五年来我们对骨髓标本保存、会诊和外借制度,建立读片和室间质量评价制度,学习、教育和培训制度,骨髓检查实验室的结构和管理等几项实验室管理制度作了总结和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
-
-
肖峰;
钱文斌;
金洁
- 《第四届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论坛》
| 2010年
-
摘要:
本文介绍一男性患者,39岁,因"反复发热2月余"入院。最高体温39.8度伴寒战,乏力,入院查血常规示:WBC5.1*10E9/LHb88.5g/Lplt96*10E9/L,单核细胞24.5%; B2-MG6806ug/L。B超示:脾肿大,脾内多发低回声灶,后腹膜可见多枚低回声团块。双侧颈部及腋下腹股沟可及多枚肿大淋巴结探及,最大约1.7*0.7cm。肺部CT示:前上纵隔及心脏前方多个软组织影,考虑淋巴结。给予4次骨髓常规检查均提示:涂片可见2%左右淋巴样、单核网状样细胞,可见吞噬型网状细胞,伴单核细胞比例增高。2次骨髓活检示未找到淋巴瘤细胞。行脾切术,术后病理脾脏出血性梗死。一直未确诊。出院后患者再次出现发热,再次复查骨髓常规示造血组织增生明显活跃伴病态造血及异常T淋巴细胞浸润。诊断为T细胞淋巴瘤。予CHOP方案化疗,化疗后发热停止。之后在予3个CHOP+Ara-c方案及3个疗程CHOP方案化疗,病情稳定好转。体温正常。
-
-
赵瑜;
靖彧;
薄剑;
王书红;
王全顺;
李红华;
于力
- 《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2007年血液学年会》
| 2007年
-
摘要:
目的:探讨Id4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中的检测意义。rn 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CR)对正常人和初诊NHL患者骨髓进行Id4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况进行检测,同时进行骨髓穿刺和骨髓活检,并随诊。rn 结果:Id4基因在正常骨髓中呈完全性非甲基化状态。18初治NHL患者中,1例经骨髓活检证实有淋巴瘤骨髓受累,4例发现有Id4基因甲基化。14例Id4基因非甲基化的NHL患者在8个月随访期内病情稳定,再次检测骨髓无淋巴瘤骨髓受累.而1例Id4基因甲基化伴骨髓受累的NHL患者在随访期间出现白血病转化,3例Id4基因甲基化伴无骨髓受累的NHL患者中2例在随访期间复查发现骨髓受累。rn 结论:Id4基因甲基化在骨髓检查正常的NHL患者中可能具有提示有淋巴瘤骨髓微量受累的意义。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