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淋巴瘤

淋巴瘤

淋巴瘤的相关文献在1973年到2023年内共计10748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临床医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743篇、会议论文308篇、专利文献12893篇;相关期刊1293种,包括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中华病理学杂志、医学影像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183种,包括全国民族医、中医血液病学术研讨会暨青年学术论坛、第九届中国肿瘤内科大会、第四届中国肿瘤医师大会暨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2015年学术年会、第八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十三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等;淋巴瘤的相关文献由22658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卫平、朱军、李甘地等。

淋巴瘤—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743 占比:42.46%

会议论文>

论文:308 占比:1.34%

专利文献>

论文:12893 占比:56.19%

总计:22944篇

淋巴瘤—发文趋势图

淋巴瘤

-研究学者

  • 刘卫平
  • 朱军
  • 李甘地
  • 石群立
  • 张明智
  • 赵维莅
  • 周小鸽
  • 石远凯
  • 黄慧强
  • 克晓燕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郭秋霞; 王吉刚
    • 摘要: 背景:造血干细胞采集效果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而明确的影响因素尚无定论,需要不断探索有可能影响造血干细胞采集的危险因素。目的:探讨50例淋巴瘤患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采集过程中相关因素对首次采集结果的影响,并探讨采集结果与移植后造血重建的关系。方法:入选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接受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50例淋巴瘤患者,分析患者的年龄、分期、骨髓侵犯、复发、放疗、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持续使用时间、化疗疗程等因素对造血干细胞首次采集结果的影响,并探讨采集结果与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植入的关系。结果与结论:化疗疗程数与采集CD34^(+)细胞计数呈负相关;移植前复发的患者造血干细胞采集效果较差;放疗患者中动员失败的患者相对较多,失败率为88.9%,放疗对造血干细胞采集呈负面作用;输入CD34^(+)细胞计数越高,中性粒细胞植入越快,而对于移植后血小板植入的影响无显著差异,但是存在趋势;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持续时间1-5 d和>5 d采集的CD34^(+)细胞数无明显差异。结果表明,对于淋巴瘤患者,过多的化疗、复发和放疗经历都会明显对造血干细胞造成损害,根据患者病情尽量待造血干细胞采集完毕后行放射治疗,以免对造血干细胞产生损伤。
    • 郭秋霞; 王吉刚
    • 摘要: 背景:造血干细胞采集效果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而明确的影响因素尚无定论,需要不断探索有可能影响造血干细胞采集的危险因素.目的:探讨50例淋巴瘤患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采集过程中相关因素对首次采集结果的影响,并探讨采集结果与移植后造血重建的关系.方法:入选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接受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50例淋巴瘤患者,分析患者的年龄、分期、骨髓侵犯、复发、放疗、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持续使用时间、化疗疗程等因素对造血干细胞首次采集结果的影响,并探讨采集结果与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植入的关系.结果与结论:化疗疗程数与采集CD34+细胞计数呈负相关;移植前复发的患者造血干细胞采集效果较差;放疗患者中动员失败的患者相对较多,失败率为88.9%,放疗对造血干细胞采集呈负面作用;输入CD34+细胞计数越高,中性粒细胞植入越快,而对于移植后血小板植入的影响无显著差异,但是存在趋势;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持续时间1-5 d和> 5 d采集的CD34+细胞数无明显差异.结果表明,对于淋巴瘤患者,过多的化疗、复发和放疗经历都会明显对造血干细胞造成损害,根据患者病情尽量待造血干细胞采集完毕后行放射治疗,以免对造血干细胞产生损伤.
    • 魏美文; 雷炳松; 叶华容
    • 摘要: 患者女,67岁。发现右侧乳房包块2月。2012年因原发性支气管肺鳞癌行手术治疗。查体:右乳外上象限可触及一大小约2.5 cm×2.0 cm肿块,质硬,光滑,边界尚清,无压痛,活动度尚可。超声检查:右乳9点钟距乳头约2.5 cm处见大小约2.5 cm×1.9 cm混合回声团,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内部呈“丝网状”结构,未见钙化灶,后方回声无改变(图1a),右乳10点钟方向距乳头约1.5 cm处见大小约2.2 cm×1.0 cm类似混合回声团,余处乳腺组织回声增强.
    • 拓进宝; 任羽; 王丽萍
    • 摘要: 目的 分析程序性死亡因子-1(programmed death factor-1,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ligand-1,PDL1)、TNF家族B细胞活化因子-R(B cell-activating factor-R belonging to the TNF family,BAFF-R)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组织中的差异性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以延安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科2019年1月至2020年4月初诊的28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组织及瘤旁组织样本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其PD-1、PD-L1及BAFF-R表达,然后统计分析PD-1、PD-L1及BAFF-R表达与病人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组织PD-1、PD-L1及BAFF-R阳性表达积分分别为(5.44±0.79)、(5.58±0.86)及(4.49±0.65)分,瘤旁组织PD-1、PD-L1及BAFF-R阳性表达积分分别为(3.31±0.35)、(3.25±0.34)及(2.77±0.27)分,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淋巴瘤组织PD-L1表达与Ann Arbor/Costwards分期、病理分型及EBV是否阳性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淋巴瘤组织BAFF-R表达与Ann Arbor/Costwards分期、病理分型、IPI评分及EBV是否阳性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PD-L1及BAFF-R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组织中呈高表达,且与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分期、病理分型及EBV感染密切相关,二者联合检测对病人预后评估可能具有较高价值;对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而言,以PD-L1及BAFF-R的信号通路为靶点,是潜在的免疫治疗方案。
    • 李慧; 杨金英
    • 摘要: 目的分析伊曲康唑在预防淋巴瘤患儿应用利妥昔单抗治疗期间继发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14例淋巴瘤患儿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n=55,利妥昔单抗治疗)与观察组(n=59,伊曲康唑+利妥昔单抗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期间感染率、炎性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患儿在利妥昔单抗治疗期间感染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2(IL-12)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TNF-α、IL-12水平均低于治疗前,IL-4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儿TNF-α、IL-1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IL-4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伊曲康唑在预防淋巴瘤患儿应用利妥昔单抗治疗期间继发感染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可降低感染率,改善患儿炎性反应,且具有一定安全性。
    • 郭金龙; 闵旭红; 宋彪; 王彬; 李源
    • 摘要: 脓胸相关淋巴瘤(pyothorax-associated lymphoma,PAL)最早于1987年由日本Iuchi等[1]首次报道并命名,被认为是在肺结核人工气胸治疗或者结核性胸膜炎形成的过程中由慢性结核性脓胸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近年来,随着报道病例数量的逐渐增多,认为PAL可能是由慢性胸膜炎症引发的一种罕见恶性疾病。PAL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缺乏特异性,极易造成漏诊和误诊。本研究收集安徽省胸科医院收治的3例PAL患者,通过对患者诊断过程进行总结分析,提高临床工作者对本病的认识。
    • 徐婷婷; 靳富; 杨含
    • 摘要: 目的:比较3种容积旋转调强计划(VMAT)的剂量学差异,探讨VMAT遮挡技术对早期鼻腔NK/T细胞淋巴瘤的剂量学影响。方法:选取20例早期鼻腔NK/T细胞淋巴瘤患者,分别设计无晶体遮挡(VMAT-OFF)计划、晶体半遮挡(VMAT-E)计划和晶体全遮挡(VMAT-E&E)计划,评估3组计划的计划靶区体积(PTV)和危及器官(OARs)剂量学参数,评估机器跳数(MU)和SCIMOCA通过率(3%/2 mm)。结果:3种计划的靶区剂量分布均能满足临床要求,PTV的D2%、D98%、V95%、均匀性指数、适形度指数均无统计学差异;在MU方面,VMAT-OFF
    • 黄钦熊; 马捷; 左敏; 曾显荣
    • 摘要: 年轻患者,胸部CT发现纵隔累及气管不规则肿块、明显不均匀强化,同时肺部见实变、结节、小叶间隔增厚,该病例部位及强化特点不同于淋巴瘤常见表现,易误诊为其他恶性肿瘤。
    • 缪正炀; 孙雪梅
    • 摘要: 鼻型结外NK/T细胞淋巴瘤(ENKTCL)是一种起源于NK细胞、NK样T细胞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在我国,其发病约占非霍奇金淋巴瘤的10%。ENKTCL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确诊依赖病理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治疗以放疗、化疗为主,新型药物的研究仍在开发中,早诊断、早治疗对改善疾病的预后至关重要。本文对近年来ENKTCL的诊断、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 刘广辉
    • 摘要: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MRI-DWI)评估骨肌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采取回顾性研究,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宁陵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骨肌肿瘤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MRI-DWI检查,并行手术治疗,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MRI-DWI评估骨肌肿瘤的临床价值。结果 60例骨肌肿瘤患者经手术治疗后,确诊良性24例(40.0%),以脂肪瘤为主,恶性36例(60.0%),以转移瘤为主;MRI-DWI对骨肌肿瘤敏感度88.9%(32/36),特异度为87.5%(21/24),准确度88.3%(53/60),与手术病理结果一致性为0.759;良性肿瘤ADC值高于恶性肿瘤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450,P<0.05)。MRI-DWI对不同恶性骨肌肿瘤诊断准确率84.4%(27/32),与手术病理一致性为0.804。结论 RI-DWI能够有效诊断骨肌肿瘤良恶性,并可有效鉴别不同恶性骨肌肿瘤,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