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病房
骨科病房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296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卫生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66篇、会议论文17篇、专利文献27887篇;相关期刊156种,包括中国卫生产业、医药前沿、医学信息等;
相关会议15种,包括第三届世界灾害护理大会、第九届西部骨科论坛、全国门急诊护理学术交流会议暨第14届全国骨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等;骨科病房的相关文献由433位作者贡献,包括李素云、刘义兰、胡德英等。
骨科病房—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7887篇
占比:99.00%
总计:28170篇
骨科病房
-研究学者
- 李素云
- 刘义兰
- 胡德英
- 吴莉
- 周文娟
- 李亚农
- 李娟
- 陈敏
- 丁传红
- 丁绍青
- 任燕
- 刘征
- 刘晓瑛
- 刘莉
- 刘静梅
- 周传利
- 孙晓红
- 孟庆军
- 季向丽
- 尹国梅
- 巩敬
- 张凤英
- 张敏
- 张杰
- 张磊
- 张香云
- 彭瑾
- 李媛媛
- 李红
- 杨丽金
- 杨南方
- 杨晓霞
- 杨琳
- 洪瑜灿
- 王岩
- 王秋萍
- 王超
- 蔡月华
- 谌艳
- 谢鑑辉
- 贺燕
- 贾丹丹
- 赵海燕
- 郑杨
- 郭建伟
- 金赛珍
- 阮满真
- 陈丽红
- 陈勇
- 陈婉妤
-
-
-
朱佩佩;
吴翠萍;
胡琼;
黄雯
-
-
摘要:
目的探讨“骨动夕阳”诊疗小组管理模式在骨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诊治的骨科患者212例作为对照组,2020年2月-2021年2月收治的骨科患者357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诊疗和护理,观察组采用“骨动夕阳”小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比较2组骨质疏松诊断率、治疗率和患者住院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骨质疏松的诊断率、治疗率和患者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χ^(2)=6.509,P=0.012;χ^(2)=8.216,P=0.004;χ^(2)=8.344,P=0.004)。结论“骨动夕阳”小组管理模式有利于提高患者骨质疏松的诊断率和治疗率,提升患者满意度。
-
-
宋艳;
唐春艳;
张凤英
-
-
摘要:
目的分析骨科病房中应用护士层级管理模式的价值。方法将2020年1月—2021年4月在该院骨科病房中就职的15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不同管理模式分组,对比常规管理模式(2020年1—8月)及护士层级管理模式(2020年9月—2021年4月)护理质量、护理人员考核成绩、整体素质及能力展开评估。结果护士层级管理模式下工作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管理模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常规管理模式,实施后护理人员基础护理及专科护理考核成绩,护士层级管理模式实施后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常规管理模式,实施后护理人员整体素质及能力评分,护士层级管理模式实施后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士层级管理模式应用于骨科病房中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工作质量明显提升,考核成绩也均有所提高,同时护理人员整体素质以及能力也随之提升。
-
-
郭潇雅
-
-
摘要: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打造了独具特色的清华长庚社会服务体系,已成为该院医学人文建设的点睛之笔。明明已经符合出院标准,却不想出院,这种情况在我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中普遍存在,但原因却各不相同。不久前,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简称“清华长庚医院”)骨科病房里,就出现了这么一位“赖床”的王爷爷。
-
-
田宁宁;
陈美君;
唐伟伟
-
-
摘要:
目的分析骨科病房中运用临床护士岗位目标评价体系对于护理工作质量的提升。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烟台市烟台山医院7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2021年1月前采用常规评价方法,2021年1月后采用临床护士岗位目标评价体系,对比应用临床护士岗位目标评价体系前后护理人员专业知识、护理能力、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结果2021年1月后临床护士专业知识(规章知识、法律知识、药物知识、传染病防治知识、骨科疾病知识、护理操作知识)高于2021年1月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21年1月后临床护士护理能力(常规护理操作能力、护患沟通能力、紧急事件处理能力)高于2021年1月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21年1月后临床护士护理风险事件发生共计0例(0.00%),低于2021年1月前护理风险事件计7例(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士岗位目标评价体系开展后能够更好地提升临床护士专业知识水平与护理能力,有效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提高骨科病房工作质量,应用价值高。
-
-
于燕青
-
-
摘要:
那年我做"关节镜手术",住进这座南方小城最大的医院。骨科病房位于住院部大楼的十一楼。心想,怎么让腿脚不便的人住那么高,即使电梯楼,但电梯里塞满轮椅和推床也是不便的,何不就设在一楼呢?住一楼对于康复期的走动也方便。但转念一想,高有高的好处,空气清新蚊虫少。不料夜间竟有蚊子出没,原以为蚊子只出没于臭水沟,草丛里,顶多飞到六七层楼高,竟不知还有能飞到十一楼这么高的蚊子。对于这样卓越的蚊子,不免要怀一些钦佩。
-
-
杜玲;
蔡青青;
丁敏华;
王芬
-
-
摘要:
基于6S理念的管理法是一种现代化企业管理模式,近年来逐渐成为现代化医院管理的基础.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越来越多的精密尖端仪器被应用在骨科手术及骨科患者的护理中,在骨科病房仪器设备安全管理中引入基于6S理念的管理法,对提高科室仪器设备的管理水平、提升医务人员的安全意识和综合素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依托于6S理念,制定了骨科病房仪器设备安全管理的实施方案,使仪器设备管理标准化、制度化,并评价了6S管理法实施前(2018年1月~12月)和实施后(2019年1月~12月)仪器设备管理评价指标的变化.研究发现实施后,骨科病房仪器设备的放置规范率、设备完好率、使用登记完整率和安全操作合格率均高于实施前,故障率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骨科病房仪器设备管理水平中理论知识、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日常保养、可靠性、安全性、流程合理性和操作规范性评分均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医护人员仪器满意度为94.00%明显高于实施前的76.00%(P<0.05).结果提示在骨科病房仪器设备管理中基于6S理念的管理法,可有效提高仪器设备的安全性及可靠性,改善医务人员的仪器设备管理水平和仪器使用满意度.
-
-
赵忠全;
吕树振
-
-
摘要:
台上,医院党委办领导在作报告:"我们临床一线的党员同志,要更加注重对患者的人文关怀,要在医患沟通的细节上更加注意,要……"细节这两个字触动到我,也让我想起了那个故事。想起那是一个下午,骨科病房传来一阵刺耳的争吵,我跟同事赶过去查看,3床刘大爷眉头紧锁,面露铁色,口唇绷紧,目光不和任何人交流。
-
-
田婷婷
-
-
摘要:
目的:探究早期改良预警评分的分级分区护理在骨科病房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在我院骨科病房就诊的10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早期改良预警评分的分级分区护理,统计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骨科病房管理使用早期改良预警评分的分级分区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
钟文
-
-
摘要:
目的探讨以护士为主导的术口换药管理在骨科病房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2月我院关节中心行髋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22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101例和试验组119例,对照组由医师换药,试验组由伤口专科护士培训骨科病房护士换药,经考核合格后,由该骨科病房护士对手术患者术口换药。对伤口换药率、换药时疼痛分数、焦虑率、满意度、换药车卫生、医护人员理论水平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试验组术后第一次换药时疼痛率76.24%、术后第4天焦虑率17.82%均低于对照组92.44%、50.42%。试验组换药率(3.64±0.39)次、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97.03%、换药车卫生94.94%,均高于对照组(2.79±0.17)次、89.92%、47.47%,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护人员的理论水平(83.80±31.60)分较实施前(76.10±38.90)分有提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术口由护士换药,能缓解或减轻患者换药时的疼痛及焦虑,提高其满意度,且保持伤口敷料干洁及换药车的卫生,提高护士伤口换药专科知识和技能。
-
-
刘婷
- 《2017中国护理管理大会》
| 2017年
-
摘要:
目的:探讨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骨科病房的应用效果. 方法:从2015年1年开始,对本院骨科病房采用层级护理管理模式,根据护士学历,能力等设置不同等级,来分析采取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前与采取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后,骨科病房护士的综合能力、工作质量、患者满意度以及差错事故发生率的不同. 结果:采取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后,骨科病房临床护士的综合能力得到明显提高,专业水平能力,服务态度均得到改善,患者及患者家属的满意度也大大提高,骨科病房差错事故发生率下降明显. 结论:实施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对于提升骨科病房临床护士的综合能力,增加患者的满意度,减少差错事故发生率以及提升服务质量方面都具有非常好的效果.因此,在骨科病房,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可以进一步推广.
-
-
龙彩雪;
林明侠;
吴斌;
黄世敏;
关丽
- 《第三届世界灾害护理大会》
| 2014年
-
摘要:
目的:疼痛管理在骨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08例患者按时间顺序分成三组,A组(口服镇痛药)29例;B组(PCA、口服镇痛药)38例;C组(PCA、口服镇痛药、注射镇痛药)41例,三组均按照疼痛管理模式实施护理,比较三组不同镇痛模式的镇痛效果.结果:镇痛效果组间两两比较结果显示三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骨科病房采取疼痛管理、多模式镇痛等措施可显著提高患者的镇痛效果.
-
-
-
陈海滨;
周光
- 《第二届药物性损害与安全用药学术会议暨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与临床安全应用专题研讨会》
| 2010年
-
摘要:
目的:调查分析骨科病房3年来临床分离的葡萄球菌属耐药性变化,为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依据。rn 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骨科病房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葡萄球菌属的药物敏感实验结果行统计分析。rn 结果:2005-2007年间,骨科病房共从临床标本中分离细菌株数为850株,其中共分离葡萄球菌属共405株,其中凝固醇阴性葡萄球2茵(CNS)共275株,分离率最高,占到细菌分离总数的32.35%;金黄色葡萄球菌(SUA)130株。葡萄球菌属是骨科患者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尤其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rn 结论:骨科葡萄球菌属的耐药率日渐增高且多重耐药菌较为普遍。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缓细菌耐药性的增长非常重要。
-
-
邓彦俊
- 《2017中国护理管理大会》
| 2017年
-
摘要:
随着医疗模式的转变和病人对医疗需求的进一步增加,优质护理理念深入各大医院,医护一体化这种新型医疗模式的探索与创新也在不断进行,医护一体化是指医生和护士形成相对固定的诊疗团队,以医护小组的形式为患者提供治疗、护理、康复一体化的责任制整体医疗护理服务.这种工作模式打破了原有的医患、护患两条平行线的轨道,重建医、护、患三位于一体的崭新工作格局,护士与医生面对面,直接参与患者诊疗护理计划的制定,共同讨论治疗护理方案,医护共同查房、病例讨论及患者回访,在为病人提供责任制整体护理的基础上提供整体医疗护理服务.
-
-
刘爱芳;
赵立平
- 《第九届西部骨科论坛》
| 2013年
-
摘要:
目的:探讨骨科病房实施无痛化管理的有效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700例骨科患者围手术期疼痛护理的方法。结果:本组患者经过精心护理,实施无痛病房管理围手术期疼痛控制取得了满意效果。结论:通过建立完善疼痛评估体系、多模式、个体化镇痛等新方法,将疼痛管理细节标准化、正规化、系统化,对病人的手术以及康复有着重要的意义,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
-
-
-
-
张德娟;
杨洁;
刘万元
- 《甘肃省中医药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
| 2011年
-
摘要:
本文针对传统排班模式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的结合分组包干制护理模式的APN排班方法,详细阐述了其流程,并与传统排班模式的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结合分组包干制护理模式的APN排班,在利用现有人力资源的基础上实现了优质护理服务,充分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并兼顾人性化管理,提升了患者及护理人员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