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语言表征

语言表征

语言表征的相关文献在1996年到2022年内共计126篇,主要集中在语言学、常用外国语、心理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6篇、专利文献19287篇;相关期刊101种,包括应用心理学、理论探索、长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 语言表征的相关文献由190位作者贡献,包括刘桂玲、何金铮、刘国辉等。

语言表征—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6 占比:0.60%

专利文献>

论文:19287 占比:99.40%

总计:19403篇

语言表征—发文趋势图

语言表征

-研究学者

  • 刘桂玲
  • 何金铮
  • 刘国辉
  • 史利红
  • 向日光
  • 张颖
  • 成燕帆
  • 朱秀梅
  • 杨烨
  • 王少栋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期刊

    • 张庆江
    • 摘要: 画图表征是数学教师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它凭借图形的直观性,将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的图形语言有机结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画出不同的图,使数学语言合情转换成几何直观图形,达到以形助数、让数学在学生的眼中变得简洁而丰富的目的。一、运用画图表征,使学生“理清法明”,实现算理与算法的无痕对接在计算教学中,部分教师只借助语言表征进行枯燥的讲解,往往造成学生“理不清,法不明,能难成”,为了更好地使学生明理懂法,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借助点子图、方格图、线段图等多种画图表征直观地呈现计算的过程,将理的抽象与法的直观巧妙地结合。
    • 牛乐
    • 摘要: 近年来,尽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和概念被不断强化,但是其本原内涵正在不断变异和分化.作为非遗融入社会生活场域的语言表征,与非遗这一概念链接的关键词越来越多,这种语言网络的增殖并不意味着其规约性和内质的改变,而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其生存语境的变迁,价值化路径的拓展.在传播学意义上,非遗的符号化传播也是其超越经济学价值,追求意义生产的开始.
    • 陈诺; 郭欣怡; 张杨
    • 摘要: 基于话语分析理论,采用质性研究方法,辅助软件NV,依据系统功能语法的情态观,对大学生“内卷化”语言表征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大学生在其自我叙事中呈现出不同的语言表征,包括:积极主动型、焦虑痛苦型、懈怠麻痹型、迷茫无措型。
    • 申米毫; 俞琳
    • 摘要: 相互事件是人类社会认知的核心反映,也是语言类型学的热点话题。然而,生命度观照下相互事件语言表征的类型学特征在国内外较少受到关注。鉴于此,本文通过实证研究探索生命度等级和参与者数量这两个语义参数下现代汉语相互事件语言表征的类型学特征。研究发现,生命度等级整体上与相互事件语言表征的类型复杂度、相互标记的使用频次、相互义场景的识别难度呈反比关系,参与者数量整体上与相互事件语言表征的类型复杂度呈反比关系。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为现代汉语相互事件语言类型学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 刘桂玲
    • 摘要: 颜色作为文化符号在社会语言学和文化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红楼梦》为例分析"红"意象在汉语中的语言表征及其文化认知理据.研究发现,《红楼梦》中"红"的语言表征为基本颜色词"红"和三类非基本颜色词,即"红"的近义词、由"红"构成的复合颜色词、物品名称用于描述红色意象."红"意象在《红楼梦》中具有深刻内涵,体现了中国文化中的"尚红"心理和汉语中转喻和隐喻的普遍性.在《红楼梦》中,"红"意象主要用于转喻人物、事件、身份和情感,红色物品的名称常用于转喻和隐喻"红"意象,"红"意象主要隐喻时间和喜庆.在《红楼梦》中,"红"转喻使用的情况多于隐喻使用,这似乎证明颜色转喻比颜色隐喻更基础.
    • 周玉华; 胡朋志
    • 摘要: “表征”一词在生成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中均被广泛使用,但其内涵未被澄清。从“实体表征”“心理表征”到“语言表征”,“表征”概念不断“延异”,内涵日益抽象,表征的对象也从可见、可测的实体扩展到几乎不为我们所知的大脑内在机制或状态。当前研究中的“表征”概念虽然只是一种科学猜想和研究设定,但对推进相关领域的研究而言,它的存在是合理的、必要的。在语言学研究中,研究者应该避免混淆“语言表征”和“语言符号”,避免追求“表征对象”实体化等研究误区,坚持以自然科学研究为基础,鼓励语言学研究路径的多样化,提升“表征”概念的解释力。
    • 曹洋
    • 摘要: 低年级学生思维发展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规范的语言表征、直观的实物表征、动态的操作表征和抽象的符号表征等多元表征,让思维可视化,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数学学习兴趣。
    • 史利红
    • 摘要: 对英语和汉语中有关空间形状、空间关系和空间区域的语言特征进行总结和归纳,认为空间词的多义性、图形和背景的空间分割、空间参照物和参照框架、空间图式化和空间隐喻是表达空间概念的普遍特征.空间图式化还具有理想化、抽象化和拓扑性特点.认知空间的语言表征形式最终由交际目的所决定.
    • 李海东
    • 摘要: 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就是他们转换和运用数学语言的过程。文字语言就是"数学化"了的自然语言;符号语言就是按一定规则组合而成、能准确表达数学对象内涵的符号串或式子;图形语言就是具有各种数学信息的图形,能帮助学生数学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形成。这三种数学语言的表现形式不同,但在突出数学对象本质特征方面的目标是一致的。学生学习用符号语言表征的分数概念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概念形成过程中灵活转换数学语言,促进他们自主发现概念并理解和掌握概念。
    • 胡媛媛
    • 摘要: 运算能力是小学生必须具备的关键能力之一。从多元表征出发,采用案例分析法,对整数、小数、分数及四则运算的实物表征、竖式表征、十进制数表征、语言表征、图形表征之间的关联与转换进行研究,可以挖掘小学数学的运算本质。知识有多种表征方式,可以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另外,不同的表征方式具有不同的作用,用多种表征形式进行运算,并注重各种表征之间的关联与转换,学生会更加深入地理解运算的本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合理利用多元表征,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何为数学多元表征?学生对于这个概念还是比较模糊的。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