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符号表征

符号表征

符号表征的相关文献在2005年到2022年内共计124篇,主要集中在教育、旅游经济、中国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2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12125篇;相关期刊100种,包括东南传播、西部广播电视、中学化学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201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2017山东省心理卫生协会学术大会等;符号表征的相关文献由165位作者贡献,包括卢清荣、朱湘铭、李萍娥等。

符号表征—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2 占比:1.00%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12125 占比:98.99%

总计:12249篇

符号表征—发文趋势图

符号表征

-研究学者

  • 卢清荣
  • 朱湘铭
  • 李萍娥
  • 杨艳娟
  • 沈理明
  • 盛永娟
  • 肖中荣
  • 肖炅斌
  • 丁建新
  • 仲淑娴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蒋磊
    • 摘要: 网络亚文化常常运用反讽修辞,来表征不同世代群体之间的价值观冲突与审美代沟,这类反讽可称之为“代差反讽”。“代差反讽”大体可分为针对前代人的“他者否定式反讽”和针对青年世代的“自我贬抑式反讽”。他者否定式反讽可分为直接矛盾式反讽、悖论式反讽和戏仿式反讽等亚类型,表征了“中老年恐惧症”的社会普遍心理。自我贬抑式反讽可分为苏格拉底式反讽和第欧根尼式反讽等亚类型,表征了青年人与前代人劳动价值观存在的差异。青年人所发明的否定性符号,可能被收编或“询唤”,变质为青年人的“自我青年化”,但也可能通过对青年形象的“逆写”,发明一种虚拟性的虚无主义情绪,潜在地表达乌托邦式的理想主义精神。
    • 吴雅清
    • 摘要: 每一座特色历史建筑都是城市文化记忆的重要物质载体,也是建构城市文化记忆的重要空间媒介,因此探究城市特色历史建筑的文化记忆建构与保护发展路径,始终是社会与学界持续关注的热点议题。文化记忆被激活与回忆的过程,就是被建构的过程。因此,从文化记忆的理论构型出发,对福州特色历史建筑进行记忆再现与叙事展开,挖掘其背后深藏的文化记忆与深厚的史学价值,再借助象征性文化符号与文化实践活动,探讨合理有效的保护与发展路径,以期提高群体身份认同与文化认同,促进福州文化记忆与经济发展协同并进。
    • 赖建琳
    • 摘要: 幼儿记录活动包含经验回顾、记录表征、交流分享,作为幼儿思维的一种学习表征,促进幼儿多方面的能力发展。幼儿记录中存在幼儿记录习惯待养成、记录的内容单一,记录符号表征弱等问题,教师应遵循幼儿认知发展特点,运用多种支持性策略:创设环境激发幼儿记录兴趣,鼓励支持幼儿自主记录,搭建支架让幼儿在思考、表征、表达、倾听、思考循环往复的过程中,促进幼儿记录能力、学习能力的发展。随着“幼儿为本”理念在教育实践中的不断渗透,幼儿的自主记录日益受到关注。幼儿记录是以幼儿为记录主体,以图画、符号、表格、简单的文字、照片等多种适宜的、个性化的方式为记录形式,以幼儿过去、现在或将来进行的活动为记录内容,来记录其问题困境、活动过程以及探索发现的活动。通过观察、分析幼儿园幼儿自主记录的现状、存在问题等,梳理总结出相应的支持策略。
    • 廖声武; 郑永涛
    • 摘要: 直播作为一种新兴的社交方式,受到年轻人的追捧,产生了网络女主播身体表演的现象级景观。在网络直播过程中,女主播的身体表演给受众带来了一场群体狂欢。身体被看作一种消费品,身体消费具有了符号的属性。这种身体消费的符号化,使得其作为身份、控制与欲望的表征得以凸显。但是在消费社会中,人们对利益的追逐成为常态,导致网络直播的内容过度娱乐化,对社会产生消极影响。通过分析网络视频直播中女主播身体表演与粉丝打赏现象,探讨其中的商品关系,并从身份、操控与欲望三个层面阐述身体消费本质是一种符号消费,最后对网络女主播视频直播现象暴露出的社会问题进行反思。
    • 李杰; 周慧婷; 曾海芳
    • 摘要: 通过对2021年抖音视频博主“张同学”发布的49个乡村短视频进行内容分析,基于符号学视角探析其利用短视频社交平台唤醒都市农人的集体记忆符号建构过程以及激发群体情感共鸣、重构身份认同的符号意义表征。研究发现,“张同学”的视频通过筛选独具乡村记忆的视听符号与自然符号建构起回忆的场景空间;采用共同体叙事,沉浸式地唤起受众熟悉的乡村生活经历;在记忆的符号化中实现城乡代际对于农耕文化、自在生活和亲密关系的情感认同,在泛娱乐化的视觉文化环境中发挥着乡村短视频符号建构的意义。
    • 李志新; 张亮; 康宏亮; 赵锦花
    • 摘要: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是认识溶液中平衡的基础,溶液表现出的宏观现象需要结合微观变化去解释,电离平衡过程将“宏观现象-微观本质-符号表征”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树立“变化”和“平衡”的辩证关系。
    • 沈子稚; 杜博; 朱易
    • 摘要: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学科[1]。学生所需学习的化学知识包括物质宏观上的性质与实验现象,微观上的物质构成、结构与反应本质,以及为了研究和交流而创造的独特的化学语言。这样就形成了对物质的三种表征形式:宏观表征、微观表征和符号表征
    • 戈秀兰
    • 摘要: 质量是人才培养的生命线。商务英语专业因办学历史较短,其质量保障体系主要停留在外部符号表征,在其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上还需下功夫。要构建商务英语专业内部质量保障体系从突破传统符号表征到走向意义,可采用以下策略:成立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商务英语专业质量保障机构、不断完善商务英语质量标准、不断完善商务英语专业质量评估制度及不断完善多维评价体系建设。
    • 姚瑶
    • 摘要: 古风插画作为一种展现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新兴插画,将大量中国文化元素融入作品之中。基于符号学视角,将古风插画中意指中国元素的符号分为古风形态符号与古风抒情符号两种。其中引导欣赏者产生中国传统绘画风格推论的属于古风形态符号,是中国画在现代插画中的符号再现,是具象化的图像表征。而使欣赏者认识自身情感状态并产生对中国文化情感认同的属于古风抒情符号,是现代插画表象作品内涵的情感表征。具体分析了中国传统绘画中线条、造型、水墨、意境、情感等符号在古风插画中的表征形态,希望以此提高中国插画的民族风格,为中国本土插画流派的发展与创新提供依据与思考方向。
    • 李娜玲
    • 摘要: 思维训练题的表征,即解题者基于对数学题的理解,对题中的数学信息进行归纳,利用所学知识对要求解的问题产生的印象。思维训练题由“题干”与“题问”两部分构成。文章从思维训练题的“文字表征、图表表征、符号表征”的视角,详细探析题干与题问中的三种表征形式及其解题策略,旨在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和解题能力的培养。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