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螺内酯

螺内酯

螺内酯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2390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药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295篇、会议论文20篇、专利文献8061篇;相关期刊541种,包括基层医学论坛、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中国现代药物应用等; 相关会议17种,包括2016年《中国医院药学杂志》学术年会、中国老年健康论坛2015暨首届中国老年健康服务大会、2015年福建省医院药学学术年会 等;螺内酯的相关文献由4686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坤申、刘刚、籍振国等。

螺内酯—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295 占比:22.12%

会议论文>

论文:20 占比:0.19%

专利文献>

论文:8061 占比:77.69%

总计:10376篇

螺内酯—发文趋势图

螺内酯

-研究学者

  • 刘坤申
  • 刘刚
  • 籍振国
  • 苌新明
  • 王晋明
  • 王荣
  • 董士民
  • 刘超
  • 梁远红
  • 谢晓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刘双; 田进杰
    • 摘要: 目的对比分析曲美他嗪与美托洛尔分别联合螺内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3月—2020年9月武穴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2例。对照组予以曲美他嗪联合螺内酯治疗,研究组采用美托洛尔联合螺内酯治疗,均持续用药60 d。对比分析2组心功能指标、血浆中各项指标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2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后壁厚度(LVPWT)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LVEF高于对照组,LVESd、LVEDd、LVPWT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ET-1、CRP、NT-proBNP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美托洛尔联合螺内酯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促进多项指标尽快恢复,且安全性较高。
    • 孙科
    • 摘要: 目的研究螺内酯与美托洛尔联合用于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左心室重构(LVR)的治疗效果。方法86例AMI后LVR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4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标准方案治疗,在此基础上,A组给予螺内酯单纯口服治疗,B组给予螺内酯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左心室结构指标[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以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治疗前,两组LVPWT、LVEDD、LVESD、LVEF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的LVPWT(10.41±1.15)mm、LVEDD(51.01±5.24)mm以及LVESD(35.72±4.58)mm均明显小于A组的(11.19±1.22)、(55.74±5.51)、(40.21±5.11)mm,LVEF(55.37±11.76)%明显大于A组的(48.35±12.0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MI后LVR患者采用螺内酯与美托洛尔联合治疗,可有效逆转LVR现象,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值得推广。
    • 鲍文晶
    • 摘要: 目的探讨螺内酯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乳山市白沙滩镇卫生院2018年1月—2020年12月诊治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78例,随机均分成对照组(39例,常规药物治疗)和观察组(39例,常规药物治疗加用螺内酯联合美托洛尔),对比2组治疗效果、心功能指标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9.74%)明显高于对照组(71.79%)(P0.05);治疗后,观察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均低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心脏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5.12%,低于对照组的20.51%(P<0.05)。结论螺内酯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能够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不良反应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吴聪聪
    • 摘要: 目的研究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联合螺内酯、酒石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左室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HF-PEF)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20年9月该院收治的HF-PEF患者17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研究组,每组89例。两组均给予螺内酯、酒石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在此基础上,常规组联合使用贝那普利治疗,研究组联合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治疗12周后心功能指标[左室质量指数(LVMI)、舒张早期/晚期二尖瓣血流峰值(E/A)、E峰减速时间(DT)]、心肌损伤指标[心肌肌钙蛋白(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氧化应激指标[过氧化脂质(LPO)、总抗氧化能力(TAC)]及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1.01%,高于常规组的79.78%(P<0.05);治疗12周后研究组LVMI、DT小于常规组,E/A大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研究组cTnI、CK-MB、H-FABP水平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12周后研究组LPO水平低于常规组,TAC水平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MACE发生率为8.99%,低于常规组的20.22%(P<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联合螺内酯、酒石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HF-PEF疗效显著,能改善心功能,减轻心肌损伤及氧化应激,降低MACE发生率。
    • 张平; 高存州; 邹婧
    • 摘要: 难治性高血压病因复杂,水钠潴留、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交感神经系统活性增强是其重要的发病机制。近年的研究发现,在难治性高血压基础治疗上添加小剂量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能有效控制血压,保护靶器官,改善预后。现就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在难治性高血压中的临床研究作一综述。
    • 刘玉龙; 舒冰
    • 摘要: 目的 分析螺内酯对单侧男性乳腺增生(gynecomastia,GYN)的影响。方法 对1例80岁心力衰竭病人口服螺内酯引起的单侧GYN进行病例分析并文献复习。结果 病人经过近8个月口服螺内酯治疗后,左侧乳房疼痛、肿胀,考虑是螺内酯引起的GYN。停药1个月后,左侧乳房疼痛消退,肿胀缩小。结论 老年病人长期服用螺内酯片仍引起的GYN以双侧居多,当临床医生遇到单侧症状时,应考虑药物诱发病因的可能性。
    • 张金龙; 耿慧君; 顾星
    • 摘要: 目的探析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患者接受沙库巴曲缬沙坦及达格列净联合螺内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该院收治的64例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经数字表法分组,32例患者采取厄贝沙坦联合螺内酯治疗为对照组,32例入选采取沙库巴曲缬沙坦、达格列净及螺内酯联合治疗为观察组,评估患者组间心功能、临床疗效,检测患者血清生化指标。结果观察组经治疗,LVEDD(41.47±2.34)mm、LVESD(34.67±1.89)mm、LVEF(49.92±4.05)%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经治疗,显效率为84.38%,明显强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25,P<0.05);观察组经治疗,NT-proBNP(401.26±6.89)pg/mL、醛固酮(68.69±5.76)pg/mL,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患者接受沙库巴曲缬沙坦、达格列净及螺内酯联合治疗,其心功能、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厄贝沙坦联合螺内酯治疗患者。
    • 张鸿渊
    • 摘要: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伴阵发性房颤患者应用螺内酯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对心律失常的改善效果。方法遴选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期间60例心力衰竭伴阵发性房颤患者,参考系统抽样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药物综合治疗)和观察组(常规药物基础上合用螺内酯),各组均30例。比较治疗结果:临床总疗效、心功能指标、房颤发作次数及窦性心律维持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3.33%较对照组73.33%明显高,同时观察组房颤发作次数更低,窦性心律维持占比更高,且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患者心功能指标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LVEF(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明显高于对照组,LVEDV(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volume)、LVESD(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dimension)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力衰竭伴阵发性房颤临床治疗中,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螺内酯,有利于稳定房颤的发作,提高患者心功能,实现理想的治疗效果。
    • 沓世泽; 张武健; 黄东柱; 黄家锋
    • 摘要: 目的探究小剂量螺内酯联合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阻断剂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1年3月医院收治的早期DN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RAAS阻断剂(厄贝沙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小剂量螺内酯治疗,对比两组血糖、肾功能指标、血脂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及肾功能指标血肌酐(Scr)、尿素氮(BUN)、β_(2)-微球蛋白(β_(2)-MG)、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螺内酯联合RAAS阻断剂可有效缓解早期DN症状,改善血糖、血脂水平,保护肾脏功能,进而延缓或控制疾病进展,应用价值较高。
    • 冯磊; 王文玉; 王中华; 张春雨; 刘晓辉
    • 摘要: 目的观察螺内酯对高龄阵发性房颤(心房颤动)并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43例阵发性房颤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螺内酯治疗组(21例)和对照组(22例)。对照组接受基础治疗,螺内酯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螺内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房内径(LAD)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T-proBNP、LAD和LVEF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螺内酯治疗组患者的NT-proBNP(989.23±67.14)pg/ml低于对照组的(1063.62±67.32)pg/ml,LVEF(42.53±4.61)%高于对照组的(39.84±3.59)%,LAD(48.56±4.77)mm小于对照组的(51.23±3.26)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内酯可延缓高龄阵发性房颤并心力衰竭患者房颤及心力衰竭进展。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