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蒽酮-硫酸法

蒽酮-硫酸法

蒽酮-硫酸法的相关文献在1993年到2022年内共计190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轻工业、手工业、药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81篇、会议论文9篇、专利文献164831篇;相关期刊117种,包括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食品与药品、中成药等; 相关会议9种,包括第四届中国中药商品学术大会暨中医药学科教学改革教材建设研讨会、2014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四届中国药师周、2014年广东省药师周大会等;蒽酮-硫酸法的相关文献由634位作者贡献,包括惠秋沙、李艳玲、聂少平等。

蒽酮-硫酸法—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81 占比:0.11%

会议论文>

论文:9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64831 占比:99.88%

总计:165021篇

蒽酮-硫酸法—发文趋势图

蒽酮-硫酸法

-研究学者

  • 惠秋沙
  • 李艳玲
  • 聂少平
  • 谢明勇
  • 史仁玖
  • 孙红梅
  • 张彬
  • 李振
  • 苗苗
  • 乔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顾宇; 杨雪; 徐晨希; 严浩军; 张树明
    • 摘要: 目的:对黑龙江省14个产区五味子的总多糖、粗脂肪和蛋白质含量进行测定和对比分析,为其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应用蒽酮-硫酸法、索氏提取法、考马斯亮蓝法对黑龙江省不同产区栽培五味子的总多糖、粗脂肪及蛋白质进行分析测定,并应用综合评价指数法进行评价。结果:五味子的总多糖含量为1.24%~1.95%,平均为1.59%,其中,呼玛县产五味子总多糖含量最高,而尚志市产五味子总多糖含量最低;粗脂肪含量为12.44%~17.80%,平均为15.63%,汤原县产五味子粗脂肪含量最高,鹤北林业局产五味子粗脂肪则最低;蛋白质含量为0.28%~1.20%,平均为0.69%,呼玛县产五味子蛋白质含量最高,鹤岗市产五味子蛋白质含量最低。山区五味子的总多糖和粗脂肪的含量与平原区的五味子相比差异较小,蛋白质含量的差异较大,山区五味子蛋白质含量是平原区的五味子的1.83倍。综合评价指数法说明山区五味子的品质优于平原区五味子,并以七台河市产五味子为最优。结论:黑龙江省14个产区五味子的总多糖、粗脂肪和蛋白质的含量存在差异,经综合评价以七台河市产五味子为最优。
    • 陶秋云; 何明先; 张鹏; 邓清月; 郭松
    • 摘要: 竹荪是一种重要的药食两用真菌.多糖含量的测定对其营养价值的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竹荪为研究对象,依据JJF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采用苯酚-硫酸法和蒽酮-硫酸法两种方法,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竹荪多糖含量,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全面分析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并确定合理的竹荪多糖含量测定方法.苯酚-硫酸法测定竹荪多糖的测定结果为(67.99±3.72)%,扩展不确定度为3.72%(k=2).蒽酮-硫酸法测定竹荪多糖的测定结果为(58.35±4.10)%,扩展不确定度为4.10%(k=2).苯酚-硫酸法与蒽酮-硫酸法均适用于竹荪多糖含量的测定,但苯酚-硫酸法更优.在竹荪多糖测定过程中最主要的不确定度来源为标准曲线拟合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采用线性好的标准曲线和灵敏度高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具有提高检测质量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的潜在价值.
    • 李振; 陈结梅; 刘贤钊; 谭丽容; 孙红梅
    • 摘要: 建立木耳多糖新的测定方法,比较不同品种及产地木耳多糖含量的差异,为木耳的质量评价提供依据。采用蒽酮-硫酸法分别测定黑木耳、毛木耳不同产地的多糖含量,并进行方法学考察。葡聚糖在3.27~23.61μg/mL范围内,其浓度与对应的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3),平均回收率为101.2%,RSD为3.5%(n=9)。浙江江山、辽宁本溪、福建漳州产黑木耳中多糖含量分别为4.1%、3.0%和3.5%;浙江江山和江苏徐州产毛木耳中多糖含量分别为4.1%和3.6%。蒽酮-硫酸法简便可行、重复性好,适用于木耳中多糖含量的测定。不同产地的黑木耳多糖含量有一定的差异,不同产地的毛木耳多糖含量差异不明显,同产地或地域位置相近的不同产地黑木耳与毛木耳品种间的多糖含量无明显差异。
    • 孙红梅; 李振; 彭喜春; 杨秀伟
    • 摘要: 目的:建立枸杞子中多糖的测定方法,比较不同产地枸杞子中多糖含量的差异.方法:采用蒽酮-硫酸法测定宁夏、青海、新疆等3个产地86批次枸杞子中多糖的含量,分析差异,并进行方法学考察.结果:方法线性关系、回收率、精密度及重复性测定结果均符合要求,不同产地枸杞子中多糖含量范围为1.71%~4.56%,多糖含量高低顺序为青海>新疆>宁夏.结论:蒽酮-硫酸法可用于枸杞子多糖含量的测定,不同产地的枸杞子中多糖含量有一定差异,其中青海产地枸杞子中的多糖含量最高.
    • 长城; 赵俊华; 于文杰; 陈庆红; 秦立武; 吴秀玲; 刘凤霞; 范宇光
    • 摘要: 通过比较微波提取、超声提取、加热回流提取、70°C水浴浸提4种方式对桑黄子实体中多糖工艺的提取,参考多糖含量以及遵循科学环保的原则选定最佳提取方法,以响应面法优化多糖提取工艺。比较苯酚-硫酸法与蒽酮-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结果表明,超声提取法可用于杨树桑黄的多糖提取,响应面法优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超声时间25 min、液料比400∶1(mL/g)、超声功率60 kHz;蒽酮-硫酸法和苯酚-硫酸法均可用于杨树桑黄中多糖含量的测定。基于"多糖"测定以及实验的稳定性,证明苯酚-硫酸法更适合测定杨树桑黄中多糖的含量,该结果可为其建立质量控制标准作参考。
    • 王迎香; 唐子惟; 彭腾; 陈胡兰; 高天宇; 何沛煜; 张军银
    • 摘要: 目的:建立苯酚-硫酸法测定酒蒸多花黄精中多糖含量的最优方法.方法:同时采用蒽酮-硫酸法、苯酚-硫酸法对酒蒸多花黄精的多糖含量进行测定,针对苯酚-硫酸法选取苯酚浓度、苯酚用量、硫酸用量、加热时间、加热温度进行单因素考察、利用响应面法进行分析、优化.结果:利用响应面进行F值分析,各因素对吸光度的影响大小为:硫酸用量>苯酚浓度>苯酚用量,加热温度及时间无明显影响.得到最佳工艺为苯酚用量1.5 mL、苯酚浓度4.5%、硫酸用量6.5 mL.对酒蒸多花黄精多糖进行测定,平均含量为8.50%,相对标准偏差为0.87%.结论:苯酚-硫酸法进一步优化后得到的方法能够准确测量酒蒸多花黄精中的多糖含量,为进行质量标准深入研究提供了参考价值.
    • 王迎香; 唐子惟; 彭腾; 陈胡兰; 高天宇; 何沛煜; 张军银
    • 摘要: 目的:建立苯酚-硫酸法测定酒蒸多花黄精中多糖含量的最优方法。方法:同时采用蒽酮-硫酸法、苯酚-硫酸法对酒蒸多花黄精的多糖含量进行测定,针对苯酚-硫酸法选取苯酚浓度、苯酚用量、硫酸用量、加热时间、加热温度进行单因素考察、利用响应面法进行分析、优化。结果:利用响应面进行F值分析,各因素对吸光度的影响大小为:硫酸用量>苯酚浓度>苯酚用量,加热温度及时间无明显影响。得到最佳工艺为苯酚用量1.5 mL、苯酚浓度4.5%、硫酸用量6.5 mL。对酒蒸多花黄精多糖进行测定,平均含量为8.50%,相对标准偏差为0.87%。结论:苯酚-硫酸法进一步优化后得到的方法能够准确测量酒蒸多花黄精中的多糖含量,为进行质量标准深入研究提供了参考价值。
    • 李振; 陈结梅; 刘贤钊; 谭丽容; 孙红梅
    • 摘要: 建立木耳多糖新的测定方法,比较不同品种及产地木耳多糖含量的差异,为木耳的质量评价提供依据.采用蒽酮-硫酸法分别测定黑木耳、毛木耳不同产地的多糖含量,并进行方法学考察.葡聚糖在3.27~23.61μg/mL范围内,其浓度与对应的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3),平均回收率为101.2%,RSD为3.5%(n=9).浙江江山、辽宁本溪、福建漳州产黑木耳中多糖含量分别为4.1%、3.0%和3.5%;浙江江山和江苏徐州产毛木耳中多糖含量分别为4.1%和3.6%.蒽酮-硫酸法简便可行、重复性好,适用于木耳中多糖含量的测定.不同产地的黑木耳多糖含量有一定的差异,不同产地的毛木耳多糖含量差异不明显,同产地或地域位置相近的不同产地黑木耳与毛木耳品种间的多糖含量无明显差异.
    • 文鑫鑫; 周曦曦; 龙滢
    • 摘要: 建立了茯神多糖含量测定方法,完善茯神的地方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蒽酮-硫酸法测定茯神饮片中多糖的含量,以葡萄糖为对照品,检测波长624 nm.结果:葡萄糖在10.859~65.154 ug/mL的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y=0.01309x+0.03333,R2=0.9994其平均加样回收率101.4%,RSD=1.67%.不同产地茯神中多糖含量有一定差异.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操作简便,为茯神饮片的质量控制与评价奠定了基础.
    • 顾健; 羌苏锐; 刘江云
    • 摘要: 目的 间羟基联苯法与蒽酮-硫酸法联用测定滇黄精中性糖与酸性糖的含量.方法 间羟基联苯法测定条件:四硼酸钠-硫酸溶液6.0 ml,加热6 min,加入1.5 mg/ml的间羟基联苯溶液100μl,显色40 min,于525 nm下测定吸光度.蒽酮-硫酸法测定条件:2.0 g/ml的硫酸-蒽酮溶液4.0 ml,沸水浴显色10 min,于625 nm下测定吸光度.结果 采用上述方法,测定PK-F1~PK-F3三个样品的中性总糖含量(以葡萄糖计)依次为78.0%、66.9%、64.5%;测定PK-F1~PK-F3三个样品的糖醛酸含量(以半乳糖醛酸计)依次为28.3%、16.2%、4.93%.结论 该法准确便捷,为滇黄精多糖的中性糖和酸性糖测定的有效方法,可联合测定滇黄精中性糖和酸性糖含量.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