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荧光光谱法

荧光光谱法

荧光光谱法的相关文献在1978年到2023年内共计1055篇,主要集中在化学、药学、化学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64篇、会议论文99篇、专利文献206192篇;相关期刊365种,包括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理化检验-化学分册、化学与生物工程等; 相关会议68种,包括第十八届全国分子光谱学术会议、中国化学会第十七届全国有机分析与生物分析学术研讨会、第六届全国油气化探学术会议等;荧光光谱法的相关文献由2667位作者贡献,包括潘祖亭、李建晴、董川等。

荧光光谱法—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64 占比:0.42%

会议论文>

论文:99 占比:0.05%

专利文献>

论文:206192 占比:99.54%

总计:207155篇

荧光光谱法—发文趋势图

荧光光谱法

-研究学者

  • 潘祖亭
  • 李建晴
  • 董川
  • 颜承农
  • 霍彩霞
  • 杜黎明
  • 张爱平
  • 李来生
  • 陶朱
  • 郑茂东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战瑞雪; 冯帅; 张天锡; 王鑫瑞; 李梓欣; 吕世洁; 田新; 史磊; 李峰
    • 摘要: 目的:从荧光方面对五加科人参属中药材人参、红参、西洋参、三七进行快速鉴别研究,并探讨传统荧光法和荧光光谱法鉴别的相关性。方法:应用传统荧光法与荧光光谱法对人参、红参、西洋参、三七进行鉴别,再通过302 nm、365 nm下荧光图像的总色差与荧光光谱中荧光强度的关系,探讨传统荧光法和荧光光谱法的相关性。结果:传统荧光法鉴别中,365 nm紫外灯下,三七粉末荧光与其他三者差异显著,水浸液的荧光亮度红参>人参>三七>西洋参;三维荧光光谱法的图谱辨识度高,四者荧光峰的峰数、峰位及强度各有不同;四者传统荧光法鉴别中粉末、水浸液总色差的差异一定程度上与荧光光谱法中荧光强度的差异情况符合,都反映了荧光组分含量的差异。结论:传统荧光法鉴别与荧光光谱法鉴别一定程度上与荧光组分含量相关,能快速、简便、有效地鉴别人参、红参、西洋参、三七。
    • 李满秀; 燕琪芳; 赵三虎; 李海平
    • 摘要: 氮磷掺杂碳量子点(NPCQDs)与异鼠李素之间可以发生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使NPCQDs的荧光发生猝灭,庆大霉素可以破坏NPCQDs与异鼠李素之间的能量转移(FRET),使NPCQDs的荧光得以恢复,且在一定范围内,体系的荧光恢复强度与庆大霉素的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由此建立了一种简单、快速测定庆大霉素含量的方法。对体系的pH值、温度、反应时间进行优化,在优化实验条件下,NPCQDs的荧光强度与庆大霉素在6.0×10^(-6)~8.0×10^(-5) mol·L^(-1)浓度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0.9979,检出限为3.4×10^(-7) mol·L^(-1)。本法成功用于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和牛奶中庆大霉素含量的检测,平均回收率为97.1%%~102.5%。
    • 范金波; 康柱; 张炎; 苏冬雨; 周素珍; 吕长鑫
    • 摘要: 采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不同pH值(3.0、5.2、7.4)条件下叶黄素与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的相互作用,利用数学模型计算得到二者的猝灭常数和热力学参数等,分析叶黄素与BSA的荧光猝灭现象及蛋白构象的变化,最后通过位点竞争实验和分子模拟技术确定了二者的结合位点。荧光光谱表明,不同pH值条件下叶黄素对BSA均产生荧光猝灭效应,在298 K时,pH 7.4的猝灭常数最大,结合常数较大;热力学参数和分子对接结果表明,叶黄素与BSA间的作用力主要是疏水相互作用;同步荧光光谱表明BSA的构象在叶黄素与pH值的共同作用下发生改变;位点竞争性实验和分子对接实验表明,pH 7.4和pH 5.2时,二者的结合位点在亚结构域ⅡA和ⅢA之间,但更接近于Sudlow’s site Ⅱ;pH 3.0时,结合位点不在亚结构域ⅡA及ⅢA附近。结果表明,pH值对叶黄素和BSA的相互作用有影响,这为蛋白质与生物活性成分的相互作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 于湛; 孙璐; 谷笑雨; 刘珂帆; 刘丽艳; 王晓丹
    • 摘要: 运用荧光猝灭法及分子对接模拟,对杨梅苷(myricitrin,MYT)和胰蛋白酶(trypsin,Tryp)之间的相互作用情况进行了研究。通过荧光光谱实验可以得出,在pH=8.4的条件下,在温度为17,27和37°C时,MYT可以有效地猝灭Tryp的荧光发射。通过Stern-Volmer以及双对数方程计算可知,MYT猝灭Tryp的荧光发射机制为静态猝灭,即主客体间形成稳定的复合物。在37°C时,Tryp与MYT的表观结合常数K_(A)为3.2×10^(4) L·mol^(-1),结合位点数n为1.44。使用Van't Hoff方程计算得到主客体结合的热力学常数为ΔH>0,ΔS>0,ΔG<0,可知疏水作用和氢键对形成Tryp:MYT复合物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此外,利用同步荧光光谱法研究了Tryp与MYT的结合位置,结果表明,MYT与Tryp的结合对TyrPhe,His及Trp残基的影响基本相同。分子对接结果表明,MYT结合在Tryp表面,主客体之间存在多个疏水及氢键作用。分子动力学模拟表明,Tryp:MYT复合物的动力学性质稳定,在30 ns时间内结构变化很小,主客体的均方根差(root mean square deviation,RMSD)平均值分别为1.672与1.255Å。
    • 范莹; 张帅华; 杨钊
    • 摘要: 目的探讨布洛芬-异烟酰胺(IBU-INA)和布洛芬-2-吡啶甲酰胺(IBU-2PA)2种布洛芬共晶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荧光光谱法和紫外吸收光谱法研究不同温度(32°C和40°C)下IBU-INA和IBU-2PA与BSA的猝灭作用,并阐明其作用机制。结果IBU-INA和IBU-2PA均能有效猝灭BSA产生的内源性荧光,猝灭机制属静态猝灭。32°C时,布洛芬与BSA的结合常数为1545 L/mol,IBU-INA和IBU-2PA与BSA的结合常数分别为2074 L/mol和1303 L/mol。IBU-INA和IBU-2PA与BSA的主要作用力类型为氢键和范德华力。根据Förster理论,测得IBU-INA和IBU-2PA与BSA的相互作用距离分别为1.22 nm和1.31 nm,可判断发生了非辐射能量转移。结论布洛芬形成共晶后不会影响布洛芬与血浆蛋白的结合。
    • 覃红菊; 吴心雨; 肖强
    • 摘要: 为快捷、高效地测定尖叶四照花叶片多糖含量,同时评价其抗氧化活性,采用荧光光谱法测定多糖含量,通过单因素及正交实验确立最佳测定条件;在此基础上,测定该多糖对DPPH自由基和O_(2)^(-)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果显示,采用荧光光谱法测定尖叶四照花叶片多糖含量的最佳条件为:0.5 mL 0.9 mol/L NaOH溶液,1 mL 3.0 mmol/L CTAB溶液,反应时间为30 min,测定散射波长为370 nm,在3~18μg/mL的范围内,多糖含量与荧光吸收值呈线性关系.荧光光谱法与苯酚-浓硫酸法测定同一多糖样品,平均含量分别为28.13±0.15、31.27±0.46 mg/g,结果较为相近;表明荧光光谱法测定尖叶四照花叶片多糖含量具有可行性.抗氧化活性分析表明,该多糖对DPPH自由基和O_(2)^(-)自由基清除能力均与多糖含量呈正相关,并显示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 沈姿含; 何茜; 程诗文; 李响; 潘玥; 李浩斌; 张微
    • 摘要: 塑化剂在塑料材料、食品包装材料、医用材料、个人护理用品等数百种产品中广泛应用.建立了一种简便快速并适用于测定饮料中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的方法.DEP能够与罗丹明B形成配合物,使罗丹明B的荧光强度增强.实验结果表明,在pH值7的PBS缓冲溶液中,20°C温度下,SDBS的浓度8×10-5 mol/L,PBS用量2 mL,罗丹明B的浓度8×10-6 mol/L.方法的线性范围为4.0×10-6~2.0×10-5 mol/L,相对标准偏差为2.3% ~3.8%,加标回收率为103% ~108%.
    • 林碧霞
    • 摘要: 现代分析技术实验是一门综合性、应用性较强,且广泛融合现代科学技术的实验.荧光光谱法是现代光谱分析技术之一.将荧光硅量子点引入到荧光光谱法实验中,开展了现代分析技术新创实验"基于硅量子点的荧光光谱法测定维生素B12的含量"的教学设计和实验过程.该实验将本科实验教学与成熟的科研成果相结合,既使学生掌握荧光光度计的使用和运用荧光光谱法对目标物进行定量分析的基本方法,又能引导学生了解学科前沿,培养学生科研兴趣和创新意识.
    • 焦安妮; 于敏; 关玥; 倪帅帅; 焦连庆
    • 摘要: 为研究不同温度下大叶冬青皂苷G(Latifoloside G)、大叶冬青皂苷C(Latifoloside C)及苦丁皂苷G(Kudinoside G)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情况,为大叶冬青皂苷在体内运输及作用机制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本文采用荧光光谱法研究小分子与蛋白的结合机制、结合模式、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等,采用圆二色谱法研究蛋白质的构象变化.结果表明:三种皂苷均能有效猝灭BSA内源荧光,Kudinoside G为静态猝灭,Latifoloside G、Latifoloside C为动态猝灭.随着三种药物小分子浓度的增加,BSA的内源荧光强度降低,两种温度下BSA的最大发射峰皆发生轻微蓝移,三种皂苷的发射波长皆由347 nm蓝移到345 nm,三种皂苷与BSA结合能力的顺序为Latifoloside G>Latifoloside C>Kudinoside G.Kudinoside G与BSA之间主要作用力类型为氢键和范德华力,Latifoloside G及Latifoloside C与BSA之间主要作用力为疏水作用.发现Latifoloside G和Kudinoside G两种小分子与BSA的结合能力与C-28位所连的极性基团有关,且齐墩果烷型的Latifoloside C比Kudinoside G更易于插入到BSA的疏水腔中.圆二色光谱表明,三种皂苷与BSA的结合均可使BSA内部结构环境发生改变,α-螺旋含量增加,微环境极性减小,疏水性增加.
    • 任召言; 张珍珠; 斯绍雄; 罗晓静; 赵增义
    • 摘要: 为检测地下水中的微量石油污染物,须建立地下水中微量石油污染物检测方法。经研究确定,不采用萃取,直接用荧光光谱法定量检测地下水中石油污染物。采用荧光光谱法检测发现,在12.1~60.5吨/L质量浓度范围内,荧光强度与浓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72。经试验得出:荧光光谱法适用于测量地下水中低浓度石油污染物,需选择与待测样品组成近似的油样作为标准样品。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