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艺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理论的相关文献在1958年到2022年内共计1533篇,主要集中在艺术理论、绘画、文学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04篇、会议论文29篇、专利文献16600篇;相关期刊671种,包括文艺研究、美术、美术观察等; 相关会议23种,包括第三届全国艺术青年学者论坛、北京舞蹈学院建校60周年暨中国艺术人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2014年北京服装学院教研论文报告会等;艺术理论的相关文献由1273位作者贡献,包括李心峰、陈池瑜、黄鸣奋等。

艺术理论—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504 占比:8.29%

会议论文>

论文:29 占比:0.16%

专利文献>

论文:16600 占比:91.55%

总计:18133篇

艺术理论—发文趋势图

艺术理论

-研究学者

  • 李心峰
  • 陈池瑜
  • 黄鸣奋
  • 凌继尧
  • 彭锋
  • 李世涛
  • 李倍雷
  • 杨小彦
  • 王一川
  • 童强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琳
    • 摘要: 20世纪80年代后,国际高等教育界逐渐形成了重视实践教学、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潮流。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教学资源更加丰富。2020年以来,线上学习逐渐演变为社会化学习的形态,突破了时空的限制,提高了教育资源的利用率,顺应了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
    • 冯柯
    • 摘要: 我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在广阔的土地上五十六个民族共同创造了璀璨的中华民族文化。五千年的历史积淀出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华民族的祖先们筚路蓝缕创造出了无数令世人惊叹的文明成果,在人类发展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五千年历史文化积淀中,艺术文化成果尤为引人注目,其中,书法和绘画更是精华原粹。甲骨文被人们认为是汉字的起源,而刻画在岩壁上的图像则是中国先民们对美术的最早追求。随着民族的进步,中国的书法和绘画也取得了巨大的艺术成就,历朝历代著名的书画作品和杰出的书画艺术家浩如烟海数不胜数,为子孙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中国书画发展至今,更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而书画艺术理论作为艺术研究的一大重点,在历代都是为人们所重视的,其中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谈到“国朝吴道玄,古今独步,前不见顾、陆,后无来者,授笔法于张旭,此又知书画用笔同矣。”可以说是较为系统地总结和梳理了唐以前关于“书画起源”的种种说法,在书画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书法和绘画艺术家不可忽视的理论,当今这一理论的发展势头亦正可谓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对更加丰富人民艺术文化生活起着引导的作用。
    • 彭修银; 姚羿
    • 摘要: 禅作为东方智慧源于中国又东传日本,在各自的发展过程中,禅义在意识形态和艺术作品中的差异也日渐有了侧重和区别。“空观”和“空寂”作为禅宗本体论概念之一,分别对中日文化艺术场域及美学理论建构产生了重大影响。“空观”与“空寂”均将禅宗的无为之“空”与艺术实践的有为之法统摄圆融起来,并以此为基础派生出“禅境”“幽玄”等高度“在地化”的美学范畴:“空观”及其所生发的“禅境”美学构想在中国古代艺术中体现为“即相离相,水月相忘”的禅意至境,追求在“心物一元”的状态中证见活泼泼的艺术生命。而“空寂”及建构于此上的“幽玄”美学范型在日本古代艺术中则体现为追求以“刹那”“无常”为思想底色的深度表达。同时,“空观”“空寂”在中日两国古代艺术语境中亦表现出对生命意识及其价值的不同取舍:冲淡平和、了无挂碍是禅之生命意识于中国古代艺术中的主旋律;而生死一如的日本禅生命意识则在禅僧艺术中裹挟着“以空寂喻万物”的悲戚色彩。
    • 李心峰; 张新科
    • 摘要: 2021年艺术理论热点可以从三个层面来观察:在国家层面,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发表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文艺发展提供宏观指导与根本遵循;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回顾总结百年来党领导文艺的宝贵经验、人民进行文艺创造的辉煌业绩成为学术研究的重要内容。在社会与时代层面,我国取得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阶段性胜利,但疫情时而反复,同时互联网、人工智能等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为艺术领域带来了新机遇与新问题,基于此,中国艺术学界从关注当代艺术、探讨艺术与科技的关系等多方面推进艺术理论研究。在学科层面,2021年是中国艺术学科升为学科门类的十周年,也是艺术学理论成为一级学科的十周年,中国特色的艺术学科体系已初具规模,艺术理论研究热点频现,理论批评硕果累累,呈现出繁荣发展的崭新局面。
    • 周星; 黄筱玥
    • 摘要: 元宇宙认知莫衷一是,似乎是一种观念创造的虚拟新世界,但印证观念言说创造某种现实追求的典型所在却凸显其聚合虚拟现实的魔力。科技进步、商业需求和人的梦幻创造推动其风靡一时,正视科技时代虚拟现实的真存在、防范商业逐利的真虚幻、实现艺术梦幻的真实现,需要哲学思维和艺术创造的探源助力。元宇宙已然成为这个时代的显学,但从艺术理论层面去研究艺术本真也是一种元宇宙构造实现。认识教育的新观念需要从这里去深入,艺术理论的新揭示才具有深入的可能。
    • 当代中国艺术体系研究课题组
    • 摘要: 2021年是艺术学独立为学科门类、艺术学理论成为一级学科十周年,艺术学理论学科在艺术理论、艺术史、艺术批评和艺术交叉学科研究等四个方面取得重要发展。在艺术理论方面,艺术学理论学科的历史、定位、共同体建构、“新文科”建设、构建中国特色艺术体系和学科体系、新技术与新媒介艺术研究等构成了艺术理论研究的多元景观;在艺术史方面,艺术史基础理论、数字艺术史、艺术史文献以及学科建设等是学界关注的重点内容;在艺术批评方面,聚焦点集中在新时代马克思主义艺术批评、艺术批评基础理论、艺术批评新类型和艺术批评管理等四个领域;在艺术交叉学科方面,艺术管理学、艺术教育学、艺术人类学、艺术符号学、艺术社会学、艺术媒介学以及文化产业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等进一步发展,促进了艺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流与融合。
    • 赵盼超
    • 摘要: 中国艺术理论创新与体系建设是当前中国艺术学研究者比较关注的问题,诸多学者在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话语体系构建、学科交叉融合与新文科建设、当代艺术批评价值标准和评价体系构建等方面,作了很多有益探索,陈池瑜即是其中一位。其所著《中国艺术学论纲》一书,立足中国传统美学与中国书画理论,借鉴西方现当代艺术理论,对中国艺术史学理论、品评理论及艺术史和艺术学学科等专题进行深入研究,是中国艺术学理论研究的新成果,对当代形态和民族特色的中国艺术学探索具有推动意义。
    • 吴凤婷
    • 摘要: 艺术理论是人类艺术实践经验的归纳和总括,对艺术创作有不可或缺的作用;艺术社会学、艺术图像学、艺术阐释学是艺术与其他学科交叉的产物,通过从不同的视角来"观看"作品,从而产生新的思考与方向,为艺术的发展提供新构思;而《骷髅幻戏图》作为中国绘画中比较特别的绘画题材作品,引发了后世无限的想象。从这幅画中能体验到当时绘画者所表现的社会环境、人文思想及象征意象等,以此获得启发思索;艺术的发展与提高需要理论的研究支持,艺术观念的革新可以给创作者更多的创新思路,从而使艺术学科的发展更上一层楼。
    • 王树江
    • 摘要: “autonomy”一词从政治领域的“自治”扩展到道德伦理上的“自律”再到艺术与审美范畴上的“自主”的过程中,源于社会领域的分化、人文主义和理性主义思想的兴盛、艺术家及其创作的独立以及艺术风格与表现的革新,各时代的理论家都曾对“艺术自主”作出思考。到20世纪,从艺术和美学的本体维度与文化社会学的外在视野出发的阐释使“艺术自主”具备了多元化的内涵和价值,此时的观点以“为人而艺术”为核心呈现出一种立场上的统一。因此,应当坚持一种更具人文关怀的思想立场,客观辩证地考察历史和语境、理论与实践,以赋予“艺术自主”更具时代性和语境性的内涵与价值,藉此推动艺术更好地服务于人和社会。
    • 姚嘉瑞
    • 摘要: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前者扩充学生的理论储备,后者提升学生的实践认知,通过特殊的方法实现“知”与“识”的双向呼应,进而形成完整的学习体系,这正是特殊高等美术教育艺术理论课程与艺术创作教学的辩证关系。新时期,党的十九大要求“办好特殊教育”,西安美术学院艺术理论课程教学模式与时俱进进行调整和推陈出新,优化听力残疾大学生艺术素养的培育,以实现特殊人才的培养目标。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