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我面对的是一部中国原创歌剧的时候,心里的感觉一点不亚于上世纪90年代末目睹随处可见的“支持国货振兴中国民族产业”的口号时的焦虑。在北京某地铁站矗立的大幅广告似乎就很能证实我们的国家将来可能会在文化方面投入大量精力的决心。于是我开始无端和无聊地胡乱猜测这部歌剧诞生的缘由和各种曲折的编创历程——它可能充斥着血泪、激情、感动或者是别的什么,诸如郁闷压抑之类的其他情绪元素。首先声明我是一个对创新充满好感的稳重的激进派人士,当我在国家大剧院大堂的宣传小片里看到指挥吕嘉先生对歌剧的夸赞是“结构很好”时,忍不住很文艺地苦笑一声。吕先生我一向尊敬,歌剧结束后才觉着“结构很好”的评价的确意味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