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罗马

罗马

罗马的相关文献在1954年到2023年内共计3298篇,主要集中在世界史、建筑科学、中国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534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759篇;相关期刊1348种,包括世界博览、网球、新体育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北京师范大学第八届世界史研究生冬季论坛、2012年中国世界古代史国际学术讨论会、第三届世界华文传媒与华夏文明传播国际学术研讨会等;罗马的相关文献由2883位作者贡献,包括覃安宁、黄河胜、许盛瀛等。

罗马—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534 占比:76.83%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15%

专利文献>

论文:759 占比:23.01%

总计:3298篇

罗马—发文趋势图

罗马

-研究学者

  • 覃安宁
  • 黄河胜
  • 许盛瀛
  • 梁文颖
  • 廖永健
  • 张茂文
  • 俞永兴
  • 冯玉军
  • 陈东林
  • 宫秀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何立波
    • 摘要: 密特拉教源自波斯,在公元1世纪末期传入罗马。密特拉被认为和希腊神俄里翁关系密切,在罗马很受欢迎。密特拉教在罗马军队中传播很广,并逐渐获得罗马上层社会的支持。密特拉教在罗马的迅速传播,是和普通劳动者规模的扩大、军人社会地位的提高、密特拉教与罗马传统宗教的兼容性、罗马统治者的支持分不开的。而密特拉教在罗马传播的最终失败,则是由于其在竞争中不敌基督教、罗马和萨珊波斯关系恶化、自然灾害等,更重要的是由于密特拉教自身缺乏经典、教规松散等内在缺陷。
    • 李杰; 徐松岩
    • 摘要: 从公元前3世纪晚期至前2世纪中期,地处亚得里亚海东岸的伊利里亚人与罗马多次交战。缕析波利比乌斯等古典史家的记述,交战历程依次为:伊利里亚人劫掠和扩张、罗马商人和伊萨向元老院控诉和求援、罗马遣使交涉、伊利里亚人蛮横回应、罗马出兵讨伐。着眼于史实层面,罗马遣使交涉,基本是其对外扩张中先礼后兵的惯常策略,也是其强化宣战理由的重要环节。而就历史叙事而论,波氏的伊利里亚战争文本,一方面将罗马对伊利里亚的征服呈现为奉辞伐罪、解救他邦的功业;另一方面是论证罗马优良政体及其在罗马统一地中海世界中所发挥的有力作用,在此叙事逻辑指引下,伊利里亚成为罗马需要匡谬正俗的对象。
    • 张爽
    • 摘要: 拜占庭和波斯长期战争的原因,是双方都要在丝路贸易中居于主导地位,将美索不达米亚、亚美尼亚等重要的丝路贸易城市置于自身控制之下。受限于各自军事实力、社会结构、各自统治范围内的民族、宗教的巨大差异,拜占庭波斯都没有彻底消灭对方,实现长期占领美索不达米亚的战略意图。在战争中,处于防御地位的拜占庭先后将美索不达米亚北部、亚美尼亚、高加索的贸易城镇要塞化,将依靠丝路贸易为生的平民和富商卷入战争中,战争方式变成了消耗巨大的围城攻坚战。周边的游牧民族,也被拜占庭波斯视为可以联合的势力,萨拉森人(阿拉伯人)部落由此迅速壮大,在拜占庭和波斯两败俱伤的形势下,灭掉波斯,占领地中海东岸、叙利亚等贸易城市,成为欧亚丝路贸易体系的新势力。
    • 罗琦
    • 摘要: 从公元前27年至公元2世纪末被称为“罗马和平时期”。这一时期,埃及农业繁荣成为了“罗马帝国的粮仓”,但在其背后却有着深重的农业危机,这隐藏在繁荣背后的危机动摇了罗马在埃及统治的基础,对罗马帝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因此,研究罗马和平时期的农业状况,对研究、分析罗马在埃及的统治以及“三世纪危机”的产生大有裨益。
    • 黄山
    • 摘要: 罗马占领不列颠时期是英国历史的一个重要阶段。在公元43年到410年的罗马统治时期,不列颠东南部的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建起了科尔切斯特、伦敦、约克等25个城镇,留下了许多遗迹。
    • 金寿福
    • 摘要: 作为人类早期文明的产物,古埃及方尖碑经受了数千年的风吹雨淋,那些被掳掠到埃及境外的方尖碑,不仅是法老历史的见证者,而且经历了后世的沧桑,目睹了留在埃及土地上的同伴无法看到的人世变迁。这些漂洋过海的方尖碑在历史长河中几经沉浮,被赋予不同的内涵,因此承载了多重甚至相互矛盾的意象。不过,尽管流落他乡并拥有了新的身份,古埃及法老最初制作时确定的意符并没有完全消逝。
    • 陈颖琦
    • 摘要: 历法是古人记载年、月、日的重要方法,其内容的形成和发展对历代时间记录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现以《夏小正》和《罗马历》这两部历法为切入点,以它们的内容形成为主要研究对象,来探讨中西历法内容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及其特点所在。
    • 何立波
    • 摘要: 本文对古希腊罗马文献中有关“赛里斯”的记载进行了整理,考察古希腊罗马人对中国的认知情况。文献中所载的赛里斯,并不等于中国,而是经历了从中国新疆塔里木盆地到北部中国的变化过程。赛里斯人可能是中国新疆等地的贩丝民族,也可能是里海沿岸民族或北印度一个民族。实际上,古希腊罗马文献中的“赛里斯”,也和作为蚕的“赛尔”无关。在当时代指中国南部的“秦奈”,是古希腊罗马人眼中和赛里斯并立的另一个东方产丝国。蚕如何产生,古希腊罗马人的认识经历了从“树上的白毛”到小动物“赛尔”的曲折过程。
    • 葛佳平
    • 摘要: 18、19世纪罗马博物馆夜游活动是欧洲壮游热潮中壮游者们热衷的项目,众多游记文献皆有记载。它既体现了文艺复兴以来艺术专业训练和雕塑鉴赏的视觉理念,又体现了18世纪晚期博物馆雕塑展陈观念的变化。它对幻真性的追求更是反映了公共展览时代艺术审美趣味的大众化倾向。
    • 张洁
    • 摘要: 由阿方索 ? 卡隆执导的电影《罗马》可以看作是他对于童年时期的一次回忆,带有极强的自传性质。《罗马》中的符号众多,它们共同组成电影的空间,也构建出一个体系供以解读。同时,其也是一部纯粹的女性题材影片。本文分别从符号学和女性主义的角度解读电影文本中的女性形象,解析电影中真实的墨西哥女性的生存状态与时代症候,也展示出不同社会阶层女性的爱与信仰以及最终的觉醒意识。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