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脱蛋白

脱蛋白

脱蛋白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2年内共计417篇,主要集中在轻工业、手工业、中国医学、化学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19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194941篇;相关期刊151种,包括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热带作物学报、安徽农业科学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2013年环北部湾高校研究生海洋论坛、第九届全国药用真菌学术会议、第十届全国中药和天然药物学术研讨会等;脱蛋白的相关文献由1335位作者贡献,包括朱家义、陈贵元、刘良忠等。

脱蛋白—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19 占比:0.16%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94941 占比:99.83%

总计:195265篇

脱蛋白—发文趋势图

脱蛋白

-研究学者

  • 朱家义
  • 陈贵元
  • 刘良忠
  • 史德芳
  • 周鸿立
  • 左绍远
  • 张丽华
  • 赵鹏
  • 刘雷
  • 孙晓雪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穆娜; 李凤伟; 柳晓晨; 王笃军; 商曰玲; 余晓红
    • 摘要: 目的:研究三氯乙酸(TCA)法脱除苜蓿多糖蛋白最优工艺及所制备多糖对鼠李糖乳杆菌的体外增殖作用。方法:以蛋白脱除率为指标,考察TCA浓度、作用时间和处理温度三个因素对苜蓿多糖脱蛋白效果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脱蛋白工艺条件;将脱蛋白后的苜蓿多糖作为碳源添加到鼠李糖乳杆菌培养基中,测定不同培养时间发酵液中活菌数和乳酸含量。结果:TCA法脱蛋白最优工艺条件为TCA浓度3.3%、作用时间59min、处理温度27°C,在此条件下蛋白脱除率为81.71%,多糖损失率为10.57%。随着发酵时间延长,添加苜蓿多糖的发酵液活菌数和乳酸含量均呈增加趋势,在发酵48h后活菌数对数值和乳酸含量分别为9.02CFU/mL和13.88mmol/L,显著高于发酵前。结论:TCA法可有效用于去除苜蓿多糖中的蛋白,并且苜蓿多糖具有促进鼠李糖乳杆菌体外增殖的作用。
    • 李倩倩; 陈贵元
    • 摘要: [目的]筛选出梨果粗多糖水提醇沉过程中最佳的蛋白质和色素的脱除方法。[方法]以蛋白质脱除率、多糖保留率以及数据加权平均法构成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选用三氯乙酸法、三氯乙酸-Sevage法、三氯乙酸-正丁醇法、Sevage法、木瓜蛋白酶法、木瓜蛋白酶-Sevage法、木瓜蛋白酶-三氯乙酸法、木瓜蛋白酶-三氯乙酸-正丁醇法和盐酸法9种脱蛋白方法对刺梨果粗多糖水提物的脱蛋白效果进行对比;同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三氯乙酸-正丁醇法对刺梨果粗多糖水提物的脱蛋白工艺条件。并以脱色率和多糖保留率为评价指标,比较过氧化氢溶液与活性炭粉末对刺梨果多糖水提物的脱色效果。[结果]三氯乙酸-正丁醇法脱蛋白效果最佳,三氯乙酸-正丁醇法脱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样液与试剂体积比为1∶2、三氯乙酸与正丁醇体积比为1∶10、振荡时间为60 min,此时脱蛋白率为78.64%,多糖保留率为86.59%。活性炭粉末对刺梨果粗多糖的脱色素和多糖保留率均优于过氧化氢溶液。[结论]该试验优选出的方法具有实际可操作性,可有效脱除刺梨果粗多糖中的蛋白质和色素,最终确定三氯乙酸-正丁醇法和活性炭粉末作为刺梨果多糖初步纯化方法,为进一步研究多糖的色谱分析、结构鉴定、构效关系和生物活性研发提供数据支持。
    • 李洁; 陈琳; 刘海棠; 刘锐; 朱铭强
    • 摘要: 实验从银条菜中提取银条多糖,选用三氯乙酸法(TCA法)、盐析法以及盐酸法对银条菜进行脱蛋白处理,以多糖中蛋白去除率、多糖保留率以及糖醛酸保留率作为衡量指标优化脱蛋白最佳条件.实验结果表明:TCA法在三氯乙酸体积分数为5.00%时,蛋白去除率为97.25%,多糖保留率为86.89%,糖醛酸保留率为98.67%;盐析法中无水氯化钙添加量为0.30 g时,蛋白去除率为90.61%,多糖保留率为83.59%,糖醛酸保留率为88.67%;盐酸法调节pH为3时,蛋白去除率为95.92%,多糖保留率为86.31%,糖醛酸保留率为95.03%.TCA法是能够有效去除银条菜粗多糖中蛋白且多糖和糖醛酸保留较好的一种方法.
    • 王乐; 靳学远; 霍智文
    • 摘要: 为优化桑枝多糖酶法脱蛋白工艺及对其特性理化进行分析。在对不同种类蛋白酶筛选的基础上,以桑枝多糖提取物为原料,采用木瓜蛋白酶进行脱蛋白,研究酶的用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和pH对蛋白脱除率的影响,通过响应面实验优化脱蛋白工艺条件,并对脱蛋白前后桑枝多糖的热稳定性及其表面形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优化的桑枝多糖脱蛋白工艺为添加多糖质量2.5%的木瓜蛋白酶,在pH 7.0、60°C条件下酶解2.5h;该条件下蛋白脱除率为78.75%。脱蛋白后的多糖易溶于热水,具有较好的乳化性,脱蛋白后热稳定性增加,表面形貌较为均匀,球状聚集体结构致密。表明桑枝多糖酶法脱蛋白是一种适宜的方法,脱蛋白对改善桑枝多糖的特性具有重要作用。
    • 成刚刚; 鲁亮; 陈世伟; 李振海; 赵廷彬; 殷海松; 郑志强; 乔长晟
    • 摘要: 普鲁兰多糖是出芽短梗霉(Aureobasidium pullulans)发酵产生的一种胞外多糖,由于它黏度大导致菌液分离困难,同时国家标准对产品中蛋白含量有严格的要求,因此对有效的菌体分离和脱蛋白的工艺进行探究具有重要的意义。采用生物高分子絮凝除菌和蛋白酶脱蛋白的方法,分别从4种絮凝剂和6种蛋白酶中优化筛选絮凝剂和蛋白酶,结果表明:壳聚糖絮凝除菌效果最好,碱性蛋白酶脱蛋白效率最好。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絮凝除菌和脱蛋白工艺。得到最佳除菌条件:pH值为3.7、絮凝时间为20 min、絮凝温度为40°C、壳聚糖添加量为0.96 g/L,此时除菌率为99.19%,多糖得率为91.3%;最佳脱蛋白条件:pH值为8.6、酶解温度为45°C、酶解时间为2.5 h,碱性蛋白酶添加量为83 U/mL,此时脱蛋白率为74.70%,多糖得率为98.42%。经过这一优化除菌、脱蛋白工艺,产品中蛋白含量为0.045%,达到国家标准要求,再经传统的脱色、超滤浓缩、干燥、产品纯度为91.5%。
    • 赵丽平; 刘琦; 蔡静; 张雯雯; 段鸿斌; 孟耀文
    • 摘要: 为脱除刺槐花多糖中的蛋白质,测试多糖的生物活性,以信阳刺槐花为原料,采用胰蛋白酶-三氯乙酸(TCA)法,以多糖保留率和蛋白质脱除率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优化试验,得到刺槐花多糖脱除蛋白质最佳工艺,进一步测试多糖体外降血糖和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最佳脱蛋白工艺条件为TCA体积浓度4%、振荡时间40min、酶添加量2.5mL、酶解温度60°C,多糖保留率达到89.94%,蛋白质脱除率达到88.12%;多糖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高达67.61%,对α-淀粉酶的抑制率达74.31%,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达88.90%,表现出较好的降血糖和抗氧化生物活性。
    • 汤小明; 卢坚雯; 曾艳红
    • 摘要: 研究脱蛋白方法结合超微粉碎处理豆渣对其化学组成和功能特性的影响,豆渣样品进行酶或碱处理时,其TDF和IDF的质量分数分别增加了18.6%~32.9%,22.6%~34.4%,功能特性(WHC,SC和OHC)显著(P<0.05)增加,但SDF质量分数没有显着增加。经超微粉随后,随着豆渣膳食纤维粒径减小,豆渣膳食纤维中SDF质量分数提高了170%以上,WHC和SC显着下降(P<0.05),OHC先下降后上升。结果表明,应用碱性蛋白酶和超微粉碎进行前处理,得到的豆渣中TDF和SDF的含量最高,这可能是在食品中加工高质量膳食纤维的潜在方法。
    • 刘冲英; 周宁; 崔涛; 李瑾; 蒲定涛; 王国全; 张丽华; 赵鹏
    • 摘要: 为研究大孔树脂纯化地黄多糖的最优工艺条件,以多糖保留率、脱色率、蛋白质脱除率的加权综合评分为指标选择具有较好纯化效果的大孔树脂,在单因素的实验基础上,根据响应面试验来优化地黄多糖的纯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以HPD-400和LS-700B型大孔吸附树脂混合纯化地黄多糖效果最好,最佳纯化工艺为:树脂质量比(HPD-400:LS-700B)为1.20,上样浓度6.0 mg/mL,温度30 °C,上样速率1.5 BV/h,上柱体积1.5 BV.纯化后的多糖保留率为90.25%,脱色率为83.15%,蛋白质脱除率79.75%,综合评分为84.97%.本研究得到的纯化工艺适用于地黄多糖纯化.
    • 汤小明; 卢坚雯; 曾艳红
    • 摘要: 研究脱蛋白方法结合超微粉碎处理豆渣对其化学组成和功能特性的影响,豆渣样品进行酶或碱处理时,其TDF和IDF的质量分数分别增加了 18.6%~32.9%,22.6%~34.4%,功能特性(WHC,SC和OHC)显著(P<0.05)增加,但SDF 质量分数没有显着增加.经超微粉随后,随着豆渣膳食纤维粒径减小,豆渣膳食纤维中SDF质量分数提高了 170%以上,WHC和SC显着下降(P<0.05),OHC先下降后上升.结果表明,应用碱性蛋白酶和超微粉碎进行前处理,得到的豆渣中TDF 和SDF 的含量最高,这可能是在食品中加工高质量膳食纤维的潜在方法.
    • 晏侬洋; 王美丹; 张权; 李小锋; 马天新; 李金林
    • 摘要: 目的 探究不同处理方法对小龙虾虾壳粉的主要成分和表观结构的影响.方法 样品经清洗干燥、粉碎、筛分后采用不同方式(脱钙质、脱蛋白、均质等)进行处理,采用常规方法对样品中组分进行分析,采用扫描电镜对样品表观结构进行表征,采用红外光谱仪对样品内部红外吸收特征进行测定.结果 粗制小龙虾虾壳粉中蛋白质、钙质及甲壳素含量分别达15.02%~35.46%、13.30~18.70 g/100 g和10.88%~12.80%,不同筛分中成分存在显著差异(P<0.05);电镜扫描结果显示单一蛋白酶仅可脱除小龙虾虾壳粉表层蛋白质,单一的乳酸处理可有效脱离小龙虾虾壳粉表面的钙质并可渗透至内部,乳酸和蛋白酶联合处理可脱除小龙虾虾壳中甲壳素核表层的蛋白质,联合处理基础上的均质可增加样品的松散程度;红外光谱检测显示经先后经脱钙质与脱蛋白处理的小龙虾虾壳粉显现出甲壳素红外吸收特征,表明经脱钙质与脱蛋白处理的样品主要成分为甲壳素.结论 小龙虾虾壳是优质的可食用资源,具有非常大的开发价值,经乳酸和蛋白酶联合处理可脱除甲壳素表面的钙质和蛋白质,本研究可为制备高纯度甲壳素及虾壳的高值化综合利用提供借鉴.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