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羊膜腔穿刺

羊膜腔穿刺

羊膜腔穿刺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246篇,主要集中在妇产科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卫生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27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82192篇;相关期刊155种,包括婚育与健康、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中国生育健康杂志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2008年全国围产医学新进展学术研讨会、全国胎儿医学与产前诊断学术研讨会等;羊膜腔穿刺的相关文献由650位作者贡献,包括刘艳秋、刘俊涛、周吉会等。

羊膜腔穿刺—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27 占比:0.28%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82192 占比:99.72%

总计:82422篇

羊膜腔穿刺—发文趋势图

羊膜腔穿刺

-研究学者

  • 刘艳秋
  • 刘俊涛
  • 周吉会
  • 孙珂
  • 康云玲
  • 方群
  • 郭晓玲
  • 钟进
  • 陆幸子
  • 高雪莲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沁洁; 万虹; 陈德新; 陈嘉卿
    • 摘要: 1临床资料患者,女,28岁,初潮年龄13岁,平素经期规律,3~4d/27~30d,末次月经时间2019年4月23日,偶感痛经,经量中等,G1P0。因“引产术后1^(+)月,发现阴道异物脱出1d”于2019年11月9日入院。1^(+)月前(10月3日)因停经23^(+2)周,胎膜早破,胎盘前置状态于外院行依沙吖啶羊膜腔穿刺引产术,10月4日因阴道活动性出血,行急诊子宫动脉栓塞术(UAE),10月6日患者发热,最高体温39°C,不伴咳嗽咳痰,无尿频尿急等不适。
    • 冼诗瑶; 梁雪梅; 黄泳华; 冯穗华
    • 摘要: 孕妇,34岁,G2P1,2016年足月剖宫产1女婴,现体健。本次自然受孕,孕13^(+)周行胎儿颈项透明层(nuchal translucency,NT)超声检查提示:NT增厚(4.6 mm),静脉导管a波倒置。于孕16^(+)周行羊膜腔穿刺,羊水染色体核型及染色体微阵列未见异常。孕24^(+)周行三维超声检查提示:胎儿心胸比例增大(0.65),羊水过多[羊水最大深度(amniotic fluid volume,AFV):80 mm,羊水指数(amniotic fluid index,AFI):260 mm]。
    • 吴晓丽; 吴蓓; 牟静; 马星卫
    • 摘要: 目的探讨羊膜腔穿刺术在双胎妊娠中的应用。方法选择在我院产前诊断中心进行羊膜腔穿刺的双胎妊娠43例(72个胎儿),进行染色体核型和/或染色体微阵列结果分析。结果对72个胎儿进行羊膜腔穿刺,结果提示1例21三体,3例47,XXY,1例Turner综合征;3例嵌合体;1例胎儿血红蛋白H病。染色体异常检出率12.5%(9/72)。结论羊膜腔穿刺术是对双胎妊娠胎儿进行染色体异常及遗传疾病等有效的检测手段,且相对安全、可靠。
    • 吕嬿; 戚庆炜; 蒋宇林; 周希亚; 郭琦; 郝娜; 常家桢; 刘俊涛
    • 摘要: 目的 对高龄孕妇常见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的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策略进行前瞻性卫生经济学分析。方法 以2016年4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在北京协和医院或签约产前筛查机构进行产前检查的高龄、单胎孕妇为研究对象,共纳入16 715例。对孕妇进行遗传咨询,孕妇在知情同意的基础上决定选择“无创产前检测(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NIPT)筛查策略”或“羊膜腔穿刺诊断策略”。计算胎儿21、18、13三体综合征的发生率、NIPT筛查的检出率和假阳性率以及羊膜腔穿刺导致的胎儿流产率。模拟10 000例高龄孕妇分别采取NIPT筛查策略和羊膜腔穿刺诊断策略的转归,比较两种策略的成本、效果、效益、安全指数、成本效果比和效益成本比,并对两种策略中的关键因素进行单因素敏感性分析,评价各参数变化对卫生经济学效益的影响。结果 NIPT组11 930例中,筛查高风险的83例孕妇均选择接受羊膜腔穿刺,检出胎儿21、18、13三体综合征分别为47、16、2例;羊膜腔穿刺术后无流产发生;随访11 847例NIPT筛查结果阴性的病例,发现18、21三体综合征各1例;NIPT筛查的复合检出率为97.01%(65/67),假阳性率为0.15%(18/11 863),阳性预测值为78.31%(65/83)。羊膜腔穿刺组胎儿染色体异常的发生率为0.92%(44/4 785),术后2周内发生流产3例,流产胎儿的染色体核型均正常。所有高龄孕妇中,胎儿21、18、13三体综合征的发生率为0.66%(111/16 715),羊膜腔穿刺导致的胎儿流产率为0.06%(3/4 868),确诊胎儿染色体异常后终止妊娠率均为100%。每万例高龄孕妇中,NIPT筛查策略与羊膜腔穿刺诊断策略的成本(15 119 191.43与22 327 710.34元)、成本效果比(234 678.56与336 223.13元)、效益成本比(3.02与2.11)和安全指数(0.000 76与0.093)比较,NIPT筛查策略均优于羊膜腔穿刺诊断策略。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发现,NIPT筛查的检出率越高、假阳性率越低、检测费用越低,NIPT筛查策略的成本效果比和效益成本比优势越明显。结论 在高龄孕妇中,运用NIPT技术筛查常见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是有效的。与羊膜腔穿刺诊断策略相比,NIPT筛查策略具有显著的卫生经济学效益优势,对于节省卫生资源、减少侵入性产前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 赵艳芳; 朱健生; 万宁; 汪凤仪
    • 摘要: 目的:探讨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技术(NIPT)对高龄孕妇行产前胎儿染色体异常筛查结果.方法:对2018年9月-2020年1月来本院自愿要求行NIPT检测的高龄孕妇98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NIPT检测提示染色体异常者行羊膜腔穿刺,并行染色体核型分析或基因芯片检测.电话随访妊娠结局.结果:984例NIPT检测染色体异常14例(1.42%),其中21-三体4例、18-三体3例、13-三体2例、性染色体异常4例,其他染色体异常1例.对14例行产前诊断检出染色体异常10例,其中21-三体3例、18-三体2例、13-三体2例、性染色体异常3例、其他染色体异常0例;NIPT阳性预测值分别为75.0%、66.7%、100%、75.0%、0%.经随访,产前诊断明确染色体异常10例中有9例选择引产终止妊娠,其中3例21-三体高风险(47,XN,+21),2例18-三体高风险(47,XN,+18)、2例13-三体高风险(47,XN,+13),1例X高风险(45,X)及1例XXY高风险(47,XXY);1例XXX高风险(47,XXX)坚持正常妊娠,产后新生儿状况正常.其余4例产前诊断结果正常(46,XN),新生儿状况正常.结论:NIPT应用于高龄孕妇有较好筛查价值,但提示异常者仍需进行介入性产前诊断,从而避免假阳性或非必要引产.
    • 刘宇; 肖冰; 刘慧丽; 徐燕; 韩连书
    • 摘要: 孕妇25岁,无明显遗传病家族史,与其配偶非近亲关系。此次妊娠系第1胎,妊娠期间未接触过有毒或致畸剂。妊娠16周时在当地医院进行唐氏综合征筛查,结果显示甲胎蛋白中位数倍数值为3.09,神经管缺陷风险为高风险。孕17周胎儿超声结果显示单胎,胎儿测量指标与孕16周相符,羊水量少,头颅形状不规则,小脑呈香蕉样,骶尾部脊柱前方见混合性回声,部分增强,提示婴儿多囊肾及脊柱裂可能。妊娠18周行羊膜腔穿刺,胎儿染色体芯片检测未发现明显异常。妊娠20周孕妇选择终止妊娠,并保留胎儿组织,以便进一步检测,确定病因。引产后来本院产前诊断中心进行咨询。
    • 徐慧; 宋婷婷; 郑娇; 任菊霞; 郭芬芬; 熊梦华; 李佳; 杨红
    • 摘要: 目的 分析胎儿鼻骨缺失、鼻骨发育不良及合并发育异常产前诊断结果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2015年10月至2019年10月间,采集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妇产科212例超声提示鼻骨发育异常胎儿的羊水细胞进行G显带核型分析和染色体微阵列(CMA)检测.结果 212例鼻骨发育异常胎儿样本中检测核型异常35例,异常检出率为16.51%,其中,13-三体/单体嵌合1例、21-三体29例、18-三体1例、XXX 1例、XXY 1例、del 1例、idic 1例;除染色体核型检出的非整倍体和结构异常情况外,CMA还检出4例染色体微缺失或染色体微重复,其中1例为致病性,3例为临床意义不明性CNV.按异常发育指征分组,单纯鼻骨缺失组80例,检测出异常核型12例,异常检出率为15.00%,其中21三体11例、XXY 1例;单纯鼻骨发育不良组55例,检测出异常核型5例,异常检出率为9.09%,其中21-三体4例、del 1例;合并组(合并其他超声软指标阳性或结构异常)77例,检测出异常结果19例,异常检出率为24.68%,其中13-三体/单体嵌合1例、18-三体1例、21-三体14例、XXX 1例、idic 1例,致病性拷贝数变异1例.异常结果中,大于35岁孕妇12例,占异常核型的34.3%.结论 胎儿鼻骨异常发育与染色体异常有明确的相关性;单纯鼻骨缺失相比单纯鼻骨发育不良染色体异常发生率高;鼻骨发育异常合并其他超声软指标阳性时,其核型异常率明显增高;同时进行CMA的检测可提高异常结果的检出率.提示当超声发现胎儿鼻骨发育异常时,建议应进行产前诊断,染色体核型分析结合CMA检测有助于提高异常检出率及结果的准确性.
    • 孟然; 毛学群; 祝建疆; 戚红; 张劭勤; 徐丽梅
    • 摘要: 目的 探究高龄妊娠羊膜腔穿刺产前诊断术后羊水过少的病因.方法 选择2015年6月至2018年1月在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产前诊断中心行羊膜腔穿刺术、产前诊断指征为高龄妊娠的2188例孕妇为研究对象,根据年龄分为35~<40岁组(1654例)和≥40岁组(534例).其中术后4周内诊断羊水过少的病例7例,胎儿核型均为46,XN,分析7例羊水过少的病因.结果 ①羊膜腔穿刺产前诊断术后4周内发生羊水过少7例,最早发现在术后1周,最晚发生在术后4周内,其中35~<40岁组4例(0.24%),≥40岁组3例(0.56%),两组发生羊水过少病例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485).②7例羊水过少情况:羊水过少合并胎儿生长受限4例,胎儿泌尿系统畸形1例,慢性高血压合并妊娠2例,早发型子痫前期(重度)1例,胎盘增厚/梗死2例,羊水渗漏2例.结论 高龄孕妇行介入性产前诊断羊水过少原因复杂,可能与羊水渗漏、妊娠并发症有关,应加强孕期监督管理.
    • 蒋燕
    • 摘要: 羊膜腔穿刺,主要是取羊水进行培养检查胎儿染色体,亦或是提取DNA检查遗传病,针对染色体病,例如,21三体、18三体与13三体等来说,羊水检查能够获得作为精确的检查结果。而无创DNA检测,孕妇无需进行羊水穿刺,但是,仅能够检测到21、13、18号染色体数目异常,并非确诊检查。总的来讲,无创DNA检测和羊膜腔穿刺具有以下区别。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