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静脉导管

静脉导管

静脉导管的相关文献在1961年到2023年内共计1515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妇产科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03篇、会议论文28篇、专利文献53443篇;相关期刊283种,包括中国超声医学杂志、中国医学影像技术、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21种,包括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2014年血液净化论坛、第三届世界灾害护理大会、2013年结核病和呼吸疾病诊治进展及治疗中肝损害专题研讨会等;静脉导管的相关文献由3511位作者贡献,包括J·K·伯克霍兹、荆文普、邢正伟等。

静脉导管—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03 占比:0.93%

会议论文>

论文:28 占比:0.05%

专利文献>

论文:53443 占比:99.02%

总计:53974篇

静脉导管—发文趋势图

静脉导管

-研究学者

  • J·K·伯克霍兹
  • 荆文普
  • 邢正伟
  • 张海军
  • W·F·哈丁
  • 李业中
  • 周超
  • 张静
  • 曾思达
  • 梁承君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汪慧智; 卢亚飞; 邵燕雷
    • 摘要: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在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53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临床资料,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穿刺次数>2次、颈内静脉置管、留置时间≥30 d、有合并症、血清白蛋白60岁、穿刺次数>2次、留置时间≥30 d、有合并症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60岁、穿刺次数>2次、留置时间≥30 d、有合并症等,而患者血清白蛋白≥30 g/L是保护因素。临床上对于存在高危因素的患者应提高警惕,预防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发生;同时,应提高穿刺技术,减少穿刺次数。
    • 蔡苗苗; 徐佳怡; 吕璇; 水丽敏; 陈丽波
    • 摘要: 临床常采用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建立静脉通路,作为一种长期静脉化疗导管在癌症患者中得到广泛应用,避免了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病人在接受治疗时的耐受性提高。PICC多采用seldinger穿刺法,由导丝将静脉导管经外周静脉引入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研究发现置管患者极易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栓(CRT),这不仅会缩短导管使用时间,增加非计划拔管率,严重者可致肺栓塞的发生,是临床不容忽视的最常见的非感染性并发症。
    • 冼诗瑶; 梁雪梅; 黄泳华; 冯穗华
    • 摘要: 孕妇,34岁,G2P1,2016年足月剖宫产1女婴,现体健。本次自然受孕,孕13^(+)周行胎儿颈项透明层(nuchal translucency,NT)超声检查提示:NT增厚(4.6 mm),静脉导管a波倒置。于孕16^(+)周行羊膜腔穿刺,羊水染色体核型及染色体微阵列未见异常。孕24^(+)周行三维超声检查提示:胎儿心胸比例增大(0.65),羊水过多[羊水最大深度(amniotic fluid volume,AFV):80 mm,羊水指数(amniotic fluid index,AFI):260 mm]。
    • 刘素霞; 战冰; 毛翠艳
    • 摘要: 孕妇,38岁,单胎妊娠,孕23周,接受常规经腹超声检查;既往体健,孕2产1。胎儿超声:标准四腔心切面见左、右心房(right atrium,RA)及心室腔大小基本对称,4支肺静脉完全汇入左心房;左心室(left ventricle,LV)流出道切面见主动脉起自LV;右心室(right ventricle,RV)流出道切面见肺动脉起自RV;三血管-气管切面未见左肺动脉异常回声;非标准(低位)四腔心切面(即探头经标准四腔心切面向胎儿足侧稍倾斜)见左心房后壁冠状静脉窦(coronary sinus,CS)扩张,内径约5.5 mm(图1A);静脉导管(ductus venosus,DV)矢状切面显示DV异位引流入CS(图1B)。
    • 刘凤宇; 邢春凤; 张海燕
    • 摘要: 目的探讨末端瓣膜式耐高压注射型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神经外科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深圳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普通病房及NICU病房2019年11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80例行末端瓣膜式耐高压注射型PICC的手术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行外周静脉导管(PVC)联合中心静脉导管(CVC)和(或)三向瓣膜式PICC的80例手术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置管时间、置管维护时间及费用、静脉治疗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静脉炎、导管堵塞、药物外渗、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非计划脱管)、患者满意度(包括操作技术、生活护理、健康教育、服务态度、整体印象)。结果观察组患者置管时间、置管维护时间短于对照组,费用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导管堵塞及并发症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操作技术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外科围手术期患者中应用末端瓣膜式耐高压注射型PICC会增加患者费用,但有利于降低置管时间和维护时间,降低并发症和导管阻塞率,提高患者对操作技术的满意度。
    • 赵林芳; 李云霞; 曹秀珠; 王雅萍; 曾旭芬; 金向红; 陈香花
    • 摘要: 目的 分析中等长度静脉导管在骨科老年患者输液中应用的必要性及可行性。方法 选取66例留置中等长度静脉导管的骨科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置管原因、并发症、导管结局等进行分析。结果 纳入66例中等长度静脉导管置管患者,置管原因包括预计静脉输液时间>7 d 55例,外周静脉无法穿刺8例,输注甘露醇2例,输注肠外营养液1例。置管平均穿刺时间为(14.2±18.6)min,导管留置时间为(14.12±10.28)d,总留置时间为932导管日。9例患者出现并发症9例次(9.66例次/千导管日),其中导管外滑4例次、渗血2例次、导管异位1例次、堵管1例次、渗液1例次,经处理后9例导管继续使用至治疗结束。治疗结束正常拔管64例(96.97%),意外拔管2例(3.03%)。结论 中等长度静脉导管适宜在骨科老年中长期输液患者中使用,并发症发生率低,但老年患者意外拔管发生率高,留置期间需加强预防。
    • 王谦谦; 苏晓婷; 陈燕秋; 万伟; 万欣; 王志斌; 刘美新
    • 摘要: 目的结合文献及3例临床所见,观察胎儿静脉导管(DV)异位引流至冠状静脉窦(CS)产前超声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3胎DV异位引流至CS胎儿,结合文献复习观察其产前超声特征。结果产前超声于3胎四腔心后切面均见CS扩张,内径分别为3.6、8.2及4.8 mm;DV异位引流至扩张的CS。于1胎(序号1)见4支肺静脉汇入左心房(LA),DV经房间隔后方于左心房顶绕行至扩张的CS;1胎(序号2)三血管气管切面肺动脉主干左侧见永存左上腔静脉(PLSVC),旋转探头追踪观察发现DV与CS相连;1胎(序号3)4支肺静脉均回流入LA,三血管气管切面见主动脉弓位于气管右侧、左锁骨下动脉起自降主动脉起始部。结论产前超声观察胎儿DV异位引流至CS四腔心后切面可见CS扩张,并可合并其他血管畸形。
    • 康嘉仪; 吕艳花
    • 摘要: 目的:探讨颈后透明层增厚结合静脉导管、三尖瓣血流在胎儿先心病早孕期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2年1月期间于茂名市妇幼保健院行产检的360例孕早期(11~13^(+6)周)孕妇为研究对象,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常规筛查,在孕妇知情同意情况下,从中获取胎儿颈后透明层厚度(nuchal translucency,NT)增厚病例,分为NT增厚组(n=30)和NT正常组(n=330),统计不同NT厚度胎儿先天性疾病的发生率。对其进行静脉导管血流频谱,三尖瓣彩色多普勒频谱检测,获取先心病胎儿与正常胎儿的测量值并收集胎儿分娩时孕周、出生体重、胎盘重量、Apgar评分及脐动脉pH值等数据。结果:NT增厚组胎儿先天性疾病发生率为33.33%,高于NT正常组的1.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先心病组胎儿静脉导管血流频谱异常率(异常是指静脉导管A峰倒置或消失)及和三尖瓣彩色多普勒频谱异常率(异常是指三尖瓣出现反流)均显著高于正常胎儿组(P <0.05)。先心病组胎儿分娩时周数、出生体重、脐动脉p H值、胎盘重量及Apgar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先心病胎儿出生时分娩周数、体重、脐动脉p H值、Apgar评分及胎盘重量均较低,在孕早期实施颈项透明层增厚结合静脉导管、三尖瓣血流频谱参数监测可为临床早期筛查先心病胎儿提供较高的参考价值,值得推广。
    • 张喃喃; 刘翠珍; 张曼
    • 摘要: 目的:探讨孕晚期彩色多普勒超声流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收缩期和舒张期流速比(S/D)对胎儿宫内窘迫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0-03~2021-03焦作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门诊及住院136例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产前检查的孕妇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健康组孕妇为86例,宫内窘迫组孕妇为50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时,观察并监测记录胎儿脐动脉管和大脑中动脉中的PI、RI、S/D,评价两个指标与胎儿宫内窘迫的关系。结果:宫内窘迫组胎儿脐动脉中PI、RI、S/D值明显比健康孕妇组胎儿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内窘迫组胎大脑中动脉中PI、RI、S/D值明显比健康孕妇组胎儿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ROC曲线分析得出,PI、RI、S/D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43、0.797、0.755,灵敏度为62.0%、68.0%、72.0%,敏感度为95.3%、86.0%、81.4%,ROC曲线下面积可较好的预测胎儿宫内窘迫诊断价值。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孕晚期胎儿宫内窘迫具有较高诊断价值,可检测胎儿脐动脉和大脑中动脉的PI、RI、S/D值,根据数值的变化了解胎儿在宫内发育状况,判断胎儿有无缺氧情况发生。
    • 罗蔼瑞; 罗冬梅
    • 摘要: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胎儿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脐动脉(umbilical artery,UA)、静脉导管(ductus venous,DV)血流频谱预测胎儿宫内窘迫(fetal intrauterine distress,FD)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3月在贵港市港北区人民医院分娩确诊为胎儿宫内窘迫的71例孕妇为观察组,选取我院同期正常妊娠75名孕妇为对照组,对两组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检测胎儿大脑中动脉及脐动脉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搏动指数(pulsation index,PI)、S/D;静脉导管S峰流速(S peak flow velocity,SV)、a波流速(a wave velocity,aV)以及S/a,对比分析两组的血流频谱形态及相关参数变化情况,观察对FD的诊断效能。结果:观察组胎儿大脑中动脉RI、PI、S/D值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脐动脉RI、PI、S/D值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静脉导管SV、aV低于对照组、S/a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CA、UA及DV血流参数均能较好诊断FD;ROC曲线结果显示:MCA-RI、UA-RI、DV-aV联合检测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大于单一检测(P<0.05)。结论:通过联合检测胎儿大脑中动脉、脐动脉以及静脉导管血流频谱指标变化,有助于早期预测胎儿宫内窘迫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