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锁骨下静脉

锁骨下静脉

锁骨下静脉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803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外科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86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120012篇;相关期刊373种,包括全科护理、齐鲁护理杂志、中国临床护理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2011北京协和急诊医学国际高峰论坛、首届《中国血液净化通路论坛》、第七届近海医学学术会议暨第三届环渤海会议等;锁骨下静脉的相关文献由2033位作者贡献,包括李义贤、谭冠先、谭宪湖等。

锁骨下静脉—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86 占比:0.65%

会议论文>

论文:6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20012 占比:99.34%

总计:120804篇

锁骨下静脉—发文趋势图

锁骨下静脉

-研究学者

  • 李义贤
  • 谭冠先
  • 谭宪湖
  • 郑立
  • 张燕
  • 李晶
  • 李赛梅
  • 秦科
  • 韦柳青
  • 卫红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朱维聪; 王彬; 曾慧芸; 范林
    • 摘要: 临床上胸部疾病最重要的影像学检查手段是CT胸部扫描,对良恶性肿瘤鉴别及纵隔病变、大血管病变则需平扫后行增强扫描。依据解剖结构,右头臂静脉走行短而直,无重要血管邻近,变异和因吸气引起的生理性狭窄均少见,而左头臂静脉走行较长,跨越主动脉弓及其三个属支,吸气后屏气可产生生理性狭窄且左头臂静脉变异常见,因此,胸部CT增强扫描静脉通路首选右侧上肢注射对比剂^([1-4])。在快速团注高浓度碘对比剂时,大量对比剂通过并短暂积聚在腋静脉、锁骨下静脉及头臂静脉中,常产生明显的对比剂硬化伪影.
    • 蔡苗苗; 徐佳怡; 吕璇; 水丽敏; 陈丽波
    • 摘要: 临床常采用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建立静脉通路,作为一种长期静脉化疗导管在癌症患者中得到广泛应用,避免了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病人在接受治疗时的耐受性提高。PICC多采用seldinger穿刺法,由导丝将静脉导管经外周静脉引入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研究发现置管患者极易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栓(CRT),这不仅会缩短导管使用时间,增加非计划拔管率,严重者可致肺栓塞的发生,是临床不容忽视的最常见的非感染性并发症。
    • 杨犇; 程志坤; 马启刚; 李娟; 武百山
    • 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锁骨上入路锁骨下静脉(SCV)穿刺在颅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80例需要中心静脉置管的颅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锁骨下入路组(n=40)和锁骨上入路组(n=40)。记录2组SCV长轴图像超声定位时间;测量2组SCV长轴图像与探头的垂直距离;测量2组SCV的平均内径;记录2组穿刺时间、总穿刺次数、一次穿刺成功率、总穿刺成功率;记录2组误穿动脉、气胸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与锁骨下入路组相比,锁骨上入路组SCV长轴图像超声定位时间更短(P0.05)。结论超声引导锁骨上入路SCV穿刺具有定位时间短、穿刺时间短、穿刺成功率高等优势,值得在颅脑手术中推广应用。
    • 程巧琳; 范义; 高天俊; 施晓琳
    • 摘要: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锁骨下静脉(SCV)植入输液港的可行性。方法选取196接受输液港植入术的恶性肿瘤患者,其中98例于超声引导下(超声组)、98例于DSA引导下经SCV植入输液港(DSA组);对比2组总穿刺次数、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以及术中、术后(随访12个月)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超声组总穿刺次数100次、一次性穿刺成功率97.96%(96/98),DSA组总穿刺次数117次、一次性穿刺成功率89.80%(88/98);超声组总穿刺次数少于DSA组(P=0.02),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于DSA组(P=0.02)。超声组1例术中出现心律失常,DSA组术中臂丛神经损伤3例、误穿动脉2例、气胸2例;术后随访12个月,超声组2例发生导管异常,DSA组4例静脉血栓形成、3例导管异常、2例切口感染、2例输液座外露;超声组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DSA组(P均<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经SCV植入输液港穿刺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高度可行性。
    • 李磊; 张晖; 邹建军; 谢亚琳; 苏宁; 苏珊; 岑文昌
    • 摘要: 目的:评价股静脉、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全植入术治疗恶性肿瘤的安全性及并发症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16年9月至2020年12月接受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286例患者开展回顾性分析,全植入式静脉通路端口286个,其中股静脉43个、颈内静脉100个、锁骨下静脉143个,分析患者术后3组不同植入路径发生并发症的影响因素。结果:286例全植入术静脉通道中发生并发症77例(26.9%),其中导管阻塞16例,血流感染14例,皮肤破裂7例,中央静脉血栓形成6例,导管移位3例,回抽无回血6例。286个完全可植入式静脉通路中未发现年龄、性别、输液港位置、肿瘤类型、导管类型与并发症有相关性(P 0.05)。股静脉组术后血栓症发生率高于锁骨下静脉和颈内静脉组(P 0.05)。结论:经股静脉、锁骨下静脉或颈内静脉全植入式静脉通道移植在恶性肿瘤患者中是安全可行的,且通道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
    • 雷伟; 龚水根; 方巧; 邓洋
    • 摘要: 目的探讨通过优化128排螺旋CT头颈部联合CTA锁骨下静脉对比剂滞留的扫描方案,以减轻滞留对比剂形成的伪影对锁骨下动脉狭窄诊断的影响。方法250例患者按照生理盐水不同注射速率及不同用量分成A(以4mL/s注射20mL)、B(以4mL/s注射40mL)、C(以4mL/s注射60mL)、D(以5mL/s注射60mL)、E(以3mL/s注射60mL)五组,通过主客观评价比较五组扫描方案的图像质量。结果A、B、C组两两对比,客观评价发现C组锁骨下静脉CT值低于A、B组,存在统计学差异;主观评价:B、C组优于A组,存在统计学差异;C、D、E三组两两对比,主观及客观评价均发现C、D组优于E组,存在统计学差异,C、D组之间无差异。结论适合的注射方案对降低128排螺旋CT头颈部联合扫描CTA锁骨下静脉造影剂滞留具有重要意义。
    • 付凤萍
    • 摘要: 中心静脉导管(CVC)是指经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股静脉置入,且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的导管。CVC可为急诊、危重症及手术患者提供血管通路,起到“生命线”的作用,被广泛应用于静脉治疗、补液、血流动力学监测、肠外营养治疗、化疗、抗生素治疗、血液透析等。
    • 张家瑞; 李彦昕
    • 摘要: 目的分析经右侧颈内静脉植入胸壁输液港导管异位同侧锁骨下静脉的原因。方法回顾2017年8月至2022年8月该科经颈内静脉入路输液港植入术206例,其中导管尖端异位到同侧锁骨下静脉2例,针对性分析其发生原因及相应处理对策。结果输液港导管不同的植入路径、操作技巧、体位等是导致导管异位发生的主要原因。结论操作前的常规血管检查、术中精细化操作、患者体位配合、所选用穿刺部位、针尖斜面方向、配合术中患者感觉等都是避免穿刺导管异位的方法。
    • 朱建碧; 刘泽政; 温祺祺
    • 摘要: 目的分析急重症患者锁骨下静脉(SCV)与下腔静脉(IVC)各超声测值的相关性,探讨锁骨下静脉检查对评估急重症患者容量状态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超声对非机械通气的急重症患者进行SCV及IVC呼气时最大内径(Dmax)及吸气时最小内径(Dmin)的测量,并记录各自所用时间,计算塌陷指数(CI).部分有深静脉置管患者同时测定中心静脉压(CVP).分析SCV与IVC的内径和CI的相关性,CVP与SCV、IVC各测值的相关性,并将IVC及SCV超声检查所需时间进行对比.结果相关性检验结果显示,SCV的Dmax、Dmin、CI分别与IVC的Dmax、Dmin、CI均呈明显相关性(r=0.792、0.836、0.752,P<0.01).CVP与IVC的Dmax、Dmin、CI均呈一定相关性(r=0.721、0.861、0.546,P<0.01),CVP与SCV的Dmax、Dmin、CI也呈不同程度的相关性(r=0.576、0.742、0.359,P<0.01).SCV超声检查时间[(85±24)s]比IVC超声检查时间[(101±32)s]短(P<0.01).结论对于非机械通气的急重症患者,锁骨下静脉检查或许可作为下腔静脉检查的辅助方法,对评估急重症患者容量状态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沈继龙; 王元元; 周情太; 邓岩军; 许铎; 王苏纯; 汪明灯
    • 摘要: 目的通过超声引导下穿刺方法,观察不同路径行锁骨下静脉(SCV)穿刺置管方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4月期间收住在苏州科技城医院重症医学科需要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患者84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n=42)在超声实时引导下进行锁骨上入路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对照组(n=42)在超声实时引导下进行锁骨下入路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记录两组穿刺时间、穿刺次数及并发症发生率,计算穿刺一次成功率、二次成功率和失败率。两组间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结果试验组成功穿刺病例的穿刺时间为(6.25±3.84)min,少于对照组(14.11±5.69)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和失败率分别为92.9%和0,均高于对照组(61.9%和9.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38%,低于对照组(1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实时引导下锁骨上入路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不仅可以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还可以减少穿刺次数和穿刺时间,而且可以降低穿刺并发症的发生,具备更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值得临床借鉴。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