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羊口疮病毒

羊口疮病毒

羊口疮病毒的相关文献在2007年到2022年内共计149篇,主要集中在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分子生物学、基础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5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54703篇;相关期刊41种,包括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动物医学进展、畜牧与饲料科学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畜牧兽医生物技术学分会暨中国免疫学会兽医免疫分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福建省科协第十四届学术年会分会场——福建省畜牧兽医学术年会、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分会第八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5次学术研讨会等;羊口疮病毒的相关文献由496位作者贡献,包括陈德坤、鲜思美、罗树红等。

羊口疮病毒—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5 占比:0.19%

会议论文>

论文:6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54703 占比:99.80%

总计:54814篇

羊口疮病毒—发文趋势图

羊口疮病毒

-研究学者

  • 陈德坤
  • 鲜思美
  • 罗树红
  • 张七斤
  • 林裕胜
  • 郝文波
  • 高洋
  • 刘嫒
  • 刘湘涛
  • 刘鹤媛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孟然; 丛潇; 顾月月; 刘少冰; 刘欣超; 李文超; 顾有方
    • 摘要: 羊口疮(Orf)是由羊口疮病毒(Orf virus, ORFV)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绵羊与山羊是主要宿主。该病属于自限性疾病,当不发生继发性感染时,机体调节就可以控制疾病发展,逐渐恢复痊愈。该特性可能与病毒的基因组结构有关,因此,重点阐述了羊口疮病毒基因组编码的蛋白及其功能。此外,还对羊口疮病毒的流行病学、病原学、临床诊断与防控进行了概述,为羊口疮病毒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信息与参考。
    • 陈永杰; 刘健新; 李慧子; 钟文霞; 李保建; 皮墨霖; 宁章勇
    • 摘要: 羊口疮病毒(ORFV)是重要的人兽共患病病原,不仅严重危害养羊业,而且威胁人类健康。干扰素刺激基因(stimulator of interferon genes,STING)作为细胞的DNA感受器,在机体天然免疫中起重要作用。为探索STING在ORFV感染中的作用及其对病毒复制的影响,本研究构建了ORFV感染羊胚胎鼻甲细胞(OFTu)的模型,分析了ORFV感染细胞后对STING及其相关基因的动态表达,探索了STING基因在干扰表达和过表达状态下对ORFV在细胞上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ORFV感染OFTu细胞后,STING、cGAS、TBK1、IRF3、IRF7、IL-6、IFN-β、IL-1β和TNF-α的转录明显升高。OFTu细胞过表达STING可导致RIG-1、DDX41、IFI16、IRF3、IRF7、IL-6、TNF-α、IFN-α和IFN-β等基因转录上调。OFTu细胞在STING过表达状态下感染ORFV可介导TBK-1、IRF3、IFN-β和TNF-α的转录升高,抑制ORFV的复制;在STING表达干扰的状态下,ORFV感染OFTu细胞降低了TBK-1、IRF3、IFN-β和TNF-α的转录,增加了ORFV的复制。这表明STING蛋白能够增强抗病毒细胞因子的表达,抑制ORFV在OFTu细胞中的增殖,研究结果为深入理解STING在羊口疮病毒感染和复制中的作用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也为深入探索ORFV感染和致病的分子机制提供了基础数据。
    • 杨柳; 许国洋; 牟豪; 白运川; 余远迪
    • 摘要: 以提取羊口疮痂皮中病毒的DNA为模板,用PCR扩增羊口疮病毒(ORFV)的059基因序列,并进行基因克隆、测序鉴定和生物信息学分析;优化合成059基因编码序列,连接载体pET42a(+),转化Escherichia coli BL21(DE3);用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阳性克隆菌,采用免疫印迹检测表达的F1L蛋白,并以His柱纯化蛋白、梯度法复性及Bradford法测定蛋白浓度;将BHK21细胞铺于12孔板中培养至单层,分别作F1L蛋白、山羊痘病毒(GTPV)、先蛋白后病毒、蛋白和病毒混液4种方式孵育,利用荧光定量PCR测定孵育至1.0、6.0 h的细胞黏附GTPV的量,研究ORFV F1L蛋白对GTPV黏附BHK21细胞的影响。结果表明:成功获得了ORFV重庆石柱分离株(ORFV–CQsz)的059基因编码序列,其编码的F1L蛋白包含1个结合细胞表面硫酸乙酰肝素受体的结构域,显示出肝素结合活性;该蛋白羧基端有2个跨膜区,不利于蛋白质的表达,但优化DNA序列构建的重组质粒菌,经IPTG诱导后获得对F1L蛋白的高效表达;免疫印迹显示F1L蛋白对ORFV抗体有较好的反应原性;Bradford法测定的纯化复性的F1L蛋白质量浓度为1.06 mg/mL;荧光定量PCR检测数据显示,不同孵育处理下GTPV黏附细胞的拷贝数不同,表明F1L蛋白对GTPV黏附BHK21细胞呈现一定的干扰作用,能降低病毒黏附到细胞的拷贝数。
    • 成伟伟; 杨军祥; 常攀峰; 李元新; 陈伯祥; 赵子惠; 杨明; 常亮
    • 摘要: 为研究羊口疮病毒(ORFV)VIR蛋白的生物活性,扩增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EGFP和ORFV的VIR基因,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VAX1-EGFP和pVAX1-VIR-EGFP,转染至BHK-21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进行了EGFP和VIR与EGFP融合蛋白的绿色荧光检测,用ORFV的全病毒血清作一抗,进行了Western blot检测,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构建了VIR蛋白和VIR与EGFP融合蛋白的三级结构并进行了比较,进行了细胞表位预测。结果显示,pVAX1-EGFP和pVAX1-VIR-EGFP载体在BHK-21细胞中均表达出了绿色荧光,但VIR与EGFP融合蛋白表达的荧光弱于EGFP表达的荧光,Western blot检测出了53 ku左右的融合蛋白条带,说明VIR与EGFP融合蛋白具有较高的特异性。VIR蛋白和VIR与EGFP融合蛋白的三级结构直观地反映了VIR蛋白和VIR与EGFP融合蛋白的差异,预测出VIR蛋白的优势B细胞抗原表位4个,HLA-A*0201限制性CTL优势表位3个,为VIR蛋白的生物学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 王娜; 戴伶俐; 乌云塔娜; 秀春; 赵世华; 达来宝力格
    • 摘要: [目的]确定内蒙古地区规模化养殖场发生的疑似羊口疮的病原。[方法]无菌采集疑似羊口疮病料7份,经剪碎、研磨、离心等处理后接种山羊皮肤成纤维细胞(goat skin fibroblasts,GSFs)培养;对分离到的病毒毒株进行电镜观察;利用B2L基因引物进行特异性PCR鉴定,对获得的B2L基因序列测序,构建系统发育树,并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3份病料经GSFs培养48 h后出现明显病变,分离的病毒经负染后在电镜下观察呈卵圆形,病毒粒子长220~250 nm,宽125~200 nm,符合羊口疮病毒(orf virus,ORFV)粒子的形态特征,并将其命名为NM-ORFV-1株、NM-ORFV-2株、NM-ORFV-3株。分离株经B2L基因PCR鉴定获得1137 bp的扩增产物,与预期一致;系统发育树及同源性分析显示,NMORFV-2株与NM-ORFV-3株遗传关系密切,处于同一分支,且与ORFV KP336704(中国)分离株的亲缘关系最近,同源性达到99.4%;NM-ORFV-1株与NM-ORFV-2株及NM-ORFV-3株处于不同分支,NM-ORFV-1株与NM-ORFV-2株的同源性为99.1%,与NM-ORFV-3株的同源性为99.0%,且与ORFV JQ904789(中国)疫苗株亲缘关系最近,同源性为99.6%。[结论]内蒙古地区规模化养殖场疑似羊口疮病例的病原是ORFV。
    • 王宪军; 向华; 张旭梅; 任玉鹏; 朱江江
    • 摘要: 旨在探究羊口疮病毒ORFV118蛋白对山羊睾丸支持细胞周期、凋亡以及诱导机体免疫应答相关的4种细胞因子(IL-1β、IL-6、IFN-γ和TNF-α)表达水平的影响。在ORFV118基因克隆基础上,成功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EGFP-ORFV118;将pEGFP-ORFV118转染山羊睾丸支持细胞,Western Blot鉴定ORFV118蛋白表达的正确性;流式细胞仪检测ORFV118基因对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RT-qPCR检测细胞周期相关基因CDK2和P21、凋亡相关基因Bax、Bcl-2、Caspase3、Caspase7、P53和BCL2L11的mRNA的表达水平,并利用RT-qPCR和ELISA方法检测免疫相关的细胞因子表达的变化。结果显示,成功扩增ORFV118基因,全长为309 bp。ORFV118蛋白的表达阻滞了细胞的DNA合成期(S期),促进了DNA合成后期(G2/M期)且下调基因CDK2的mRNA表达水平;可抑制细胞的凋亡作用,且下调促凋亡基因Caspase3、Caspase7、SOCS2的mRNA表达水平;对细胞因子IL-1β和IFN-γ呈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而对IL-6和TNF-α呈促进作用。
    • 杨倩; 包涛涛; 鲜思美; 张友; 梁倩; 顾庆林
    • 摘要: 为筛选与羊口疮病毒(OrfV)蛋白相互作用的宿主细胞蛋白,构建了羔羊睾丸(LT)细胞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采用Trizol法提取LT细胞总RNA,运用SMART技术经LD-PCR合成全长cDNA,再经同源重组法将pGADT7-Rec载体与cDNA共转化至Y187酵母菌株,利用营养缺陷型选择性培养基(SD/-Leu)筛选阳性克隆,并鉴定文库质量.结果显示:LT细胞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构建成功,其文库滴度为2.33×10^(8) CFU?mL^(-1),文库容量达3.5×10^(9) CFU;随机挑选34个单克隆进行PCR检测,插入片段大小为250~2000 bp,平均大小约为1000 bp,文库重组率达100%.由此表明,本文库达到高质量文库条件,可作为研究OrfV与宿主细胞间互作机制的生物材料.
    • 张学勇; 简莹娜; 朵红; 李志; 付永; 马怡隽; 沈秀英; 郭志宏
    • 摘要: 青海祁连地区某规模化养殖场羊群疑似感染羊口疮,为准确鉴定此地羊口疮病原并对流行毒株进行遗传变异研究,采集疑似羊口疮病毒感染的羊唇部结痂组织并进行PCR鉴定,对鉴定的3株ORFV毒株的抗原基因B2L和F1L及毒力基因VIR和GIF分别进行克隆、测序及遗传进化分析。从病料中鉴定出3株ORFV,并分别命名为ORFV1/Ovis/QL/Qinghai/2021/China、ORFV2/Ovis/QL/Qinghai/2021/China和ORFV3/Ovis/QL/Qinghai/2021/China。经分析显示,ORFV1、ORFV2和ORFV3的B2L、F1L、VIR和GIF与数据库中ORFV参考株的相应的基因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9.21%~97.27%和99.74%~97.35%、99.12%~95.41%和99.12%~92.69%、98.19%~95.29%和96.72%~91.26%、99.62%~95.21%和100.00%~93.96%。基于ORFV的4个基因遗传进化树分析表明,中国青海祁连ORFV毒株分别聚在中国株的进化分支上(B2L基因),印度毒株和中国毒株的进化分支上(F1L基因),印度毒株、中国毒株和阿根廷毒株的进化分支上(VIR基因),中国毒株德国株、美国株、日本株、新西兰株、英国株、法国株、芬兰株的进化分支上(GIF基因);青海祁连ORFV流行株具有多样性,与疫苗株之间有一定的差异,流行株间也有差异。结果表明,该养殖场确实发生了羊口疮疫病,病原为ORFV,且ORFV来源可能不同,4种基因发生了较大的变异,有必要开展更为深入的流行病学调查,为防控青海地区的羊口疮疫病提供科学依据。
    • 林裕胜; 黄丽丽; 江锦秀; 张靖鹏; 刘维巍; 刘庆华; 胡奇林
    • 摘要: [目的]获得羊口疮病毒(ORFV)115基因表达蛋白。[方法]利用Oligo 7软件设计并筛选出115基因特异性扩增引物,以ORFV FJ-ND株基因组为模板,通过PCR技术扩增获得其基因序列,再将115基因克隆至pGEX-6p-1上,重组质粒pGEX-6p-115,并对其进行测序鉴定,鉴定正确后转化RosettaganmiB(DE3)感受态细胞,通过优化IPTG浓度和诱导时间获得重组融合蛋白最佳表达条件,用SDS-PAGE对表达的目的蛋白进行分析。[结果]115基因全长450 bp,编码149个氨基酸;115基因可以在RosettaganmiB中表达,重组蛋白分子大小约42 kDa,主要以包涵体形式表达。[结论]成功克隆了ORFV 115基因,构建了pGEX-6P-115原核表达质粒,优化了重组蛋白表达条件并进行纯化,为进一步探索ORFV 115蛋白在感染宿主过程中的机制和作用奠定基础。
    • 卢昌杨; 刘德义; 张留君; 贺绍君; 冯星; 辛洪雷
    • 摘要: 目的:调查安徽临泉地区羊群中O型口蹄疫病毒(Type O FMDV)、A型口蹄疫病毒(Type A FMDV)、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羊口疮病毒(ORFV)和羊痘病毒(SGPV)的血清抗体水平。方法:从安徽临泉多个养殖场随机采集113份羊血液样品,分离血清后利用商品化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试剂盒分别对上述几种病毒的抗体水平进行检测。结果:Type O和Type A FMDV抗体总体阳性率分别为66.4%和60.2%,PPRV抗体总体阳性率为69.9%,ORFV抗体总体阳性率为69%,SGPV抗体总体阳性率为37.2%。结论:几种病毒血清抗体总体阳性率均低于70%,未达到国家规定的免疫防控要求,需要加强免疫。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