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教师的建议》
《给教师的建议》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280篇,主要集中在教育、信息与知识传播、体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80篇、专利文献2699篇;相关期刊173种,包括班主任之友:中学版、教育文汇、师资建设等;
《给教师的建议》的相关文献由272位作者贡献,包括孙贞锴、何俊伟、冒金彬等。
《给教师的建议》
-研究学者
- 孙贞锴
- 何俊伟
- 冒金彬
- 刘徽
- 周建文
- 张文高
- 李玉
- 杜殿坤
- 王芳
- 苏霍姆林斯基
- 蔡秀梅
- 谈永康
- 谭亚西
- 钱奕君
- 黄贞意
- 丁山燕
- 丛智芳
- 于兰美
- 亓永平
- 仝允波
- 仲明明1
- 任海花
- 位惠女
- 何伟俊
- 何捷
- 佚名
- 俞兆奕
- 倪庆中
- 倪晓晖
- 储冬生
- 党让科
- 冷玉斌1
- 刘云生
- 刘会蓉
- 刘佳敏
- 刘佳星1
- 刘俊华
- 刘妮
- 刘媛1
- 刘建平
- 刘微
- 刘新惠
- 刘皓月
- 刘述森2
- 刘金霞
- 刘霞
- 初峰
- 卓恺返
- 卓淑元
- 原丽霞
-
-
张建生
-
-
摘要:
教育,离不开语言表达。教师的语言表达建立在一般口语表达的基础之上,体现出独特的职业特点。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文中指出,"如果你想使你的知识不变成僵死的静止的学问,就要把语言变成一个最主要的创造工具"。因此,要达到教育的目标,实现教学的价值,教师需要不断锤炼自身的职业技能和素养,逐步达到"教学艺术化"的境界。由陈昕、屠国平共同编著的《教师口语艺术》一书,以《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为依据,以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为准绳.
-
-
徐鸿飞
-
-
摘要:
《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是20世纪教育经典之作,由前苏联著名教育家瓦·阿·苏霍姆林斯基所著。读完这本书,我深深认识到自己教学方式的落后和教法的单一。我们从事教育工作,那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我想这些答案都是对的,但要想让孩子们成为这些答案,那漫漫教育之路,比我们想象的要艰难多了。
-
-
姜欣
-
-
摘要:
《给教师的建议》是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享誉世界的教育经典著作。书中的第10条建议是“关于做‘困难’学生的工作”,苏霍姆林斯基这样描述这些学生遇到学习困难时的状况:“他们比一般学生在理解和记住教材上要多花三五倍时间,第二天就忘了所学的东西……”他还说,给这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做工作,是“我们教育工作中的‘硬核桃’之一”。
-
-
仝允波
-
-
摘要: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讲道:“在我们的创造性的教育工作中,对‘后进生’的工作是‘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这样说恐怕没有哪一位教师是不肯赞同的。”“后进生”即问题学生,抓好班级问题生的转化,至关重要。担任八(1)班班主任后,我了解到杰南、乔卿、光宇三人纪律差、行为习惯差、学习差。
-
-
宋正华
-
-
摘要:
参加工作十几年了,我先后发表了11篇论文,也有了一个深切体会:作为教育的研究者和实践者,读书是不能停下的。今年暑假我主要读了两本书,先是重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同时整理了自己的教育思想与理念,接着又阅读了马朝宏主编的《师道:为师亦有道》。之所以反复阅读,是因为有太多共鸣。我也曾对个别学生的学习非常无奈、感慨,然后尽力改变。我写过一篇随笔《叫出学生名字带来的收益》,与书中卢声怡老师的《记住学生的名字》契合,确实切身体会到了教师尽快熟悉每个学生的名字的必要性。
-
-
于兰美
-
-
摘要: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其著作《给教师的建议》中充分论述了阅读的重要性。他认为,书籍是学校“精神生活”和“智力生活”的基础。今天,我们依然能从他的论述中感受到阅读的魅力,并在他的理念指引下进行阅读教学实践。一、激趣,让阅读成为需要苏霍姆林斯基说:“阅读应当成为吸引学生爱好的最重要的发源地。”那么,我们怎样让学生爱上阅读呢?
-
-
奥会军
-
-
摘要:
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是一项不可忽视的任务。如果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极大的兴趣,那他在学习中所付出的精力和在学习方面产生的效益是不可估量的。“哪个学校里的各科教师的教学,好像汇合成了一种各自都在争取学生的思想和心灵的善意的竞赛,那么这个学校的智力生活就会显得生机蓬勃。”这种竞赛表现为:每一个教师都在尽量唤起学生对自己所教学科的兴趣,使他们入迷地酷爱这门学科。那么在这样的环境中,一定会使每一个学生的天赋素质得到发展,使他们的爱好、才能、志向、禀赋确立起来。
-
-
史静适
-
-
摘要:
重读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瓦·阿·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给教师的建议》(修订版,2018年6月重印),发现关于劳动和劳动教育的论述真不少,共计12条。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们是紧密联系德育、智育、美育来看待劳动教育的。”“劳动教育……是德育、智育和美育的重要因素。”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劳动教育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
-
陈莎
-
-
摘要:
《给教师的建议》,苏霍姆林斯基,这本书,这位作者,相信是每一个身为教师的人所熟知的。书中讲了些什么,大家也都有所了解。喜好钻研的人,还反反复复地研究其中的奥秘。而我,已记不清第一次读这本书是什么时候。但第一次读这本书时,心潮澎湃的感觉,依然还在心头翻涌。这本书在书架上一待就是十几年。重新翻开,当年零零星星的笔记似乎还带着手的余温。
-
-
李婷
-
-
摘要:
刘良华教授指出,幸福感,才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原始动力。如果不把教师专业发展提高到教师个人幸福生活的高度,教师专业发展不过是一句空话。基于此,刘良华教授给出了三条建议,笔者特别认同。建议老师多阅读,少备课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里提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有30年教龄的历史老师上了一节公开课,来听课的人很多,他们完全被吸引了,也变成了学生。课后,有教师请教:"您花了多少时间来准备这节课?"他想了想说:"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一辈子来备课的。不过,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大概只用了1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