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剧目
经典剧目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2年内共计587篇,主要集中在戏剧艺术、中国文学、音乐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86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448篇;相关期刊249种,包括文化月刊、福建艺术、黄梅戏艺术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第五届两岸文化发展论坛 等;经典剧目的相关文献由526位作者贡献,包括沈黎明、国京、秦榕等。
经典剧目
-研究学者
- 沈黎明
- 国京
- 秦榕
- 匡国清
- 吴玉琴
- 万磊
- 何苗苗
- 傅谨
- 刘冰
- 南方相声迷
- 孟中华
- 小雪
- 崔成华
- 常立胜
- 李勇
- 李玲
- 李胜英
- 王夔
- 王悦阳
- 穆宁
- 胡胜盼
- 荭草
- 蒋力
- 许月
- 谢艳春
- 赵德明
- 郑迅
- 韩冲
- 马旭苒
- 黄文娟
- MASK
- 丁一钟
- 丁是丁1
- 丁洁
- 丁科民
- 万册
- 严福华
- 严福明
- 严肃
- 乔梅
- 九日
- 九月
- 于丽媛
- 于冰1
- 于叟
- 于影
- 于舜
- 于萍
- 任佳琦
- 任翔宇
-
-
汪静
-
-
摘要:
梅派京剧是我国京剧中的一大重要流派,它在京剧旦行中首先形成,影响相当深远。在综合了刀马旦、花旦、青衣等角色表演形式基础之上,也在唱、念、做、打上下足功夫,多年来不断创新完善。在《贵妃醉酒》这样的经典剧目中,梅派唱腔更是表现独特,将京剧旦行的唱腔与表演艺术都提高了一个极高的高度境界上,近乎于完美。所以说,若要成功演绎《贵妃醉酒》、呈现梅派京剧艺术精髓还是具有一定难度的。
-
-
施群霞
-
-
摘要:
苗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1953年诞生的少数民族剧种。剧种诞生后迅速在周边苗族地区传开,一批以反映苗族人民生活的现实题材、历史题材、神话题材为主要内容,以苗族音乐为戏剧音乐素材的作品,通过戏剧艺术家的加工提炼,编排成剧目搬上了舞台。《团结灭妖》《黛雅与那卡》《逃犯审官》《带血的百鸟图》《相亲》等成为苗剧的经典剧目,苗剧也成为中国戏剧艺术之林又一朵灿烂辉煌的奇葩。
-
-
梁卫群
-
-
摘要:
他是潮剧的第一位导演,是潮剧导演制的奠基者和先驱者。他创建的导演制在潮剧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他带领新文艺工作者与老艺人合作,以西方理论结合传统文化,使潮剧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出最美的花,一批经典剧目问世并盛演不衰,一批演员迅速成长并扬名海内外。他是被誉为"一代宗师"的潮剧导演郑一标。积极参加爱国运动,通过话剧发声郑一标原名郑翊标,20世纪40年代就读的昆明西南联合大学的档案记录里。
-
-
叶涵璐
-
-
摘要:
通过对戏曲作品《曹操与杨修》的专题研究,思考传统京剧在传承和创新方面的问题。作品以时代背景、人物构思以及演员再创作和舞美设计为大方向,着重分析剧本在创作之初和戏剧排演的二度创作中角色的舞台塑造和戏剧的总体呈现及艺术创作过程。结合戏剧理论分析和比较《曹操与杨修》的创作与传统戏曲的不同之处,研究作品作为新编历史剧中的经典剧目所具备的典范性。
-
-
杨猛
-
-
摘要:
京剧《金钱豹》是一出经典剧目,在武戏中是非常有代表性的一出戏,也是上世纪很多武生、花脸演员(杨小楼、盖叫天、尚和玉等)的“看家戏”。本人在学习和演出《金钱豹》剧目的十余年里,也通过经验的累积,慢慢掌握了一些表演技能和技巧的认知。但同时发现,这出戏之所以慢慢的变成“冷门戏”,也是有一定原因的:《金钱豹》做功复杂,要求演员不单单只是会“路子”(路子又称为戏路,是指程式化表演动作以及唱腔的整个过程的统称),还必须要掌握戏里有很多复杂的、高难度的表演技能技巧。
-
-
鲍学军
-
-
摘要:
武松打虎是家喻户晓的历史故事,电影电视等各种艺术形式的艺术家们为了完整地表达这个历史题材故事,都运用了各艺术门类的最有代表性的表现手法。但真正做到戏曲让武松打虎这段故事在艺术层面上完美地呈现,让武松这个古代赤手打老虎的英雄形象深入人心的,那一定是被陈毅同志赞为“燕北真好汉,江南活武松”的盖派艺术创始人、京剧艺术大师盖叫天先生所表演的京剧《武松打虎》及剧中塑造的英雄武松形象。1988年,我有幸得以向小盖叫天先生的得意弟子李继平老师求学,李继平老师师从小盖叫天先生,几十年孜孜不倦地钻研盖派艺术,对盖派艺术的理解正确、深刻、透彻,深得小盖叫天先生的喜爱。李老师悉心传授给我的剧目就是盖派经典剧目《武松打虎》,让我领略到了盖派艺术中武松这一特定人物形象的人格精神与艺术魅力。
-
-
-
-
摘要:
线上线下结合,北京人艺举行70周年院庆活动2022年是北京人艺建院70周年,自6月5日起,北京人艺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推出一系列纪念活动,包括经典剧目线上推送及导赏、剧本朗读、院庆纪念晚会实时直播等。其中,6月6日至6月10日每晚7:30安排经典剧目展映,对《雷雨》《蔡文姬》《白鹿原》《哗变》《窝头会馆》五部各具特色的人艺保留剧目做剧目导赏和限时放送。
-
-
王馗
-
-
摘要:
2022年7月18日至22日,由中宣部文艺局、中国文联国内联络部、中国戏剧家协会共同主办的“艺苑撷英——全国优秀青年艺术人才(戏曲武戏、丑戏)展演”,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圆满举办。武戏是伴随戏曲孕育发展而臻成熟的一个类别,最早的艺术源头可以直溯至秦汉时期的角抵戏、蚩尤戏,汉代《东海黄公》就是突出地将角抵与戏剧相互融合的经典剧目。
-
-
陈远
-
-
摘要:
三公主独守空房之余,又被翁姑欺凌。周遭水族禽鸟慑于龙王声威,都不敢为三公主传书回家求救。柳毅义愤填膺,答应放弃科举的机会返回家乡送信。柳毅传书又称柳毅奇缘,是一个古老的中国民间爱情传说。依据李朝威《柳毅传》改编的戏剧经典剧目,也是越剧流派——"竺派"艺术的代表性剧目。
-
-
赵正清
-
-
摘要:
《花为媒》改编自古典名著《聊斋志异》中《王桂庵》及所附《子寄生》篇,是评剧经典剧目,喜剧。剧名的意思是“以花为媒”。戏曲风格幽默,唱词优美。其中的几个高潮或著名唱段为:报花名、菱花自叹、闹洞房。
-
-
谢雍君
- 《第五届两岸文化发展论坛》
| 2017年
-
摘要:
2017年8月,由李宝春创编、导演、主演的"新老戏"《长生殿》《赵匡胤》《宝莲神灯》在保利剧院上演,引起戏曲达人和戏迷观众的追捧.台北新剧团每隔两年会到大陆巡回演出,每次的演出打着"新老戏"这一旗帜,每次都会赢得人们的热评.了解李宝春创作理念的观众,明知他的戏以整理或串联老戏方式为主,但依然怀着期待之心去剧场,只为欣赏李宝春会如何呈现这些老戏.言外之意,李宝春创作"新老戏",除了老戏的内核,还有令人艳羡的创意,他的创意为新编的老戏带来新的审美品位.这种"新老戏"的创作理念,换用大陆戏曲界常用的语汇,称为"整旧如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