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戏曲创作

戏曲创作

戏曲创作的相关文献在1955年到2022年内共计1119篇,主要集中在戏剧艺术、中国文学、音乐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14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893篇;相关期刊330种,包括文史知识、黄梅戏艺术、四川戏剧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贵州省第二届硕博论坛、首届中国舞台电影电视照明论坛、中国明代文学学会(筹)第八届年会暨2011年明代文学与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等;戏曲创作的相关文献由896位作者贡献,包括安葵、颜全毅、程华平等。

戏曲创作—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14 占比:55.37%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25%

专利文献>

论文:893 占比:44.38%

总计:2012篇

戏曲创作—发文趋势图

戏曲创作

-研究学者

  • 安葵
  • 颜全毅
  • 程华平
  • 陈培仲
  • 何玉人
  • 刘祯
  • 徐丽蓉
  • 李祥林
  • 佘德余
  • 俞为民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摘要: 汤显祖(1550-1616),字义仍,号海若,别号若士,晚年自号茧翁,自署清远道人,江西临川人,明代戏曲家。出身书香门第,早有才名,不仅精古文诗词,还通天文地理、医药卜筮,以戏曲创作最为著名。其戏剧作品《还魂记》(《牡丹亭》)《紫钗记》《南柯记》和《邯郸记》合称“临川四梦”或依其书斋名称“玉茗堂四梦”,其中以《牡丹亭》成就最高,为其代表作。“四梦”完整地展示了其“至情”理论,强调人的情感需要,肯定人的审美欲求,充满人文关怀。其剧作不但受到中国人民的喜爱,还传播到英、日、德、俄等很多国家,被视为世界戏剧艺术的珍品。
    • 赵峰
    • 摘要: 山东是戏曲大省,剧种多、院团多,历史上涌现出众多优秀剧目。近些年,歌剧、舞剧成了山东舞台艺术创作的主力军,涌现出民族歌剧《沂蒙山》《马向阳下乡记》等在全国有影响力的作品,反观山东戏曲创作日渐式微,在第十二届山东文化艺术节上,"有数量缺质量"的现象尤为突出。本文从缺乏开阔的视野、缺少鲜明的个性、缺少思想深度的挖掘等方面审视山东戏曲创作问题,提出加强创作规划、提高审美眼界、透视人生人性、创新审美样式的戏曲创作路径。
    • 葛文婧
    • 摘要: 在戏曲艺术的创作过程中,戏曲导演与戏曲演员之间的服从和依附关系往往最容易被大家关注。这是因为表演是戏曲创作的核心,只有戏曲导演和戏曲演员之间进行协调和配合,才能够充分发挥演员的创造能力。因此,戏曲导演一定要基于剧本进行把握,帮助戏曲演员完成角色创造,争取为观众呈现出最完美的戏曲舞台效果。
    • 王立坤
    • 摘要: 戏曲作为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当代中国艺术的实际表现形式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化建设不断推进,多种现代化的新生事物也被用于戏曲创作内,且灯光设备的实际应用,可以在舞台上提升戏曲创造的质量,丰富人物的内心世界,具有较高的作用。同时,舞台灯光设计与戏曲创造存在密切的联系,对于推动我国戏曲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 李楠
    • 摘要: 本文通过分析黄梅戏表演艺术大师王少舫的一系列经典作品的诞生经过,从中挖掘黄梅戏流传开来的经典剧目中的京剧元素,以及戏曲创作走向成功的普遍基本规律,为当下各大剧种创作新编历史题材及现代题材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也为黄梅戏剧种的传播发展提供了参考意见。
    • 汪人元
    • 摘要: 我们都知道,戏曲千百年历史,是多演历史剧的,中国社会进入现代社会以来,表现现当代生活的戏剧就被称为现代戏,而当前现代戏正成为我们戏曲创作中的一个热点,我们需要认真面对:于是,我们今天便选择以戏曲现代戏创作为交流的话题在我们讨论这个具体问题之前,我想还是应该对当前的整个戏曲艺术格局以及我们应有的作为,具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 邵洋
    • 摘要: 本文开篇就不禁要问:现今中国的戏曲创作为什么要掺杂舞蹈艺术创作方法与表现方式呢?我认为,一方面,一门艺术的表现表达方式要不断进取上升,就必然会与许多艺术形式相融合。戏曲是我国艺术宝库中最为耀眼的明珠,为世界人民所仰慕,戏曲艺术集中表达了中华民族的审美和情感。戏曲本身就是一门综合艺术,集中了音乐、武术、杂技等艺术形式,当然也包括舞蹈。当代戏曲导演同样融合了许多姐妹艺术,其想象力的发挥充满着智慧、胆量,不拘泥于陈规旧矩,对传统戏曲艺术做出继承和创新,建构出一种别样的创作理念,展示出一种生生不息的创造力和生命力。另一方面,当今各种艺术门类相互借鉴、相互融合,舞蹈作为一个独立的艺术门类﹐与戏剧戏曲表演的融合已经是十分常见的事情了。但这两种艺术的融合在中国当代戏曲舞台的导演创作之中还是一个有待钻研的课题。虽然各种新编戏中舞蹈艺术不断地出现在戏曲舞台上,但结合好的就会唯美动人,而结合不好的就会牵强附会、不尽如人意。
    • 毕芳
    • 摘要: 戏曲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和传承千年的中华民族精神气质。戏曲音乐又是戏曲的核心要素,在戏曲艺术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在戏曲创作和传承过程中,戏曲音乐的创造和发展始终伴随着戏曲本身的发展演进。
    • 段启明
    • 摘要: 曹寅自谓:“吾曲第一,词次之,诗又次之。”这充分反映出曹寅对自己的戏曲创作的自信。到目前为止,我们可以确认的曹寅的剧作,至少有三种,即《北红拂记》《续琵琶》及《太平乐事》。另有史料记载,《虎口余生》(或名《表忠记》)、《七子圆(缘)》亦曹寅之作,但至今为学界存疑。一康熙二十九年(1690)四月,三十三岁的曹寅由广储司郎中出任苏州织造。两年后,康熙三十一年十一月,赴江宁织造任。此前之九月,曾“游越五日”。
    • 许永贵
    • 摘要: 如果说新时期初始戏曲观念体系化的思潮着重强调的是恢复传统,那么在危机中确立的戏曲“现代化”方向则标志着真正意义上的新时期戏曲建设的开始。戏曲导演余笑予将建设当代戏曲的进程概括为一个“走向新的综合”的过程,即不能再用过去草台班子、戏楼舞台所用的方式来表现新的生活、新的时代了,而应该创造新的表演程式,吸收新的艺术营养和材料,创造适合当代观众审美趣味的“当代戏曲”,也就是说,要通过创作、革新的实践,使各种艺术在戏曲中的综合达到一种新的更适合于时代的形态。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