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第五届两岸文化发展论坛
第五届两岸文化发展论坛

第五届两岸文化发展论坛

  • 召开年:2017
  • 召开地:厦门
  • 出版时间: 2017-11-18

主办单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福建师范大学;;

会议文集:第五届两岸文化发展论坛 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康熙二十二年(1683)平定台湾之后,清政府限制移民台湾的政策时有变动.但对闽粤人民而言,这种时松时紧的限制政策并无太多实质性的意义,他们不顾政府禁令,通过各种途径冒险渡台.他们为台湾的开发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与贡献,并在许多方面给台湾打上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印记,义冢即其一.本文主要利用清代台湾地方志书及《淡新档案》,以义冢的破坏、维护及相关社会问题为切入点,借以窥视清代台湾社会的某些面貌。
  • 摘要:缘起台湾过去的高中生,必然都经过了《中华文化基本教材》的洗礼.这个教材实施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够了解中华文化的精义以及立国的根本,从中学习待人处世的基本原则.在台湾,《中华文化基本教材》选录儒家典籍《四书》而成,共分六册,一至三册,选自《论语》;四、五两册选自《孟子》;第六册则选录《大学》与《中庸》.此次编写,仍以儒家思想传承脉络为主轴,于既有的分类上,调整篇数,佐以导论,以期在有限篇幅中一窥其思想大要,并见孔孟思想虽在不同时代背景所发展,但相同的都是影响我国数千年文化的精髓所在。
  • 摘要:本文拟以台湾地区影响力最大的台湾史研究学术刊物《台湾史研究》为对象,分析其20多年来有关光复初期台湾历史专题论文的内容特征及背后的视角、史观因素,以期更好地把握台湾史学界的研究趋势,并为今后更好地开展相关研究提出若干建议.为纠正“再殖民”视角对光复初期台湾史研究的负面影响,今后学者在研究中首先应当对光复初期台湾史的基本特征有一个宏观的把握。
  • 摘要:两岸合编高中语文教材系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福建师范大学两岸文化发展研究中心和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的重点研究项目,于2013年下半年根据党的十八大对台工作的"扩大文化交流,增强民族认同"的部署要求,酝酿成形,并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以及"要推动海峡两岸史学界共享史料、共写史书,共同捍卫民族尊严和荣誉"等重要讲话精神指导本项目的研究、编写与推广.
  • 摘要:呼应语文素养导向的评量在素养导向教学中,师生有了"不一样"的互动关系.身为学习主体的学生,被期待成为自主的学习者.教师则身兼结合生活与学习的脉络化情境,赋予学生学习任务的课程设计者,并在学生整合运用知识技能与情意主动投入思考,并与学习伙伴进行讨论对话,并在多元可能性下决定行动方案的过程中,扮演着引导者与资源与支持提供的协助者.以笔者曾执教小学三年级《马太鞍的巴拉告》带孩子学“说明”的历程作为素养导向评量之案例做交流。教育的变革不易,社会的整体氛围、师生的共识与因应等要素相互配合方能水到渠成,但目前,身为一线教师,应责无旁贷地积极去健全评量回馈教学的机制和评量素养的专业增能。
  • 摘要:通过两次对台湾的走访,对两岸民众间深厚的情感产生了直观的认识,更对文化艺术在两岸交流上的积极意义产生了更加深刻的理解。艺术是超越社会形态而存在的,艺术的情感因素在民众间的沟通具有最直接的影响力。
  • 摘要:本文试图以20世纪的文化载体之一“电影工业”,来探讨中华文化如何成功地运用此“媒体”在世界上崭露头角,传统音乐如何在电影音乐上有“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从音乐的角度来探讨中华文化对现代社会的价值与意义,及其对中华民族的影响。中华文化资源的丰富,要如何灵活运用并以客观包容的态度对其进行现代性的理解和世界性的观照,是中华文化现代化的难题。
  • 摘要:剪纸技艺在我国有悠久且深厚的历史传承,从民间美术和民俗文化内涵等方面考量,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的剪纸作品,都蕴含着丰富的技艺形态和文化价值.我国政府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之初,就将剪纸技艺的民间传承纳入保护范畴.经各级政府部门自下而上的层层申报、审批,2006年5月,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剪纸"位列其中,这一项目由蔚县剪纸、医巫闾山满族剪纸、傣族剪纸和安塞剪纸等全国各地不同风格的剪纸组成.2009年9月,"中国剪纸"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进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剪纸是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一种民间艺术.在中国,剪纸具有最广泛的群众基础,它交融于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是各种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赓续的视觉形象和造型格式,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历史信息,表达了广大民众的社会认识、道德观念、实践经验、生活理想和审美情趣,具有认知、教化、表意、抒情、娱乐、交往等多重社会价值."多数地区的剪纸工具都是剪刀,蔚县剪纸主要是用刻刀来刻制.
  • 摘要:艺术乡村建设,是这几年比较引入关注的一种乡村建设实践,也是对20世纪初期由梁漱溟、晏阳初等前辈学者发起的乡村建设运动在当代社会的一种继承和延续.它也是艺术人类学目前密切关注的一个艺术现象.在这场艺术介入乡村建设的实验中,艺术家和知识精英成为事实上的主导者,他们按照自身的理想和意图设计、改造乡村,希望再造出符合他们的审美趣味和梦想的牧歌田园。乡村成为艺术家个体进行艺术实践的平台。于村民和当地政府来说,修整村落,开发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产业,实现招商引资和增加村民收人或许才是他们的初衷和目标。在项目实施的全盛时期,艺术乡建的发起者与当地政府、村民之间自然会形成利益共生关系。艺术乡建是我国民间社会和有识之士探索乡村建设传统的延续,与自20世纪初期便开始的乡村建设实践是一脉相承的。这种艺术介入村落复兴的模式也为我国的乡村建设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和发展路径。
  • 摘要:众所周知,台湾地区和祖国大陆血脉相通、文脉相连.抗日战争时期,虽曾有过"国统区"和"解放区"戏剧的分野,但在民族危机之际,抗敌卫国的目标和追求并无二致.1949年以后,大陆与台湾被一湾海峡隔开,话剧艺术各自发展,直到20世纪80年代以后,两岸的文化交流才逐渐展开.总之,自20世纪80年代开启的两岸戏剧交流,已经迈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大陆与台湾的戏剧观念与创作方法,因为具有差异性,所以需要对话、沟通;但相通性远大于差异性,这是两岸戏剧合作与互动的基础,也是实现优势互补的保证。
  • 摘要:在网络影音领域中,合并后的优酷土豆集团是中国网络影音的龙头之一。随着PPS和爱奇艺的并购整合,网络影音进人平台生态圈中大者恒大、赢者通吃的局面。优酷土豆网目前原创内容的收人已占总收人的35%,而其他几个主要的影音网站也在不断地修正企业核心定位,确立生态价值链的努力之下,终于发展出自制优质内容,提倡自主版权,减少影片购置开支,形成自有版权的独家UGC, PGC原创内容的获利阶段。就网络视频模式的发展而言,具有三项能力者才能对其产业形成实质意义。数字说故事能力+消费者分众设计=数字融合的成功方程式,从Information到Impact再到Interactive,强调消费分流的数位融合时代.进入多屏/荧之后,今日的消费者花费多数的时间在手机、平板电脑、计算机和电视前面。对载体的选择,多半取决于生活的脉络。两种主要的多屏模式,一是“连续性多屏/荧”( Sequential Screening)指从这个装置移动到另一个装置;二是“同步性多屏/荧”( Simultaneous Screening)的多任务模式,指同时使用多种装置。同时电视已不再独享所有的注意力,反而成为用户同步多任务模式中,与其他屏幕同在的最普遍的装置。虽说影剧制作者大都已经体认到,网络电视瓜分了他们原本在电视上的占有率,音乐市场也是如此。另外,这样的发展带动了更多的消费者成长,也看得出越来越多的业者乐意在网络上制造话题,推广社群营销,也有通过揪团的方式让自己的产品大卖。然而,传统电视不会消失,因为在“一机多屏/荧”的界定里,电视仍是存在的,网络视频只是一个陌生的舞台,但是,也因此产生新的视频文化。
  • 摘要:用闽南方言演唱的南音,素来是漂泊异乡的闽地游子慰藉思乡之情的最好寄托.所以,在中国乃至东南亚许多国家,南音在闽南人聚集地广为流传,至今仍生生不息.改革开放以来,各地迎来了无限机遇,然而海外各国对中国仍非常陌生,相互之间的往来交流极为有限.因此,福建省于1981年召开了第一次全省对外宣传工作会议,强调福建对外宣传的任务,就是帮助外国人了解中国,了解福建.而对泉州来说,以闽南人较多的港澳台地区,以及东南亚各国等为突破口,增进泉州与这些地区、国家的交流往来,应是相对容易达成的目标.由于南音在维系乡音乡情方面的特殊作用,本着"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目的,泉州政府通过举办国际性的南音大会唱,邀请海内外许多弦友共襄盛事,以文化交流为突破口,增进了海内外人民的互相了解,同时也搞活了经济.
  • 摘要:就孔庙的发展沿革而言,过去论述者大都将论述焦点置于孔庙的设置目的在于孔庙的社会价值,过往,民众到孔庙主要为传统文化意义—缅怀孔子。现今,可否将孔庙的建筑功能与祭孔仪式的象征意义所带来的文化内涵,与文创产业相结合,借着彼此的相互激发,产生新意义的孔庙之旅。此意义在于结合文化创意产业与文化观光以活化孔庙的社会功能。本文所建构之旗山区孔庙文创产品的理念与可能方向,则自设计研究方法与创意思考方法中,选定奥斯本(Osborn)的检核表法(Checklist Method)作为建构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程序的转化方法。因为其九项检核项目能够协助设计进行文化主题与产品概念完整性、全面性的检视与设想,达到文创产品之多样且大众化的目的,意即与旅游纪念商品相同的大众性和多样性,并增加其商品价值和加值文化的新意义旅游。
  • 摘要:传统之于国人,不仅是历史,还是文化的质性特征,是否能够正确(辩证)地认识传统,决定着在现代化的征途中是内力充盈还是外强中干.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中关于文化传统性和现代化的一系列阐述,都表明了党和国家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秉持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文化现代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美好追求.传统性是流经于血脉的不可分割的天然因子,必须得到充分的尊重,因为它可以给予现代化以扎实的历史积淀与根基。传统性永远存在于社会的历史进程之中,现代化不能离开传统性,也只有在传统性关照下的现代化才是真正符合人们所在社会发展进步的科学的现代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植的沃土,是在世界文化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尊重传统性,期望为全人类的文化未来献出一份属于中国人的因子,更是为世界文化的未来贡献一份来自中国的沉甸甸的礼物。
  • 摘要:广西简称"桂",聚居了约460万客家人,是继广东、江西、福建之后,全国第四大客家人聚居地.广西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经历漫长的历史长河,孕育了悠久、丰厚的客家文化,积累了丰富的客家文化资源,凸显了广西客家文化的地域特色和人文价值.台湾与广西一样,也是一个客家人聚居地区,约有500万客家人,拥有丰富、深厚的客家文化资源.因此,在当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生态环境下,构建桂台两地客家文化合作发展,对发展两岸文化关系,增进两岸民间交往,拓展两岸客家族群文化合作,增强两岸互信、互惠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和平价值.桂台两地客家文化正处于“天时、地利、人和”,正面临着两岸文化交流合作的好形势、好机遇和好政策。因此,在这利好的形势、机遇和政策下,桂台两地应“民心相通”,加强沟通,增强联通,构建桂台两地客家文化合作发展的新格局。
  • 摘要:由于民进党当局拒不承认"九二共识"及其"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核心内涵,致使当前两岸关系面临严峻挑战.大陆方面在坚定反对形形色色"台独"的同时,加大了两岸民间交流的力度,而宗教与民间信仰能够在防止两岸分裂、促进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中发挥独特的作用.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如今在促进两岸经济社会融合的进程中,也应该充分发挥宗教界人士和广大信众积极性,特别是要调动一些对宗教思想有深入研究且有社会影响力的两岸精英的积极性,因为如果他们在人生意义深刻思索基础上以济世情怀充分发挥正向力量,“宗教弘传的内在强烈扩张驱动和外在善性表现,能够使宗教轻易地与世俗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力量结合在一起,形成强大的宗教活动推动力”。特别是在当前两岸关系步入新的历史境遇及面临新的挑战之时,恰如其分地发挥宗教文化的作用,能够使其在推进两岸社会互动发展中发挥“润滑剂”的功能,同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两岸关系“稳定剂”的作用。
  • 摘要:“民间信仰”作为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一个民族文化以及民族认同的影响之大是无须多言的,世界上许多民族的民族信仰与其民族文化是融为一体无法明确分割的联系。过去在很多台湾同胞的固有印象中,大陆的意识形态是唯物主义,对民间信仰长期持排斥与抵制的态度,而如今却将民间信仰也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要素,大家可能会对大陆对待这个问题是如何考虑的存有疑惑。这次论坛将向大家介绍两个方面内容,一是对民间信仰的再认识程度,二是对信仰文化认识的新发展,以此来解释大陆现在是如何看待民间信仰的这个问题。作为传统文化复兴的重要一环,主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已经有十多年的时间了,在开始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时,也存在着许多对传统文化保护范围上的思想斗争,特别是常常出现对某些与民间信仰有关的民俗活动是否应该保护的争论,因为这与过去几十年间发展方向是背道而驰的。
  • 摘要:台湾与大陆隔海相望,历史上多有往来.明清以来,闽粤先民多次大规模移民台湾,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他们以血缘、地缘等为纽带聚族而居.这些聚落多以原所在地府县、祖籍地名称、同宗族宗姓等冠名,故而形成了数量众多的两岸同名村落.随着这些村落的建立,闽粤等地民众的民间信仰、习俗文化在台湾地区也相应地得到了传承和传播.本文以福建省晋江市东石镇与台湾嘉义县东石乡的数宫灯习俗为例,笔者通过对福建省晋江市东石镇数宫灯活动的实地考察和资料整理,通过台湾同胞参与这种以家族文化为依托,并基于共同信仰的民俗文化活动的情况,来对其在台湾同名村落中的传承传播做出分析和判断,从而见证两岸的民俗相同、神缘相通、血缘相连,反映出两岸民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 摘要:如何在现代社会人的生活发生巨大改变之后再次更好地弘扬妈祖文化,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课题。两岸应更主动横向参照希腊神话等的传播,在社会性别视野下推进妈祖文化传播的进程。具体而言,就笔者目前看来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在历史文献上进行严谨的学术整理,为妈祖文化的现代传播与发展提供新的基石。二是在教育层面大力弘扬,为妈祖文化的现代传播储备力量。三是在文学艺术层面推动创作,借助现代大众文化传媒的多种手段大力传播。
  • 摘要:当代的民俗或者人类学者称这些“迷信”活动为信俗,觉得这个提法很客观。就像无法立即证明不是迷信一样,要立即证明这一代人所坚持的就是万古不易的真理,也同样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信俗”两个字表达的是一种客观的存在。众所周知,存在有其合理性,那么信俗的合理性是什么呢?回到所看到的宁德一地的各种神衹信俗,此处的神衹信俗的合理性是什么呢?民国时候,佛教净土宗的祖师印光祖师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大德,大家不是佛教徒的,可能不熟悉他,但是如果说,弘一大师是他肯收的唯一弟子,大家可能就比较有印象了。印光祖师是从服膺儒家转到佛家的,对于儒家学说十分熟悉。
  • 摘要:1987年,台湾当局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1988年1月19日,第一批台湾老兵回福建探亲,开启了两岸中断了近40年的交流。福建是距离台湾最近的省份,作为80%台湾居民的祖籍地,率先开始了与台湾的交流交往,至2012年有1. 7万余台胞定居福建。福建作为对台交流工作的前沿省份,闽台交流合作空前密切,每年福建举办150多项大型涉台交流活动,仅2007-2012年五年累计来闽台胞就突破1200万人次。福建省着力加强闽台交流,以社会组织为依托,构建闽台社会团体交流合作的有效机制。为此,要不断创新闽台社会组织文化交流的形式,闽台青年社会组织交流的类型主要有青年创业、社会公益、环境保护、高校学生交换等。
  • 摘要:太虚的“人生佛教”思想是在近代中国“古今中外”的几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应运而生的,是佛教中国化一千多年历程中的重要一环,是对释迦所传之法的“契理契机”的弘化。太虚在判教基础上把“人生佛教”定位为“从人道开始”的“大乘渐教”,这是他为近代社会佛教形态所做的抉择,奠定了近现代佛教的发展方向。作为佛学大师,太虚竭力进行“人生佛教”的理论建设;作为佛教僧人,太虚须臾未忘把“人生佛教”理论付诸实践,须臾未忘爱国救亡的时代使命。大乘佛教的心髓是“慈悲”,弥勒菩萨累劫行“慈”,作为思想形态的“人生佛教”和作为宗教形态的“慈宗”由此合流。“人生佛教”理论是“慈宗”的内核,“慈宗”是人间佛教理论的外化,构建“慈宗”正是太虚为落实人生佛教思想、为摄化群生而施设的一种方便。“慈宗”所追慕的弥勒菩萨、所趣归的兜率净土,既能和佛教传统一以贯之,也能接洽近代中国的现实生活。心净则国土净,兜率净土并不遥远,此生可往,弥勒菩萨并不虚无,一生补处。人心但有一念慈悲,弥勒自会下生人间。
  • 摘要:中华文化,特别是儒家道统,乃是两岸民众的同一价值核心,必须更加尽心尽力地在两岸弘扬中华文化以及儒家常道慧命,特别是必须运用各种资源和方式,在大陆和台湾重新唤醒启蒙两岸青年的中华文化认知。
  • 摘要:春节是中国的传统佳节,祖国大陆每年都上演着游子迁徙和回家团圆的春运大戏.在两岸隔绝时期,身处台湾地区的大陆同乡不能返回大陆与家人团圆,往往通过春节团拜的形式聚会庆祝.1987年后,两岸关系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台湾地区的大陆同乡虽然可以回乡探亲,但大多已经在台湾安家立业,大陆同乡间的春节团拜仍在延续.或许限于资料分散,台湾地区大陆同乡会的春节团拜鲜有研究.因此,本文拟在简要回顾台湾地区大陆同乡会发展的基础上,梳理春节团拜的时间、空间、人员等,进而探讨春节团拜的文化记忆.
  • 摘要:研究台湾,尤其是台湾的历史与文化,旨在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添砖加瓦,而进一步阐明“两岸同胞是命运与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则是其主要的任务之一。为了进一步提高台湾文献史料利用率与收藏率,方便检索,精准查阅,笔者也建议组织社会各界力量,将《台湾文献丛刊》《台湾文献汇刊》《台湾文献汇刊续编》等系列台湾文献史料进行电子化扫描与数字化加工,以期最终汇为可供计算机全文检索“台湾文献史料”全文数据库,从而更加有利于对台湾历史文化的研究、台湾问题由来的教育、台湾文献史料的传播,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共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骨肉同胞心灵契合,发挥更大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
  • 摘要:《新华日报》是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创办的一份报纸,它经历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初期,见证了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斗争以及国共两党之间的合作与矛盾.《新华日报》被称为党的喉舌、抗战的号角,其报道和言论代表着中国共产党的立场与主张,是了解那一时期中共思想乃至中国社会与国际动态的重要资料.以往学界对于《新华日报》的研究甚为关注,出版了不少的专著,整理出了一些专题性的资料集,但对于《新华日报》与台湾关系的研究则较为少见,个别学者的研究虽略有谈及但不够全面.历史上中共曾密切关注台湾革命团体的运动,《新华日报》刊载了大量台湾时势、台湾民众抗战的报道言论,积极支持台湾民众抗日斗争,为台湾革命与光复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本文拟就《新华日报》的创立及其涉台报道与对台主张试做论述,以再现这段不应忘却的历史.
  • 摘要:清末民国,宗族作为维系传统社会运行的细胞,仍发挥着重要的社会功能,一方面继续发挥着地方自治的功能效用,另一方面也应对社会变迁的挑战,从形式和内容也有所改变.丘复(1874-1950)是清末民国时期积极参与革命运动的精英代表,也是闽西客家的文化精英.他与丘逢甲在政治理念和家国观念上有相似之处.本文围绕他们的联宗活动展开讨论,以近代社会转型的视野考察闽台客家知识分子的宗族改造实践及政治理想.
  • 摘要:在全球化语境和中国台湾本地特殊情境影响下,20世纪90年代台湾经过"社区总体营造""教育改革"等运动催生了"多元文化主义"思潮的兴起.教育领域中,多元文化及教育逐渐得到发展,制定了很多落实多元文化精神的教育政策,并与多元族群、乡土课程、性别教育和新住民教育等相结合,发展迅速.
  • 摘要:自宋代以来,福建地区的文化教育与科举考试,已经步入全国的先进行列.就明代而言,全国历次殿试共产生了90名左右的状元,福建有11名之多,约占全国状元总数的12%.科举考试的成功,不仅仅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个地区文化教育的发展水平,同时更是地方乡族、家族夸耀门楣地位的一个重要标志.通过明清时期福建科举考试与民间乡族、家族的相互关系,或许可以从另外一个侧面了解到科举制度与民间社会的重要联系.
  • 摘要:1624年到1662年,是荷兰东印度公司殖民者侵占中国台湾的时期,同时也是基督教(新教)开始在台湾传播的时期.为了控制台湾民众的思想,令其顺从荷方,东印度公司先后派遣了多位基督教牧师、传道士前往台湾地区从事传教活动,作为荷兰在台殖民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而随着基督教势力在台湾地区的发展,地方宗教议会也应运而生.后者成立后,便开始积极地介入台湾地区的政治生活当中,其与东印度公司之间的关系因此逐渐变得复杂而微妙起来,政教冲突愈演愈烈,成为荷据时代后期困扰殖民当局的一大问题.而荷据时代基督教在台湾地区的传教活动,也在这种冲突中逐渐走向衰落.关于荷据时代基督教会在台湾地区的活动,目前最为重要的史料当属苏格兰牧师甘为霖(William Campbell)于1903年编成的书,书中收录了大量有关荷据时代台湾宗教事务的公文与信函,史料价值十分珍贵.近年来,在台湾学者的努力下,《热兰遮城日志》《荷兰联合东印度公司台湾长官致巴达维亚总督书信集》等许多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原始档案文件也得以陆续翻译出版,为前书资料提供了相当的补充与对照,使得以更加深入细致地研究相关问题.本文就试图综合目前已有资料,对荷据时代东印度公司与台湾地方宗教议会之间关系的发展演变进行一番梳理,并探讨其与基督教在台湾地区的传教活动衰落之间的深层次联系.
  • 摘要:大学生作为高端人力资源的代表,其就业的性别公平体现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文明发展的程度.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在社会公正、性别公平的价值诉求中关注大学生就业性别公平问题具有时代意义.自20世纪末以来,海峡两岸高等教育取得了巨大发展,1999年台湾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2002年大陆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15%,也开始步入大众化阶段.两岸高校毕业生的绝对人数持续增长,就业市场上一岗难求的状况十分常见.市场追求效率的特性往往使女大学生在岗位竞争中成为被排挤和被淘汰的对象,伴随着明显的性别差异.从大陆来看,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2013年6月对大陆地区的21个省份30所高校开展全国性大规模的问卷调查发现,男性初次就业率为77.3%,女性初次就业率为65.9%,男性明显高出11.4个百分点.
  • 摘要:一切创作都需要抽象思维,无论科学与艺术。科学符号是用语言文字或数字的述写推演,是线性的递进式,逻辑推理贯穿全过程,读者只能按照逻辑推理递进地解读。艺术符号是用意象的表现与呈现,是切面的全观照式,直观直觉同步进行。观者也是直观直觉其全观照式的观看,意象可一目同时观感,语言文字与数字不可同读共感,其读与感的过程就是逻辑与推理进行的过程,意象也有逻辑推理,那是直观直觉过后的思维。语言文字与数字成为艺术的前提是必须以形象思维塑造意象身份,这样读者在逻辑推理过后是需要感悟的。从中国画全局看,文人画专宠笔墨有偏颇,但对内形重视,即使笔墨造型语言的形成是有伟大贡献的,也使人们明白对象形侧重的是物理,而笔墨形侧重的是画理,但无论如何侧重,作画时物理与画理互相作用(当笔墨形完全抽象时,画理便代替物理),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同时进行。文人对内形的重视所起作用,对于民国初期写生画来说尤其重要,延续的必然外,在当时西画写生重对象形的撞击下,还保持着物理的真实有中国的墨象。至于作画进行过程超出形象思维,越人逻辑思维却是另一问题,过程与结局关系的问题。
  • 摘要:民间工艺美术通过师徒制度手口相授以相传,长期濡化中,制作工序和法则代代相传,因此工艺技法犹如累世相传的宝藏,具有极高的艺术意义与探索价值。传统庙宇、富宅装饰布置设计几乎达到饱和,无论是木雕、石雕、彩绘、泥塑、交趾陶、剪黏,都是经由无数丰富想象力与常年累积的精湛技巧才成就出的美好造型,其题材及用色都表现出独特的艺术精华,具体呈现民族的生命、历史与智慧。
  • 摘要:闽南传统民间艺术在洗净铅华后从“草台”跃上“舞台”,不只是一种传统文化,更是闽南地区的文化表征,它的当代续存与传播存在本土与海外的双重困境,最为关键的解决路径是要整合资源,统筹协调。不仅在闽南本土重塑“泉州-厦门-漳州”文化保护的生态圈,更要推动闽南传统民间文化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与地区的传播,进而构建海内外一体共生的“闽南文化圈”。要实现这一文化构想不能仅依靠闽南本土地区,而是应该借力海内外多重力量,携手推动闽南传统民间艺术实现现代语境下的“凤凰涅槃”。
  • 摘要:有鉴于以耕读文化为根基、拥抱着自然环境的农渔村聚落,乃是中华文化孕育至为重要的基地,面对现实对其施以有效方法之良善改造,不仅有助于农渔村本身的空间文化维系,更将有助于为当前深陷庸俗化弊病之现代城市重新注人文化灵魂,笔者开宗明义点出了打造两岸美丽城乡新故乡实为两岸“文化发展”当前重头大戏的历史现实,并揭露了从事如此实践,必须认识到须将“文化”转化为“生产力”的重大挑战,因而有必要援引“深度空间”认识论对聚落进行研究,梳理空间中的主体经验与社会文化等脉络差异,以便掌握其地域性与文化地景,并在此基础上,借由脉络修补式的规划设计,创造性地赋予聚落以崭新而具有延续性的空间愿景,从而启动地域的活化发展。与此同时,为了更清晰地说明如上观点,笔者更举了所曾从事过的一个台湾东北角研究与福建屏南及浙江泰顺两个实践项目作为案例进行说明,期待能就如何发掘农渔村之地域文化精神、如何借由“历史地理建筑学”视野以进行聚落深度研究与空间美学的规划设计实践提出一些可能的观察与建议,以促进两岸美丽新故乡的营造。平心而论,借由这些横跨两岸的研究与实践,首先,笔者发现了两岸聚落其实存在着彼此文化同源、惯习承传却又因地制宜的建筑与空间现象。例如,泰顺聚落类如台湾不少系从闽地移居而去,故而许多习俗有相连之处,诸如过年、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元、中秋、冬至等节令两地大致相同,但两地包含这些岁时节令的惯习因为脉络的不同仍旧会有差异,并展现在建筑与空间之上。其次,笔者也认识到,对台湾过往推动农村现代化与社区营造之经验进行总结与反省乃是有价值而必要的。
  • 摘要:海峡两岸因特殊历史背景所致分隔近40年,分隔期间,音乐学学术研究在两岸各自抽枝绽放.1987年7月,台湾宣布解除"戒严令",两岸关系由此逐渐解冻,大陆音乐学界专家学者陆续应邀赴台进行学术交流,为两岸音乐学学术交流带来了新的契机.两岸不断走向和平互信,共同繁荣,为音乐学学术交流带来福祉.
  • 摘要:2017年8月,由李宝春创编、导演、主演的"新老戏"《长生殿》《赵匡胤》《宝莲神灯》在保利剧院上演,引起戏曲达人和戏迷观众的追捧.台北新剧团每隔两年会到大陆巡回演出,每次的演出打着"新老戏"这一旗帜,每次都会赢得人们的热评.了解李宝春创作理念的观众,明知他的戏以整理或串联老戏方式为主,但依然怀着期待之心去剧场,只为欣赏李宝春会如何呈现这些老戏.言外之意,李宝春创作"新老戏",除了老戏的内核,还有令人艳羡的创意,他的创意为新编的老戏带来新的审美品位.这种"新老戏"的创作理念,换用大陆戏曲界常用的语汇,称为"整旧如旧".
  • 摘要:日据时期,以海派京班为主的大陆戏班迭次渡台演出,将作为指称上海一地海派京剧标志的真刀真枪、连台本戏、机关布景引入台湾剧坛,流风所及,不仅台湾戏商以观看海派京剧风格为演出号召,台湾观众以观看海派京班作为最时髦的休闲时尚,甚至台湾剧评家在品鉴台湾地区京剧演出时也以海派京剧为标杆,整个台湾地区在京剧鉴赏上呈现出浓厚的海派趣味.
  • 摘要:日本殖民统治下的台湾地区在当时许多台湾作家看来,是一个狭仄、保守、封闭,教育和经济并不发达,各项建设落后,甚至风俗习惯和人的品德、思想有待于改进的地方。台湾的文化本来就来自于母体,到了1920年前后,短短二三十年的日本殖民统治无法根本改变这种状况,所以赖和等前辈的台湾新文学作家,都还用汉字写作。“台湾文学是中国文学的一支流”是张我军曾被广为引用,但在1985年以后又不断遭受垢责的著名论断。其实这一论断的提出具有多重原因,并不仅仅出于爱国民族精神而已。固然有台湾文化原本就是中国文化的一个脉流这一历史原因,更主要的还是,台湾作家认为大陆的文学是先进的、“现代”的,将其当作学习的楷模,希望台湾文学能够纳入祖国文学的范畴内,这样才能跟上祖国文学乃至整个社会进步的步伐,一同奔向现代文明。笔者此前就曾多次表达过这样的观点:台湾的文明接受是多源的,即使在日本殖民统治时期,祖国大陆也仍是台湾的主要的文明输入来源之一。一来台湾民众的祖先大多从闽粤移民而来,移民从故土带来政经制度、农耕技术等文明成分,他们与家乡仍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历史的惯性并非轻易即可刹止和斩断;二来殖民者向殖民地输人“文明”是为其殖民掠夺服务的,殖民地子民在享受“文明”的“恩惠”时,也得吞下被压迫、被掠夺的苦果,认识或感觉到此,台湾人民宁愿向祖国寻求“现代”和“文明”,而不必仅局限于日本,这就是从20世纪20年代起,不少台湾青年选择来祖国大陆学习,并带回“五四”火种,点燃了台湾新文学熊熊烈火的原因。如此才能打破所谓“台湾的现代化全由日本的殖民统治所带来”的流行说法,还历史以更真确、完整的本来面目。
  • 摘要:陈映真先生曾用“消失的左眼”来形容战后台湾社会思想界存在的不平衡症候,本文所要讨论的蓝博洲创作即台湾传统左翼精神脉络里的当代重要成果。30年来蓝博洲坚持不懈创作了大量报告文学和小说作品,《幌马车之歌》《沉尸·流亡·二二八》《藤缠树》等一系列聚焦白色恐怖时代左翼受难者的作品陆续发表出版,引起社会强烈反响。阶级出身带来的本色底层意识和少年时的阅读经验触动了蓝博洲左翼思想、历史和文学兴趣的萌发。
  •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后,文化研究的兴起已经成为当代台湾重要的思潮和文化现象,它意味着台湾批判的知识分子寻找到一种介入当代现实的论述方式.在从"后现代左翼"到"民主左翼"的文化研究转型过程中,《岛屿边缘》和《台湾社会研究季刊》(以下简称《台社》)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岛屿边缘》以后现代激进政治与文化批判为特色,引领90年代台湾人文思想的转型:后现代转向与文化研究的兴起.《台社》的"文化研究"朝着批判性的、多元开放的而且具有历史阐释力的方向发展,而"文化研究"也越来越成为《台社》建构"民主左翼"的批判论述的重要场域.《台社》知识分子力图将"文化研究"发展为一种批判性的左翼论述.
  • 摘要:本文选取陈又津、黄崇凯、叶覆鹿三位“80后”小说家的文本进行分析,三位小说家都是通过文学奖崭露头角,且都出版过多部小说,经常以“七年级生”作家的身份活跃于《联合文学》《印刻文学生活志》《文讯》等几部重要的文学杂志,在出版界和研究界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台湾“80后”青年的后现代精神,既是美学的,也是政治的;既体现了当代台湾的文化现状,也体现了一种社会现象;既联系着台湾" 80后”青年的对抗文化和革命修辞.也连接起台湾80年代以来后现代主义思潮的脉络,对于深度解析台湾当代文化内涵及其走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摘要:鼓浪屿位于厦门西南海面上,与厦门岛隔江相望.宋元时期,因其状如椭圆,沙滩环绕,被称为"圆沙洲""圆洲仔".此后几易其名,五龙屿、古浪屿等.明代逐渐雅化为今名"鼓浪屿".自明清以来,骚人墨客吟咏之诗不在少数.日据台湾50年间,厦台两地有着密切的文化互动.此间发行的报刊文献中,有不少关于鼓浪屿的自然人文书写.写作者的身份界别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旅居厦门的台湾传统文人、记者和僧人,他们怀着对祖籍闽地的深深眷恋之情,其笔下的鼓浪屿呈现丰富多元的面貌,是想象蓬莱仙岛的人间仙境,是凭吊民族英雄郑成功的历史空间,也是令人忧心的租界地;另一类是在台的日本剧作家、报社记者和出版编辑人,如中山侑、西川满和宫川次郎等,他们因"台湾总督府"的"对岸政策"而特别关注福建,他们笔下的鼓浪屿带有明朗多彩的南方风味,是日本"南进"的沃土,也是实地踏查和调查研究的实体对象.鼓浪屿因此成为日据50年间台湾古典诗歌、媒体报道、歌曲、现代小说和报告文学中重要的"对岸"地景.
  • 摘要:从漫长大历史的角度来看,中国所提出的“一带一路”这个将会改变世界未来走向的大计划,一般理解的动因在其内在需求与全球经济发展,然而这个方案不能孤立地理解,脱离中国中心的世界观,发现东南亚次区域中印度尼西亚“新海洋时代”、南亚印度“新香料之路”等提案,这几个表面不相统属的计划都具有内在的联系。整体而言,它们意味着第三世界的前殖民地、半殖民地区经过四个世纪帝国主义的摧残,长期的隐忍、再生与复苏,从废墟中悄然升起,为了掌握自身未来,不再被强权牵引而试图提出带动地球未来发展的新方向。在过去的社会思想资源中,诸如中国固有的大同思想、佛教与民间信仰众生皆平等大爱世界观、社会主义的平等主义等,都是指引道路的明灯,其中1955年的“万隆会议”更是第三世界在历史实践中少有的共同资产。万隆主义是国际主义,同时是追求接地气的世界主义,众生皆平等、万事万物皆平等更以宇宙为前提超越人世的地球主义,以万隆分子自诩是为了人间也是为了地球的未来。目的在于改造知识构造与气氛,走向更具解放性、更平等的地球,以第三世界接地气的国际主义思想路线、方法,取代欧美中心主义。第三只眼的直觉是:映真先生洞察身边的能力让他长出了另外一只/双他自己都没法充分意识超越左右的眼睛,这只眼睛不特殊,其实内在于“第三世界”的需要,历史客观状态的复杂性,迫使要介入的有心分子要接地气、着陆、低空俯视自身的大地。
  • 摘要:陈映真曾问王安忆今后打算如何?1987年的王安忆回答:写中国.陈映真嘉许她"好样的".王安忆听了很受鼓舞.《人间》杂志创办于1985年,发行人(署名陈永善)、召集人、文字编辑(署名许南村)皆是陈映真,《人间》是陈映真非常重要的文化实践与社会参与.认识到中国的落后是帝国主义侵凌的结果,激起了陈映真的民族主义情感.陈映真的中国认同是富有左翼范畴的第三世界意识的.同时,陈映真早年与20世纪30年代左翼文学的相遇,使他在朦胧中向往彼岸的左翼社会主义,赵刚曾通过"橙黄橙黄的早星"解读出他的理想与向往.因此《人间》杂志既推动台湾民众对大陆的了解,又以报告文学救赎国家分裂、民族分断的创伤.
  • 摘要:阅读《论语》可以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孔子的教育方针因材施教,可以掌握学生的动向;循循善诱,可以使教材、教法生动活泼,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意思考教学的启发,可以提升学生对问题的思辨能力。
  • 摘要:主旨以岛内"去中国"的逆流为对立面,展开"反殖民与台湾光复(1895-1945)"历史图文巡回展览,宣扬台湾爱国主义光荣历史,批判美日帝国主义,驳斥"台独派"殖民有功的谬论,唤醒台湾民众的中国心中国情;并且通过巡回下乡活动,加强各进步团体的组织联系,团结岛内各种反独与非独团体,扩大岛内反帝反独促统的统一战线.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