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组合梁桥

组合梁桥

组合梁桥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3年内共计531篇,主要集中在公路运输、建筑科学、一般工业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5篇、会议论文82篇、专利文献807110篇;相关期刊94种,包括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广东土木与建筑、结构工程师等; 相关会议49种,包括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分会2014年全国桥梁学术会议、2014波形钢腹板预应力组合箱梁桥设计、制造与安装论坛、2014钢结构桥梁论坛等;组合梁桥的相关文献由1580位作者贡献,包括刘玉擎、张建东、刘朵等。

组合梁桥—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75 占比:0.02%

会议论文>

论文:82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807110 占比:99.97%

总计:807367篇

组合梁桥—发文趋势图

组合梁桥

-研究学者

  • 刘玉擎
  • 张建东
  • 刘朵
  • 陈宜言
  • 周志祥
  • 姜瑞娟
  • 杨大海
  • 聂建国
  • 张基进
  • 郭吉平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期刊

作者

    • 包善发; 张定马; 刘国坤
    • 摘要: 为确定考虑焊缝横向收缩量的钢-混组合梁桥中钢梁的制造线形,基于焊接温度场理论及热固耦合关系,建立钢板焊接有限元模型,对焊接工艺参数进行单变量、多变量参数分析,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对焊接工艺参数与焊缝横向收缩量之间的关系进行拟合,以某钢-混组合梁桥为例,利用回归式结合不计焊缝的常规FEM模型对钢梁制造线形进行简化计算。结果表明:基于焊接温度场理论及热固耦合关系可以较好地模拟焊缝横向收缩,与文献试验值及FEM值基本一致;焊接工艺参数中钢板厚度、对接缝隙宽度、焊层数量对焊缝横向收缩影响更为显著,多变量组合下存在多元线性回归关系,决定系数最高可达0.9;回归式与有限元法计算的焊缝横向收缩量较为接近,采用回归式结合不计焊缝的常规FEM模型的方法可以较为简便地确定钢梁制造线形。
    • 管乐; 陈勇; 王炎; 冯秋然
    • 摘要: 双工字钢-混组合梁桥由于其对材料性能的充分利用和简洁的构造形式,在中小跨径梁桥中已成为非常具有竞争力的桥型。工字主梁间距与横梁间距是双工字组合梁桥设计的关键因素,因此,设计了5种不同的主梁间距与横梁间距来研究其对双工字组合梁桥结构性能的影响情况;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相应的3D有限元桥梁模型进行了数值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横梁主要作用是保证主梁间传递荷载和结构整体稳定性,适当密度的横梁是桥型优化的关键;主梁间距对桥面板的受力情况影响显著,但需要控制悬臂端长度与内侧长度的比值。
    • 陈康明; 罗健平; 吴庆雄; 陈宝春; 蔡芬芳
    • 摘要: 为研究钢腹杆预应力混凝土(PC)组合梁桥的抗弯性能,开展了钢腹杆PC组合梁桥模型试验,研究了钢腹杆PC组合梁桥混凝土顶底板应变与主梁变形等随荷载的变化规律,揭示了组合梁桥弯曲应变沿截面高度的分布规律,得到了组合梁桥的破坏模式;进行了钢腹杆PC组合梁桥有限元参数分析,探讨了主梁高跨比和偏载效应对钢腹杆组合梁桥抗弯性能的影响;提出钢腹杆PC组合梁桥截面开裂弯矩、钢筋屈服弯矩和极限弯矩计算方法。结果表明:钢腹杆PC组合梁桥的破坏过程包括弹性阶段、开裂弹性阶段、弹塑性阶段和失效阶段。在弹性阶段和开裂弹性阶段,钢腹杆PC组合梁桥截面顶底板变形满足“平截面假定”。钢腹杆PC组合梁桥加载过程未出现节点破坏和钢腹杆局部屈曲破坏现象,最终因变形过大而失效,整体受力性能良好。当高跨比在1/16.25~1/9.00之间时,钢腹杆PC组合梁桥跨中截面的变形与应力随高跨比的增大而减小;且当高跨比大于1/11.50时,跨中截面变形与应力减小的趋势变缓。对于自重较小的钢腹杆组合梁桥,偏载钢腹杆PC组合梁桥变形与应力的影响较大,变形与应力增大系数随高跨比的增大而增大;在考虑主梁恒载效应时,变形与应力增大系数分别介于1.083~1.231和1.074~1.178。与有限元和试验结果相比,本文提出的钢腹杆PC组合梁桥开裂弯矩、钢筋屈服弯矩和极限弯矩计算方法的误差小于11.2%,具有较高精度。
    • 唐翔; 应黄诚; 彭卫兵
    • 摘要: 钢-混凝土组合梁易造成负弯矩区域混凝土开裂,且对于斜弯桥而言,空间受力形式较为复杂。为监测组合梁关键施工阶段桥面板应力变化情况,以杭州绕城高速西复线汪家埠枢纽某斜弯组合梁桥为研究对象,通过有限元软件Midas/Civil模拟以及现场布置传感器进行应力监测,研究斜弯钢混组合箱梁桥负弯矩区段的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落梁施工可作为斜弯连续组合梁的抗裂方法之一;现场实测数据与有限元模拟的变化规律较为一致,有良好的可靠性。
    • 张愉; 张云; 罗婷倚; 刘玉擎
    • 摘要: 波形钢腹板简支组合梁桥腹板剪切刚度小,梁端区段腹板剪切变形受到端横梁的约束,混凝土顶底板容易产生附加弯曲应力,基于平截面假定的应力计算方法不再适用。为此,考虑波形钢腹板的剪切变形,基于弹性力学理论推导了在集中荷载和均布荷载作用下梁端区段混凝土顶底板正应力的解析解。结果表明:简支组合梁桥混凝土桥面板附加应力在梁端为峰值,且随着梁端距离的增大应力值逐渐减小至0,长度约为梁高的0.6倍,此范围内平截面假定不再适用;附加应力竖向分布呈现混凝土顶底板上缘受拉、下缘受压,中性轴为0的规律;梁端附加拉应力最大值发生在梁端混凝土顶、底板的上表面,设计中应对梁端混凝土顶底板上表面采取相应的抗裂措施。
    • 冀伟; 罗奎; 闫林君
    • 摘要: 为了获得波形腹板钢箱-混凝土组合梁桥振动频率的简化计算方法,首先,在综合考虑箱梁的剪力滞效应和波形钢腹板剪切变形效应的基础上,运用势能驻值原理推导出波形腹板钢箱-混凝土组合梁桥的单元刚度矩阵;其次,根据所推导的单元刚度矩阵和单元质量矩阵,采用Matlab软件编写波形腹板钢箱-混凝土组合梁桥振动频率计算的求解程序;最后,对振动频率求解程序的收敛速度和计算效率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振动频率求解程序所得的频率值与ANSYS空间有限元值和实测值吻合良好;采用振动频率求解程序计算频率时只需较少的单元数量,即可达到较高的计算精度;大大缩短了振动频率求解的计算时间,提高了计算效率,避免了ANSYS空间有限元模型建立和求解的复杂性,为工程中该类桥型自振特性分析提供了一种简便方法.
    • 张伟
    • 摘要: 以波形钢腹板-桁式弦杆组合梁桥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成桥静动载试验.首先,采用MIDAS/Civil软件建立波形钢腹板-桁式弦杆组合简支箱梁空间梁格模型,通过有限元模型计算实桥在试验荷载下的变形、应变、频率,并通过与实测值的对比考察实桥的静、动力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挠度校验系数介于0.36~0.71之间,满足刚度要求;应变校验系数介于0.32~0.73之间,满足强度要求;各阶振型实测频率均大于相应的理论计算值,结构动力性能良好.
    • 周捷; 胡伟业
    • 摘要: 针对连续组合梁桥负弯矩区桥面板易开裂的难题,提出了新型钢-混组合梁桥负弯矩区UHPC (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接缝方案。通过建立Midas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应用UHPC接缝的连续组合梁桥负弯矩区的抗弯性能,自编Matlab程序分析连续组合梁桥的裂后截面刚度折减与内力重分布,并从抗裂性能角度进行参数分析。结果表明,组合梁桥负弯矩区UHPC接缝具有良好的技术先进性和经济性。
    • 李斐然; 张士红; 袁波
    • 摘要: 孟州黄河公路大桥主桥为19孔80 m钢-混组合梁桥,组合梁由单箱单室槽形钢梁与预制桥面板通过焊钉结合而成,针对该桥特点,提出采用架桥机安装整孔钢梁,并在桥面板与钢梁结合前采用架桥机对钢梁施加吊拉力的方法施工.为验证该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和实施效果,开展了施工阶段的受力分析和实桥试验.结果表明:利用架桥机在桥面板与钢梁结合前施加吊拉力,能大幅降低钢梁应力,同时增加跨中区域桥面板的压应力储备;考虑架桥机和钢-混组合梁一体化设计时,架桥机对该桥施加的吊拉力最优值取1 300 kN;除个别测点误差较大外,各施工阶段应力和挠度实测值与理论计算值基本吻合,趋势一致,且整孔架设钢梁具有预制化程度高、作业效率高等优点.
    • 陈华婷; 王伟; 段守辉; 黄艳; 亓路宽
    • 摘要: 针对拥堵车辆怠速振动造成的城市桥梁疲劳失效风险,利用ABAQUS建立车辆拥堵荷载作用下的车-桥耦合有限元模型,通过动力响应分析和应力循环计数,采用能量法以总应变能密度为损伤参量,计算4种拥堵工况下城市组合梁桥钢箱构造细节的疲劳累积损伤,并通过与规范标准疲劳车畅通运行状态时的损伤对比,综合评估车辆拥堵对城市组合箱梁桥疲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城市组合梁桥在车辆拥堵荷载作用下弹性应变能在总应变能密度值中占主导地位,其疲劳行为是典型的高周疲劳,疲劳损伤主要来自于怠速振动初始的3~5个高应力幅循环;钢箱底板-腹板焊缝构造细节的疲劳累积损伤为母材的2~5倍,焊缝是疲劳性能较薄弱的部位;当典型拥堵车流只包含小汽车及公交车时,拥堵状态下的疲劳损伤可偏于安全地采用1辆标准疲劳车怠速振动进行评估,但在某些未限制货车通行路段,车辆拥堵造成的疲劳损伤显著增大;由于发动机怠速振动动力效应致使等效应力幅增大65%,1辆标准疲劳车1次拥堵作用下的疲劳损伤是畅通状态下疲劳车单次过桥产生损伤的14.7倍,构造细节疲劳破坏风险增大;考虑车辆拥堵影响后疲劳累积总损伤增大,疲劳损伤受拥堵工况、交通量及拥堵时长影响,日均拥堵4h情况下,考虑拥堵后的疲劳损伤可达不考虑时的3.5倍.该文可为类似桥梁疲劳评估提供借鉴参考,为保障既有城市钢桥的安全运营提供一定的基础理论支撑.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