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炼
精炼的相关文献在1962年到2023年内共计11406篇,主要集中在冶金工业、轻工业、手工业、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381篇、会议论文76篇、专利文献8949篇;相关期刊921种,包括鞍钢技术、包钢科技、山东冶金等;
相关会议57种,包括全国冶金企业技术中心建设与产品开发研讨会、第十五届全国炼钢学术会议、第十一届冶金反应工程学学术会议等;精炼的相关文献由19184位作者贡献,包括杨斌、孙群、廖相巍等。
精炼
-研究学者
- 杨斌
- 孙群
- 廖相巍
- 李德刚
- 戴永年
- 成国光
- 唐复平
- 许海虹
- 曾建华
- 刘大春
- 谭毅
- 陈永
- 王勇
- 王强
- 周正
- 马文会
- 朱苗勇
- 田辉
- 赵四勇
- 任子平
- 伍继君
- 刘向东
- 张军
- 吴伟
- 李镇
- 王晓峰
- 艾磊
- 李海波
- 魏奎先
- 刘燕
- 成剑明
- 李智
- 栗红
- 武光君
- 梁健
- 王军
- 王文仲
- 不公告发明人
- 张敏
- 林路
- 谢克强
- 刘伟
- 张晓军
- 曹东
- 李杰
- 王鹏
- 陈本文
- 张廷安
- 张明
- 张鉴
-
-
张馨月;
金海杰;
卢宇豪;
陈龙;
沈施琰;
黄蕾;
刘兴泉;
杨胜利
-
-
摘要:
以水酶法提取的红花山茶籽毛油为原料,分别考察不同因素对水化脱胶、 碱炼脱酸和吸附脱色等过程精炼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化脱胶的条件为脱胶温度为75°C,磷酸添加量为0.4%,加水量为5%,其脱胶率为(93.6±2.3)%,得到的脱胶油中磷脂含量为(20.2±0.6)mg·kg-1;碱炼脱酸的参数为脱酸温度为80°C,脱酸时间为40 min,碱液浓度为15%,油脂酸价最低为(0.19±0.2)mg·g-1;磁性纤维素微球为脱色吸附剂,脱色温度为100°C,脱色时间为30 min,吸附剂浓度为3%,油脂脱色率为79.1%.
-
-
苏沛;
刘行;
张克克;
田海燕;
梁建华;
张乐
-
-
摘要:
在10度和14度棕榈油中添加50、100、200mg/kg的茶多酚棕榈酸酯(TP),通过检测5°C或8°C条件下的抗冻时间、完全结冻样品在30°C条件下的解冻现象,结果发现:添加50mg/kg的样品,抗冻时间即可成倍延长,含量越高,抗冻时间越长;添加TP后解冻性并无显著差异;14度油中加入一定比例TP后,抗冻性可达到10度类似效果。
-
-
-
金柱;
陈娟;
胥扬
-
-
摘要:
某汽车铝合金支架采用熔模铸造工艺试制开发,通过低温模料制模、粘接蜡组树、硅溶胶工艺制壳、微压蒸汽脱蜡、模壳焙烧,同时采用旋转叶轮法和添加溶剂法进行铝液精炼除气、Sr变质及晶粒细化和T6热处理等工艺试制,最终生产出尺寸精度高、外表面光洁、内部组织致密、力学性能合格的铝合金支架铸件。该生产工艺简单容易操作,对中小件批量化生产有参考价值。
-
-
晁增武;
常全举
-
-
摘要:
随着近年来钢厂的发展,以及激烈的市场竞争,在炼钢生产过程中,钢水可浇性的问题直接影响着产品质量。本文结合酒钢炼轧厂生产实践,针对钢水浇铸过程中出现的钢水流动性差问题,通过分析Al、N、Si、Mn、Ti、Ca元素对钢水流动性的影响,探究提高钢水可浇性的控制办法,通过现场生产实践,总结提高精炼钢水可浇性的有效控制措施。
-
-
-
陈乐奕;
贺小红;
戴涛涛;
陈军;
何雪梅;
刘成梅;
刘继延
-
-
摘要:
本文研究了脱酸、脱色以及不同温度脱臭的精炼工艺对压榨山茶油中角鲨烯含量、甾醇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山茶毛油中角鲨烯含量为127.46 mg/kg;经脱酸、脱色和脱臭(150°C)后,角鲨烯含量分别降低至105.82、89.52和79.79 mg/kg,且随着脱臭温度的升高(150~240°C),角鲨烯含量减少,当脱臭温度升高至210°C,角鲨烯含量降低了53.70%,继续升高脱臭温度至240°C,角鲨烯含量无明显变化。山茶毛油中总甾醇含量为3074.24 mg/kg,脱酸后总甾醇含量减少(14.2%),而脱色后总甾醇含量增加(13.2%)。随着精炼程度的增加,δ-7-燕麦甾烯醇消失,生成了β-谷甾醇,δ-5,23-豆甾二烯醇含量大幅改变。脱臭工艺和脱臭温度的升高明显减少了山茶油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种类,酸类、醇类、酯类化合物数量和相对百分含量大幅降低。
-
-
于海阔
-
-
摘要:
在我国钢材市场上,GCr15轴承钢作为我国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轴承钢材,其精炼过程中夹杂物的含量,直接影响钢材的最终质量及其使用寿命。文章以高品质的GCr15轴承钢为例,介绍了高级别轴承钢的概述及其钢中夹杂物的主要类别;分析了轴承钢精炼过程中夹杂物控制存在的问题;然后在此基础上针对如何控制高级别轴承钢精炼过程中夹杂物的含量、尺寸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希望为有关从业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
-
叶明在;
邢耀进;
陈军;
林丹
-
-
摘要:
帘线钢82A经80 t LD-LF-CC工艺冶炼,分析发现钢包耐火材料对钢中Al含量有明显的影响。通过采用两种钢包耐火材料(镁碳砖和镁Al碳砖)进行工业生产。试验结果表明,精炼渣系碱度采用0.9,钢包采用镁碳耐火材料生产帘线钢82A,可以将钢中Al含量控制在0.001%以下,夹杂物控制在低熔点区,有利于提高帘线钢82A的质量,断丝率由原1%降至0.42%。
-
-
王欣;
杨国龙;
刘伟;
孟鹏程
-
-
摘要:
毛漆蜡酸值高、色泽深,需要通过精炼提高其品质。对毛漆蜡进行脱酸、脱色和脱臭处理,对精炼前后漆蜡的酸值、过氧化值、色泽、甘油酯和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采用X-射线衍射技术对漆蜡晶型进行测定,通过固体脂肪含量的测定和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了漆蜡的热性质。结果表明:脱酸后漆蜡的酸值(KOH)由(35.06±0.05)mg/g降至(0.12±0.01)mg/g;精炼后,漆蜡色泽由深褐色变为乳白色,过氧化值为(0.28±0.04)mmol/kg。精炼过程中漆蜡的甘油酯和脂肪酸组成没有发生改变,但脱酸漆蜡的甘三酯含量显著增加,甘一酯和甘二酯含量显著降低,棕榈酸含量显著增加,油酸和亚油酸含量显著降低;脱色、脱臭对漆蜡的甘油酯和脂肪酸含量没有显著影响。固体脂肪含量分析表明,毛漆蜡的熔化范围为20~55°C,脱酸、脱色和脱臭漆蜡熔化范围为30~60°C;X-射线衍射数据显示,毛漆蜡以β晶型为主,并存在少量α晶型,精炼后α晶型消失;差示扫描量热分析表明,脱酸、脱色和脱臭漆蜡熔点有所升高。这些变化可能是精炼过程中毛漆蜡中的绝大部分游离脂肪酸、部分甘二酯和一些挥发性物质被除去所致。
-
-
姜敏;
陈斌;
王新华;
王万军
- 《北京金属学会第六届冶金年会》
| 2010年
-
摘要:
通过实验室钢液-炉渣反应试验,探讨了高碱度、高Al2O3炉渣精炼条件下,反应时间与渣中Al2O3含量对Al脱氧合金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生成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钢中夹杂物主要为CaO-MgO-Al2O3系、MgO-Al2O3系和高MsO含量夹杂物.随着钢液-炉渣反应时间由30min增加至180min,夹杂物将逐渐由高熔点的MgO-Al2O3系和高MgO含量夹杂物转变为较低熔点的CaO-Mgo-Al2O3系夹杂物.建立了夹杂物转变模型并对转变机理进行了探讨.反应时间固定为90min时,随着炉渣中Al2O3含量由40%降低至30%,钢中夹杂物成分将变得分散,大量夹杂物成分偏离低熔点区域,且钢中生成大量高熔点的高Mg0含量的夹杂物.
-
-
-
叶超;
张梅;
王习东
- 《第七届冶金工程科学论坛》
| 2008年
-
摘要:
近几年来,社会对低碳钢、超低碳钢等洁净钢的需求迅速增加,研究如何减少钢包精炼过程中的钢液增碳和夹杂显得十分必要。耐火炉衬是影响钢液成分的重要因素,MgAl2O4是一种性能优越的耐火材料,MgAlON作为新型无碳耐火材料,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通过冶金热力学计算,确定了这两种耐火材料在低碳钢精炼过程中,MgAl2O4具有较低的溶解趋势,MgAlON可以稳定存在,认为在MgAl2O4耐火材料中添加MgAlON形成的复合材料作为钢包炉衬可以显著降低钢渣对耐火材料的侵蚀和耐火材料向钢液中的溶解。
-
-
-
刘伟芳
- 《2011年第九届全国连铸学术年会》
| 2011年
-
摘要:
连铸相对于模铸的优越性之一就是其连续浇铸提供优质铸坯的特性。水口堵塞一直是困挠连铸生产的顽症,其直接影响就是造成浇铸提前结束,另外连浇炉数的减少也降低了铸机生产效率,增加了生产成本。为了解决此技术难题,结合本钢生产实际,研究了经常出现水口堵塞的低硅低碳钢的相关工艺,着重对精炼、连铸工序进行调查、分析,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良好的连铸可浇性效果。
-
-
-
-
-
-
吴雄;
章耿;
李晓强;
赵晓波
- 《第十六届全国炼钢学术会议》
| 2010年
-
摘要:
分析了氮在钢水中的行为,并介绍了宝钢第一炼钢冶炼低氮钢时采取的丰要技术措施,包括转炉提高铁水比、优化合金加入方式;LF精炼炉气氛控制、造好白渣、埋弧操作:充分利用RH脱氮功能降低钢水中的氮,防止RH增氮;钢包长水口及氧封保护浇注,防止连铸过程钢液吸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