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移植物抗宿主病

移植物抗宿主病

移植物抗宿主病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3年内共计1792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基础医学、肿瘤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49篇、会议论文71篇、专利文献326703篇;相关期刊400种,包括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中华内科杂志等; 相关会议35种,包括2016年广东省药师周大会、第十七届全国小儿血液病学术会议、第十七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大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暨第三届全国结直肠肛门外科微创学术交流会等;移植物抗宿主病的相关文献由3937位作者贡献,包括黄晓军、徐开林、吴德沛等。

移植物抗宿主病—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649 占比:0.50%

会议论文>

论文:71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326703 占比:99.48%

总计:328423篇

移植物抗宿主病—发文趋势图

移植物抗宿主病

-研究学者

  • 黄晓军
  • 徐开林
  • 吴德沛
  • 许兰平
  • 陈惠仁
  • 刘开彦
  • 陆道培
  • 陈欢
  • 刘代红
  • 刘启发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付春梅; 张璞; 王洋; 李晓林; 薛燕; 付杰; 张慈现; 杨宇娟; 段雅雅; 冯凯
    • 摘要: 背景: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病情重、病死率高,需快速恢复造血功能,目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为一线治疗方案,同胞全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为首选,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作为替代治疗方案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包括同胞全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及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21年7月于徐州市中心医院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24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接受同胞全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8例,接受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16例。24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预处理方案为氟达拉滨、环磷酰胺、抗淋巴细胞球蛋白方案。同胞全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采用环孢素联合短程甲氨蝶呤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在此基础上增加吗替麦考酚酯。结果与结论:①24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中有2例患者预处理期间死于严重感染,其余22例均达造血重建;中性粒细胞植入中位时间为12.5(10-18)d,血小板植入中位时间为14.5(10-26)d;②22例植入成功患者发生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8例(36%),Ⅲ/Ⅳ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2例,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累计发生4例(18%),Ⅲ/Ⅳ度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1例;③18例患者存活,6例患者死亡,5年预计总生存率为74%;④结果表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为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有效治疗手段,同胞全合供者作为首选,无同胞全相合供者时可选择单倍体相合供者作为替代。
    • 黄楚雯; 江华; 李敏清
    • 摘要: 背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治疗重型地中海贫血的主要方法,但影响移植预后的危险因素尚不明确。目的:分析重型地中海贫血患儿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常见并发症分布及死亡原因,探讨预后影响因素,为提高患儿生存率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3年9月至2019年9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血液肿瘤科诊断为重型地中海贫血并同意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257例患者,男172例,女85例,移植时中位年龄6岁,采用单因素比较存活患者组与死亡患者组接受移植时的基本资料及移植后并发症差异,总生存率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总生存率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生存的因素。结果与结论:中位随访时间为29个月,无一例失访。①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存活患者和死亡患者在危险度分级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P=0.033),危险度分级高的患者移植后死亡风险增多;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危险度分级和重症肺炎是重型地中海贫血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影响总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②20例死亡患者中,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13例,肠道Ⅳ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2例,血小板低下致颅内出血1例,血小板低下伴急性肺出血1例,脓毒血症伴休克1例,重症肌无力1例。③17例死于移植后1年以内,3例患者因重症肺炎死于移植后1年以上。④移植后死亡患者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存活患者(P<0.0001)。⑤结果表明,感染及重度移植物抗宿主病是目前影响重型地中海贫血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后生存率的主要原因。移植后并发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患者死亡风险增高。
    • 徐安慧; 林秀秀; 张旭晗; 宋闿迪; 孙光宇; 汤宝林; 孙自敏; 郑昌成
    • 摘要: 背景:国内外多项临床研究均表明非血缘脐血移植相对于外周血干细胞或骨髓移植,不仅具有较低的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并且疾病复发率也明显降低,具有较强的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是临床上分离移植物抗宿主病和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的模型之一.非血缘脐血移植后免疫细胞如何分化,为何具有较强的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目前机制尚不清楚.目的:回顾性分析非血缘脐血移植患者长期临床随访资料,并探讨非血缘脐血移植后优势细胞亚群及分化、相关活化与抑制分子的表达情况,进一步探讨非血缘脐血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病与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分离的机制.方法:2012-07-01/2017-06-31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成人恶性血液病患者154例,其中非血缘脐血移植93例,同胞外周血干细胞移植61例.通过收取非血缘脐血移植和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骨髓标本,重点对非血缘脐血移植患者T细胞相关免疫特征进行研究,探讨非血缘脐血移植临床移植物抗宿主病与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的分离现象.结果 与结论:①经过中位61个月(42-99个月)的长期随访,非血缘脐血移植组5年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5年移植后疾病复发率明显低于同胞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组(P=0.003);整合Ⅲ-Ⅳ度移植物抗宿主病、广泛性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以及疾病复发、5年无移植物抗宿主病及无疾病复发生存,非血缘脐血移植组明显高于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组(P=0.038).②非血缘脐血移植组CD3+T细胞明显高于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组(P=0.04).非血缘脐血移植组CD3+CD4+T细胞亚群比例低于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组;非血缘脐血移植组CD3+CD8+细胞亚群比例高于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组;非血缘脐血移植组CD4+CD80+T细胞低于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组(P=0.089),且非血缘脐血移植组CD4+PD-1+T细胞高于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组.非血缘脐血移植组CD8+CD80+T细胞高于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组.③结果 表明,非血缘脐血移植患者具有较低的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和疾病复发率,呈现移植物抗宿主病与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分离现象.免疫功能检测表明非血缘脐血移植组T细胞比例相对较高并且以CD8+T细胞为主,可能是非血缘脐血移植产生较强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的机制之一.
    • 徐安慧; 林秀秀; 张旭晗; 宋闿迪; 孙光宇; 汤宝林; 孙自敏; 郑昌成
    • 摘要: 背景:国内外多项临床研究均表明非血缘脐血移植相对于外周血干细胞或骨髓移植,不仅具有较低的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并且疾病复发率也明显降低,具有较强的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是临床上分离移植物抗宿主病和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的模型之一。非血缘脐血移植后免疫细胞如何分化,为何具有较强的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目前机制尚不清楚。目的:回顾性分析非血缘脐血移植患者长期临床随访资料,并探讨非血缘脐血移植后优势细胞亚群及分化、相关活化与抑制分子的表达情况,进一步探讨非血缘脐血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病与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分离的机制。方法:2012-07-01/2017-06-31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成人恶性血液病患者154例,其中非血缘脐血移植93例,同胞外周血干细胞移植61例。通过收取非血缘脐血移植和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骨髓标本,重点对非血缘脐血移植患者T细胞相关免疫特征进行研究,探讨非血缘脐血移植临床移植物抗宿主病与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的分离现象。结果与结论:①经过中位61个月(42-99个月)的长期随访,非血缘脐血移植组5年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5年移植后疾病复发率明显低于同胞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组(P=0.003);整合Ⅲ-Ⅳ度移植物抗宿主病、广泛性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以及疾病复发、5年无移植物抗宿主病及无疾病复发生存,非血缘脐血移植组明显高于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组(P=0.038)。②非血缘脐血移植组CD3^(+)T细胞明显高于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组(P=0.04)。非血缘脐血移植组CD3^(+)CD4^(+)T细胞亚群比例低于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组;非血缘脐血移植组CD3^(+)CD8^(+)细胞亚群比例高于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组;非血缘脐血移植组CD4^(+)CD80^(+)T细胞低于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组(P=0.089),且非血缘脐血移植组CD4^(+)PD-1^(+)T细胞高于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组。非血缘脐血移植组CD8^(+)CD80^(+)T细胞高于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组。③结果表明,非血缘脐血移植患者具有较低的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和疾病复发率,呈现移植物抗宿主病与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分离现象。免疫功能检测表明非血缘脐血移植组T细胞比例相对较高并且以CD8^(+)T细胞为主,可能是非血缘脐血移植产生较强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的机制之一。
    • 林洁琼; 孙龙伟; 李志勇; 曾洪武
    • 摘要: 目的:总结血液病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并发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多系统受累的影像学表现,探讨其在GVHD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2020年9月深圳市儿童医院收治确诊为GVHD的12名患者的影像学及临床资料,男9例,女3例。由两名医师观察颅脑、胸部、腹部等部位的平片、CT及MRI图像。结果:累及呼吸系统9例,其中7例为慢性GVHD,胸部CT上5例见肺部条索灶,3例出现斑片状实变,2例出现磨玻璃样影,1例出现结节影,2例充气不均,可见"马赛克灌注征",2例支气管壁增厚,1例支气管扩张,可见"印戒征",1例间质性肺水肿,2例胸腔积液,1例闭塞性毛细支气管炎,1例肺纤维化。累及循环系统1例,出现心包积液。累及中枢神经系统1例,MRI示病灶累及皮层、皮层下白质及深部核团,T;WI呈低信号,T;WI、FLAIR、DWI及ADC呈高信号。累及消化系统3例,2例出现反复肠梗阻、部分肠壁增厚伴肠管内积液,1例见肠系膜多发淋巴结肿大,1例见弥漫分布肠袢扩张,肠壁脂肪间隙模糊及腹腔少许积液,1例并发血栓性微血管病,1例并发颅内出血及脑疝。12例患者有4例因多器官衰竭抢救无效死亡。结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并发GVHD患儿的影像学改变表现多样,累及重要部位者易出现致命并发症,影像学检查为移植后GVHD的严重程度判断和活检定位可提供较为可靠的影像学依据。临床工作中遇到影像学表现轻但有移植史的患者应提高警惕,密切注意患儿病情变化。
    • 张玉; 王梦川
    • 摘要: 总结15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发生肠道移植物抗宿主病婴幼儿(0~3岁)的护理。做好患儿的病情观察、疼痛护理、肛周护理、饮食护理、用药护理,减少因长期、大量、反复腹泻引起的一系列并发症,进而提高低龄患儿的生存质量。
    • 余先球; 费小明; 王丽霞; 雷芳; 陆雯萍; 曹江; 汤郁
    • 摘要: 目的 通过对3例复发难治性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者的治疗方法及移植治疗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预防方法分析,总结这类疾病有效治疗方案及预防方案。方法 3例复发难治性B-ALL患者中2例为费城染色体Ph(+),在确定半相合供者后,给予CD19靶向嵌合抗原受体T(CAR-T)细胞桥接治疗,缓解后接受亲缘半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haplo-HSCT),采用造血干细胞移植方案GIAC进行移植治疗,同时在移植后给予小剂量环磷酰胺(PTCY,14.5 mg/kg体质量)预防GVHD。结果 3例B-ALL患者CAR-T细胞治疗后均获得了完全缓解(CR),其中2例达分子生物学缓解,1例达流式MRD阴性缓解;其中2例患者顺利接受haplo-HSCT,回输后均成功供者细胞造血重建,无严重GVHD,白血病疾病状态稳定。另1例伴有p. T315I突变的Ph(+)-ALL患者,CAR-T细胞治疗后获得短暂分子生物学缓解,但在移植准备过程中再次复发后失去移植机会。结论 CAR-T治疗后序贯亲缘半相合移植治疗复发难治性B-ALL患者效果良好;小剂量PTCY联合GIAC移植方案可以安全有效地预防GVHD的发生;CAR-T细胞治疗后短期再次复发的B-ALL患者目前仍然治疗困难。
    • 李小燕; 李转丽; 刘恒; 葸瑞; 白海
    • 摘要: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是某些恶性血液系统疾病唯一的治愈手段,但其在临床应用中会引发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versus-host disease,GVHD)的并发症。硬皮病样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sclerodermatous chronic graft-versus-host disease,ScGVHD)是皮肤GVHD中预后较差的一种类型。
    • 李小燕; 葸瑞; 白海
    • 摘要: 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是目前造成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广泛应用的主要阻碍,是一种可以累及皮肤、肝脏、肺脏、胃肠道等全身各个系统的并发症,其中皮肤是最易受累的器官。目前,皮肤GVHD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且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重度或广泛型慢性GVHD极大地影响受者的生活质量,因此研究皮肤GVHD的发病机制,从中找到新的治疗方法非常迫切。研究发现白细胞介素(IL)-22、IL-17、IL-6和干扰素(IFN)-γ等细胞因子在皮肤GVHD的发生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但具体作用机制仍不够明确。因此,本文就国内外关于这些细胞因子在皮肤GVHD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以期为皮肤GVHD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 刘昊川; 李新贺; 陈冰
    • 摘要: 红细胞人源化小鼠模型是一类能够稳定重建人红细胞的人源化小鼠,其对于人红细胞相关疾病临床前期研究起至关重要的作用。人源化小鼠模型的构建能够模仿人体免疫机能,在整体水平上反映人类生理和病理情况,探讨红细胞人源化小鼠模型的发展过程、构建方法及其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可为后续优化该模型提供理论依据。现主要对人源化小鼠模型的发展、人源化小鼠人红细胞重建现状、人源化小鼠中人红细胞重建的影响因素、人红细胞相关疾病的研究和未来发展规划等几个方面进行综述。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