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害处治
病害处治的相关文献在1993年到2022年内共计479篇,主要集中在公路运输、建筑科学、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21篇、会议论文29篇、专利文献7128篇;相关期刊157种,包括建材与装饰、山西建筑、黑龙江交通科技等;
相关会议27种,包括2015年全国公路隧道学术年会、2014年全国公路养护技术学术年会、2014浙江省公路学会学术年会等;病害处治的相关文献由732位作者贡献,包括周慧、何丹、俞磊等。
病害处治
-研究学者
- 周慧
- 何丹
- 俞磊
- 冯学钢
- 冯志华
- 刘厚全
- 刘辉
- 周金旺
- 姜云
- 张彦龙
- 张敏
- 张永军
- 徐忠水
- 李伟
- 李清
- 杨勇
- 王学武
- 王恒武
- 田卿燕
- 胡晓勇
- 苗岳
- 赖金星
- 陆冰
- 陈李峰
- 顾小斌
- 黄瑞
- 丁浩
- 乔宇
- 于威
- 何林生
- 兰兴荣
- 冯勇
- 刁红国
- 刘迪
- 刘鸿
- 史继鹏
- 吴宪富
- 吴涛
- 吴琼
- 周旭
- 姜园园
- 孙丽萍
- 宋飞庭
- 宾胜林
- 崔允亮
- 张伟
- 张倩
- 张健
- 张兆杰
- 张勇
-
-
陈星宇;
郑勇;
张伟
-
-
摘要:
公路隧道二衬裂缝是隧道最常见的病害类型之一,对隧道的运营安全存在较大的不利影响。本文依托武定至易门高速公路三台坡隧道工程,针对其发生的二衬开裂问题,阐述了裂缝分布、裂缝监测情况及原因分析,并给出了裂缝的处治方案。结果表明,采用灌浆修补加固法进行裂缝处治是安全有效的,可为类似工程的裂缝处治提供参考。
-
-
成哲
-
-
摘要:
当前,我国已建和在建的城市道路的结构多为采用水泥、石灰稳定的半刚性基层加沥青混凝土柔性面层,扬州城市道路也是如此。随着超载超限问题的日益加重,城市车辆爆炸式增长导致的交通量急剧增加,以及气候环境和软土条件的影响,扬州城市道路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病害,严重影响了道路使用性能。文章以扬州市文昌路提升改造工程为例,详细介绍地聚合物注浆的材料特性、工艺流程以及注浆处理后道路弯沉的变化情况,并对注浆后的效果进行了评价。
-
-
李会敏
-
-
摘要:
为了提高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介绍了超薄磨耗层处治技术特点,分析了沥青混凝土路面中常见的路面开裂、车辙、泛油、沉陷等病害,并应用超薄磨耗层技术对病害进行处理,从主材性能要求、施工工艺等方面对该技术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超薄磨耗层在沥青路面病害处治中的应用,可有效提高沥青路面的养护效果,降低成本。
-
-
杨腾龙
-
-
摘要:
本文结合某国道路面改造工程项目案例,综合分析了旧路加铺沥青结构的设计方法,以提高道路的路面使用性能。本方法依据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使用性能指数(PQI)、病害状况调查、旧路面接缝传荷系数调查和旧混凝土路面结构参数调查结果,先对原路面沥青加铺前进行病害处治设计和沥青结构层设计;其次通过交通量预测分析及设计轴载计算,确定了(4+6)cm沥青上下层厚度和8cm沥青稳定碎石层厚度;最后确定了对于路面损坏状况分级为中级及以上的路段设计采用直接加铺法,对于路面损坏状况分级为次级及以下的路段设计采用发裂稳固后加铺法。
-
-
李乾正
-
-
摘要:
某项目路段建成运行九年且位于寿命末期,虽然经过多次病害处理以及日常养护,但养护方案并未从根本上解决路面病害的发生。通过分析路面技术状况指标与病害成因,从而为该路段路面提出合适的病害处治方案。基于路段交通量重载化、施工质量控制、资金预算等因素,最终选取表面层铣刨加铺5cm中粒式SBS改性沥青混凝土作为修复性养护方案。
-
-
汪相征;
孙超
-
-
摘要:
针对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中道路拓宽产生的路面结构利用问题,以兰海口高速钦州至防城港段改扩建工程为例,对旧混凝土板病害路段进行路面检测并评定旧路面技术状况后,为尽可能利用原混凝土路面结构层加铺柔性基层及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层,提出两种处治方案,并对各方案从技术实施到工程运维各方面进行综合比选,最终确定:挖除旧路肩的路面及30 cm路床;挖除旧路混凝土路面;利用挖除的旧混凝土路面破碎材料;破除旧混凝土防撞护栏,设置中央绿化带为最终实施方案。
-
-
毕晓明
-
-
摘要:
近年来我国的基建工程发展如火如荼,复杂山区地段的公路建设项目越来越多。修建山区公路时多采用半填半挖的施工方式,由于填挖方路段地基土在强度和变形等方面存在差异,导致填挖交界处易产生差异沉降等病害,影响公路使用及运营安全。文章通过对公路填挖交界处路基病害的产生机理进行分析,针对性地从病害发生前的防治和病害发生后的处理两个方面对填挖交界病害处治提出设计方案,为工程实践提供指导性建议。
-
-
吕宏奎;
齐秦;
李龙利;
李丽娟;
李鸥
-
-
摘要:
针对带有铰缝的装配式简支T梁桥面纵向开裂问题,以某大桥引桥简支T梁结构为背景,采用ANSYS软件建立实体模型,分析桥面铺装纵向裂缝产生原因,提出相应处治措施,并进行仿真分析论证加固措施的合理性及有效性。结果表明:浅铰缝的横向连接刚度偏弱,在车辆荷载的局部轮压作用下,铰缝处桥面铺装的拉应力过大,进而在铰缝底缘产生裂缝,并逐渐扩展至桥面铺装顶层;根据病害产生的原因,制定了“铰缝改造、预应力小横梁加固、桥面铺装翻新”的加固方案,以提高桥梁的局部刚度和整体刚度;加固方案可减少铰缝位置桥面铺装的局部受力,提高梁体的横向整体性,使得梁体受力更为均匀,加固后桥面铺装及T梁翼缘的应力明显降低,加固方案有效、可靠。
-
-
施进;
董伟
-
-
摘要:
随着公路交通事业的迅速发展,连续梁桥在交通量及环境作用下劣化严重,管理者的重要职责是选用最优加固方法将预计的损失降至最低。文章通过分析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相关病害及处治措施,提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上部结构、下部结构及桥面系的多种加固方法,并分析各加固方法的特点和适用性,旨在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加固方法的选用提供依据。
-
-
雷发根
-
-
摘要:
以福建省某隧道病害治理工程为依托,统计衬砌病害类型及数量,分析病害成因,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该工程特点提出加固处治方案及施工技术要点,同时采用有限元软件探讨了衬砌结构安全性能,为加固设计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衬砌病害处治效果达到预期要求,为隧道的安全运营起到了保障作用,也为公路隧道加固施工和类似工程建设提供了参考。
-
-
-
刘立才;
魏远栋
- 《第六届中国公路科技创新高层论坛》
| 2013年
-
摘要:
由于是江、河冲积平原且又是水网区域的特殊性,路基下伏的软土层极大地影响了道路、尤其是高填路基的稳定与安全使用.南昌至德兴高速公路东岸路基工程,采用水泥混凝土挤密桩和加筋水泥混凝土挤密桩以及由此桩组成的地基围护桩基,对已开裂、失稳的高路堤进行处治,并对产生了大范围圆弧滑动的软土地基进行加固.本文从围护桩的方案产生、加固原理、设计参数及施工工艺几个方面进行综合阐述.
-
-
郭义飞;
徐建伟;
李威
- 《中国公路学会公路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
| 2010年
-
摘要:
桥头跳车是软土地基条件下公路常见的病害,尤其对于营运中的公路桥梁在不中断交通或少影响车辆通行的情况下,如何进行有效处治,是当今较难解决的难题。通过对104国道二座(处)桥头跳车处治试验,将原用于建筑纠偏的深层注浆加固抬升技术应用于营运公路桥梁的桥头跳车病害处治,效果非常显著,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应用前景广阔,极具推广价值。同时本文分析了该技术独特的作用机理,总结了其施工参数、施工工艺及施工要点,并对试验结果进行观测分析,对推广应用提出了适用性建议。
-
-
丁健伟
- 《2017年江苏科技论坛绿色公路分论坛暨公路养护技术国际学术会议》
| 2017年
-
摘要:
预防性养护一般是指在路面结构强度充足,仅表面功能衰减的情况下,为恢复路面表面的服务功能而采取的一种周期性的养护措施.预防性养护虽然需要投入一定的费用,但却是一种费用效益比最优的养护措施.预防性养护的优势:一是可让状态良好的道路系统保持更长时间,延缓未来的破坏,在不增加结构承载能力的前提下改善系统的功能状况;二是在适当的时间,将适当的措施应用在适宜的路面上.预防性养护的核心思想是要求采用最佳效益的养护措施,强调养护管理的主动性、计划性、合理性.
-
-
丁健伟
- 《2017年江苏科技论坛绿色公路分论坛暨公路养护技术国际学术会议》
| 2017年
-
摘要:
预防性养护一般是指在路面结构强度充足,仅表面功能衰减的情况下,为恢复路面表面的服务功能而采取的一种周期性的养护措施.预防性养护虽然需要投入一定的费用,但却是一种费用效益比最优的养护措施.预防性养护的优势:一是可让状态良好的道路系统保持更长时间,延缓未来的破坏,在不增加结构承载能力的前提下改善系统的功能状况;二是在适当的时间,将适当的措施应用在适宜的路面上.预防性养护的核心思想是要求采用最佳效益的养护措施,强调养护管理的主动性、计划性、合理性.
-
-
丁健伟
- 《2017年江苏科技论坛绿色公路分论坛暨公路养护技术国际学术会议》
| 2017年
-
摘要:
预防性养护一般是指在路面结构强度充足,仅表面功能衰减的情况下,为恢复路面表面的服务功能而采取的一种周期性的养护措施.预防性养护虽然需要投入一定的费用,但却是一种费用效益比最优的养护措施.预防性养护的优势:一是可让状态良好的道路系统保持更长时间,延缓未来的破坏,在不增加结构承载能力的前提下改善系统的功能状况;二是在适当的时间,将适当的措施应用在适宜的路面上.预防性养护的核心思想是要求采用最佳效益的养护措施,强调养护管理的主动性、计划性、合理性.
-
-
丁健伟
- 《2017年江苏科技论坛绿色公路分论坛暨公路养护技术国际学术会议》
| 2017年
-
摘要:
预防性养护一般是指在路面结构强度充足,仅表面功能衰减的情况下,为恢复路面表面的服务功能而采取的一种周期性的养护措施.预防性养护虽然需要投入一定的费用,但却是一种费用效益比最优的养护措施.预防性养护的优势:一是可让状态良好的道路系统保持更长时间,延缓未来的破坏,在不增加结构承载能力的前提下改善系统的功能状况;二是在适当的时间,将适当的措施应用在适宜的路面上.预防性养护的核心思想是要求采用最佳效益的养护措施,强调养护管理的主动性、计划性、合理性.
-
-
茅荃
- 《2017年江苏科技论坛绿色公路分论坛暨公路养护技术国际学术会议》
| 2017年
-
摘要:
本文依托312国道无锡段就地热再生试验路,首先通过与原路面材料性能分析对比,研究老化沥青的性能改善、级配恢复及再生混合料性能.然后,设计并在实体工程中实施3种再生方案,并通过对再生路面性能的长期跟踪观测,验证就地热再生的效果.最后,开展定量效益分析.结果表明,相对铣刨重铺,再生工艺可节约工程经费、减少环境污染,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
-
茅荃
- 《2017年江苏科技论坛绿色公路分论坛暨公路养护技术国际学术会议》
| 2017年
-
摘要:
本文依托312国道无锡段就地热再生试验路,首先通过与原路面材料性能分析对比,研究老化沥青的性能改善、级配恢复及再生混合料性能.然后,设计并在实体工程中实施3种再生方案,并通过对再生路面性能的长期跟踪观测,验证就地热再生的效果.最后,开展定量效益分析.结果表明,相对铣刨重铺,再生工艺可节约工程经费、减少环境污染,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
-
茅荃
- 《2017年江苏科技论坛绿色公路分论坛暨公路养护技术国际学术会议》
| 2017年
-
摘要:
本文依托312国道无锡段就地热再生试验路,首先通过与原路面材料性能分析对比,研究老化沥青的性能改善、级配恢复及再生混合料性能.然后,设计并在实体工程中实施3种再生方案,并通过对再生路面性能的长期跟踪观测,验证就地热再生的效果.最后,开展定量效益分析.结果表明,相对铣刨重铺,再生工艺可节约工程经费、减少环境污染,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