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2014浙江省公路学会学术年会
2014浙江省公路学会学术年会

2014浙江省公路学会学术年会

  • 召开年:2014
  • 召开地:杭州
  • 出版时间: 2014-12

主办单位:浙江省公路学会

会议文集:2014浙江省公路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为解决公路绿地施工过程中,造成大量的借方,而表层种植土大量弃方的矛盾,研究一种新的施工方法,包括确定施工工艺、施工技术要点、确定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机械设备,提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方法、安全保障措施和环境保护措施,使得公路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大量表层种植土得到了充分利用,节约土地,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摘要:通过对早强型路面技术方法的选择,采用不同的早强剂剂量对比试验,选出早强效果较好的早强剂和早强效果最好的早强剂用量,同时通过室内试验系统研究早强型冷再生混合料的力学性能、抗冲刷性和抗收缩性,以此来评价早强型冷再生混合料路用性能.早强剂不能对后期强度起到增大的作用,有时反而会略微降低后期强度,因此早强剂对后期抗压回弹模量和劈裂强度的影响可忽略不计.因此早强型水泥稳定冷再生材料结构设计参数可按照无早强剂结构设计参数取值.
  • 摘要:我国软土分布广泛,各项建设工程中均会遇到软土工程问题,长期以来的工程实践形成了系统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其设计、施工和质量检验等标准和方法均较为成熟.本文总结分析了国内外主要软基处理方法的加固机理、适用范围等;并简要介绍了我国专家学者大力发展的各种组合型地基处理新方法,如真空预压联合强夯快速加固技术、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新技术、强夯法联合堆载预压技术、高真空击密技术、新型刚性桩复合地基技术等.文中探讨了高速公路软基处理的热点问题,指出路桥过渡段差异沉降引起的桥头跳车问题是困扰公路建设的难题,对桥头跳车的危害、原因及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回顾,认为目前该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为控制高速公路过渡路段差异沉降,需在理论分析、室内试验、现场试验等方面开展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地基加固方法,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在高速公路设计中虽然规范提出了控制工后沉降的要求,但实际设计中执行不严和工作粗糙,亟待解决的问题很多。强调地基处理从控制工后沉降出发,有利于加强对变形问题的认识,促进变形计算和地基处理技术的发展。
  • 摘要:公路使用一定的年限后,由于受到各种自然和人为因素的综合作用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破坏,当破坏达到一定的程度后,必须进行大、中修,以保证普通公路的正常使用,并延长原路面的使用周期。本文就公路路面大中修工程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给出相应的处理建议.笔者认为,公路路面大中修前,必须对整个公路系统做一次详细的“体检”,除了路面弯沉等指标外,还应重点调查排水设施等问题。在详细调查和测量的基础上,再拟订设计方案。
  • 摘要:泡沫混凝土是通过发泡机的发泡系统将发泡剂用机械方式充分发泡,并将泡沫与水泥浆均匀混合,然后经过发泡机的泵送系统进行现浇施工或模具成型,经自然养护所形成的一种含有大量封闭气孔的新型轻质保温材料.传统上更多地应用于建筑保温等方面.随着现代泡沫混凝土研究与应用的发展,泡沫混凝土在公路工程的应用逐渐增多.本文具体分析了泡沫混凝土轻质特性在公路工程的应用、公路挡土墙中泡沫混凝土的应用、泡沫混凝土在公路护坡植草覆盖中的应用。根据泡沫混凝土所具有的特性,它在现代公路工程中的应用主要方面是桥台台背填筑、道路加宽扩建、山区陡峭路段应用、桥梁结构减荷、特殊路段填筑等。应当综合泡沫混凝土多方面特性,结合公路工程实际需要,运用泡沫混凝土的技术优势提高现代公路建设质量,促进我国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由于泡沫混凝土具有对环境无污染、节省土地资源等优势,因而它在现代公路工程建设中的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泡沫混凝土研究的不断深入,它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还将越来越多。针对公路工程中对泡沫混凝土强度要求的不断增加,现代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应以科学的方式提高泡沫混凝土强度,选择适宜的配合比;使用高效减水剂并控制适宜的低水灰比;采用优质高效发泡剂;加强泡沫混凝土的早期养护等方式提高泡沫混凝土强度,以此拓展泡沫混凝土在公路工程的应用。另外,针对泡沫混凝土收缩和开裂的问题,公路工程施工中,对于减小泡沫混凝土收缩、防止开裂和吸水的技术措施应当加强研究。适宜的水泥用量、掺加适量膨胀水泥、低的成型水灰比、优化养护制度、加强早期保水、使用防水剂(掺用或表面涂布)、在保温层增加铁丝网(防裂网)等都是防止泡沫混凝土开裂的措施,选用适当的方式可以有效减小泡沫混凝土收缩、开裂,促进泡沫混凝土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针对泡沫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坚决贯彻执行上级颁布的各种质量管理文件、规程、规范和标准,同时完善泡沫混凝土工程质量的管理机构和制度,完善施工质量检测和核验记录,并认真做好施工记录和工程验收签证记录,整理完善各项技术资料,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 摘要:本文结合G320衢州市柯城段2013年路面大修工程的施工,对泡沫沥青厂拌冷再生施工工艺流程控制要点进行了总结,为泡沫沥青厂拌冷再生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提供借鉴和参考.根据G320衢州市柯城段2013年路面大修工程的施工心得,泡沫沥青厂拌冷再生施工工艺控制要点如下:控制好铣刨速度。铣刨料(RAP)是决定再生混合料路用性能的重要因素,而铣刨速度直接决定了铣刨料的集配,合适的铣刨速度才能生产出集配合适的摊铺料。碾压过程中,要适当增加轮胎压路机揉挤遍数。控制养生时间和开放交通时间。一般宜在再生层完工2d后(再生层含水量以低于拌和时含水量的40%以下)及时加铺封层,加铺封层后即可开放交通,但应限制重载车辆行驶,限制行车速度。泡沫沥青冷再生基层的施工尽量安排在气温较高且雨水较少的季节进行,环境湿度越小、环境温度越高,就越有利于基层的养生,可缩短基层养生时间和施工工期。
  • 摘要:易崩解类岩由于材料的特殊性,以前多为弃方或用于低等级道路的填筑.本文通过易崩解类岩在杭长高速公路路基填筑中的应用,对高速公路易崩解类岩路基的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提出个人浅见.文中详细指出了易崩解类岩在高速公路建设方面的路用性质,即具有极强的风化崩解性、遇水软化的性能,作为路基材料在填筑、爆破、防护施工中应注意的各事项,易发生的病害以及预防处理的措施等.易崩解类岩填筑施工工艺流程如下:施工准备→下承层验收与检查→测量放样→打网格上料→翻拌晾晒→检测含水量→初步整平并碾压→打网格布石灰和水泥→拌和→含水量与灰剂量检测→平地机初步整平→打网格布水泥→混合料拌和→平地机整平→压路机碾压成型。通过杭长高速公路的施工经验说明易崩解类岩可用作高等级公路路基填料,但只能通过自然崩解后,掺水泥综合处治,用灰土包边用于路基中部填筑,施工中一定要按照确定的施工工艺组织施工,以确保路基的施工质量。
  • 摘要: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振动成型法是一种日趋成熟的新型路面基层施工方法,与传统的普通重型法相比,具有密实度好、基层表面裂缝现象明显减少等特点,目前已在全国各地推广普及.本文结合衢州市石梁至华墅公路路面基层的施工,就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振动成型法施工与普通重型法施工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振动成型法的特点,为以后同类工程的施工提供参考.
  • 摘要:本文结合本地区情况以及以往的从业经历,对沥青路面早期病害的原因作了较深入的探讨,并提出了防治的方法.沥青路面早期病害主要是公路建成通车不久就出现裂缝、松散、剥落、坑槽、车辙和沉陷,这与片面追求工程速度,没有一个合理的工期有关.日益严重的车辆超限行驶也加速了公路结构的破坏.南方地区雨水丰沛成为沥青路面早期病害主要外因.同时施工质量问题加速了水害对沥青路面的破坏.半刚性基层固有的结构性裂缝造成沥青路面产生的反射裂缝,如不及时封闭则引发水害.另外,土基的不均匀沉降造成面层病害,沉陷及部分车辙也由此而来.防止沥青路面早期病害,政府行为上要遵循科学规律,治理超载运输上要下大力,设计上改善以往以刚性路面为主的路面结构,逐步借鉴外国经验,在目前国内沥青路面结构形式上,使用柔性基层过渡层。要确保沥青混凝土路面建筑在一个有足够强度和稳定的基础上,必须对土基和路面基层提出强度和稳定性要求,使土基稳定,路基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保证沥青混凝土中矿料的数量与质量是保证其强度及稳定性的重要材料因素,大力提倡用石灰代替部分矿粉,不仅可满足矿粉材料的要求,更能改善和提高集料与沥青的黏结力,提高沥青混凝土自身强度,一举两得。南方地区多雨水,要从设计上提高沥青混凝土的密水性,基层结构设计考虑内部排水结构,用沥青碎石作半刚性基层与沥青面层的过渡层,这不仅利于渗入沥青混凝土内部的雨水的排出,也利于阻断半刚性基层反射裂缝向上层延伸;一旦路面出现裂缝,及时封闭,并做好预防性养护。
  • 摘要:汲取独柱墩单支座桥梁倾覆事故的教训,考虑超载车、重车对独柱墩单支座桥梁的影响,本文拟定三种工况汽车荷载的组合作用,通过施加最大偏心荷载,计算某互通独柱墩匝道桥在正常使用状态下的支座反力,对该互通桥梁在三种荷载工况下的抗倾覆性能进行验证,对三种荷载工况下的结果进行横向比较,得出了一定的分析结果,并提出加固办法,为以后的桥梁加固与设计提供可靠、详实的资料,对桥梁的安全运营提供有力保障.
  • 摘要:为研究超大跨悬索桥的抗震性能,本文采用MIDAS Civil2010中悬索桥建模助手建立了主跨2000m的超大跨悬索桥,并选取了taft波、San Fernando地震波对该桥进行不同方向的激励,对结构的位移、内力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悬索桥在地震波顺桥向、横桥向激励下,主塔内力的变化均比较复杂,因此在进行悬索桥设计时,要考虑地震波对悬索桥的不利影响.竖向地震波对主塔位移的影响较小,但是对主塔内力的影响较大,因此在进行超大跨悬索桥抗震设计时,要考虑竖向地震波对超大跨结构的不利影响.
  • 摘要:本文通过对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加固维修工程实例的分析,对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的加固措施进行了总结,为以后类似桥梁的加固维修提供参考和借鉴.从营运的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的实际情况看,箱梁桥主要病害为腹板裂缝、顶板裂缝、底板裂缝和梁体下挠等。根据桥梁不同部位的损坏情况,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有的时候需要采用多种方法综合使用,具体介绍浇筑钢筋混凝土加大截面加固法、粘贴钢板加固法、粘贴碳纤维加固法、预应力加固法、增加钢筋混凝土横隔板加固法、增加横向加劲钢架加固法几种比较常见的预应力连续箱梁桥加固措施。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的加固措施在工程实际中得到了较好的运用,但加固措施的整体效果和耐久性有待于今后加固桥梁的进一步验证和研究。
  • 摘要:大跨径特殊桥梁的养护形势非常严峻,本文以健跳大桥养护为例,探索了"特桥特养"模式,并给出了建议的养护内容和资金需求,旨在呼吁重视加强对特殊桥梁的养护,建立常态化的养护机制.本文所指的特殊桥梁为大跨径连续梁、连续钢构、斜拉桥、悬索桥和钢管拱桥等非常规桥型。特大桥的养护与管理牵涉范围广,技术要求高。要从养护技术标准、桥梁检测评估、桥梁养护工程的分类及维修方法、数字化、信息化管养等多方面进行深入探索和创新,结合健跳大桥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并通过信息化管理的技术手段,达到提高养护工作质量和效率,确保桥梁安全的根本目的。
  •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桥梁改、扩建工程中受通航条件和陆上停机位的限制而无法实施水上浮吊或陆上大型吊机安装时,如何利用原有老桥实现纵向过墩、人工平移法安装大跨径大吨位钢箱梁的施工方法,以供同类工程参考.当采用水上浮吊安装受到通航条件限制,而采用陆上大型吊机安装时又没有安装停机位的情况下而无法实施大跨径、大吨位主梁安装的梁桥拓宽工程,且老桥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能满足钢箱梁拖运过桥的条件时,本人工平移法安装工艺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 摘要:研究了使用机制砂配制C35水下大流动性混凝土.机制砂表面粗糙,颗粒级配及不及河砂,在原材料选择上,应优选低碱水泥、机制砂专用外加剂及有一定石粉含量的机制砂,配合比关键参数选择上胶凝材料用量、用水量及砂率、外加剂掺量等较河砂混凝土应适当提高.在上述原则下使用机制砂配制出了C35水下大流动性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工作性、力学性能及耐久性能.
  • 摘要:后张法预应力体系的张拉施工精度是保障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结构安全的首要条件,近年来国内外逐步采用计算机控制张拉技术提高张拉控制精度,即利用张拉设备与可编程控制器进行数据交换,实现预应力张拉施工过程的数字化和自动化。针对计算机控制预应力张拉技术,选择典型设备采用静载锚固性能试验台座对张拉施工精度进行试验研究,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提出计算机控制预应力张拉设备的管理要求和建议.
  • 摘要:如何在公路建设过程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交通部门一直在探索的问题.18省道龙岗至鱼跳段改建工程是浙江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示范工程之一.本文探讨了从设计到施工服务过程中,设计单位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好示范工程设计和服务工作.工作中要坚持精品设计,打造“品质型公路”、坚持安全第一,打造“平安型公路”、坚持持续发展,打通“生态型公路”、坚持以人为本,打造“服务型公路”、坚持廉洁服务,打造“阳光型公路”。通过打造“五型公路”,用现代的发展理论武装广大干部职工,在普通国省道公路设计上带来了工作理念的新变化、工作水平的新提升、队伍素质的新提高,树立了良好的社会新形象。
  • 摘要:青阳殿桥跨径为2孔13m,桥宽17m,上部结构为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下部结构为柱式墩台,钻孔灌注桩基础,桩径为1.2m,桩基间距5.75m,最大桩长43.6m。江山市特色工业园区青阳殿桥的桩基处于岩溶地区,该处溶洞发育、形状复杂,本文简要介绍了桩基设计及施工中对溶洞的处治措施,供同类地区的工程设计、施工作参考.通过江山特色工业园区青阳殿桥岩溶地区桩基"人工造壁"成孔技术的实践应用,经济合理地解决了钻孔桩施工穿透溶洞的施工技术难题,虽然用的是土办法,但只要加强管理,随时观察钢护筒内泥浆的水位,及时发现漏浆现象,及时堵漏,就能在不增加太多的费用和工程措施的前提下顺利完成岩溶地区钻孔穿透溶洞的施工。岩溶地区桩基施工的关键是要在开钻前进行逐桩工程钻探,较正确地掌握该桩基内的溶洞分布情况,就能在钻孔桩冲孔至岩面顶和溶洞顶附近时作好充分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漏浆现象,及时堵漏,避免塌孔事故。推而广之,在河道中遇粉细砂地层或人工挖砂后的卵砾石或人工填筑的砂卵石等易塌孔地层的钻孔桩施工,亦可以应用"人工造壁"技术,避免成孔过程中的塌孔事故。如205国道改建工程一期开化段的坑口1号桥有4m厚的粉细砂地层,刚施工时就因塌孔被埋掉2只冲击钻头,后改用"人工造壁"技术施工,使黏土和小片石挤入粉细砂地层中,形成自稳定性很好且不透水的人工井壁,再未发生过塌孔现象。如在软土地区采用"人工造壁"技术施工钻孔桩,可以有效地解决软弱地基的缩孔问题,确保施工后钻孔桩完整无缺且不露筋,提高了工程质量。
  • 摘要:湖州地处长三角中心地带,森林覆盖率达到50%,素有“长三角绿肺”之称,作为发展先行官的湖州交通,近年来更是牢固树立绿色生态理念,围绕规划、机制、保障等各方面综合施策,在生态交通建设过程中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思路。科技创新是推进生态交通建设的重要支撑。检测体系是推进生态交通建设的坚实保障。奖惩机制是推进生态交通建设的有效途径。
  • 摘要:软硬沥青复配沥青混合料是指基于软质沥青预拌、硬质沥青增强原理开发的温拌沥青混合料.基于室内试验、试验路铺筑与观测结果,并与热拌沥青混合料及其他类型的温拌混合料进行对比,评价软硬沥青复配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和节能减排效果.软硬沥青复配温拌青混合料在道路工程沥青路面中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 摘要:橡胶沥青具有资源再生利用和突出的抗裂和低噪声等技术意义,由于传统橡胶沥青实际成本高,储存不稳定等局限性,影响其大规模应用.稳定型橡胶改性沥青解决了传统橡胶沥青的储存稳定性问题,并能通过材料和工艺条件的调整,实现更广谱更广域的性能覆盖.与传统橡胶沥青相比,研发所得的橡胶改性沥青的流动性、工作性、成膜性、浸润性、黏附力方面均有明显的改善,有效克服了传统橡胶沥青在水稳定性和高温稳定方面的隐患。研发所得橡胶沥青适用于传统连续级配、SMA间断级配,以及橡胶沥青专用间断级配ARHM。在用于这些级配时,其最佳用油量较现场湿法橡胶沥青有显著下降,相同和类似级配与SBS改性沥青接近。无论是沥青性能、还是混合料性能,研发所得橡胶改性沥青至少处在不低于常规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水平。通过材料配方和工艺条件的调整,橡胶改性沥青实现了更广谱更广域的性能覆盖。在不高于SBS改性沥青混合料总成本的前提下,高低温性能均有明显的拓展空间。从稳定型橡胶改性沥青的实际应用中来看,稳定型橡胶改性沥青性能指标中,水稳定性、低温抗开裂性能及高温抗车辙性能均较好地反映在路面实际使用效果中。稳定型橡胶改性沥青施工工艺无特殊要求,用油量较低,成本下降。
  • 摘要:公路交通量调查是公路建设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为公路规划、养护、管理部门提供交通基础资料.本文阐述了交通量调查的目的和意义,回顾了浙江省公路交通量调查工作的现状,并深入分析了浙江省交通量调查信息化系统数据信息处理方法,针对目前的建设成果和研究状况,对浙江省交通量调查的未来发展和建设提出了问题和建议.浙江省的交调设备数据按照交通运输部规划院发布标准协议同时上传到两套交调数据库。而现在其他省市主要采用的方法是,交调设备按照标准协议首先上传到一个数据中心,一个数据库的方式。在通过数据抽取或者数据发送的方式,将一个数据库中的数据共享给其他机构或平台中。下一步将重点研究这两种方式的数据协议传输方式和数据传输过程的差异和优劣性。
  • 摘要:本文简述了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工作原理,并介绍了RFID在公路长隧道安全智能管理应用中实现的门禁管理、人员定位、人员考勤、轨迹重溯等功能.随着RFID技术发展越来越成熟,RFID技术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
  • 摘要:随着公路事业的蓬勃发展,公路隧道的里程不断增加,隧道照明耗能非常大,隧道照明节能减排大势所趋,应用智能化公路隧道照明节能控制系统及LED光源节能效率明显.设计是源头,隧道光源的选择在设计时就要进行多方案比较、合理选择,充分论证亮度、照度、光源、用电量之间的关系,选择最佳隧道照明系统。新建隧道大力推广应用智能化公路隧道照明节能控制系统及选用LED光源。对原有隧道加装智能化公路隧道照明节能系统并结合实际情况考虑改高压钠灯为LED光源。
  • 摘要:本文立足丽水地区,从调研隧道照明节能改造现状和发展趋势出发,分析了道路隧道照明改造的低碳、绿色、可持续发展与实施"八八战略"建设"平安浙江"的关系,归纳了下一步隧道照明节能改造的四个主攻方向,即:开展立足丽水地区推广全国的“隧道照明安全高效节能控制技术及装置的研发及产业化”研究项目;利用可再生能源,开展“隧道加强段太阳能递归照明节能控制系统研究”研究项目;标准创新,完成《公路隧道照明节能控制应用技术规程》地方标准编制;推动节能体制、机制、管理创新,开展合同能源管理EMC的道路隧道照明节能改造体系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领导,挖掘内生动力,争取政策扶持、加强对现行道路隧道照明设计规范修改的探索和研究、加强隧道照明节能控制方式的应用、应用新能源等浙江隧道照明改造的发展思路与对策措施,以促进隧道照明改造迈上新台阶.
  • 摘要:本文以某桥顶升施工为例对PLC液压整体同步控制技术做简介。PLC液压同步顶升控制技术是一种力和位移综合控制的对既有建筑物迁移方法,是建立在力和位移双闭环的精确控制基础上,在不改变既有建筑物形态和结构性能的前提下,以最短的施工期、较少的工程造价的情况下完成对既有建筑物的迁移、保护、改造等.PLC液压整体同步控制系统是由PLC液压控制室、液压泵站、液压千斤顶、位移监控系统等构成.位移至设计位置后,在保压平衡状态下将建筑物受力结构体系再次托换至新的结构基础上,很好地保证迁移过程的同步性,确保结构安全,最终完成建筑物的位移施工.液压控制同步技术已成为一项日趋成熟的施工技术。因此在当前工程建设中引入液压控制同步技术、并利用它完成既有建筑物位移、既有桥梁的改、扩建工程施工,一方面从施工技术条件上已经日趋成熟,另一方面无论从经济效益还是社会经济效益分析,都具有显著成效;随着国民经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这项技术将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 摘要: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原先位于城市外围的公路已逐步划入城市范围,公路项目的性质也发生了改变.在具体设计当中,以"安全、合理、美观"为基本要求,对郊区公路项目桥梁护栏设计选择进行了探讨.桥梁护栏是设置在桥梁范围内,防止车辆越出桥外或者进入对向车道的一种防护设施。在以往的公路项目当中,由于沿线基本处于野外环境,桥梁护栏的设计往往只从防护安全方面考虑,在外观及装饰上并无太多要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对项目沿线的景观要求也逐步提高。因此需要桥梁护栏在满足防撞要求的前提下,对外观及装饰上也有相应的设计。
  • 摘要:水泥混凝土路面碎石化是一种将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离散化的施工工艺.碎石化技术是将水泥混凝土板块破碎成较小的片段或颗粒,其间形成紧密的嵌挤结构,压实后形成均匀、稳定、坚硬的粒料基层.进行碎石化的根本目的在于消除反射裂缝产生的可能性及击实板底轻微脱空.使用后路面强度及稳定性明显提高.多锤头破碎基层就地冷再生技术是旧水泥路面破碎技术的一种,它是目前解决反射裂缝和板底轻微脱空等问题最有效的办法。将旧路面加以再生利用,不但可以节约大量的筑路材料(利用旧路面),恢复和改善旧路面稳定度及强度,还有利于节约能源,避免环境污染,降低工程造价。多锤头破碎技术符合公路养护节能、环保的基本要求,相信在白改黑项目中将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摘要:用高强度、低松弛无黏结预应力锚索加固高边坡是一种常用的加固方法.本文结合丽龙高速公路六标的高边坡加固工程,就高强度、低松弛无黏结预应力锚索的施工工艺及施工要点进行了一些探讨.锚索施工与高边坡施工应同步进行,严格遵循“随开挖、随支护”的原则,上层边坡支护施工完成,开挖至预应力锚索施工位置后,及时组织进行格梁及预应力锚索施工,完成边坡防护,减少边坡暴露时间。锚索施工按从上到下(可根据现场情况适当调整)分序加密的原则进行施工,尽量避免锚孔间串浆,影响施工效果,同时减少各锚孔施工之间的相互干扰。
  • 摘要:防撞护栏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公路和桥梁的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它通常分为刚性的钢筋混凝土防撞护栏和柔性的波形防撞护栏.刚性防撞护栏一般由钢筋混凝土材料制作,它主要应用在桥梁上,护栏面板底部与桥面固结,强度和刚度很大,车辆撞击刚性防撞护栏时,防撞护栏不会发生位移而使车辆产生缓冲,故车辆一般都不会坠落到桥面以下,但会导致车辆受损严重.柔性防撞护栏一般由钢管桩和波形板组成,主要应用在公路路基上,强度和刚度一般不大,小型车辆撞击时,防撞护栏会发生位移而使车辆产生缓冲,故能减少车辆受损程度;但大重型车辆撞击时,柔性防撞护栏将严重损坏,很难防止车辆在发生事故时坠落到路面或桥面以下,将造成严重损失.在公路路基高度较高或路侧建筑物安全保护等级较高时,将钢筋混凝土防撞护栏的刚性特征和波形防撞护栏的柔性特征有机结合起来,取长补短,设计了具有刚性和柔性结合特征的钢筋混凝土防撞护栏,既提高了防撞护栏的安全性能,又降低了车辆撞击的损失程度.本设计应用在与铁路高桥墩附近公路和软土地基路基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水泥稳定层上测量放祥要按照设计图纸,在已经完成的路基上进行高程、平面测量,准确定位水泥稳定层上钢管桩和钢筋混凝土护栏面板的平面位置和高程。试打钢管桩要根据设计确定的钢管桩承载力要求,采用打人桩的动力公式计算钢管桩的承载力,由试打过程的贯入度调整设计桩长,确定实际施工钢管桩的总长度。每台打桩机配4人,钢管桩定位以后开始打人时,最初几锤要重,然后停下来用水平尺测其立柱是否垂直,如不垂直,可通过打桩机调整,调整后可用重锤继续打;快到位时停下来,再用水平尺测垂直度,再用轻锤击打,最后几锤要特别小心,防止立柱打人过深,钢管桩过深或不垂直,会影响护栏线形和稳定性。在浇筑防撞护栏基础前应先凿除松散的水泥稳定基层,清扫干净,用水湿润,然后立模浇筑护栏基础混凝土。护栏面板的施工同桥梁护栏。
  • 摘要:县(区)级的公路养护质量检查评定,是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对于多种公路行政等级并存条件下,贯彻应用标准,形成区域的公路养护质量评价机制,确是十分必要的;而公路养护质量评价机制的有效性,则关系到公路养护管理工作能否正常开展.因此对公路养护质量评价机制及效用性进行分析与考量,公路部门应当给予足够重视和积极探索.
  • 摘要:本文针对浙东某高速公路连续长上坡路段行车速度慢,易发生交通事故的现状,采用了不改变路基宽度,在上坡路段原车道外侧设置爬坡车道的设计施工方案,并将泡沫混凝土应用于填方路基施工过程中,缩短了施工工期,节约了占用土地,节省了施工成本,及时缓解了上坡路段的交通压力.并且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泡沫混凝土的特点、施工工艺及质量检验方法,为类似工程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 摘要:冷再生技术作为新工艺,它具有环保、节省造价、工期短、易于施工等优点.在国外该工艺比较成熟,在国内也有许多省份进行了试点性的实施.浙江省湖州市首次采用该技术进行公路养护大修,结合湖盐公路路面整治工程的实际,从机械设备、材料、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流程、试验检测等方面对冷再生技术在湖州干线公路路面整治工程的应用及质量控制情况进行了论述.
  • 摘要:水泥混凝土路面作为主要的高级路面形式,极其常见,特别是在城市道路应用中.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强度高、耐久性好和养护维修费用低等优点,但是由于今年来超载车辆的增多、施工控制不当等原因导致发生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较多,大大减少了道路的使用寿命,不利于控制路面使用运营成本.本文介绍了水泥混凝土路面常见灾害及其发生的原因,给出了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的预防对策,并提出了相关建议.水泥混凝土路面灾害形成受自然因素以及人为因素的双重影响。在行车和自然因素的不断作用下,水泥混凝土路面使用性能逐渐下降,并出现各种类型、不同程度的损坏现象,总体上可分为接缝破坏和混凝土面板损坏,损坏性质又可分为功能性损坏与结构性损坏两个范畴。具体分析了裂缝、接缝破坏、唧泥现象、错台现象、混凝土面板断裂几种病害的预防。在研究工作中,必须要理论结合实际,解决实际施工中遇到的问题,在现有的施工条件下尽量避免混凝土路面灾害的发生。对于已出现的路面灾害,应采取针对性的合理的补救措施,最大限度地消除路面灾害的影响,保证道路的使用质量和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同时,要吸取教训,重视施工工作中的每个环节,预防灾害的发生。
  • 摘要:本文针对台州市三门健跳大桥大跨径钢管混凝土拱桥短吊杆更换施工,简要介绍吊杆更换施工方案计算分析结果及施工控制要点.通过健跳大桥吊杆更换施工方案分析计算,可以发现更换吊杆的关键技术在于选择合适当临时兜吊系统,将旧的永久吊杆承受的恒重逐步分批地转移或者卸载到临时的兜吊系统上,待完成更换后,再将临时兜吊系统的所承受的重量再转移到新的永久吊杆上,由新吊杆取代临时兜吊体系。在更换过程中,特别是在新旧吊杆的索力在转移到临时兜吊的过程中,建议配合相应的施工监控手段和措施,全程监测桥面高程、裂缝及顶升设备,进行多次分级释放和转换。吊杆更换完成后,要对吊杆及锚头进行相应的多重防腐处理,确保提高吊杆的使用寿命。
  • 摘要:首先分析了桃天门大桥的工程特征及其使用的环氧沥青混合料特点,然后对高黏SMA-5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能以及抗水损害性能进行分析,并以桃天门大桥路面养护维修工程为例进行应用分析.结果表明,细粒式高黏SMA-5沥青混合料的60℃动稳定度为8580次/mm;冻融劈裂强度比为92.12%;低温破坏应变为3100μs;残留稳定度为93.31%;高黏SMA-5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能够与钢桥桥面紧密黏结,达到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 摘要:某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宽幅空心板桥在运营十多年后,上部结构出现了较多的病害,如梁板底面出现一条以上纵向裂缝、桥面铺装沿铰缝纵向裂缝、铰缝混凝土部分脱落、伸缩缝处混凝土破损,渗水严重、桥面铺装露骨严重等.本文对产生这些病害情况的原因进行了诊断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处治方法.经对该桥分别进行加固前后静动载试验,结果表明桥梁上部结构的整体性能比加固前有了明显提高,全桥的承载能力得到了大幅提高,效果明显.
  • 摘要:分析桥梁养护日常检查的方式、方法、检查重点及常见病害,对一线公路管理站基层桥梁养护人员的工作进行探讨,以提高桥梁管养业务水平.公路管理部门应加强对基层公路站桥梁一线养护人员的业务培训,要求养护人员除熟练掌握“公路桥梁养护技术规范”对日常养护检查有关要求外,还应适当掌握一定的桥梁设计、施工的相关知识。对辖区内每座桥梁的设计标准、结构受力特点、水文与地质情况、原施工质量、通行车辆载重量和交通量、桥梁已有病害等做到心中有数,对可能会出现和继续发展的病害做到有预见性。这样,在Et常检查过程中既能把握重点、保证工作质量,又可节约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 摘要:近年来,随着交通量和重载交通的增大,大量装配式空心板桥出现单板受力现象,严重影响了结构的安全和使用性能.本文针对此类桥梁常见病害,以实桥加固为例,重点探索研究了横向体外预应力技术对单板受力桥梁的加固技术,并通过加固前后对比分析,验证加固效果,为此类桥梁的加固提供参考.通过对比施加横向预应力加固前后的检验结果可知,采用施加横向预应力的方法对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桥进行加固,能有效改善铰缝受力性能,增强空心板桥的横向刚度,减轻桥梁薄弱环节,避免单板受力现象,且加固效果明显。体外横向预应力加固具有施工工艺简单、干扰交通少、所需设备简单、人力投入少、工期短、对原结构损伤小、不影响桥下净空和不增加路面高程等特点。针对目前装配式空心板桥梁在我国分布广、数量多的现状,横向体外预应力技术在处治该类桥梁的典型病害上具有比较重要的现实意义。
  • 摘要:高速公路现浇箱梁匝道桥独柱墩加固施工在浙江地区已经逐步展开,结合杭长高速公路泗安枢纽3#桥独柱墩加固工程的施工,详细介绍了运营通车情况下独柱墩现浇箱梁桥增设支座加固施工的工艺和方法,总结了施工中的控制要点及注意事项.杭长高速公路泗安枢纽3#桥独柱墩加固施工中,采用第一次浇筑墩身混凝土到预留空间底高度,通过千斤顶顶升支座系统、接长预埋钢管顶固钢板垫石,第二次浇筑墩身混凝土到垫石底。这种独柱墩加固支座安装施工技术具有操作简单、容易掌握、质量可控、成本低、工期短的优点,值得在今后运营桥梁独柱墩加固支座安装施工中推广使用。因工程质量能有效控制,且施工成本也相对较少,该施工技术可为今后的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 摘要:为了模拟乳化沥青冷再生路面压实功对路面性能的影响,本文通过一系列室内试验,研究不同击实次数对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当击实次数由20+20次递增至35+35次时,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空隙率随击实次数增加而递减,马歇尔稳定度随击实次数的增加而显著提高,干劈裂强度则呈波型曲线变化;当击实次数由35+35次递增至40+40次时,空隙率及干劈裂强度基本稳定不变,马歇尔稳定度反而降低.说明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室内成型时采用35+35次击实次数较合适,过度的击实反而破坏了混合料的骨架结构,降低了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
  • 摘要:阐述了机制砂在大型桥梁工程中的应用情况、国内机制砂相关标准的发展趋势.机制砂区别于河砂的主要性能指标有石粉含量、级配和颗粒特性和MB值等,这些性能指标会对混凝土性能造成一定影响。采用品质优良的机制砂配制出的混凝土与天然河沙混凝土相比,力学性能更优、工作性能和抗渗性能相当。介绍了宁波地区机制砂生产的矿山资源分布、宁波市机制砂的发展历程和应用现状、现有机制砂产量和性能指标.对机制砂在跨海桥梁工程中的应用提出了建议.
  • 摘要:1997年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设计的“预应力混凝土宽幅空心板”的新型桥梁结构。本文从构造、施工、纵向预应力使宽幅空心板板底产生的横向拉应力等几个方面的影响因素入手,并结合结构计算分析,分析了预应力混凝土宽幅空心板板底纵向裂缝产生的原因.宽幅空心板结构挖空率大、底板较宽,底板较薄,且在底板布置预应力束是底板产生纵向裂缝产生的诱因。波纹管内灌浆不饱满及波纹管下混凝土施工质量难以保证,局部不密实,有空洞存在,底板厚度及板底沿纵向钢筋局部位置定位不准确造成混凝土保护层偏薄,是板底纵向开裂的主要因素,反复的车辆荷载使裂缝进一步发展。由于泊松效应,收缩应力和预应力预压应力产生的横向拉应力,也是导致板底产生纵向裂缝的原因之一。
  • 摘要:本文作者根据自身在公路设计后续服务中的切身体会,浅析设计文件质量、技术交底程度、现场服务质量等影响公路设计后续服务质量的主要因素,进而探讨提高设计后续服务质量的主要对策和措施.建议努力减少设计缺陷、强化技术交底工作、规范现场服务行为、净化公路建设环境。做好设计的后续服务工作是提高单位信誉、拓展设计市场的一个重要保证。只有提供一流的设计产品与优秀的设计后续服务,才能保证设计单位或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立于不败之地。
  • 摘要:本文对临平副城道路更新,从余杭区打造"品质之城、美丽之洲"发展的新趋势出发,阐明新形势下交通公路与城市道路和谐接轨,做好兼顾城市道路功能的交通工程品质,必须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系统论原理,坚持统筹协调交通公路整体结构和城市道路功能的关系,主动配合城市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逐步实现交通工程的整体有序性、最优化、品质化.S304(09省道)临莫线临平道古寺至塘栖段整治工程、石大公路至S304(09省道)临莫线连接线工程等项目中都考虑了城市发展的功能需求,加入了城市道路相关功能要素,通过规划、设计、施工等阶段目标措施的落实,“公路标准兼顾城市道路功能”的交通公路在满足公路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的情况下,达到了满足社会需求、不断提高公路品质的目标。
  • 摘要:本文分析了省级"智慧公路"信息系统建设中统一监控监测、满足公众出行、应急指挥、决策分析以及统一平台应用和数据交换共享的业务需求;阐述省级"智慧公路"信息系统公路外场设施、支撑资源平台、系统应用平台三部分的整体框架,并从信息采集、信息资源和应用服务三方面对业务逻辑框架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旨在突出省级"智慧公路"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业务需求分析和框架设计的重要性,供省内外公路部门信息化建设参考.
  • 摘要:采用硬质沥青富油设计理念后,同一级配混合料的高温性能,低温性能、水稳定性和抗剪切性能有了较大地提高,可以提高路面的抗疲劳性能,从而达到延长路面使用寿命的要求.硬质沥青富油混合料配合比设计,采用Superpave设计方法,对设计程序中沥青用量的估算参数进行调整,使得其估算结果和富油混合料的设计思路相符。在经过初步的筛选之后,确定粗、中、细三个级配,根据所要求的VMA得到所需的沥青用量和体积指标:VMA、VFA、F/A等。根据各级配的体积指标,以及级配使用环境因素,综合选用其中一个级配,使用4个沥青用量成型试件,得到体积指标及相关参数后,通过内插法确定富油混合料最佳沥青用量,然后根据要求进行性能验证。最终得到可以在施工过程中使用的目标配合比。沥青对温度的敏感性决定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在抗水损害能力方面,50号硬质沥青混合料与70号相当,但富油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略好。
  • 摘要:森林碳汇能力成为国际减缓气候变暖的重要措施之一,随着碳汇林业的开展,碳汇计量日益受到国际界的重视.本文依据《造林项目碳汇计量与监测指南》,对浙江省嘉兴市高速公路互通枢纽区进行碳汇造林及碳汇计量,计量期为2011~2031年.结果表明,项目在2011年表现为碳源,累计项目碳汇量为-81.59tCO2当量,自2012年开始有碳汇,项目净碳汇累计量为1747.84tCO2当量,2017年项目累计量达到11396.84tCO2当量,到2031年累计量达到45886.07tCO2当量,年均净碳汇量为2294.30tCO2当量,释放O2为2031t,固碳效果明显,生态效益显著.
  •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农村公路的交通量不断增加,车辆也愈加大型化,重载、超载现象普遍,越来越多的农村公路面临大修养护.本文以浙江省嘉善县魏俞公路(G320-姚庄段)升级改造工程为例,系统研究了"白改黑"技术以及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SMA-13改性沥青混合料在嘉善地区农村公路大修养护工程中的首次应用,对浙江省农村公路大修养护新技术的推广具有重要的意义.
  • 摘要:钱江公路隧道采用单台盾构施工,采用了立体化施工方法,确立以盾构推进为主线,通过合理划分施工作业面,充分利用空间,形成从盾构头到隧道口,从隧道底部到隧道顶,全断面多层次的立体施工技术,最大限度地提升了施工效率.本项目立体化施工确立的以盾构推进为主线,其他环节施工都服从于盾构推进,通过合理划分作业面,各工序有序衔接、总体推进,施工效率达到了预期效果。
  • 摘要:研究了隧道蓄能自发光应急逃生系统的组成、材料及性能指标、各种标志标识的规格、布置及安装要求,并通过现场检测,逃生系统起到了指示、引导、告知的作用,为隧道内司乘人员紧急疏散提供了保障。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