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极电位
电极电位的相关文献在1956年到2022年内共计395篇,主要集中在化学、金属学与金属工艺、化学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08篇、会议论文28篇、专利文献108816篇;相关期刊239种,包括中国大学教学、中国煤炭地质、电池工业等;
相关会议21种,包括第六届全国腐蚀大会、2011年十四省市热处理暨第三届全国有色金属热处理学术交流会、第十六届全国分子光谱学学术会议等;电极电位的相关文献由797位作者贡献,包括李光福、杨武、曹晓卫等。
电极电位—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08816篇
占比:99.69%
总计:109152篇
电极电位
-研究学者
- 李光福
- 杨武
- 曹晓卫
- 张作彬
- 方明学
- 易建新
- 李春景
- 杨惠强
- 陈飞
- 马换玉
- 周建江
- 夏熙
- 张凯
- 张国良
- 张森
- 张泽波
- 张玲
- 张跃
- 彭君
- 李明馨
- 章穗芳
- 苏亚军
- 钱庆庆
- 黄春波
- M·科尔贝格尔
- 于晓宁
- 侯保荣
- 冯勇
- 刘光明
- 刘增文
- 刘志鹏
- 刘淑兰
- 刘珠
- 刘芙燕
- 卢兰光
- 吴启兵
- 吴展强
- 吴永新
- 吴泽宏
- 周才英
- 周时国
- 喻如英
- 夏保佳
- 夏晓萍
- 姚植忠
- 姜羲
- 娄豫皖
- 孙伟
- 孙振华
- 孙树立
-
-
高娇阳;
袁东亚;
叶翠霞
-
-
摘要:
应用三电极方法对锂离子电池充电析锂风险预测及评价做了一定研究,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析锂的定性分析方法。实验选择不同的石墨负极材料制作三电极软包电池,分别对其在相同倍率下充电,对比负极电位达到0 V或最低电位时电池的SOC。测试结果表明,应用小粒径碳包覆石墨制作的软包电池,负极达到最低电位对应的SOC更高,表明电池充电析锂风险更低,动力学性能更好,此方法可定性评价不同材料体系的充电动力学性能。另外,对磷酸铁锂电池充电制度作了相关研究,充电过程采用电流分步阶梯递减的方式,既保证了电池整体充电时长,同时降低了充电末期负极析锂的风险,保证电池性能。
-
-
李海涛;
孔令丽;
张欣;
余传军;
王纪威;
徐琳
-
-
摘要:
本研究以三元NCM811为正极材料、人造石墨为负极材料制作了软包锂离子电池,并通过固定正极容量、变化负极容量的方式设计了三种不同N/P比,并对其初始容量、首效、初始内阻、倍率放电、高低温放电、高温存储、循环寿命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N/P比设计对电芯容量发挥、首效、初始内阻、高低温放电、高温存储、循环寿命均具有一定影响,对倍率放电无明显影响。提高N/P比将有利于正极材料的容量发挥,提高电芯的初始容量;但过高的N/P比会使正极电极电位偏高,电解液易在正极侧发生副反应,而低的N/P比可以使正极具有较低的电极电位,降低电池在高温存储、循环过程中过渡金属溶出和副反应发生,提高电芯的高温存储和循环性能。但N/P比过低时,Li+易在负极表面还原,造成活性锂损失,影响电芯循环性能。综合考察各项电性能,本研究最优N/P比设计为1.10。
-
-
-
-
摘要:
05.135失调电位offset potential俗称“补偿电位”。放大器的输入直流电位差。理想状态的放大器是输入直流电位差为0,则输出为0。然而事实上当输出为0时,放大器存在输入直流电位差,如电极与液面接触时导致的接触电位就加载到失调电位,当这个失调电位高到一定程度时,放大器就不能正常工作。05.136电极电位electrode potential。
-
-
高金辉;
陈韵竹;
杨洋;
孟繁慧;
徐宏;
王莉;
周江;
何向明
-
-
摘要:
参比电极测试方法在锂离子电池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总结了几种常规类型的参比电极的制作方法,包括T型Swagelok接头装配法、参比电极植入法、原位沉积法.还介绍了锂参比电极在锂离子电池研究中的应用:电极电位的监控,正、负极电化学阻抗谱的单独分析,极片和电解液之间界面反应的分析,电池快充边界的确定,电池失效分析等.最终认为金属锂参比电极在使用寿命、植入位置、植入的便利性和可操作性等方面仍有改进空间.
-
-
郭爽
-
-
摘要:
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推动了现代工业技术的长足进步。与此同时,人们对于材料表面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电镀合金技术作为最有效的材料表面处理技术之一,是电子、五金、汽车、机械等行业产品制作的重要核心技术,其不仅能够使各种材料得到特殊的表面性能,而且种类繁多、可供选择的范围广,已成为应用最广泛的材料表面加工技术,在室内设计中同样得到了广泛应用。由陈治良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电镀合金技术及应用》一书,是针对电镀合金技术的专业著作,该书在介绍常见的金属结构的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对于合金沉淀技术的方法、过程、影响、计算进行了全面阐述,并对合金沉积技术相关的电化学方法、电极电位计算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介绍,深刻而全面地阐述了电镀合金技术及其基本理论,可用于大专或高等院校室内设计专业、产品设计专业、电镀、电化学加工专业相关师生的教辅用书,还可供其他电化学专业人士、技术人员、室内装饰施工人员及对电镀合金感兴趣的人员阅读借鉴,具有较强的专业性。
-
-
张凯;
廉海萍;
杨金东;
曹峻
-
-
摘要:
杭州萧山老虎洞东周遗址出土两件青铜工具,工具出土时已碎裂为数段,锈蚀状态严重.针对两件青铜工具的研究,主要从微观领域来探讨青铜工具的工艺技术及腐蚀特点,并通过建立电化学反应模型,运用电极电位差的理论,来试析电极电位对金相组织腐蚀的影响.同时提出在青铜修复时,可利用电极电位的原理来补配修复材料,以达到文物保护的目的 .
-
-
-
刘建生;
王丽萍;
姜海;
尹强;
何强
-
-
摘要:
对添加和未添加回用铝的6008铝合金挤压型材进行晶间腐蚀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回用铝中的化学成分较为复杂,不易被检测,添加了回用铝的铝合金制品中Si、Fe元素含量相对较高,且Al元素整体偏低.铝基体中形成较为弥散分布的含Al、Si、Fe、Mn元素的第二相粒子,在挤压塑性变形过程中和固溶处理过程中有利于抑制再结晶晶粒长大,细化再结晶晶粒.但同时第二相的电极电位较高,与基体中电位较负的Mg2Si及Al基体形成微电池,加速材料腐蚀速度.
-
-
-
李鹏
-
-
摘要:
传统的金属铜含量测定分析方法能够有效的完成金属铜含量测定工作,但存在着测定成本高、测定质量低的问题,为此,提出了基于电解分析法的金属铜含量的测定方法.利用金属铜本身的电化学性质来测量其金属含量;将电极电位控制在220V上下,保持一个稳定的电极电位;控制好其电流密度,把电流密度始终控制在100A到200A之间;利用稳定剂控制电极电位稳定;通过实验论证得出,本文所研究的基于电解分析法的金属铜含量的测定方法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金属铜含量测定效率较高,高达89%.
-
-
-
-
李光福;
张国良;
杨武;
孙振华;
颜达峰;
方嘉华
- 《2007全国埋地管线腐蚀控制和监测评估工程技术交流会》
| 2007年
-
摘要:
本文采用慢应变速率拉伸方法研究了电极电位和材料因素对管线钢X60和SS400在30°C高pH模拟土壤环境中应力腐蚀破裂(SCC)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钢的SCC敏感性基本上都随电极电位的下降而上升,而且焊接件的SCC敏感性高于母材,其中X60焊材件敏感性最高区域在热影响区,而SS400焊材件敏感性最高区域在焊缝区。三种常用钢的高pH SCC敏感性排序为:X70>X60>SS400,表现出管线钢强度越大,SCC敏感性也越大。
-
-
-
-
-
-
曹艳雯;
李艳;
徐伟;
冒薇;
郑军伟
- 《第十四次全国电化学会议》
| 2007年
-
摘要:
固体基底表面功能分子的单层修饰在诸多方面有着广泛应用,尤其是利用双官能团有机分子对电极表面进行修饰可赋予电极不同的性能,其中对位取代的双官能团芳香烃因其电子极大的离域效应而倍受人们关注。4-巯基吡啶被广泛用作金属电极修饰材料,其巯基端可与金属表面形成牢固的Au-S化学键,从而可使另一侧吡啶氮原子暴露而具有可调变酸性和配位能力。尽管至今有关4-巯基吡啶的电化学性质和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已有较多研究,但其在电化学环境中表面吸附结构的变化尚未见有报道。本文利用现场SERS光谱,对吸附于粗糙银电极表面的4-巯基吡啶的取向和酸性随电位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并对其SERS增强机理进行了探讨。
-
-
-
李伟;
陆海彦;
施峥;
刘亚男;
林海波
- 《2009年第十五次全国电化学学术会议》
| 2009年
-
摘要:
本文通过在酸性溶液中阳极氧化Pb2+,同时与F-共沉积到Ti/SnO2-Sb2O5 基体上的电化学方法制备得到掺杂F的Ti/PbO2电极,并通过X光电子能谱(XPS)及线性扫描来表征.本文研究了F-对PbO2电极析氧电位的影响,以及沉积电位对电极表层F含量的影响调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