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生物积累

生物积累

生物积累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2年内共计130篇,主要集中在环境科学基础理论、环境污染及其防治、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7篇、会议论文21篇、专利文献347375篇;相关期刊78种,包括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水生生物学报、生态学报等; 相关会议15种,包括2015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年会、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12暨第七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大会等;生物积累的相关文献由425位作者贡献,包括刘洪波、杨健、陈修报等。

生物积累—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7 占比:0.03%

会议论文>

论文:21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347375 占比:99.96%

总计:347503篇

生物积累—发文趋势图

生物积累

-研究学者

  • 刘洪波
  • 杨健
  • 陈修报
  • 苏彦平
  • 刘杰
  • 张学洪
  • 朱义年
  • 麦碧娴
  • 黄海涛
  • 罗孝俊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刘凯; 陈修报; 刘洪波; 姜涛; 杨健
    • 摘要: 为探究铜(Cu)在“淡水贝类观察”研究体系指示生物——背角无齿蚌(Anodontawoodiana)中的积累特征,本研究基于对重金属毒性更为敏感的幼蚌,根据Cu对幼蚌96 h-EC_(50)和我国《渔业水质标准》(GB 11607—1989)中Cu限量设定5个浓度(2.0、1.0、0.1、0.01、0.005 mg·L^(-1)),进行了24、48、72、96 h暴露及组织(鳃、外套膜、斧足、消化腺、其余组织及整个软组织)Cu含量的ICP-MS测定。结果显示:暴露组各组织中Cu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鳃对Cu积累反应最为灵敏,在暴露24 h时Cu含量就显著增加(P<0.05),且显著高于斧足和消化腺中Cu含量(P<0.05);外套膜在暴露72 h后Cu积累量最高,含量(干质量)可达到669.2μg·g^(-1);整个软组织中的Cu含量随暴露浓度的升高和暴露时间的延长呈增加趋势。研究结果显示,背角无齿蚌幼蚌的鳃和外套膜是水体Cu积累的潜在靶组织。
    • 孟玉芳; 顾睿敏; 谢琪婷; 刘娜; 葛飞
    • 摘要: 纳米氧化锌(nZnO)等广泛应用的纳米材料,进入水环境后易被水生生物吸收积累并沿食物链传递,从而产生毒性效应.微塑料(MPs)作为备受关注的全球性新污染物,对nZnO等纳米材料的毒性效应和生物积累的影响尚不清楚.该文选择大型蚤(Daphnia magna)为受试生物,探究了聚苯乙烯微塑料(PS MPs)存在下nZnO对大型蚤的毒性效应及Zn的生物积累.研究结果表明,nZnO单一体系对大型蚤的半抑制浓度(EC_(50))为0.70mg/L,nZnO与两种粒径(0.1μm、3μm)PS MPs组成的复合体系中EC_(50)分别为0.38mg/L、0.60mg/L,联合毒性评价结果均为协同作用,且两种粒径的PS MPs均诱导大型蚤体内活性氧增加与抗氧化酶活性的增强.PS MPs可促进Zn在大型蚤体内的积累量并降低净化率.当nZnO浓度为0.4mg/L时,与单一体系相比,0.1μm和3μm PS MPs使大型蚤对Zn积累量分别升高了13.3%和7.4%,而对Zn的净化率分别下降了18.3%和8.7%,表明小粒径PS MPs对大型蚤积累Zn的促进作用更大.采用透射电镜进一步观察发现大型蚤肠道内和肠道外均检出0.1μm PS MPs,而3μm PS MPs仅出现在肠道内.
    • 刘香; 茹小尚; 张立斌
    • 摘要: 微塑料是粒径小于5 mm的各类塑料碎片的总称.在环境领域中,微塑料污染已经成为人们的关注热点.近年来,海洋环境中微塑料污染日益严峻,其引发的生物与环境问题也备受关注.本文系统总结了海洋微塑料污染的生物效应研究进展,介绍了微塑料的定义、来源、分类、分布特征等研究现状,分析了微塑料对海洋环境中海水水质和沉积环境的影响,综述了微塑料对海洋生物的毒性效应,并基于研究进展提出了未来需关注的研究方向,以期为海洋微塑料对环境与生物的影响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 文婷; 隋彦伯; 周雅娜; 张赟; 魏晨曦
    • 摘要: 由于天然水体中合成的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Fe_(3)O_(4)NPs)含量未有可靠数据,因此就其安全阈值开展研究。本研究以模式动物斑马鱼为受试生物,将2 hpf的斑马鱼胚胎暴露在含有不同浓度Fe_(3)O_(4)NPs的沉积物中,96 hpf后考察其对斑马鱼胚胎发育和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沉积物中Fe_(3)O_(4)NPs浓度的增加,斑马鱼胚胎及幼鱼的死亡率、畸形率呈现上升趋势,孵化率则呈现下降趋势。斑马鱼胚胎的死亡率、孵化率在0.8 mg·g^(-1)Fe_(3)O_(4)NPs的暴露下开始显著下降(P<0.05),畸形率则在0.4 mg·g^(-1)Fe_(3)O_(4)NPs暴露下开始显著上升(P<0.05)。96 hpf斑马鱼幼鱼体内活性氧(ROS)和丙二醛(MDA)含量随着沉积物中Fe_(3)O_(4)NPs浓度的增加而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在1.6 mg·g^(-1)和3.2 mg·g^(-1)Fe_(3)O_(4)NPs暴露下显著下降(P<0.05),总抗氧化能力(T-AOC)在Fe_(3)O_(4)NPs最高浓度组(3.2 mg·g^(-1))显著下降(P<0.05)。随着沉积物中Fe_(3)O_(4)NPs浓度的增加,96 hpf的斑马鱼幼鱼体内Fe_(3)O_(4)NPs含量呈上升趋势,从0.4 mg·g^(-1)Fe_(3)O_(4)NPs开始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因此,沉积物中Fe_(3)O_(4)NPs含量≤0.2 mg·g^(-1)是安全的,≥0.4 mg·g^(-1)是不安全的,沉积物中Fe_(3)O_(4)NPs的安全阈值范围是0.2~0.4 mg·g^(-1)。
    • 韦泽秀; 卓玛
    • 摘要: 为了解N素水平对春青稞新品系13-5171-7生长的影响,设计了6个N素施用水平处理,并分析了青稞分蘖状态、株高、不同生育期生物积累等指标,结果标明:(1)增施N肥13-5171-7的分蘖率和成穗数较CK处理有不同程度增加;(2)施N处理13-5171-7株高高于CK处理,尤其是拔节到孕穗是植株生长最快的时期,施用N肥能补充和满足青稞生长对营养的需求;(3)13-5171-7随生育期推进植株生物量累积速率随N素水平增加先增加后降低;(4)13-5171-7产量随N素水平增加先增加后降低,氮肥偏生产力随N素水平提高而降低,氮肥农学效率随N素水平提高先增加后降低。T3(N:7 kg/666.7 m^(2))处理13-5171-7分蘖率较高,成穗率最高,产量和氮肥农学效率最高,可以在生产中推荐使用。
    • 张敏; 范春; 赵苒
    • 摘要: 铬污染的治理方法主要有物理法、化学法和微生物修复法,其中物理法和化学法处理程序复杂、成本高、效率低,且效果不稳定,易引发二次污染,这2种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备受限制.微生物修复技术是通过特定生物(主要是藻类、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将水或土壤中的污染物降解为低毒或无毒化合物的过程,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可通过生物转化、生物积累和生物吸附等多种机制去除环境中的六价铬[Cr(Ⅵ)]来修复铬污染,该过程具有成本低、效率高、过程安全和不易产生二次污染等优点,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的铬去除技术,可应用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与重金属所致环境污染的治理以及重金属固化、回收等工艺中.现从微生物修复环境铬污染的技术、机制、环境影响因素和环境介质等方面进行综述,并对该技术的实际应用进行展望.
    • 黄娇龙; 刘夏薇; 黄曼绮; 鲍少攀; 唐巍; 方涛
    • 摘要: 以有机质腐殖酸(Humic acid, HA)为例,研究沉积物中不同HA含量(0、1%、5%和10%)对沉积物[其中纳米银(Silver nanoparticles,AgNPs)浓度为100 μg/g dw]中AgNPs释放的影响,以及银释放对斑马鱼(DanioRerio)的毒性效应.结果 显示,暴露15d和30d后,水柱中总银浓度为(0.01±0.01)—(2.53+0.52) μg/L,且高HA含量(5%和10%)的沉积物组中释放到水柱中的银浓度高于低HA含量(0和1%)的沉积物组,表明HA的存在促进了沉积物中AgNPs向水柱释放.释放的AgNPs能够积累在斑马鱼组织中,且主要积累在肝脏和肠道中,并可导致斑马鱼组织氧化应激效应.另外,16S rRNA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受释放到水柱银影响,斑马鱼肠道中微生物群落结构也会发生改变.研究初步探明了沉积物中AgNPs的释放规律及其环境风险,可为全面评价AgNPs的环境行为及生态安全性提供重要依据.
    • 摘要: 2019年,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nternational Union of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简称IUPAC)首次公布化学领域十大新兴技术名单:1纳米农药:量身定制的“纳米输送系统”,由于很好解决了传统农药诸如环境污染、生物积累、害虫抗性大幅增加等问题,将成为农民植保作业一个有力工具。
    • 王帅; 于慧娟; 黄宣运; 娄晓祎; 叶洪丽; 杨光昕; 史永富
    • 摘要: 三氯生和三氯卡班是个人护理产品和家庭日常用品中使用的高效广谱抗菌剂,鉴于公众对这些化合物的健康风险和环境影响的担忧,美国FDA于2016年已禁止含有该类化合物的非处方抗菌洗护产品进入市场,这些新型污染物不断地释放到水生环境中,具有生物活性和持久性,并通过生物积累对水生生物产生毒性作用,因而引起的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开始受到全球范围内的关注.对三氯生、其环境转化产物甲基三氯生以及三氯卡班的环境浓度水平、生物积累和毒性作用机理、生物转化途径以及定性定量检测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三氯生和三氯卡班对水产品质量安全的潜在隐患进行了深入分析.该研究有助于理解三氯生和三氯卡班对水生生物的生物积累和毒性作用,以及对水产品质量安全的潜在隐患,对全面监测水产品质量安全,以及建立水产品中三氯生、甲基三氯生和三氯卡班的检测方法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